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教學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教學論文1
一、運用準確的專業型課堂語言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一)準確使用音樂教學術語
專業型教學語言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工具,準確使用專業術語,是各行業人員技術水平的基本體現,在音樂課堂上的專業型語言,更應該注重專業術語的使用。要是教師均使用生活化語言、俗稱等代替專業術語,一方面體現不出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責任感,另一方面給學生留下“音樂課就是唱歌”的片面印象,更不利于音樂人才的培養。例如生活化語言中將三聲部稱作“上面的”聲部、“中間的”聲部以及“下面的”聲部,而專業術語應該叫“高、中、低聲部”。
(二)發揮肢體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廣義上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音樂課堂本身就是一個小的藝術舞臺,在舞臺上肢體語言顯得尤為重要。音樂教師要善于并指導學生準確運用肢體語言來增強舞臺表現力和音樂藝術的美感[3]。肢體的伸展舒張均要與音樂節奏旋律相協調,與音樂不協調的肢體語言顯得生硬,甚至“畫蛇添足”,因此要用準確的肢體語言讓學生享受音樂藝術的美。
(三)善于運用詩化語言描述音樂作品
要善于運用詩歌般美妙的語言描繪音樂場景,讓學生沉浸在濃郁的語言環境之中。如音樂作品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語言描述:“寧靜的夜空,月光皎潔,江水緩緩的流淌,在月光下晶瑩剔透,如何的月光,宛如緩緩流動的江水,化成美妙的雨滴傾灑在鳳尾竹上,鳳尾竹斑駁的影子在晚風中搖曳,向舞動的綠色精靈……”這樣的描述一下子讓學生置身于美妙的意境中,受到教育與感染。
二、適當運用時代型網絡語言,讓音樂課堂接地氣,傳播正能量
隨著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網絡語言正在逐步改變并影響著人們的語言環境,音樂課堂作為一個小的藝術傳承和音樂教育平臺,音樂教師也應該以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音樂后備人才和傳播弘揚時代精神為主題的音樂作品為己任。
(一)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運用網絡詞匯溝通
恰當使用網絡詞匯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借助網絡詞匯更好地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恰當的運用網絡熱詞能使得授課與時俱進,比如用“給力”等詞匯對學生進行表揚等。
(二)要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要關注社會發展
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學習以“中國夢”為主題的音樂作品,將音樂課堂巧妙地與培養學生的價值觀相結合,自然體現社會面貌和時代氣息,以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和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情操。
(三)使用健康、文明、積極的網絡語言
作為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注意使用健康、文明、向上的網絡詞匯,不能將具有罵人、歧視等負面意思的.詞匯帶入課堂,不論那種語言,語言之美都以文明向上為最基本的前提。
三、重視語速語調
在課堂上,正確把握語速語調尤為重要,不恰當的語速讓學生聽課往往精神不振、一驚一乍或者昏昏欲睡。語速過快則讓人不知所云,顯得敷衍行事、照本宣科,語速過慢則顯得有氣無力、缺乏激情;語調過低學生難以聽到或者打不起精神,語調過高則顯得粗糙高亢,缺乏美感。因此,適當把握語速語調,是保證課堂語言美的重要方面,多快多高為宜,因人因環境而異,但總的原則是要符合教學課程的情景情節,強調重點時高亢、直述事實時平直、長串排比時明快、優雅安靜時緩慢。抑揚頓挫、字正腔圓的語言,往往給人以心曠神怡、心潮澎湃的感受,能激發學生對于課堂的熱愛。
四、結束語
音樂課堂語言,承載著神圣的使命,課堂語言之美,主要體現在幽默、平實、專業、準確、積極向上等多個方面。音樂教師,必須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提升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將音樂課堂變成藝術傳承、音樂享受、知識傳播、道德教育的平臺。
音樂教學論文2
旋律是音樂的血肉,節奏則是音樂的骨架。沒有節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樂也就無法表達,所以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達爾克羅斯認為“人無不具有天生的節奏本能,不過需要加以誘發、培養,進而為音樂所用”。節奏訓練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提高學生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必須重視節奏訓練,尤其是從低年級最基礎的節奏入手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訓練。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借鑒了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經驗,對低年級基礎節奏教學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 利用游戲,激發興趣,訓練節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音樂知識懷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和認識規律,將各種節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結合,進行啟發教學,能使節奏知識的學習變得生動、活潑、有趣。例如在教學生認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時,先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節奏,啟發學生模仿火車叫、烏龜走(× —)、大象走×、小兔跳×× ××等;再在琴上彈奏有×—、×、×等組成的旋律來表現各種動物的走路形象,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認識。然后,再讓學生親身感受音樂符號的時值:請一個學生慢走,再用一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緊接著把這些節奏編入音樂游戲的《鐘》中進行鞏固,并采用雙響筒、碰鈴、三角鐵伴奏。
