- 相關推薦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在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論文
實驗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理論教 學相輔相成,在全面提高醫學教育質量方面有著不可 替代的作用。為了培養適應新世紀要求的高素質創新 型的醫學人才,將單一學科的實驗教學實驗室建成新 型的多學科的實驗平臺,已成為目前醫學教育改革的 發展方向[13]。從1998年開始,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 堅持以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為核心理念,以“建設一流 大學的實驗教學中心”為行動目標,在主管領導的主持 下和學校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了巨大的人 力、物力和財力,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 行改革的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更新與儀器設 備配置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持久的改革,將原來分散管 理、設施陳舊的基礎醫學教學實驗室建設成為管理科 學、設施優良和教學內容先進的大型現代化生物醫學 實驗教學中心,為促進醫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 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平臺。目前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簡稱中心)已經成為 學校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的重要基地。
1中心的建設、發展思路與目標
中心以更新觀念為先導,以“培養創新型醫學人 才”為目標,建立以“夯實基礎、注重能力、突出創新”為 特色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 教,建立滿足個性化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建設中,中心為學科的發展服務,實現資源共 享,充分發揮學科、師資和科研優勢,將其轉化為教學 優勢,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中心統一規劃,資源 共享,協調發展,以創新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為中心, 以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基礎,以創新人才培養 為目標,以實驗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實驗室建設、實驗 教學隊伍建設、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充分發揮 實驗教學在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將中心建 設成為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基地。
2創新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
2.1打破學科界限,創建具有創新特色的基礎醫學實 驗教學體系
通過對12個基礎醫學學科的實驗課進行優化、重 組和改革,形成了機能學(生理學、藥理學和病理生理 學)形態學(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病理學)生物化 學與分子生物學、病原學與免疫學(微生物學、寄生蟲 學和免疫學)以及細胞生物與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和遺 傳學)個實驗模塊,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與研究 性實驗3個層次,構成具有創新特色的基礎醫學實驗 教學體系。以“夯實基礎、注重能力、突出創新”為目 標,在加強對學生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的基礎上, 減少單純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 實驗教學因此具備了更多的獨立性、自主性、創新性和 高效性,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整體水平,加強了對學生創 新能力的培養,也對融會貫通知識、培養學生實際工作 能力起到統籌兼顧的作用14。
2.2科研實驗室與教學實驗室相結合,形成互動的基 礎醫學實驗室網絡
教學實驗室與科研實驗室脫離,造成教學與科研 脫離的傾向是嚴重影響實驗教學改革深入的關鍵問 題。本著“八年一貫,本博融通”的原則,圍繞培養“具 有較全面綜合素質的、有扎實理論知識基礎的、有較強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較大發展潛能的、德智體全 面發展的高層次醫學人才”的教育目標,緊緊依靠各學 科帶頭人和專家。在中心論證和建設過程中,從基礎 醫學院科研優勢明顯和學生素質高的實際出發,千方 百計地促進科研實驗室與教學實驗室密切結合,相互 交流,相互促進,將科研新技術向教學實驗室轉移,刪 去基礎 驟地進行教學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培訓、進修和引進,不 斷更新知識結構和實驗技術。中心將科研中常用的分 子生物學技術(蛋白質的分離、提取與鑒定、酶促反應 動力學和核酸的提取與鑒定)開設為綜合性實驗,將為 研究生開設的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分子免疫學、組織 學實驗技術、現代病理學實驗技術等課程,向基礎醫學 專業高年級學生開放,加強了學生的基礎科研能力的 訓練,為完成研究課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改革使在基礎醫學階段學習的本科生受益匪 淺,科研能力顯著提高,近5年在國內外期刊發表的文 章及綜述209篇,其中研究論文144篇,SCI收錄64 篇,基礎醫學專業畢業生受到了國內外用人單位的廣 泛好評。
2.3發揮學科和科研優勢,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
中心在建設中充分依托學科的優勢,將學科建設 與實驗教學改革相結合,實驗教學內容的更新與學科 科研成果相結合151。加強青年學科帶頭人的能力培 養,提高科研水平鼓勵中心學科帶頭人將科研項目帶 入中心,同時加強中心的科研硬件建設,使中心逐步成 為集教學、研究和開發為一體的多功能基地。科研與 教學共建實驗室,將糖尿病中心、藥理學與分子藥理學 實驗室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基地和實驗技術平 臺全部向本科生開放,拓展了學生進行科研的空間。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作為國家重點醫學人才培養基 地之一,入學的絕大多數學生綜合素質好,學習能力強, 如何激發這些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亟待解 決的問題。以“夯實基礎、注重能力、突出創新”為目標的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通過基礎性、綜合性和研究性3 個層次實驗教學的實施,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既為 全體學生的基本能力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又積極開放 科研實驗室,為優秀學生的培養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平 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進行自主選擇滿足自身的學 習需求,充分體現了個性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4為本科生走進科研項目創造條件,使學生科研素 質訓練與國際接軌
