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高中電腦音樂創作教學
摘要:“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1592—1670 ) 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百科全書式教育、四階段學制 ( 幼、小、中、大 )、確立學期、學年、寒暑假、班級制、直觀性、自覺性、系統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則的同時,還提出了興趣教學的至理名言, 對后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碩大和深遠的影響。在本文中,筆者以學生的興趣所在作為開展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切入點,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同時更大程度地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計算機在中學教育中的運用為“電腦音樂創作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音樂作曲軟件的開發利用則成為“電腦音樂創作教學”得以開展的保證,同時為學生今后在音樂方面的發展開拓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電腦音樂創作課的教學,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提升了同學們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鞏固和發展了學生基本的音樂素養。因此,電腦音樂創作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新型教學模式,它的推廣和普及必將對我們的中學乃至所有階段的音樂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必須著重研究和解決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問題。筆者在高中音樂課的教學實踐中,對利用電腦音樂創作系統進行創作教學這一課題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中 電腦 音樂創作教學 創新素質
這是高中學生的一節音樂課: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逐步完成一首小樂曲的“創作”:輸入主旋律、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從教師設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節奏型)中選擇相應的,調整各軌的音色、音量并不斷回放、修改。教師則利用電子課堂系統進行監控,隨時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由于可以利用音樂軟件將自己的音樂主張轉變為樂曲,體會創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學們學習得愉快而主動,課堂氛圍輕松和諧。
我們不僅要問:是什么使這些高中生對音樂課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可以發展成為一種教學模式并被推廣嗎?它是否預示了今后音樂課發展的一個方向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這些問題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進行“音樂創作教學"的可行性
1.倡導創新教育,是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必然結果
所謂創新教育,是指在基礎階段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應試教育側重于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素質教育則側重激發學生個性特長和對知識的組合創新,將書本知識運用實踐驗證或進行延伸創造,立足于開發特長、釋放學生的潛能。教學不再將知識的學習作為教學的目的,而是把知識的學習作為認識事物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科學方法的手段;學生在“發現”知識的過程中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而是強調創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樂創作為音樂課教學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創造性教學的空間。在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作曲、編曲練習中意識問題、發現和解決問題,并且在教師的幫助下達到獨立認識和創造性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學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傳統音樂課都無法達成的。
2.“音樂創作教學"著眼于未來,符合“三個面向”的要求。
啟發并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并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創造的精神,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內容。音樂的創作、表演、欣賞過程都離不開想象力、創造力。有關研究表明,人在二十歲以前,智力的提高幾乎是直線式的。如果人的大腦在新型的教育活動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創造性的才能發展到更高的程度。音樂創作教學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學生想象力、創造力,使學生的智力得以開發和發展。在創作活動中,通過學生創作音樂,增加學生創作的欲望和勇氣,打破創作神秘的思想。
3. “音樂創作教學"可以擴充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與思考力。
通過有意識的對客觀現實的觀察了解,運用所學過的各種音樂語言和表現手段進行創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獲得了了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從而加強了學生對生活與音樂創作之間聯系的思考。通過學生自己觀察、創作、表演他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學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勵自己。
4. “音樂創作教學"可以促進其它教學內容的學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傳統的音樂課中,樂理知識的教學非常重要,但其內容較難掌握,而且缺乏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視唱練耳、聽音記譜等訓練學生音樂能力的練習,在原來的音樂課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學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樂天賦較好的同學以外,其他大多數同學的音樂能力還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創作課中,上述所有的內容都成為了操作軟件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電腦進行編曲的可能。在編輯樂譜的過程中獲得、鍛煉和鞏固有關的音樂知識,同時通過作品的完成來檢驗學習的效果,形成了一個學習——創作——再學習——再創作的良性循環。
二.高中電腦音樂創作課的實踐
1.明確“音樂創作教學"的深廣度
①“音樂創作教學"深廣度的界定
創作教學的廣度,指廣義音樂創作教學活動,凡有利于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音樂教學活動,都包括在內——象即興編唱一首歌,敲擊一個節奏,選擇適當的伴奏樂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修改、補充、更正他們不熟悉的歌曲節奏、旋律、歌詞、表情處理等,也都屬于音樂創作教學的范圍。
音樂創作教學的深度,主要指使學生初步掌握音樂表現手段和曲式結構等作曲常識。如旋律的進行,節奏的變化和主題的發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轉、合的結構等等。
應當指出,從目前的音樂教學實際水平出發,不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會作曲,都具有記譜的能力。隨著音樂教育的發展,我們應逐步培養學生創作與記譜的能力。
②創作教學的教學計劃
為了更好地了解創作課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價值和前景,筆者向學校申請,將校內的一個30人的小班作為實驗班,進行音樂創作教學的實踐。在通過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學的音樂素質之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定了教學計劃(實踐時間為一學期),將一首歌曲的制作簡化到旋律、節奏、和聲、歌詞及音色音量的設定幾個部分,爭取通過將近15個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電腦音樂制作系統的操作,完成簡單的歌曲創作和編配。具體計劃如下: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第1 周 樂理知識查漏補缺,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第2、3周 學習音樂軟件操作
第4周 通過選擇的方式完成一首樂曲的編配
第5—7周 獨立完成一首樂曲的編配
第8、9周 進行創作歌曲演唱比賽
第10周 機動
③教學內容范圍的選擇
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設定了不同的要求。
a.樂曲的輸入
根據自己的水平,同學們可以自己創作一段樂曲或選擇輸入一段自己喜歡的旋律。考慮到有的旋律在節奏、曲風上存在著眾多的難點,教師建議學生選擇節奏規整、稍舒緩的
【淺談高中電腦音樂創作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11-03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12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優秀06-29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心得02-20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04-20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方法07-21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論文08-08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15篇11-03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 15篇11-06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 (15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