時針(三角鐵)× — × —|× — × — ||
分針(雙響筒)× × × ×|× × × × ||
秒針(碰鈴)×× ×× ×× ×× |×× ×× ×× ×× ||
以六人為一組、其中三人分別扮演時針、分針、秒針,其他形式分別演奏雙響筒、碰鈴和三角鐵進行簡單的立體節奏練習。這樣,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了節奏訓練。
二、利用小時侯熟知的詞句進行節奏
音樂與語言有密切的關系,語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動、豐富而又美妙的節奏。兒歌、詩歌不僅有優美的詞句、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諧的韻律和鮮明的節奏,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通過對兒歌、詩歌中學生熟悉的詞句的朗讀來進行節奏訓練,有助于培養兒童的情感,發展想象力,增強他們對歌曲的感受力。
如:彎彎的月兒小小的 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 尖,
我在 小小的 船里 坐,只看見閃閃的 星星藍藍的 天。
另外,還可以變朗誦邊用聲勢伴奏:
朗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拍手:0× × —|0 × ×—| 0 × × —| 0 × × —||
跺腳:× 0 00|× 00 0|×000|×000||
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兒歌、詩歌中進行節奏訓練,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減少了學習節奏的困難,有利于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三、結合律動進行節奏訓練
律動教學是“動”的藝術,是通過身體各種韻律動作來體驗和感受音樂,從而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針對低年級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通過簡單的身體運動或啟發兒童設計生活中熟悉的動作,伴隨著音樂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不僅能滿足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也能達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音樂素質的目的。如教學律動《愉快的夢》時,讓學生手拉手、背靠背、隨著音樂節奏輕輕搖曳,體會音樂表現的意境,再創作一些簡單的動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對學生進行舒展、輕盈的三拍子韻律的`訓練。還可以采用奧爾夫的聲勢教學如拍手、點頭、聳肩、跺腳等動作,隨音樂的節奏變化進行即興表演。既能訓練學生的節奏感、韻律感,又能啟迪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合表現力。
四、運用自制樂器進行節奏訓練。
運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想象力、表現力,也易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作欲望。
在平時可以發動學生利用各種廢舊的材料自制打擊樂器。用易拉罐裝上碎石子制成沙球,用啤酒瓶蓋做成串鈴,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制成具有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等,這樣,學生對節奏訓練的興趣就高漲了。如在唱熟歌曲《快樂的小木匠》后,把全班學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學生邊唱邊拍節拍;一部分學生用樂器為歌曲伴奏;第三部分學生自己創編動作進行即興表演。
學生主動地參與音樂時間,訓練了學生的節奏感,增強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創作的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
五、通過簡單的節奏創作,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托爾斯泰說:“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自己什么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永遠是摹仿和抄襲。”啟發學生進行節奏創作是手段,而最終目的是通過音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1、聽后拍出節奏。
先由老師拍出一組節奏,要求學生聽后拍手摹仿出來。再由個別節奏感較好的學生即興拍出一組節奏,其它學生摹仿出來。
2、給出幾組節奏型讓學生進行創編。
例如:① × × ② ××× ③ × × ④ ×××× ⑤×O ×O⑥ × —。
先要學生一一把節奏型邊讀邊拍出來,然后給出拍號,讓學生進行簡單創編。
3、指導學生用語言來表示節奏。
例如:①我叫張小明,她叫王春紅
②鞭炮聲響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總之,節奏訓練是音樂教學中最基礎的訓練,必須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從低年級抓起,選擇有效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為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音樂教學論文3
【摘要】在初中教育階段,隨著學習任務的日益增加和愈加繁重,傾聽音樂成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之余的一種減壓方式,不僅可緩解學習壓力,還能夠使其保持愉悅輕松的心情。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部分教師為改善教學質量都在積極嘗試引入流行音樂,且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筆者通過對初中音樂教學怎么引入流行音樂作探討,并列出一些科學有效的舉措。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流行音樂;引入
