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藝術與大眾傳媒的聯系論文
大眾傳媒(西方稱“新聞媒介”)即傳遞新聞信息的載體,是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新聞紀錄影片和新聞性期刊的總稱。現代大眾傳媒有四大基本任務:發布信息、提供意見、教育大眾與娛樂大眾。而這四大任務都和受眾的需求緊密聯系。受眾是大眾傳媒存在和發展的根基,受眾是媒介的檢驗者,受眾的需要是傳播媒介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因。到這里,我們已經找到了藝術甚至是內蒙古民族藝術與大眾傳媒的一個重要聯系,也可以稱之為“結合點”,那就是———受眾。藝術產生的價值就是能夠給受眾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或者說精神上的感染,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需求。既要有“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青歌賽”式的“陽春白雪”,也要有“超級女聲”、“星光大道”之類的“下里巴人”。嚴格的講,文藝受眾可分為感官青睞型受眾、功利主義型受眾、邏輯至上型受眾及藝術家四個等級。而受眾對于大眾傳媒來說也同樣。以往媒體曾經走過這樣的誤區:認為媒體是主體,媒介傳播給受眾什么,受眾就得接受什么。而事實證明,傳播活動從來就不是單向的,受眾也從來就不是盲從的,媒體受眾和藝術受眾一樣,也是由不同層次的各個群體組成的。由此,藝術和傳媒都必須尋找自己受眾的興趣點,以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需求。內蒙古藝術需要大眾傳媒去推介,把創作和流傳下來的人類精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欣賞、喜歡、學習、再創造;而大眾傳媒需要遵循新聞規律,尊重受眾的能動性,努力依據受眾的意愿和愛好去構想和設置,以求更好的為其服務。
一、內蒙古民族藝術整體發展勢頭強勁
千百年來,遼闊寬廣的草原,浩瀚無垠的戈壁,惟余莽莽的森林,都是滋養草原文化和狩獵文化的自然依托,因此這片文化沃土從不乏浪漫色彩,吸引著無數人為之向往和陶醉。南北朝時期的一首《敕勒歌》至今讓無數人為“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所遐想;英雄史詩《格薩爾》、《江格爾》,規模恢宏,篇幅浩大,內容豐富,文化內涵深刻,藝術感染力極強,足以與荷馬史詩等世界巨著相媲美;元曲雜劇對中華戲劇發展的貢獻力量至今不容抹殺;蒼茫無邊的大草原歷來被視為“歌的海洋、舞的故鄉”新中國成立后,一支唱蒙古族歌曲,跳蒙古族舞蹈,表演“好來寶”(蒙古族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說蒙古書(即“呼仁烏力格爾”)的文藝演出隊,在遼闊的內蒙古草原上如新星般冉冉升起。這支演出隊深入邊遠牧區,采取巡回演出的形式,并密切結合牧民生活實際編排節目,深受廣大牧民的真誠喜愛和歡迎,它就是在周恩來和烏蘭夫共促下誕生的“烏蘭牧騎”,翻譯為漢語即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此后,在全國影視文藝界,一大批草原文化名人和團隊享有盛名。他們不僅成為草原文化的一張張絢麗奪目的活名片,而且還把代表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不論是《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敖包相會》、《天邊》、《吉祥三寶》、《為內蒙古喝彩》等草原歌曲,還是電影《成吉思汗》、《悲情布魯克》、《季風中的馬》,電視劇《東歸英雄》,大型歌舞晚會《千里草原多秀美》、《天堂草原》,這些優秀民族歌舞和影視作品均享譽海內外。
2005年,當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的《萬馬奔騰》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第一次響起時,蒙古族音樂被世界矚目;當蒙古族服飾在巴黎盧浮宮亮相時,整個國際“時裝之都”因此沸騰。不僅如此,新世紀伊始,內蒙古文藝精品層出不窮,特色鮮明的民族藝術還先后登上了悉尼歌劇院、維也納音樂廳等世界頂級藝術殿堂,并屢屢獲得國際大獎。近年來,內蒙古先后有300多項優秀劇(節)目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華新劇目獎”、中國舞蹈“荷花獎”。此外,蒙古族繪畫、雕塑、建筑、戲劇、曲藝、工藝等也無不在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藝術傳承和發展中占領一席之地。以上種種內蒙古民族藝術輝煌成就的取得,原因有很多,尤其是近年來在世界的影響力的提升與國家政策調整、政府重視、經濟發展、人民文化素養的提升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我們這里要強調的是大眾傳媒也發揮了極大地作用。如果沒有自治區級、國家級,甚至世界級媒體的宣傳報道,內蒙古民族藝術不會有如此大的'發展。
二、內蒙古民族藝術橫向發展相對滯后
