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術市場對藝術創作的影響分析
藝術價值體現在藝術、歷史、科學、教育等文化研究方面。藝術的市場化有益于文化的傳播和藝術市場的繁榮,但藝術又不可能完全市場化,因為藝術的文化價值無法用貨幣來衡量。過度的市場化也可能導致藝術家在追求市場價值時降低藝術品的藝術性,也可能導致市場在追求市場價值時通過不正當手段抬高市場價格。良性的市場化將促進藝術繁榮并將藝術品的文化價值廣泛傳播,推動文化的大發展與大繁榮。在市場的遴選下,藝術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只有保持同一性時才是理想中的市場狀態,即有多大的文化價值就有相應的市場價值,如果文化價值與市場價值不符,終將被市場調整到同步狀態。
當代的書畫市場已經是高度繁榮了,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繁榮。近年來嘉德、保利、翰海等拍賣行成交的古代或近現代畫家的作品頻頻過億,這些億元的成交額不斷刷新中國書畫拍賣的新紀錄。我國當代畫家作品的市場價格也不低,目前我國藝術市場的價格較高,市場繁榮。當代中國經濟已經處于較發達階段,人們一旦滿足了物質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精神訴求提到日程上來,這也促使了當代社會文化消費、藝術消費的發展,而書畫藝術品的收藏無疑是他們較為熱衷的消費方式。因為這不但能夠保值、升值,更能提高自身生活品位與藝術素養。從近幾年來看,中國藝術品升值的空間與速度要遠遠高于股票與基金,因此,藝術品在當代更具投資空間,這使不少收藏家、公司、企業等把注意力轉向了藝術品。極其矛盾的是,這些投資者的注意力并不在于藝術價值或者學術水平,而是在于藝術品的流通價格與畫家的知名程度。由此,在市場的繁榮下,藝術品的消費欠理性的因素左右了某些市場的導向。
藝術市場的繁榮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畫發展的環境,給中國畫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首先,當代繁榮的藝術市場給畫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利益,改善了畫家的生存環境, 讓畫家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不再是清貧的狀態。其次,繁榮的藝術市場刺激了中國畫專業的大發展。由于市場的繁榮,參與中國畫創作的人越來越多,目前中國畫創作群體應該是美術類中最多的。再次,中國畫市場的繁榮,引起了不少贊助商的介入,舉辦畫展,舉行繪畫藝術研討會等等,掀起了中國畫創作的新高潮。藝術市場的繁榮刺激了中國畫的發展,積極的推動了文化與經濟的繁榮。一方面,中國畫的核心即是它的文化屬性,這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對中國畫的需求者雖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文化人,但即便是附庸風雅也優于吃喝玩樂,他們的參與積極帶動了大家對文化的熱衷與追逐,對提高國民及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國畫創作隊伍中高端人群逐漸增加,這些藝術家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較高的藝術造詣、文化水平和較高學歷,他們的藝術行為無形中帶動了文化的大發展。業內人士在評價一幅藝術品時以學術水平的高低為標準進行衡量,而外行人士判斷一幅作品的優劣的標準通常則是作品流通價格與畫家知名度。更多情況下,他們會因為流通價格與畫家知名度而關注藝術品,而不是因為藝術品的水平才關注藝術品。因此不少當代畫家面對如此繁榮的藝術市場,關注的重心已經不是自己作品的學術水平,而是作品在市場中的流通價格與個人的知名度,而“書畫作品一旦進入市場,其價格并不一定與其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相符,有時顯得過高,有時顯得過低,這種價值與市場價格相違背的雙重矛盾,是區別于一般商品的固有屬性”[2](P21)。因此,作品的學術水平與市場價格通常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作品水平高但價格不一定很高,有些作品水平低但價格不一定低,這里面有不少市場因素與炒作等方面的原因。在這種物質與精神雙重利益的引誘下,不是每一個畫家都能為藝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少畫家面對繁榮的市場為了生存、為了提高收入等只好改變自己以適應藝術市場,其中一些人則完全被市場所操控,進而失去自我,失去原則。具體來說,藝術市場的高度繁榮給藝術創作帶來三個方面的負面影響。
其一,市場利益的誘惑成為不少當代畫家創作的原動力,這使得不少畫家失去了潛心研究、艱苦探索的可能性,進而使藝術創作的水平停滯不前。藝術創作與市場經營有著一定的矛盾性,有些畫家的作品風格一旦被市場認可,畫家就很難放棄可觀的收入與市場的厚愛而主動探索,進一步研究、嘗試,最終改變自己的風格面貌。 “藝術生產領域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面對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有人不再認真地深入生活,思考生活,真實地反映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質和規律,而是把金錢作為唯一的追逐目標,生產了大量市儈、應景性產品。”[3](P89)
