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討大學藝術設計基礎教學實踐論文
一、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內涵
包豪斯對上述傳統學院式教育的變革造就了大量適合時代要求的現代設計人才。而包豪斯課程最新穎的地方恰恰是其基礎課程,這些課程由伊頓、康定斯基、克利等先鋒派大師任教,他們非常注重對個體的啟發,而且敏銳地意識到了工業化世界的特點,并致力于將所有的創造活動聯合為一個整體并最終創造出統一而整體的、調和了藝術與工業的藝術品。包豪斯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并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的成功更證明了表面學院派的教育形式不可能承擔培養現代藝術設計人才的重任。由此可知,藝術的變革沒有一勞永逸的模式,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證藝術教育與時代的同步。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立不能因循守舊于學院派傳統的表面形式,走向教條化、技術化,而應把握其創新的核心精神,那才是學院派得以輝煌的真正基礎。
二、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日益興起,社會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養出的學生不但要有基本的專業技術素養,還要對各種不同文化有著廣泛的涉獵,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設計作品要具有獨特的原創性。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又分為很多不同專業方向,如“環境設計專業”“平面設計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動畫設計專業”等等,因此學生要學習很多門各自專業的技術類課程,而幾門基礎課程“素描”“速寫”“色彩”因已有考前班的技術訓練,所以,學生大都具備了這幾門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更應注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這才是一個學習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所需要的大基礎。這種大基礎包含3個基本要素:即開闊的眼界、獨立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究。只有具備了這樣基礎的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步入社會后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源源不斷地創造出好的藝術設計作品。
三、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
(一)利用多種途徑開闊學生的眼界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都具有較為扎實的基本功,因為學生在考前班里進行了大量的訓練。但是,考前班的學習是突擊性的、充滿了功利性的一種重壓下的學習,這種學習不能培養起學生對藝術的熱愛;相反,隨著目標實現,反而造成了他們對繪畫的厭倦與麻木。有些同學甚至對繪畫產生了“一點都不想畫”的負面情緒。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教學中首先改變學生的應試畫法,鼓勵他們可以自由地按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去畫,不再設定唯一的標準。剛開始,學生往往象被突然拋入真空,茫然無措,不知該如何下筆,這時培養學生開闊的眼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教師應盡量多搜集藝術大師們的名作,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對藝術名作進行分析介紹來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課后,教師還要給學生推薦一些藝術大師的畫冊及相關評論讓學生學習,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訊的優勢去搜索自己最喜愛的大師做專題研究。此外,安排學生去博物館寫生和看一些高水平的藝術展覽也是提高學生的藝術視野、了解當前藝術發展現狀的好途徑。為了建立學生的自信心,筆者采取了觀摩往屆學生作品的方法,因為學生作品的接近性使他們更便于參考,建立自信。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慢慢突破以前慣用的考學模式,拋掉麻木厭倦的情緒,找到繪畫的興趣點,讓自己的眼界逐漸開闊起來。
(二)通過提問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要強調學生發現自己獨特的個性,找出自己獨有的方法去畫出有自己特點的畫。但在教學的最初階段就這樣要求是不現實的,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的方式,這就是“授人以漁”了。蘇格拉底認為,當我們在學習時,我們實際是在回憶。為了證明這一論斷,他用提問的方法讓一個從未受過教育的奴童重新發現了一條幾何學定理的論證。這種不講授任何東西,讓學生去重新發現他已懂得但并未意識的東西,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法,同樣也可用來培養學生自我提問的習慣,這樣能使大家都去尋找自己的答案,而不被固定的答案限定住,進而幫助他們尋找并重新建立起自己被應試教育扼殺的寶貴個性。