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歌唱的藝術處理
摘要:歌唱藝術的藝術感染力最終要靠演唱來體現。它最能直接的反應社會現實,表現生活,表達人的思想情感。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號變成聲音的過程,是一個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度創作”。一首好的、甚至經典的歌唱的歌詞和音樂終歸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必須通過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聽眾充分感受。因此,作為一名歌唱者應該從各個方面來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素質,認真的分析和處理好作品,在忠實原作的基礎上,大膽的進行再創造,這對于我們每個歌唱者來說都要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關鍵詞:聲樂藝術創造 內涵 情感 聲與情
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廣大的聽眾為之傾倒,受到公眾的熱烈歡迎和喜愛,除了他們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歌聲準確生動的表達了歌唱的內容和真實的情感,引起了觀眾內心的共鳴,給予了聽眾享受和情緒的感染。毫無疑問,正確的發聲方法和全面的歌唱技巧是一個成功歌唱者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沒有正確的發聲方法和唱歌技巧也就沒有了藝術表現手段。就好像我們過河必須要有橋梁或渡船一樣。但僅僅如此是遠遠不夠的。德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漢姆波爾說過:“如果有人問我歌唱藝術的含義是什么?我不會從聲音技巧的角度去說明。我要說的乃是感動聽眾的才能。如果歌唱者僅僅是把音給唱出來,那么充其量只不過是一位技工匠人而已。”怎么才具備“感動觀眾的才能”呢?這就要取決于對歌唱的藝術處理,作為一個歌者在歌曲的二度創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一、內涵的理解
所謂內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內在含義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內涵,是演唱的基礎。拿到一首歌,先不要急于唱譜,而應該將歌詞反復朗誦幾遍,理解歌詞表達的內容。把握歌詞所蘊含的情感基調,是悲是喜,是痛苦還是歡樂,細細體味情感發展變化的脈絡及深刻的內涵。以便從中了解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特定環境和思想感情。
歌唱藝術是歌唱者把自己對歌詞和音樂的理解,用優美的歌聲傳達出來。要準確深刻的表現好歌唱的內涵,首先必須認真研究歌曲的音樂和歌詞。音樂是歌唱的靈魂,在熟讀樂譜的過程中,要反復體悟音樂的感情特征,領略歌曲音樂的旋律美,理解歌曲音樂的意境,一首歌曲或長或短,都凝聚著作曲家的強烈感情,作曲家寫作的歌譜看來是無聲的,靜止的,但是在歌譜之中卻記錄著復雜的藝術技巧,作曲家的深情厚誼也蘊藏在每個音符之中,歌唱者就是要在歌曲的文學(歌詞)語言造型和音樂旋律起伏中,發掘出這些豐富的情感因素,掌握歌曲的風格基調,引發我們心中的想象,發展自己的音樂思維,激起內心的歌唱熱情,使自己的歌聲充分抒發內心的情思,從而藝術的表現出完整的音樂形象。對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時的表達則越純真,越完美。李耀倫先生所譯的《外國音樂參考資料》曾載有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的一段話:“總譜上的標志是憂傷,但是幾分憂傷?哪種憂傷呢?內在的,暗淡的,或者僅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沒有說明,我只有自己去作判斷。”有造詣的藝術家總是以認真的研讀作品,仔細琢磨,反復推敲作者的原始情感為出發點,從而達到對作品的準確傳達和提高再現。一個演員或者歌唱者文學修養的深淺,會直接影響他對作品內涵的理解。不少學唱歌的人,往往單純從聲樂技巧來談歌唱表現,因此平時的接觸面比較窄,不看小說不看畫,不讀詩文不聽音樂,甚至于連報紙也不常看,視野不開闊,知識不豐富,這樣的學唱是唱不出感情來的。要知道對作品內涵有無深刻的理解,結果是大不一樣的,因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達。
二、情感基調的把握
