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贛南客家文化藝術
贛南,有著約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的沃土蘊藏著豐富的客家文化。數百年,乃至近千年的歷史沉淀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時隱時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還在繼續沉淀或正在消失。因而發掘研究這些文化成為我們這代贛南人不可忽視的歷史責任。一、贛南的戲劇、民歌和曲藝
明清以來,贛南流行著不少土生土長豐富多彩的戲劇曲藝等藝術。有贛南采茶戲、寧都采茶戲、東河戲、贛州南北詞、興國南北詞、于都道情等,其中以贛南采茶戲影響最大。贛南采茶戲形成于明末清初安運縣九龍山一帶的茶區,藝人在演藝中將粵東傳入的采茶燈融于贛南的燈彩藝術之中。經過長期錘煉,到清初時就從唱茶歌、舞茶燈的原始形態衍變、創造形成了有簡單情節,以大姐、二姐、茶童三個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贛南采茶戲--三角班。由于采茶戲源于勞動人民,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所以發展很快,迅速傳入到信豐、于都、石城、贛縣等地。清乾隆年間,贛南采茶戲向外傳播成為贛中、贛東、湘中、閩西、閩北、粵東、粵北及廣西一帶的流行戲劇。
贛南采茶戲的舞蹈形態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丑中見美的矮子步;二是風韻獨特的單袖簡;三是優美動人的扇子花。這些舞蹈動作皆來源于山區的生活,她的傳統劇目有82種,分燈戲和雜套戲二大類?quot;燈戲"即茶燈戲,代表劇目是《九龍山摘茶》;雜套戲的代表劇目是以《反情》、《賣雜貨》、《上廣東》、《大勸夫》組成的"四大金剛"和以《肖妹子》、《補皮鞋 》、《釣拐》、《老少配》組成的"四小金剛"。贛南采茶戲到清代中期,開始受到地方官府的歧視和打擊逐漸衰退。1949年以后發掘民間優秀傳統文化,贛采茶戲又重新得到光大成為江西的兩大地方劇種之一。1979年傳統劇目《茶童戲主》由上海人民制片廠攝制搬上銀屏,蜚聲全國?鹵嗑縋俊對趺刺覆宦!貳ⅰ斗纈杲忝沒ā芬蠶群蟊話嶸弦?弧!緞っ米印貳ⅰ恫蠱? 鞋 》、《釣拐》先后獲省、地、國家獎還灌成唱片。《試妻》獲1992年文化部藝術局全國戲劇小品比賽二等獎。大型贛南采茶戲《山歌情》1994年獲文化部第四屆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贛南采茶戲已經成為贛南客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劇種。
東河戲,是廷生于贛南的古老劇種之一,因發源于贛南貢江流域故稱"東河戲"。明代嘉靖年間,在贛縣與興國交界的田村、白鷺等地流行一種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又在民間廟會游神,"扮故事"形式上發展到以高腔大本戲為主的舞臺演唱,形成東河戲芻形。
清初,坐堂班與蘇州來的一批以演唱昆曲為主的戲班合并,建?quot;凝秀班",將二種表演形式融合為一,此后又相繼吸收了江西宜黃調、桂劇西皮戲、安慶調、弋板、興國南北詞等發展成為有高、昆、彈三大聲腔,較為完整的地方劇種--東河戲。東河戲流行于贛縣、興國及與其相鄰的萬安、泰和、吉安一帶。東河戲的角色分為九角頭制,即老生、正生、小生、老旦、花旦、大花、二花、三花九行。傳統劇目在1950年以前保存有一千余種。代表劇目有《雷鋒塔》、《挽發記》、《玉簪記》、《掃秦》、《六國分相--刺股記》等。中央蘇區時,還改編了不少東河劇現代革命劇目,如《活捉張輝贊》、《送朗參軍》等,影響很大,風靡一時。
