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楓橋夜泊》演唱談藝術歌曲的表現論文
在繁多的聲樂作品中,最難以駕馭和演唱的并不是冗長復雜的歌劇選段而是短小精美的藝術歌曲。藝術歌曲屬于室內樂范疇,是聲樂作品的主要體裁之一,最早是在宮廷和家庭的小型聚會上演出。藝術歌曲是作曲家根據詩人、文學家的杰出作品譜寫高品質抒情歌曲,在歌詞和音樂上都有很高的藝術性。與詩詞的結合帶來戲劇性的表現手法,使它能夠在較短的篇幅中揭示深刻的思想感情。藝術歌曲可以深入細致地表達人們具體細微的情感世界,極富感染力,因而世代相傳。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風格特點、歌詞的藝術內涵、音樂的意境,在聲音的運用、呼吸分句、情感把握直至演唱者個人的文化修養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短小的藝術歌曲其實包含著大學問,它是對演唱者各方面素質的考驗。本文將通過對《楓橋夜泊》歌曲的幾個方面的分析來探討藝術歌曲的表現。
一、對創作背景的準確把握與情感認知的統一
《楓橋夜泊》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為唐代詩人張繼的詩譜曲的藝術歌曲。 在探究這首藝術歌曲時,我們不應僅僅局限于作品的本身,而應對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研究、挖掘和探索。作品的創作背景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的創作背景是指作者身處特定的時代背景,包括當時的政治格局、社會的美學審美情趣等。《楓》的作者張繼正處在唐代玄宗天寶繁華盛世年間,當時政治局面穩定,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唐宋以來的美學思潮,文人講求韻味,重視藝術作品中的空靈、含蓄、平淡、自然的美,詩人在詩中所描寫的“月落、烏啼、霜、江楓、漁火、夜半鐘聲”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映入了眼簾。微觀方面是指作者當時的心境和創作意圖。詩人赴京科舉不第,為排遣心中苦悶心緒,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蘇州楓橋鎮,于夜半在船艙內突聞寒山寺鐘聲,不禁有感提筆之作。由此可見,《楓》這首歌曲的情感基調是惆悵的、憂郁的。只有把握好歌曲的創作背景,才能準確把握好作品的情感。
二、音樂的具體分析與內心情感體驗的統一
一首作品的整體布局、調式、調性、和聲、織體、旋律的變化,在歌曲的藝術表現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要了解其創作背景,還要對歌曲進行具體的音樂分析,加深對歌曲有其內心情感體驗,對于唱好這些歌曲有著重要作用。藝術歌曲《楓橋夜泊》在音樂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為了保持中國式優美平和的旋律和中國古代文人詩詞特有的含蓄,作者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雅樂七聲調式,而在高潮部分即結尾一段又采用了傳統的六聲調式:宮、商、角、徵、羽、閏的音階排列。傳統的起、承、轉、合極富民族特色。歌曲的結構為帶附屬前奏、尾聲的單二部曲式。
2.歌曲在創作上極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國古代音樂的風貌,但在音樂上仍進行現代因素的加工。如曲中出現了大量的半音進行,頻繁轉換的調性使音樂的色彩豐富異常,這在中國作品中是很少使用到的。
3.賦有鋼琴伴奏對于全曲起著決定性的因素。《楓橋夜泊》的伴奏與旋律之間關系密切,準確地表達了歌詞的情緒和意味。鋼琴與人聲的模仿、對比交織在一起,展示了詩中人物不平靜的心情。伴奏每一小節都以純五度的和弦作為開頭,純五度和弦色彩空洞,虛緲,仿若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聲聲敲打在心上。結構主義符號學家羅蘭·巴特認為,各種音樂要素的結合如果不是十分恰當,反而可能同時窒息了文字和音樂。優秀的藝術歌曲可以通過聲樂藝術家的演唱,以文字符號中本已裝載的豐富意象,加入聲音(音色)的詮釋和富有表現力的伴奏音樂的牽引,會以最精煉的形式突顯作品的深刻內涵,產生出特殊的藝術震撼力。
三、歌曲藝術處理與情感表現的統一
藝術歌曲體現著人類內心深處最為細膩的情感,然而音樂表現與其他事物一樣是有其自身規律的。對于具體藝術歌曲的表現,既要求理解歌曲文學語言,又要懂得音樂語言和其表現規律。
1.聲音形象設計是刻畫音樂形象、表現作品內涵的關鍵:恰當的聲音形象設計對作品內涵的準確表達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作品《楓》是作者夜半聞鐘聲站在船頭抒發著陣陣離愁哀怨,有寫景、有抒情。因此用聲應柔而不弱,仿佛在自言自語式的嘆息著此時的處境。有幾處運用搖音技巧,用若隱若現、虛實結合聲音造型表現出作者的悲愁煩悶。歌唱時要清楚地表達出來,交代清楚,一氣呵成,如溪流般平穩、連貫地流動,切莫死板。因是吟誦詩詞,行腔則講究抑揚頓挫。在演唱高潮之前應在呼吸上有充分的準備,延長音有充分的伸展,平穩、流暢,強弱收放自如,才能做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自己仿佛置身于詩中所描繪的情景之中,達到人我合一的境界,也才能做到突出主題、層次鮮明的藝術效果。
