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創造分析論文
一、演員對角色的把握,必須先從認識角色開始
認識的第一步:初讀劇本。這是演員與劇本角色的初次見面,感受最初印象。在表演課教學中,教師要選擇最佳的時間、氛圍,使學生在感受最初印象時,首先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相應的自我感覺,全身心地領會整個劇本的劇情內容,弄清劇中的情節、舞臺事實、事件等,獲得堅實的基礎,并使其在演出中的位置和行為線索也得以確定,喚醒學生內心的創作欲望。認識的第二步:分析劇本。這是演員與角色見面的繼續,是通過研究各個部分去認識整體。使演員更進一步感受人物,喚醒情感意識。分析這個詞通常是指理性過程,它被應用于文學、哲學、歷史及其他方面的探討。然而在藝術中,自顧自的理性分析是有害的,演員所需要的分析和學者或批評家所需要的完全不同。如果科學家分析的結果是思想,那么演員分析的結果就應該是感覺。在藝術中,從事創造的是情感,而不是智慧。在分析過程中,也是如此。分析就是認識,然而在我們的語言中,認識就意味著感受。演員的分析,首先是由情感本身所進行的感性分析。分析的最重要的任務是在演員身上喚醒與劇中人物體驗相類似的情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詳細地研究和準備劇本和角色的規定情境,以便通過它在創作的隨后階段本能地感受到熱情的真實和情感的逼真。在分析過程中,從外在的、比較明顯的開始至內在的、最為深藏的精神方面為止。具體內容有: (1)劇本的事實、事件、情節、結構、人物關系。(2)和它毗連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它的各個層: a階級的, b民族的, c歷史的及其他)。(3)主體思想、風格。(4)人物精神的、心里的方面,心靈諸元素和氣質,內部形象的`氣質及其他。(5)形體方面的外部性格特征。(6)演員本身個人創作感覺等等。
二、拓展形象思維,創造角色外部與內部的情景
形象思維是表演藝術領域中演員的一種獨特的創造方法。演員應該熱愛幻想并且善于幻想,這是最重要的創作能力之一,離開想象就不可能有創作。可以這樣說:缺乏情感的人,不適合搞表演藝術,沒有形象思維的人,肯定當不了演員,也沒法搞任何一種藝術的創造。因為只有靠想象或幻想的引誘力,才能夠激起活生生的創作意向,激起那些來自心靈隱秘深處的活生生的演員激情。演員可以借助內心視覺在想象中看到各種各樣的視覺形象、生物、人臉及其外觀、風景、事物的物質世界、物件、用具、陳設等等,進一步可以用內心聽覺聽到各種各樣的音響、旋律、聲音、語調等。可以去感覺由我們的感受記憶(激情記憶)暗示的各種各樣的情感等等。
三、演員要具有很好的事物觀察力和對他所接受的印象的記憶力
(1)要勤于觀察。只要是見識過、研究過、閱讀過很多東西,旅行過很多地方,總能夠在想象中按自己的方式設想出類似的情境。(2)要善于觀察,要從別人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出美的特質,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包括直接體驗和間接體驗),要善于積累經驗。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講,痛苦和災難、失敗與挫折對于演員來講是一種難得的財富。記憶表象能力,是一個想做演員的基礎條件。戲劇、電影、電視演員獨特的記憶力表現在對人物的外部特征、表象的動作以及神態和細節有特別強烈的記憶。四、演員要找準角色內心依據,樹立真實信念,正確地表現人物 動作起源于心靈。演員要按照角色的心理邏輯完成他的行動。行動是指人物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形體和語言的手段。而形體和語言的手段是受其心理支配的。俗話說:聽其言,觀其行,知其心。演員要有真實的信念:/我就是。也就是我在想象中開始存在,生存于劇本生活中。在具體表演中,要切記表演動作的三要素,即:此時此刻你在做什么(內容),為什么做(目的),怎么做(過程要求有邏輯性,符合規定情境)。要正確地把握全劇的節奏脈絡、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行為邏輯,在行動中有的放失,準確地把握表演的節奏、速度、力度。不但形似,更要神似。
總之,做演員必須要真誠面對事業,真誠面對自己。不僅要勤于學習,苦練基本功,還要善于觀察、思考,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大量積累素材和生活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記憶表象力、聯想力、想象力,在認真分析劇本的基礎上,將自己置身于劇本的規定情境中,以喚起對某種生活的類似聯想,喚起演員真摯的體驗,從而摸準人物在一定規定情境中的自我感覺,最后用準確的行動來表現人物。
參考文獻:
[1]趙晉蓉.藝術教育教學實踐的理論思考[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2.
[2]徐曉鐘.戲劇藝術講座[M].北京:中國戲劇家協會,1983.
【演員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創造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