音樂教學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音樂教學水平與質量不僅影響學生的音樂水平,還關系到他們未來對音樂的熱愛與追求,這是廣大初中音樂教育者所面臨的重要教學任務。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教師可組織學生對流行音樂進行合理品味和欣賞,不僅能夠拓展教學范圍,還與他們的身心特點相吻合,更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一、引入教育意義類流行音樂升華教學效果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入流行音樂,教師應始終明確引入流行音樂的目的是為教學提供服務,不能脫離教育范圍,要注重流行音樂的主題和宣揚理念。所以,初中音樂教師可引入教育意義較強的流行音樂,讓學生在傾聽和賞析時能夠體會到流行音樂中的教育意義,對自己的內心所觸動和感悟,使其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能夠在思想意識上有所轉變,達到陶冶情操和熏陶情感的教學目的,從而升華音樂教學效果。舉個例子,在《七子之歌——澳門》教學實踐中,歌曲內容是作者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懷抱,受盡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感情。教師可以愛國為主題引入幾首具有愛國情感的流行歌曲,像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劉德華的《中國人》、屠洪綱的《精忠報國》和謝霆鋒的《黃種人》等等,這些流行音樂慷概激昂、節奏酣暢淋漓,散發著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通過聆聽產生教育意義。如此,教師將教材中的歌曲與流行音樂相整合,引領學生結合這首歌曲創作背景,通過對歌曲的學習,深入體會歌曲中蘊涵的愛國情感,從而深化他們對祖國母親內涵的理解,并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選擇符合學生心理的流行音樂改善教學
初中生正處于一個關鍵的人生成長階段,他們正處于思想發展和意識形成的特殊時期,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流行音樂來幫助學生塑造樂觀向上的人格品質,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為此,初中音樂教師應當選擇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流行音樂,借此提升他們參與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并使其在音樂熏陶下身心得以良好發展,在音樂氛圍下對人生和生活有所感悟,發揮出流行音樂應用有的輔助性教學作用,從而改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青春舞曲》教學時,教師可先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的風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風光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點燃其學習這首歌曲的熱情。接著嗎,教師可選擇一些符合學生心理且具有青春色彩的流行音樂來播放,諸如:魏晨的《夢的怒放》、楊培安的《我相信》、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和周華健的《心的方向》等。通過傾聽不僅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努力幫助他們克服羞澀情緒,使其積極地參與歌曲表現且獲得豐富的個性體驗。還能夠讓學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要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使他們感受到流行音樂的魅力和價值,以此在課堂上傳遞正能量。
三、增加流行音樂的欣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為充分發揮流行音樂的教育價值和教學作用,應組織學生增加流行音樂的欣賞范圍,帶領他們盡量多欣賞一些有意義的流行歌曲,不僅可利用課堂時間,也可運用課余和課下實踐,以此豐富整體音樂教學內容。當然,初中音樂教師在引領學生欣賞流行音樂時應把握好度,客觀對待流行音樂,不能盲目或者毫無目的的去欣賞,而且數量也要把控好,重點是關注引入流行音樂的質量,真正幫助學生學習和成長。例如,在學習《冰山上的雪蓮》這首歌曲時,這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插曲,屬于中國民歌,教師可選擇部分具有民族意義類的流行音樂,像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韓紅的《天路》、李娜的《青藏高原》和騰格爾的《馬蘭花》等。這些民族歌曲將傳統音樂和流行元素有機融合,深受初中生的喜愛與青睞,它們雖然傳統的中華民族歌曲不同,不過也具有民族韻味,能夠拉近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之間的關系。通過傾聽,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流行音樂中蘊涵的民族元素,不僅有利于對新歌曲的學習,還能夠拓展課堂教學范圍,開闊他們的音樂視野,并主動思考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作用,以及對民族音樂充滿熱愛之情。
總結
在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是對新課程標準的落實和實施,還是新時代教學的需要,更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契合。所以,初中音樂教師應積極引入流行音樂,對教材內容進行很好的補充,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并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
【注釋參考】
[1]梁箐瑜.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J].明日風尚,20xx,14:170.