2.把握音樂上的各種要素、特征是表現作品的基礎:節奏是音樂的骨干、要素和脈搏,是音樂的核心。在分析一首藝術歌曲時,首先要把握好節奏的基本律動,分析其節奏特點和規律。歌曲《楓》是首4/4拍的歌曲,縱觀全曲,起音都是弱起,決定了起音不能太強,并且大量地運用了連線,改變了原有的強弱規律,形成切分節奏,表現了主人公飄忽不定的心緒和自言自語的嘆息,每小節的第一拍都是休止符,留給伴奏一個空洞的五度和弦,仿佛寒山寺的鐘聲,在演唱時,歌者應理解休止的含義。隨著伴奏的進行用內心去歌唱,把樂思和詞意連起來,筑成一個樂句在兩個片斷間的“橋梁”,要用內心去感受“唱”好休止符。在這首作品中多處運用調性、調式的變化對比,特別是在第一句“閏”音上、第三句“變宮”音上的延長及半音下行,更顯作品民族特色和主人公內心的蒼涼,不斷的轉調、旋律的大起大落則使作品呈現出豐富的音樂色彩,表現了主人公內心的復雜和不平。
3.準確的表達詞意是作品表達的宗旨: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歌詞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古詩詞歌曲能充分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含蓄美和語言聲調美, 詩人王家新就認為詩是“對語言的一種期待”。《楓》是根據七言絕句依詞譜曲的,歌詞雖只有短短四行,但詩人運思縝密,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反復推敲歌詞和音樂的內在關系,體會詞中的邏輯重音和感情重音,才能打動自己并感染別人。
4.聲樂作品是歌詞與旋律完美結合的藝術品,聲樂旋律是按照歌詞和人聲特點而譜寫的,由于語言的語調是有規律的,而語調在歌曲中恰恰是旋律聲樂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語調表現在聲樂特點上就是韻味。如演唱《楓》時,為了更好地表現歌曲的韻味,需要一種古樸典雅而不失輕盈飄逸的聲音。那些粗糙的、滯重的、不干凈的、不清晰的,以及過于明亮的聲音顯然不適合此曲的風格,也難以表達該曲的意境。由于歌曲是根據古詩依詞譜曲,為了通過聲音來表現文人的意境和韻味,在歌唱感覺中應加入“品、吟”的韻味,比如唱“月落烏啼霜滿天”的“天”時,可模仿古琴按弦時顫動的聲音來增強韻味感。
5.聲樂作品的藝術表現,恰當的咬字吐字能準確地把握風格,表現歌詞的內涵和思想感情。《楓》一曲的旋律起伏較大,音域較寬,層次變化卻很多。為了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體現歌曲的民族風格,在咬字上應不同于一般的創作歌曲的演唱,而要盡可能地做到字頭發得快而短,字腹圓而長,字尾收得輕而短,如“落lu-o”“霜shu-ang”兩個字要把韻母中的u延長,來突出古曲的韻味。換氣分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由于《楓》的每個句子都很長,在恰當的位置換氣對表達詞意、抒發感情是重要的。良好的換氣可突出歌曲的情感并可以帶動歌者的情緒,不必要或錯誤的換氣分句,往往會把歌曲唱得支離破碎。總之,在運用強弱、快慢、顯隱、沉浮、虛實、平曲、彎直等對比手法的處理上,要注意表現中國傳統文化含蓄、寫意的特點。演唱的韻味是需要反復潤飾、精雕細刻的,這樣才可使歌曲的演唱有聲有色,有韻有味,有血有肉。
四、藝術歌曲演唱與“心靈歌唱”的統一
“心靈歌唱”是一個重要的歌唱藝術原則,而不是技術方法和技術途徑。在演唱中不加以“心靈”的感受和體會,那只是聲樂技巧的展示罷了,決不可在舞臺上裝腔作勢、扭捏作態、故作投入。正如李石天先生所說:“表情是全身的,而不僅是臉部,更不僅是在眼珠上,一個人痛苦,幾乎全身的每一條皺紋都有處在痛苦的心理暢流中。如果臉部在哭,身子卻沒有哭,心理節律就是混亂的,就不能使人信服。”真正有藝術魅力的歌聲,并非僅僅來自嗓音本身,而來自于更廣義的東西。因此,歌者對藝術歌曲的詮釋,應是在對歌曲全面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情感、聲音、修養,表演的“心靈歌唱”。音樂的藝術表現是無止境的,也是多樣性的,以上所說只是歌曲藝術處理的一般規律,在音樂表現的領域里還有許多不為認知的東西,而人的思想空間卻是無限的,還需要聲樂工作者不斷地深入挖掘。
參考文獻:
[1]聲樂隨想《春江花月夜》的藝術表現,《音樂藝術》1999年第4期第66頁
[2]李石天《藝術心理學論綱》第20頁
【從《楓橋夜泊》演唱談藝術歌曲的表現論文】相關文章:
藝術歌曲處理與演唱的論文08-22
論藝術歌曲處理與演唱09-29
談聲樂演唱中歌曲的分析處理和情感表現06-23
淺析藝術歌曲《鄉愁》的藝術風格及演唱處理08-05
論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與藝術表現08-14
藝術歌曲屬性及特點探究論文07-30
藝術歌曲《愛情與死亡》研究的論文06-08
談版畫的表現語言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