其二,高度繁榮的藝術市場讓不少當代畫家的年產量劇增,使藝術創作流于形式與套路,而缺乏真摯的情感寄托與內涵。這一點在當代比較明顯,也是藝術市場繁榮帶來的詬病。某些畫家只要有畫廊或者收藏者需求,就可以拼命地制作作品。這就是當代畫家面臨的問題,也是當代書畫創作極度繁榮情況下卻沒有極為經典的作品出現的根本原因。古代沒有一個作者考慮過藝術市場的問題,作者創作時就是真摯情感的自由抒發,而今天不少畫家每天在重復相同的筆墨與圖式,甚至是構圖,這樣不必花時間去思考與研究,而經濟的收入卻絲毫不會減弱。
其三,藝術品價格定位標準的紊亂使不少當代畫家迷失自我,通過尋求各種關系與人情,實現價格上漲。這一點主要指的是當代藝術市場不規范帶來的藝術品價格定位標準的紊亂,價格的高低與畫家的身份、社會職務等有著很大的關系,職務的高低會直接決定畫家價格多少。因此,不少畫家不是潛心研究藝術,而是終日研究關系網來提升社會地位,進而達到相應的職務,提高價格。這都是在市場利導下出現的亂象。
藝術創作者應對藝術創作市場化負面影響的措施
在探討畫家該采取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市場之前,我們必須要厘清藝術市場與學術水平之間的關系,這樣才不會盲目地拒絕或者順從。它們并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內在的必然聯系,即藝術水平較高的作品價格一般情況下比較高,雖然有時候也會出現不高的現象,但其升值的潛力很足,有很大空間。而水平不高的作品雖然有時候也會出現價格很高的現象,但終究會在市場的調節中逐漸退去。藝術品的投資判斷標準雖然現在有點混亂,但終究會進入一個良性的軌道, 即判斷標準會集中在作品的藝術水平與藝術風格的獨特性。因此,面對繁榮的藝術市場,當代畫家必須趨利避害,應該集中精力進行藝術創作,盡量回避主動扮演純粹商人的角色。面對這個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其一,潛心藝術創作,暫時性忘卻市場。暫時性忘卻市場不是永遠忘記市場,更不是不進入市場,這一點需要明確。暫時性忘卻市場是為了以后更加順利地進入市場,并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因為,藝術市場化帶來的經濟收益不是畫家追求的終極目的,換句話說,畫家畫畫不是單純地為了利益化,其終極目的還在于精神的愉悅與享受。如果畫家不能暫時忘卻市場,創作的時候心里惦記著市場帶來多少回報,他的心態就不能夠平穩,就不可能平心靜心,潛心苦練,最終也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潛心創作首先要加強自身文化修養,提高藝術水平。這里所提到的文化修養主要是指傳統文化修養、文學修養。而這恰恰是藝術創作水平提高與否的關鍵所在,因此制約了很多畫家的發展。早在宋代鄧椿的《畫繼》中就曾云:“畫者,文之極也……其為人也多文,雖有不曉畫者寡矣;其為人也無文,雖有曉畫者寡矣。”[4](P666)明代李日華在《墨君題語》中亦云:“繪事必須多讀書,讀書多,見古今事變多,不狃狹劣見聞,自然胸次廓徹,山川靈奇;透人性地時一灑落,何患不臻妙境?”[5](P228)近現代中國畫大師諸如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李可染等無不在此方面有著深厚的學養,因此,必須加強這方面的修養,才能使創作有更進一步提升的基石。
其二,找準時機,進入市場。當畫家的藝術創作逐步成熟,風格逐漸形成,水平得到不斷提高,這個時候就需要開始進入藝術市場。藝術市場讓畫家的勞動得到價值回報,改善畫家的物質生活條件,給畫家提供更加優越的創作環境。而且更為值得提及的是,這是藝術家對社會貢獻的一個重要方式,它推動了文化藝術水平,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同時也確立了畫家的社會認可度。對于一個畫家而言,被社會與學術界接受與認可,是對創作的肯定,更是對精神勞動的最大的贊頌。
其三,塑造良好的市場形象。畫家進入市場以后,必須了解市場,把握藝術市場運行的規律,在藝術市場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與品格。首先,要注重藝術作品的質量。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曾多次提醒畫家“不要在賣畫過程中將人格也賣掉”,并且身體力行,每年都會銷毀自己不滿意的作品,以防止流入市場。其次,要有獨立的藝術發展方向。這一點要求畫家在藝術市場中保持獨立的人格不能讓藝術市場牽著鼻子走,一味迎合市場,最終迷失藝術方向,在市場中失去人格與尊嚴。一方面繼承傳統優秀的繪畫技法技巧,另一方面要敢于突破傳統繪畫樣式與風格的束縛,勇于創新,保持鮮明的藝術風格和時代氣息,這樣才能創作出即源于傳統,又有鮮明時代風格的優秀作品。因此,國畫家應善于學習傳統、關注時代、關注自我風格的確立,潛心研究,以避免人云亦云,逐步確立自我藝術風貌。
藝術市場應對藝術創作市場化負面影響的措施