[2]侯翎.關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xx,13:194-195.
[3]王雅馨.初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引入解析[J].新課程(中),20xx,09:177.
音樂教學論文4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不受教師們所重視的冷門科目,體育、音樂和美術等也開始受到教師們的重視,并且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當中提出給學生們帶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要求之后,教師們更加注重在這些科目上的研究,傳統教學方式顯然無法讓學生們在這類科目教學當中獲得高效的教學效果,所以在當前教師們更加積極深入的研究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音樂教學的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游戲教學開始走入教師們的視野。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音樂;應用
游戲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學生們感興趣的游戲應用到教學當中開展教學,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們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由于游戲教學更加符合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所以廣泛受到教師們的應用和學生們的歡迎,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如果想要達成新課程標準當中的德、智、體、美、勞素質發展要求,那么就必不可少的要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使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們獲得更加高效的能力提升。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們帶來藝術修養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更高的學習興趣,并且懂得如何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當中蘊藏的人文魅力。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正處于身心高速發展的時期,并且各種行為習慣也在高速養成的階段,所以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們應該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并且讓學生們的美學意識得到有效增長,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幫助學生們提升音樂學習興趣,主動開展音樂欣賞[1]。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傳統教學模式給小學音樂教學帶來的不利影響還沒有被完全消除,所以教師們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在教學模式或者教學方法上進行不斷的創新,來保持學生們對于音樂課堂的新鮮感,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不能在像傳統教學模式當中一樣,被動的接受教師們的知識灌輸,模仿教師們的行為,而是應該擁有更多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空間,通過自主學習能力來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另外,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們的學習實踐性也無法得到有效增長,所以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們應該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們去主動接觸各種樂器和更多的音樂類型,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知識面,提高學生們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構建更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和教師、學生們和課堂之間產生更加密切高效的互動交流。
二、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的應用
(一)遵循基本原則,靈活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影響之下,已經被賦予全新的意義,所以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如果想要讓游戲教學更加高效的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應該尊重學生們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尊重學生們在課堂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個體差異,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在課堂當中擔任好自身引導者的角色,充分掌握音樂教學和游戲教學之間的共同點,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另外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游戲教學這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不能讓游戲教學在整體教學當中喧賓奪主,剝奪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并且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游戲教學所具有的特點,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保證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2]。
(二)發揮游戲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們的全面能力成長
游戲教學本身具有著非常明顯的趣味性和多樣性特點,在游戲教學當中,教師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創新游戲內容,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度,滿足學生們的新鮮感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優勢,給學生們帶來更多的新鮮感體驗,并且讓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勝利,提高學生們的勝利體驗,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們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幫助學生們認識樂理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任意選擇一段歌曲的旋律截取出來,并且將它們以紙片的格式制作出來,結合學生們的數量情況,將紙片分發給每一個學生,之后讓學生們拿著自己的紙片站到合適的位置,最后所有人站在一起組成一段完整的旋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進行一定的創新,比如讓學生們通過背后人在背上的敲擊,猜測敲擊別人的學生手中拿著的是哪一個紙片,通過這種游戲方式的創新和隨時改變,滿足學生們的新鮮感需求,提升學生們的參與度,讓學生們的樂理掌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當中,通過游戲教學在教學當中的有效應用,能夠讓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提高學生們的小學音樂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們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們的全面綜合素質能力得到有效增長。
參考文獻
[1]鐘如君.淺析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xx,(12):103.
[2]茹茹.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游戲的應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xx,(10):568.
[3]張粱燕.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xx,(5):192.