為了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創新能力,我校于2001年 投資100萬元,啟動了“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項目,開 放科研實驗室,將有創新能力的低年級學生向科研實 驗室輸送。經過文獻綜述、開題答辯,共立項45個子 課題,經學生和導師雙向選擇,共有248名學生參加科 研項目。學生在設備精良、經費充足的科研實驗室內, 在導師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參加國家和 省、部級課題的科研項目,通過科研活動與實踐,鍛煉 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團隊 精神。在該項目的支持下,學生共發表論文58篇,其地與基礎醫學教學 改革的重要支柱,2008年,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 學示范中心。動的積極性,強化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 養,深受學生歡迎,同時也探索出一條創新型醫學人才 培養的途徑。2006年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理科基地以及醫學部配套資金的支持下,學院又開始 了第二期的“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共投入經費250萬 元,共開展課題49項,開放50個科研實驗室,共培養 醫學本科生270余人,指導教師中有教授35名、副教 授14名,其中院士 3名、長江學者6名、杰出青年基金 獲得者3名以及博士生導師34名。3年來,本科生在 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37篇。參 加項目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受到資深專業教 師的好評,長學制臨床專業學生中每年約有50人申請 進行MD/PHD雙學位國際聯合培養,本科生申請出 國讀博士學位,大多可以被國際排名前50名的大學優 先錄取,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具有北京大學特色的基礎 醫學本科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3創新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管理
3.1分級管理,整體優化,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中心建制按照整體優化、資源共享的原則,實行 院、校兩級管理,分工負責,學校對中心的人才配置、資 金審批、實驗室布局和整體進度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 與原則指導,相關職能部門(財務處、人事處、教育處、 實驗設備處、基建處)與基礎醫學院緊密配合,確保中 心在籌備、硬件建設和教學內容改革各階段的任務得 到順利的實施與開展。經過籌備階段(1998—2000 年),硬件建設階段(2001 —2003年),全面實驗教學改 革階段(2004—現在),中心已經成為學校創新人才培 養基地和基礎醫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柱。
1996年基礎醫學院被評為國家基礎醫學理科人 才培養基地(簡稱:基地)。多年來,基地為實驗中心的 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量的經費支持,大大地改善了中 心的實驗室條件。學院同時將實驗教學中心和基地的 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規劃,逐步增加和更新部分實驗設 備,不斷改善中心的硬件條件,提高中心的實驗教學水 平,帶動整體教學水平,從而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3.2素質優良、梯隊合理、穩定發展的實驗技術隊伍 的建設
實驗室建設離不開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 穩定的高素質的實驗技術隊伍,才能實現中心的自身可 持續發展161。中心積極創造條件,定期對實驗教師和技 術人員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包括業務培訓、計算機培 訓、外語培訓和網頁制作培訓等,為青年骨干人員攻讀 在職研究生、到兄弟科研單位進修提供有利條件,提高 他們的綜合素質、業務和學術水平,使他們迅速成長為 中心的骨干力量■增強了實驗教學隊伍的活力。根據學校按任務定編制,按編制聘任人員的政策,我院確定中 心專職人數在45 ~ 50人之間,并認真進行隊伍建設。 目前,承擔實驗教學的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在流動中保 持穩定。學院正在通過教學工作量化和對關鍵實驗教 學崗位教師在競崗、聘任時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保 障,加大教學獎勵等措施,鼓勵教師積極投入實驗教學 和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穩定中心的師資隊伍。
3.3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及 資源共享
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教育 體系171,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大豐富和拓 展了醫學教育的形式和內涵,在實驗教學中發揮著越 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建立了生物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網站,為實驗室管理和實驗教學搭建了一個信息化平 臺,并不斷引進先進的教育技術逐步完善中心信息平 臺。中心將實驗課程內容、大綱和試題全部及時上網, 形成了文字、音像、多媒體光盤和網絡構成的立體化多 層次的教材體系,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通過對醫學部課程中心平臺的建設,將優質的課程資 源便捷地提供給學生,通過學生與教師間的網上交流, 建立了互聯互動的網絡學習環境,提高了課堂教學的 效果。例如,機能學綜合實驗室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 系統開設了虛擬實驗,主要是模擬在學生實驗中難以 完成的一些實驗,將有限的學生實驗空間和實驗條件 變得相對無限181,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對基 礎知識的深入認識,擴展了學生業余時間的學習空間。 此外,擁有180臺計算機以及配套數碼互動顯微鏡系 統的形態學實驗室、解剖數碼互動實驗室和數字切片 系統,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對形態學理論教學和實驗 教學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4結束語
經過10多年的全面建設,中心從教學理念更新、 實驗教學改革到實驗隊伍建設、管理模式創新、設備配 置與環境改造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果191。今后, 中心將繼續加強對實驗教學的研究與創新,力爭將中 心建設成為一個資源開放、與各學科共享共建的創新 人才培養的平臺。中心還將不斷加強與兄弟院校的交 流和合作,充分發揮輻射作用,為全國生物醫學創新型 人才的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在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精選12篇)03-21
醫學論文實驗寫作11-22
藥學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與發展11-26
化學實驗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研究論文11-09
關于新型功能材料的論文11-25
醫學論文05-16
《康復醫學》的論文05-20
醫學的論文介紹12-09
醫學導論論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