要厘清藝術與市場的關系,解決繁榮的中國畫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需要畫家自律,而且必須完善市場規范。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在現實中不可能完全一致,市場認可的價值和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兩者不完全一致,市場必須引導并規范理性消費,因此需要建立第三方機構規范雙方的行為,即建立作品價值評測機構。這一評價機構屬于非政府機構,必須遵守公正、客觀的原則,進行評價。它應該擁有一整套的評價體系,即作品價值評測體系。這個評測體系應該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互相參考去完成對畫家藝術品價格與市場的評估。
(一)通過畫家的學術履歷評估市場價值
這個評測方式可以有效掌握畫家的學術積累與學術探索過程,通過對畫家學術履歷的掌握與分析,大致可以對其市場價值做一個簡要的評測。這個評測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收集畫家的相關藝術履歷信息數據。這些信息數據包括畫家參展的經歷,在雜志、報紙等發表的作品,以及求藝的學歷、經歷等信息。這些看起來雖然似乎有點流于外在形式,但的確能夠為畫家市場價值的評測起到相應的積極作用。
(二)通過畫家作品的學術水平評估市場價值
這個評測方式著重對畫家的學術水平進行評測,方式是通過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學術測評。專家委員會的人員應該具有較高的學術修養與深厚的藝術功底,可以請資深的美術理論家與中國畫名家參與。專家委員會具有一定數量的委員,進行評估的時候隨機抽取,這樣可以避免親屬、領導、朋友、學生等人情關系,利于對畫家價值的客觀評測。評測的內容從中國畫的精神、筆墨、風格、圖式等方面著手,而不是針對某一張畫的具體問題。因為畫家作品的精神、筆墨、風格、圖式等信息是較為恒定的,這樣的評測內容可以防止因為畫家某一張畫的好壞而決定了其市場價值的高低。
(三)通過畫家歷年作品市場價格評估其升值空間
這個評測方式是對畫家歷年作品市場價格的匯總、分析,進而得出一個相對準確的信息,即畫家作品的市場價格是在逐年上升,還是逐年下降,抑或是穩定不變。這個評測方式有效地杜絕了畫家漫天要價,也避免了畫家通過各種不正當手段提高自己的畫價。總之,上述三種評測方式相輔相成,通過三種評測方式綜合得出的結果基本客觀。這個評測體系的運行可以有效地削弱繁榮的藝術市場給中國畫創作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為評測體系的完善使畫家必須通過認真的創作、不懈的探索、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等手段才能提高自己作品的藝術市場價格,能夠有效解除畫家因市場而產生的浮躁情緒。
結語
市場的繁榮與當代中國畫創作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它既推動文化發展,給畫家帶來價值體現與社會認可,但與此同時對創作與市場也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與弊端。面對繁榮的藝術市場給中國畫創作帶來的負面影響,當代畫家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既不能盲目地排斥藝術市場,也不能被藝術市場所左右,失去自我,失去藝術底線。必須加強自身素養,潛心藝術創作,暫時性忘卻市場;找準時機,進入市場;塑造良好的市場形象。藝術家要想在藝術市場中長久居于不敗之地,必須要對自己的藝術創作高標準、嚴要求,作品必須是精心創作的滿意的作品,不斷樹立自己的品格形象,不能被市場所左右,這也是畫家在藝術創作與藝術市場這個矛盾上尋求到的一個平衡點。此外,應該從市場的角度建立作品價值評測機構與體系削弱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個評測體系可以有效消除作品價格高低變化大、畫家一心只想提高價格而不安心創作等一些不良現象。也給買家提供了一套可評測與分析的市場化的資料,為理性收藏與投資鋪設了平臺。
總之,面對繁榮藝術市場帶給中國畫創作的負面影響,我們應該“內外兼修”,一方面加強畫家自身的修養與素質,端正心態,勤學鉆研,盡心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另一方面從市場的角度建立作品價值評測機構與體系,對畫家進行有效的評測與規范。內外結合,雙管齊下,最終使中國畫創作與藝術市場達到一個最佳的契合點,以促進市場的理性發展,為文化的大發展與大繁榮鋪設良性軌道。
【藝術市場對藝術創作的影響分析】相關文章:
藝術創作的情感表達論文(通用6篇)05-09
探討藝術創作過程的一體性05-31
論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油畫藝術創作05-22
有聲語言藝術創作及傳播效果探索論文08-09
內部審計外包影響因素分析06-06
淺談《詩經》的藝術成就及影響論文04-13
影響糧食產量的相關因素分析04-18
分析西晉初期儒學對文學的影響05-11
藝術本質角度下我國當代油畫藝術分析06-09
批評的藝術性運用分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