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音樂課堂中的探究學習
摘要:這種學習方式無形中引導了學生進行“自主”和“探究”學習,而后將“自主”和“探究”的成果回歸到“合作學習中”,又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關鍵詞: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音樂是一門以審美為核心的情感藝術,音樂教育實際上是為了使學生充分地體驗蘊涵于音樂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通過近年來教學改革的初步試驗,我以為在音樂課堂中推行探究學習能最為充分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下面我想就“音樂課堂中的探究學習”談談自己的看法。
所謂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與發展的學習方式和過程。[1]從這個定義我們可知,探究的主題既可以以學科領域的,也可以是社會生活中的,它最根本的特點是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其目標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是探究學習的本質特征。經歷探究過程,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探究性學習的三個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學習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要有探究的欲望
探究就是探討研究,探究是一種需要,探究欲實際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是一種內在的東西,它解決的是“想不想”探究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經常處于一種探究的沖勁之中。
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班級演唱組合》是一個演唱活動單元。在學唱歌曲、介紹“演唱組合”這一形式的特點之后,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一首歌曲進行組合演唱的排練。這是一個表現空間很大的學習任務,表演形式多樣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現和創造的好機會。任務布置下去后,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大家紛紛為自己的小組出謀劃策。在這個過程中,從學生自己想辦法到方案的討論,意見的綜合,再到方案的統一,直至最后共同完成表演,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承擔并完成了這個共同學習任務中的個人責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與自己的組員溝通,建立起了組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了小組內的沖突,為學生人格的自我完善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踐過程。這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于是就有了探究的過程,在過程中,培養了學生這種探索的情感。
2探究要有問題空間
不是什么事情,什么問題都需要探究的。對于初中生來說唱支歌這是無需探究的。問題空間有多大,探究的空間就有多大。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流動的音符》是一節以創作為主的綜合課。意欲改變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從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的新課教學是這樣的,同學們平時唱過很多歌,也聽過不少樂曲,音樂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也許是音樂世界的色彩斑斕,所以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其實啊!在音樂的大家庭里,只有七個成員。它們分別叫什么呢?出示音符1 2 3 4 5 6 7 ,這七個成員就像童話中七個神秘的小矮人,七個小矮人生來就是我們的好朋友,每一個人都可以任意調遣它們。讓我們一起來擺弄這些小矮人吧,將學生分成四大組,每一組發一張老師已寫好四小節節奏的紙板和鉛筆,讓學生在下面寫譜。并采用每組計分的形式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2/4 X X|XX X|XX X|X-|| 每組學生哼唱自己的曲譜,老師以鼓勵為主肯定學生的創作,稍提些建議。非常不錯,同學們很快就學會填寫音符。但你們發現沒有,有的小組旋律高低音符沒有組合好,聽起來并不好聽。怎樣組合音符音樂才能好聽呢?這中間是不是有規律性呢?好,就讓我們先來學唱幾首勞動人民生活中產生的民歌吧!《信天游》、《小白菜》、《嘎達梅林》等。通過了解民歌,我們已經明白歌曲的創作是有一定規律的。讓我們模仿民歌“同頭換尾”的組合規則,進行創作吧。(準備4條不同的旋律,分別讓學生在紙板上填寫出四個小節音符,并唱出),學生學的特帶勁。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在談到教學和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兒童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兒童現實所實際具有的水平,叫現實水平;一種是在教師引導下兒童所達到的水平,是潛在水平。在兒童的現實水平與潛在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最近發展區”。我們形象地把它稱為是“跳一跳,摘桃子”。這個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來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夠不到。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把問題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樣的問題是最具探究價值的。太難或太易都沒有探究價值。我想七年級音樂第四單元《流動的音符》創作課就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吧!
3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
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由支配時間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樣也是探究的必要條件。在舊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這種“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做法忽視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于是教師常感嘆學生呆,課難教,學生常抱怨負擔重,沒興趣,難學。可見學習方式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學習應該是多樣的、有趣的、富于探索性的。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成積極的探究者。
4要有多維互動的交流空間
學生深層次的認知發展既需要獨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建構主義把協作交流作為學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為,從理論上講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就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學生的思
【淺析音樂課堂中的探究學習】相關文章:
談音樂課堂中的探究學習03-19
淺析英語學習中的學習動力03-18
淺析探究式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特征03-18
也談語文課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03-06
高中音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方法思考03-28
探究英語學習中的年齡因素03-19
淺析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03-26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策略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