贛南的民歌和曲藝也同樣透散出濃郁的鄉土氣息。民歌高亢剛健,樸實無華,有山歌、燈歌、風俗歌、小調、號子、兒歌等。贛南民歌大體可分為三個地域特點,一是南部的"三南"即龍南、定南、全南三縣及東北部的尋烏、興國,地理與廣東部分地區接壤,語言相近;二是處于贛南東北邊區的瑞金、石城、寧都三市(縣),部分地域與福建交界,但中隔大山,語言差異相對較大,此區域的燈歌較著名,山歌受贛中影響較大;三是贛南中部的贛縣、南康、信豐、于都等縣市。由于靠近大江大河,船號、木排號子很流行,語言也較平和。贛南山歌的旋律起點音較高,然后大多來個高音拖腔,音調下行至主音結束。興國山歌是諸縣山歌中,旋律最美,最著特色的山歌,以即興行腔為法。節奏自由優美,隨唱隨答,甚至中段用鼓伴奏?quot;哎呀嘞"是興國山歌中最常用的感嘆用語。
贛南小調很多,大體可分本地和外地小調兩種。本地小調以交情歌為代表,還有叫化歌的"蓮花落"等。
贛南風俗歌有年歌、婚禮歌、喪歌等。此外還流行道教音樂;有海青、碗花、上告等。
燈彩是贛南民間古老的傳統歌舞,有龍燈、鯉魚燈、擺字燈、高燈、獅子燈、云燈、茶藍燈等近20種。大多用鑼、鎖吶、鼓伴奏,載歌載舞非常熱鬧,燈歌則是在燈彩表演中演唱的小調音樂,常見的有斑鳩調、進坑歌等。花燈又有耕田花鼓與灶背花鼓,又有進門歌和出門歌等趣味盈然。
贛南地方曲藝主要有南北詞、道情、古文。南北調系清道光年間由南昌傳入贛州經與本地民間曲藝結合,在曲俊⑶?骱捅硌萆閑緯閃擻兇砸訓胤教厴?哪媳貝省D媳貝識嗔鞔?諍傭?母酉亍⑿斯?⑷鸞鵂靶歐帷⒋笥唷⒚霰庇朊鑫韉鵲兀?愿又菽媳貝省⑿斯?媳貝飾??D媳貝視?80多種詞目,如《天宮賜福》、《安安送米》,一般由7-13人圍桌板體腔彈唱,詞少腔長,精明緊湊。
寧都道清原系明代從外地傳入的曲藝,是清初與當地民間音樂相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是具體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曲藝。由1人或多人演唱,節奏變化較大。曲調不板腔、聯曲混合體有引子、曲頭、尾子。傳統節目有3000余種子 ,以《鑾刀記》、《煙刀記》為獨有。
于都古文,清道光流行于都,多為盲人用地方語言演唱,演員、樂師系一身,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用勾簡式漁鼓、竹板、小鼓伴奏。一般4句,上、下對應,即興表演成份多。
二、工藝美術
剪紙與紙扎藝術在贛南古代就廣泛流行于民間的各種喜慶、娛樂活動中,起著寓意和裝飾作用。剪紙藝術用一把剪刀便可剪出許多生動、樸實的畫面,常見的有"五谷豐登"、"三星高照"、"八仙過海"、"歲寒三友"、"喜上眉梢"等,衣裳、肚兜、鞋、帽上的刺繡也都是先剪紙樣,摹到布上再刺繡的。紙扎藝術在民間更為盛行,以竹為骨扎好架子 ,面上貼彩紙、布、絹和剪好的圖樣。紙扎多是龍燈、動物、花卉、人物、彩船等,在春節、喜慶、廟會、宗族活動中廣泛流行。舊時僅寧都縣城就有紙扎店鋪100多家。贛縣田村老藝人劉盛涵家傳的花燈、人物紙扎藝術十分精湛,1995年6月獲取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雕刻藝術,在贛南主要有木雕和石雕。木雕以贛州、龍南、贛縣藝人較多,善雕花板,廣泛用于家俱、建筑之中。許多通雕、浮雕多在牌坊、民居祠堂、廟宇建筑中應用,即是一件藝術品又充當實用構件。如鰲魚、卷草雀替和雕刻的隔架、斗拱、翼拱、窗門格扇等。石雕以興國、贛縣藝人為多,興國盛產質地細膩的紅石,贛南及贛中許多地方的大型石雕有不少是興國紅石,如樂安縣流坑的一對大石獅均出于興國。花崗巖也是贛南盛產的石材,多用于建筑和大型石雕。如寧都、南康、石城的一些牌坊、橋的欄板、望拄和門樓、柱礎、石獅等。
刺繡藝術在贛南客家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多應用在衣、鞋、帽、裙、肚兜、荷包、床簾、轎簾等生活用品和服飾上。做工精細,風格古樸,立意多為吉祥與美好生活,色彩以紅、黑、黃為多,風格獨特。
【贛南客家文化藝術】相關文章:
談文化藝術與社會發展的關系論文04-21
民間舞蹈文化及農村文化藝術的建設論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