有了個性,學生們才會有自己的想法,畫出有特點的畫,并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藝術和設計都是要求創新的,只有與他人不同才能獲得自身的價值,也只有通過不斷追問獲得的創新才是有價值的。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繪畫階段做些引導性提問。例如學生在剛進入大學后往往還是延續考前傳統的全因素寫實素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問學生“你畫的和黑白照片有何不同”,讓學生去思考隨著攝影術的發明,繪畫的這種忠實記錄的功能已被取代;又如當學生想通過繪畫描繪一個故事或一件事情時,教師可以問他“你的故事能畫得比電影電視劇里演得更生動更清楚嗎”,學生會意識到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繪畫敘述情節和傳播的功能也早已被這些新的媒體所取代。所以,通過這些問題的不斷提出使學生開始思索不同藝術設計門類的獨特性。素描課程教學要強調對學生的思考力、觀察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所以課堂提出的問題不能是固定的,而應因材施教,因機施教。
(三)培養學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細節決定成敗,一張好的繪畫除了要具備開闊的眼界、良好的品位和鮮明特點的獨立風格外,還必須具有完成感、完整度。繪畫藝術是要通過日積月累的磨煉才能豁然貫通的。因為靈感與堅持的意志力是互相促進的,在“堅持”的艱難過程中,往往能獲得新靈感的迸發,就如同漸修與頓悟是禪宗修行的兩翼,缺一不可。每幅畫作到了最后階段,往往有很多同學都有畫不下去想結束的時候,這時教師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堅持”。這種“堅持”是建立在自己的選擇上,而不是像考學前應試教育訓練的那樣,完成單一的要求。所以,教師這時不應再讓學生做大的改動,而應根據每個同學的不同出發點和此時完成情況,向他們提些對局部進行修改的具體意見,從而幫助學生在這幅畫中獲得自圓其說的完整性。這對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是一個很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具有包容的胸懷,對學生一些新奇甚至怪異的表現加以引導,并培養學生進行深入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不斷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當然這依然是在遵循藝術設計的自身規律的前提下進行的,決不能扼殺學生自己的抉擇,這樣才會出現真正的創新,甚至超越老師所能想象到的創新。例如在側重肌理與形態研究的學生那里,教師要讓他在出現了偶然的視覺效果后盡力體會肌理的形式并著力挖掘出其象征性;而在畫結構素描的學生那里,教師要提醒他盡量不用明暗光影而只用線造型,以避免因多種繪畫因素混雜在一起導致對形態本質認識的模糊;對那些喜歡用綜合材料進行表現的學生,教師要啟發他去感受由于材料變化引起的視覺形象和心理反應及對材料語言本身精神性的發掘。最后,在一張畫作較好的完成后,教師還要提醒學生這還不能算完,還要要求學生考慮裝裱、展覽的具體方式,因為宣傳形式也是藝術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正是對細節的精雕細琢,才會慢慢培養起學生較高的專業藝術素養。
四、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成效
藝術設計的靈魂是創新,而創新就是做從前未有的,這就決定了藝術本身無法被教授。這當然不是說藝術設計專業完全不需要教授,而是強調其教學方法的核心應放在啟發個體的興趣與潛質上。尤其是在藝術設計教育進入現代主義時期后,教授藝術設計的教師一定要擺脫對人施教的舊想法,應與學生交相呼應,教學的理想境界才能完成,否則那必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一旦不告訴他明確的方法指令,他就又會無所適從。所以對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方法的改革,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鼓勵、提問、引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加深對基礎課的理解,并且從中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點,為以后進行的專業課學習奠定較高的藝術起點,同時也有助于他們形成終身受益的藝術設計的創作方法和藝術的價值觀。
【探討大學藝術設計基礎教學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藝術設計專業風景寫生實踐教學論文05-25
實踐課程教學環境藝術設計論文12-04
高職生態式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探討論文12-04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討的論文11-18
探討高校在基礎會計教學的啟示論文11-28
高職藝術設計類課程改革探討論文12-03
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分析論文12-04
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策略的轉換與實踐論文11-28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討論文11-15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探討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