音樂教學論文5
一、音樂教學中的美育
當前教育事業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深入廣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懂得創造美,表現美,欣賞美的重要意義,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實踐,創造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音樂學科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學生可以通過唱歌,跳舞,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個性發展。當然,捕捉孩子的特性,設計相應合理的課堂計劃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前提之一。小學生熱情好動愛表現,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別人強,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認可。這與人們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開的許多情況下,正是由于學生的爭強好勝才不斷地取得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因此教師要注意把競爭意識引進課堂,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成功,有一種成就感。成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成功可以提高兒童學習積極性。
音樂課堂中可以運用小孩子感興趣的游戲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課堂上運用游戲來對音樂有再認識,再創造。無論設計的出發點是什么,他終究要涉及到音樂知識和技能。在游戲中注重音樂性,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表現音樂的快樂,音樂游戲不是單純的玩耍,它真正的目的是以游戲的方法挖掘發展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得豐富的精神享受。
二、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還能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要培養學生專注不斷地傾聽,必須重視參與音樂的欣賞形式。因此,在低年級音樂欣賞課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教學。
1.注重“聽”的藝術,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現代音樂家艾倫·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一書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只有不斷傾聽,才會感知音樂、認識音樂、理解音樂,進而產生共鳴。學生的每一次聆聽都要帶著不同的問題,可以是辨別樂器,聽出主題出現了幾次,還可以感受樂曲的情緒,還可以“聽”為主線,結合其他輔助教學手段。例如,在聽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隨著音樂輕輕地劃拍,輕輕地搖擺,邊聽音樂邊模仿指揮,邊聽音樂邊模仿樂器的動作等。孩子們有了這些小動作可以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擾,準確把握音樂節奏,內心能和音樂產生共鳴。
2、通過“唱”主題旋律,品味音樂內容
音樂主題旋律是一首樂曲或歌曲的核心音調,音樂的發展、變化都與主題息息相關。學生在演唱主題旋律時,往往注入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這樣既了解了音樂風格與特點,又激發了他們對欣賞課的興趣。因此,在欣賞過程中,我們應該牢牢地把握主題旋律,帶領學生“熟悉—學唱—感受”。
在欣賞《蝸牛與黃鸝鳥》時,我為主題旋律創編了歌詞,當學生唱熟了主題音樂后,我要求他們聽到樂曲中出現主題音樂時,要邊唱邊加上蝸牛和黃鸝的動作。通過這樣的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器樂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是根據維吾爾族的一首兒童歌曲的旋律改編而成的,學生對這首兒歌非常熟悉,在欣賞前可讓學生先唱唱這首歌曲,然后在聆聽器樂曲時可讓學生跟著輕聲哼唱,這樣學生會很容易理解樂曲在情緒、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上的變化。
3.通過“動”的參與,體驗音樂樂趣
在低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中,當學生聽到歡快、富有動感的音樂時,他們往往會很開心,并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熱情舞動;當學生聽到低沉、舒緩、抒情的音樂時,他們的動作就會變得輕柔、舒展起來。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體驗音樂,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音樂的真諦,獲得精神的愉悅。
音樂教學論文6
音樂作為現代文化發展的一部分,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并且起到了豐富生活的作用。音樂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流行音樂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音樂類型,對人們的思想、行為以及意識影響也十分巨大。音樂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并且音樂文化最近幾年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流行音樂已經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風格,更是社會潮流之一。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符合學生的需要,還能夠優化音樂結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基于此,以下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初中課堂引入流行音樂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初中課堂引入流行音樂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流行音樂是當前社會上最受人們喜愛的一種音樂形式之一,對于初中學生的影響更大,因此合理地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學生的音樂學習中對學生興趣的提升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良好的影響。傳統的音樂教學曲目一般都是比較固定的曲目,難以受到學生的歡迎,因此在古典曲目和流行音樂相結合中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有更多實際的學習感受,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其次,引入流行音樂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很多傳統的音樂教材都是一些民謠以及古典的中外音樂作品,那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覺得課堂比較枯燥和乏味,由此在心中產生抵觸學習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引入流行音樂,對學生音樂理想的培養非常突出。