盡管內蒙古民族藝術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是縱向的發展畢竟不能等同于橫向的發展。因此必須清醒的看待內蒙古民族藝術橫向發展的現狀,正視自己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發展相對滯后的事實。內蒙古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的目標,但由于受體制、機制、觀念、宣傳及經濟基礎薄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文化產業發展步伐緩慢。一方面政策扶持下出的更多的是“政績”劇目,大獎拿到手后,便束之高閣,從此退出市場;另一方面,真正的藝術人才外流嚴重,出現“墻里開花墻外紅”的普遍現象。在這里,我們不在體制、機制方面多言,而是著重從內蒙古民族藝術與大眾傳媒相結合的角度加以論述。首先,內蒙古民族藝術與大眾傳媒相結合的力度不夠。受意識水平的影響,很多人對藝術創作生產流程的宣傳不夠重視。閉門造車后仍然是一副“愛看不看”的態度,甚至狹隘的認為是欣賞者水平太低、難覓知音。且不知宣傳不到位,受眾范圍有限,那么受眾層次停留在感官青睞型、功利主義型等較低層次受眾層面的可能性就大,也就是說欣賞者多數只是被動接受或者僅僅開始萌發興趣的人,而邏輯至上型受眾及藝術家則少之又少,也就是說主動模仿、成系統學習、甚至是能夠進行藝術再創作的“知音”卻幾乎沒有。其次,內蒙古民族藝術對于大眾傳媒的開放力度不夠。目前,大多數情況下只局限于在自治區境內的幾家媒體的宣傳,很少與區外、國外媒體進行合作。再次,區內媒體策劃和組織的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不論是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還是新聞紀錄片,較全國發達地區還是比較落后的。因此,對于民族藝術推介的策劃和組織方式都存在不少問題。某些藝術訪談節目,面對主持人的提問,嘉賓或者答非所問、或者吞吞吐吐,嚴重影響觀眾的觀看興趣,這充分暴露節目策劃和組織能力的薄弱。
三、如何借傳媒之力推介內蒙古民族藝術
有“內蒙古著名軟科學高級人才”之譽的郝誠之先生曾說過:“如果說草原是藝術的搖籃,藝術就是草原人飛動的魂魄。”內蒙古民族藝術對于世界文化的價值已經不必多言,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是其它任何地區所無法取代的。那么要讓世界范圍內更多藝術受眾了解、欣賞、喜愛,甚至是傳承和發展,必須借助于大眾傳媒的力量。如何借力,有以下幾個手段。
1.重視宣傳、主動宣傳,加大宣傳力度。現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優質的藝術品牌需要長期的宣傳和推廣。2012年,浙江衛視播出的一檔歌唱類節目《中國好聲音》,一夜之間竟然成為了持續到今天的熱門話題,就連馮小剛等名人也在微博上大肆宣揚和轉播。盡管這個節目才只是推出第一期,不少熱情的網友就紛紛表示它是2012年夏天最好的電視節目,甚至大有當年“超女”的鼎盛氣氛。從節目播出前到進行中再到第一期結束后,有關《中國好聲音》的各種資訊占領了各大媒體尤其是各大網站的突出位置:“《中國好聲音》用渴求、擔當、專業精神尋找真誠之音”、“《中國好聲音》:耳膜上的中國,贏在哪里?”、“真實的謊言———被四種假象包裝過的中國好聲音”等等新聞和評論,以及有關導師、學員、節目策劃、贊助企業的廣告片和海報就像一個重型炸彈一樣轟然爆發,讓無數受眾籠罩在“濃煙”之下,久久不得散去。內蒙古民族藝術不妨學習借鑒這種方式,將自己的藝術精品節目和藝術名人也來一場史前“風暴”,讓世界都聽到自己最嘹亮的“吶喊”。
2.有針對性的利用好各級媒體。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生產出來的藝術產品不僅要在自治區一級的媒體廣為宣傳,而且還要利用好國內一流媒體,甚至是BBC、CNN、路透社、法新社等一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國際大媒體上推廣。當然這不是“天方夜譚”,而在于合作的角度和方式。越是國際級媒體,它對受眾需求的把握越精準,當然合作效果也會更加突出。
3.與媒體一起多渠道策劃、組織各類藝術活動。近年來,內蒙古每年都要舉辦各類重大文化藝術活動。繼“草原文化節”、“昭君文化節”之后,”又出現了諸如“國際那達慕大會”“、國際馬鈴薯藝術節”“、國際馬文化節”等重大品牌文化藝術活動。這類活動能有效的將區內的優秀電影電視、舞臺劇節目等藝術產品展現給更多的人。若想把內蒙古民族藝術推向世界,必須多與各類媒體共同策劃、組織此類文化節、藝術節、大型晚會、文化藝術公益廣告、專業藝術比賽,甚至是下基層的各類文藝演出。同時還要注意對高科技手段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受眾、擴大視野、鍛煉隊伍、加強交流合作,以開放的姿態得到世界的認可和回應。既然藝術和傳媒都必須尋找自己受眾的興趣點,以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需求。那么二者結合,各取所需,內蒙古民族藝術借媒體之力走向了世界,媒體因滿足不同受眾而贏得廣泛影響力,彼此雙贏,豈不是最理想的合作?
【內蒙古藝術與大眾傳媒的聯系論文】相關文章:
7.聯系哲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