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鋼琴伴奏解藝術論文
第一章 藝術歌曲鋼琴伴奏演奏技術解析
藝術歌曲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新的表現手法,在以德、奧為中心的西方音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最顯著特點是抒情詩與浪漫主義音樂創作的有機結合,用富于表現力的旋律與和聲來表達詩的境界,多用歌唱性的曲調及富于語言表現力的朗誦調。代表作
曲家是舒伯特、舒曼和具有古典風格的勃拉姆斯……
藝術歌曲可以作為學習聲樂演唱主要體裁之一,也可作為聲樂比賽、音樂會演唱的主要曲目。通過對藝術歌曲資料的積累與梳理,給予系統性地分析,可以比較全面地掌握和解析藝術歌曲的創作特點。
藝術歌曲鋼琴伴奏觸鍵及踏板的使用方法
1、鋼琴伴奏的觸鍵技巧
鋼琴伴奏是建立在鋼琴獨奏基礎上的一個分支,與獨奏擁有許多相同的演奏技巧,例如手指的觸鍵方法、延音踏板的運用……因為是與聲樂演唱合作共同演繹藝術作品,鋼琴伴奏整體藝術處理也有其獨特的技術內涵和自身原則,鋼琴伴奏者既要顧及自身彈奏的音色效果,也要兼顧配合聲樂演唱的音質、音色和音量等方面的特殊合作要求,以求達到整體音響效果上的均衡與和諧。在合作時伴奏者要掌握好適度的音量控制,避免把伴奏彈成“獨奏曲目”,一味地追求器樂的表現,也不能地把伴奏理解為一種聲樂演唱的附屬、襯托。鋼琴伴奏是藝術歌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某些藝術歌曲中還起著主導作用,并和歌唱部分的旋律密切配合,使二者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下面簡析兩種鋼琴伴奏觸鍵方式:
① 貼鍵式:鋼琴伴奏彈奏時,手指指尖貼在鍵子上面,手腕放松,指尖自然落下,聲音柔和、結實,此種觸鍵方式多用于演奏速度較慢、抒情優美、旋律線較長的連奏性的片段;
② 高落式:鋼琴伴奏者手指指尖與鍵盤垂直上下運動,用指尖支撐手掌的重量,使力度可以最有效地集中到琴鍵上,聲音飽滿結實,這種方法演奏的音樂片段都具有顆粒感,聲音相對集中,適合彈奏一些情緒激昂、速度較快的音樂片段。
2、藝術歌曲伴奏踏板的使用方法
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曾說:“踏板是鋼琴的靈魂,能運用好踏板就做到了演奏好一首樂曲的四分之三。”可見踏板在鋼琴伴奏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鋼琴伴奏的踏板的踩法包含以下三種用法:
①音前踏板:彈奏音符前先將踏板踩下,在踏板的作用下,指尖彈奏出的音色更為優美、自然,達到烘托聲樂演唱意境的作用,多用于抒情歌曲的前奏、間奏部分;
②音后踏板:音彈出來后立即切換踏板,也稱為“切分踏板”,此種方法有助于音符連奏又不會使聲音混淆一片,是比較常見的踏板用法,也是最能體現延音效果的使用方法,它使音樂的氣息更加延綿持久,樂思更加完整,適用于伴奏部分和聲轉換處;
③與音同時起落踏板:踏板與指尖彈奏同時起落,節奏感強,多用于強調律動幅度明顯的織體部分;
第二章鋼琴伴奏準備與配合實例分析
鋼琴伴奏和聲樂演唱者的配合階段是一個磨合和再創作的過程,這階段藝術歌曲的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此時鋼琴伴奏需要先了解作品風格、內在意境后,體會樂句的輕重緩急、呼吸律動、情緒變化,對作品的創作形態、內涵有了一定認識后在彈奏中為演唱者提供豐富的音樂氛圍與再創造的可能性。
為了更生動的闡述這個準備工作,文本將對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中第二十四首《老藝人》進行作品調性、內涵和曲式進行分析、說明:《冬之旅》創作于1827年,是浪漫主義時期“歌曲之王”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以藝術歌曲形式寫成的大型聲樂套曲,也是最能體現浪漫主義精髓的音樂作品之一,作品由二十四首相互聯系的歌曲組成,根據奧地利詩人威廉?繆勒的同名組詩譜寫,舒伯特在這部作品中,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舒伯特以a小調為歌曲的主調,小調的色彩配合“流浪”主題更突顯主人公優郁、壓抑、痛苦、孤寂及絕望的形象:
1、《老藝人》的歌詞解析:
《冬之旅》最后一首《老藝人》具套曲的尾聲性質,流浪者路遇光著腳站在雪地里搖著八音琴、無家可歸的老藝人,他正在無精打采的唱著歌,對周圍的一切無動于衷,流浪者感同身受,向老藝人發出了令人心酸的問話:“可要我同你去?”它表明流浪者的內心也和老藝人一樣的麻木,對生活失掉了任何的希望,最后隨他悄然離去。——這凄苦的藝術形象不禁使我們聯想到舒伯特窮困潦倒的一生。也深深的反映出作曲家對自己不被社會理解、世俗認可,但卻堅定自己的藝術信念悲涼復雜的心境,這時整部套曲結束在這悲劇性的歌聲之 中。 2、《老藝人》的演奏分析: 歌曲的音樂寫作手法十分簡練,而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歌唱部分是一句非常簡單、短小的民間旋律(第9、10小節)為主題,在以它為基點,自上而下形成較有規律的旋律線,伴奏模仿著八音琴那單調的音響,同歌唱部分一應一和,真實的表現了老藝人那孤寂、麻木、搖著八音琴徘徊的形象,踏板部
分要踩的稍淺一些,使聲音略帶生澀,好似破舊的八音琴。伴奏的.低音部,從頭至尾重復著一個五度音,既模仿了民間樂器八音琴那單調的和聲,又增加了音樂孤寂的氣氛,安靜悠緩的彈奏,小指主音La略微強調,在尾奏中,出現了全曲唯一的f(強),表現了一種欲哭無淚的痛苦,手指指尖緊吸鍵面使力量可以完全傳遞到琴鍵底,結實、有支撐的去彈奏,音色要控制平均才能達到連貫飽滿的音質。
2、《老藝人》的音樂分析:
歌曲節奏“稍慢” Etwas langsam 3/4拍,全曲為一部曲式,旋律在中音區反復吟唱,小調的音樂色彩和較為緩慢的節奏,刻畫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老藝人形象。第一樂句(9—12小節),第二樂句重復第一樂句(13—16小節),第三樂句(17—20小節),是第一樂句的展開,第四樂句(21—24小節)重復第三樂句,第五樂句(25—28小節)是第一和第三樂句的展開和結束樂段。每兩小節后面,由鋼琴伴奏模仿八音琴,伴奏的低聲部從頭至尾運用小調主屬五度持續音,通過單調、空洞的音響增添黯淡的色彩。
綜上鋼琴伴奏者在聲樂演唱配合前要盡快掌握曲目的主要特點,以便更好的表達不同時代、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聲樂作品內涵,恰如其分地用鋼琴伴奏烘托、引導演唱者傳遞聲樂作品的思想及音樂形象。最后進入鋼琴伴奏和演唱者高度協作階段,在這各階段通過藝術作品為橋梁,使二者相互交流、呼應,以達到感情上、心靈上的溝通,此時鋼琴伴奏還需要有很好的傾聽能力與隨機應變的能力,可以為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臨時失誤起到及時的補救作用,從而創造出更加完美的藝術形象。通過不斷的磨合鋼琴伴奏與演唱者逐漸提高合作藝術,從中真正得到美的享受,把最好的藝術作品詮釋給聆聽者。
結語
保羅?亨利?朗曾有過這樣的評論:“由于作曲家吃透了音樂的基本因素,所以結果造成了人聲與器樂伴奏的奇妙結合”。“結合”——更恰當的認證了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不可泯滅的靈魂作用。藝術歌曲鋼琴伴奏具有豐富的藝術性,更有許多精湛的演奏技巧需要我們來認識、研究和掌握,由此展現歌曲的整體音樂之美。
參考文獻:
[1]劉聰、韓冬編著《論鋼琴伴奏》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
[2]于蘇賢編著《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年
[3]呂曉明《談聲樂藝術指導與教學》[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
【藝術歌曲鋼琴伴奏解藝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