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潞安大鼓的藝術特點
摘 要:潞安大鼓,是流行于一府三州(潞安府,澤州,沁州,遼州)即現在的晉東南一帶的一種說唱藝術。屬曲藝中的鼓曲類。北方曲種。與京韻大鼓,西河大鼓,山東大鼓等齊名。追根尋源也應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關鍵詞:潞安大鼓 藝術特點
潞安大鼓的演唱形式有站唱、坐唱和拆唱等。一般情況下演唱員表演時一手持簡板,一手擊鼓。輔以板胡、二把、三弦等伴奏樂器。演唱的曲調以變化的板腔體為主,也結合了一些聯曲體的結構形式。演唱內容多是一些歷史題材的典故、傳說。有時也夾唱一些民間故事,家常理短和與百姓生活相關聯的小段等。
一、潞安大鼓的形式
據史料記載,唐玄宗李隆基(685一762)在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四月,以臨淄王的封爵出任潞州(今長治市)別駕。此人不僅胸懷大志,有作有為,而且喜詩賦、善歌舞、通音律。根據當時的政治策略的需要,據說在其住所飛龍宮內專門辟出一院落,眷養了一批樂人和女優,每日笙歌艷舞,大興倡優之樂。因為藝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很低,不能登堂入室,故只能在里院(后院)進行演唱。
李隆基在長治只待了三年不到,在其回朝時,將部分藝人和唱曲帶到了長安。期中一些未回之人便流落在了民間。在民間為了生存,部分藝人就將其中學會的段子以說唱的形式為人演唱,以此謀生。這可能是長治地區各種表演形式眾多、曲目繁雜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潞安大鼓、長子鼓書、襄垣鼓書、武鄉琴書、三弦書、老州調、屯留道情、長子道情、黎城鼓兒詞、西火干板秧歌、八音會等。據筆者觀察,長治地區民歌極少。民歌,顧名思義就是民間的歌。民歌以抒情題材居多。試想,上黨地區如此眾多豐富的說唱藝術,哪一種不能抒情,哪一種不能喻古比今。加之中原文化、黃河文化近兩千年的濃厚積淀,人們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完全沒有必要靠一種或幾種民歌的形式來表現罷了。
唐
【淺議潞安大鼓的藝術特點】相關文章:
兒童舞蹈的藝術特點論文04-15
當代鋼琴藝術發展的幾個特點探究06-14
淺議民事再審程序06-04
淺議行政公益訴訟論文04-13
淺議對比語言學08-21
淺議集體違法的成因及對策06-04
淺議遠程機械設計06-12
淺議移動電視節目05-29
淺議企業的投標策略與報價技巧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