演唱一首歌唱,首先必須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了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分析作者在歌中為我們演唱所提示的表現意圖,正確的把握作品的基本思想,然后運用各種表現手法處理歌唱。設身處地的體現人物思想感情,對準確表達歌唱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對印尼歌曲《寶貝》的演唱,有的歌唱者能設身處地分析,體現出對歌唱的感情,準確表達了一個年輕妻子懷念前線打游擊的丈夫的純真感情,并表達對革命戰爭一定能取得勝利的信念,同時也刻畫了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撫。然而有些歌唱者脫離具體的規定情景與情感表現,一味賣弄柔情,婉轉,嫵媚的所謂聲音技巧,以至歪曲了歌曲的思想意義與歌唱主人公的健康情緒。同樣,像演唱《軍港之夜》這首歌曲時,也有類似情況,如果不能準確把握海軍戰士的思想境界,去追求柔情蜜意,夢境繚繞,就會把一首健康的戰士抒情歌曲唱成情調不好的海軍戰士搖籃曲,極大的歪曲了主人公的形象。可見了,“情”——感情不準,“調”——曲調也隨之被歪曲了,而曲調主題就自然不可能得到準確地表達。
有了對歌唱的真情實感后,就應該對歌唱處理有一個全面的總體設想,這里包括整個歌唱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問題。當然這些設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隨心所欲的,歌唱的結構、曲體、調式旋律的起伏發展,直到節奏、和聲等給演唱者以藝術表現的總啟示,它們可以指引歌者內在情緒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層次。在演唱中特別要把握好藝術的對比性,如一首歌的敘述性和歌唱性的區別,一首歌曲中強弱、輕重的變化,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歌唱的高點(高潮處)和低點。一般來說要突出高點,一定要把低點放低,一定要有鋪墊的過程,否則一個勁兒地強或一個勁兒地弱是達不到藝術效果的。處理歌曲時,畫龍點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點句、字。重點的詞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強調,要一句一句地,甚至在一個經過音上深下功夫,反復練唱,認真尋味,找到最適合的表現手法。也就是說演唱者必須按照自己的總體設計反復演唱攻克難關,直到自己的處理化為真情的體現。
三、聲情關系的處理
一首歌曲或唱段的演唱,要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在掌握了曲式脈絡和段落層次之后,要根據歌曲主題與形象表達的需要,進行全面的行腔設計,所謂“謀篇布局”就是運用聲情的有機結合的一切手段來進行聲腔的布置。戲曲聲樂藝術在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如川劇一訣所云“開腔要審,行腔要領,板調要準,不飄不浮,準中見穩”。所謂“開腔要審”,是指在歌唱前要對所唱的內容進行一番深入審視與分析,從局部到整體,從審字到審腔,從詞格到腔格,從詞意到曲情,從語氣到勢,從形象到主題,從情景到意境,從結構到風格。總之,要進行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細致琢磨,品味與推敲,這種審視分析一定要慎重,實際上是演唱者逐步體驗與感受的過程。所謂“行腔要領”,“領”是指要突出重點,共鳴,氣息,氣口與行腔咬字,吐字的輕重強弱,高低抑揚,快慢疾徐,頓挫連斷等,要和諧適度,領出重心,推波助瀾,順勢力行。所謂“板腔要準”,是說“調準便不慌,板準便不頂,字準無訛音,腔準便不涼。”要求字腔結合的高度準確,才能更好地抒情達意,從而達到“不飄不浮,準中見穩”。聲圓腔滿,深情并茂。聲樂藝術講究:意在唱先,成腔在胸,一氣呵成,神韻貫通。這是因為時間性聽覺藝術不容做分外的停頓與休止,如果不在唱前將聲音的創造意義,思想主題弄清楚,是無論如何不可能達到神韻貫通的
【談歌唱的藝術處理】相關文章:
談運用藝術學原理談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03-18
運用藝術學原理談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03-15
淺析運用藝術學原理談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12-05
談歌唱發聲的心理活動03-19
談歌唱中聲區的統一03-18
談粉噴樁處理軟基的處理與施工03-18
談藝術的欣賞03-19
淺談歌唱藝術與朗誦藝術的相似點03-07
論歌唱藝術與朗誦藝術的相似點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