二、初中流行音樂教學現狀的分析
在初中課堂上,音樂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對音樂的選擇非常重要,這關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流行音樂的風格和其他音樂有所不同,并且在主題上也有一定的差異,給學生帶去的感受和審美性不同,從這幾年的音樂教學發展上來看,我國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引進流行音樂也蓄積了一定的.力量,但是實際教學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受到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影響,我國在音樂教學上使用的教材依然是國家規定為主的音樂教材,其中包含了政治色彩濃厚的民族歌曲,初中生比較活潑,思想前衛,對民族歌曲的興趣不是十分濃厚,學生在教材中很少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歌曲,這樣給流行音樂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例如,在初中七年級上冊中的音樂曲目有《走進西藏》《翻身農奴把歌唱》等等,這些歌曲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時代性,政治色彩也比較濃厚,和現如今流行的音樂有非常大的不同。除此之外,學生本身對流行音樂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學生處于青春期,盡管自己具備了一定的事物選擇能力,但是有些是片面追求低俗感強的流行音樂,這給學校音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消極性影響。
三、初中音樂課堂引入流行音樂的教學策略
1.共鳴性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課本中的引入
初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個性,傾向于個性的表達,在這方面的自主性選擇愿望更強烈。每一個學生所喜歡的音樂風格不同,因此差異性比較大,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精心為學生選擇不同的音樂作品,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中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情感也非常真摯,并且對未來有無限的憧憬,從學生心理出發,教師在流行音樂的選擇時,就要主動尋求學生心理和情感的共鳴感,給學生提供一些和夢想相關的歌曲。例如,使用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楊培安的《我相信》,這些都是勵志性歌曲,歌詞也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符合學生的奮斗情況,更加積極向上,這些歌曲也被很多頒獎晚會或者是綜藝節目所運用。這些歌詞也能夠引入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在楊培安的《我相信》中,歌詞“想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世界等著我去改變,想做的夢從不怕別人看見,在這里我都能實現。大聲歡笑,讓你我肩并肩,何處不能歡樂,無限拋開煩惱,勇敢的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臺中間,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就能成為鼓勵學生前進的信念。
2.精華類型流行音樂的引入
流行音樂是大眾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分支,流行音樂和大眾文化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聯系,但是其中也具有粗俗音樂的存在,當前的初中音樂教育還需要選擇一些精華作品,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養成有極大的促進性作用。教師引入流行音樂要秉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使用一些較為經典的流行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例如,使用周杰倫的《青花瓷》,青花瓷中融合了很多比較清婉的笛聲,還有一些悠揚的琴聲,歌詞和旋律就勾畫出了一種淡漠之美感,讓人深深的陶醉其中。《青花瓷》中的歌詞“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更能夠清楚地表達主人公的情感。這樣優美的旋律讓學生對中國韻味的歌曲產生了獨特的感受,和教材中的民族歌曲聯系在一起,更能夠體會出祖國的強大和文化底蘊。綜上所述,本文對初中音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的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課改的要求,更加符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參考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豐富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提升教學效率。
音樂教學論文7
摘 要:音樂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音樂教育需從小學抓起,但是就當前小學音樂教育而言,情況堪憂,尤其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弊端層出不窮,主要表現在音樂教育不受重視、教學設備落后、音樂教師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等。因此,針對此類問題,本文分析原因并提出了改進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 音樂教育 措施 建議
引言:目前,國家非常重視素質教育,而音樂教育也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員,人們早已認識到音樂教育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過程中,有了巨大的發展,但仍然存在較大的“盲區”,現狀令人甚為堪憂。本文主要分析了此現狀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雖然我國已經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導致教育改革尚不深入,改革方針不能很好地落實,甚至有的還將升學率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唯一指標。很多學校還將升學率與教師的教學質量、獎金掛鉤,于是利用體、音、美課補習文化課成為農村小學的正常現象。[1]對于學生家長來說,其自身缺少文化,于是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認為考上好的中學、大學是擺脫農村勞作生活的唯一出路。他們只關心孩子語文、數學等“主課”的成績,把音樂課程當成“副課”而從不重視,更不提倡學生參加各項文體活動。
2、教學資源不足。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基礎的教學條件教學就無從談起。由于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教學硬件投入本身就很緊張,而用在音樂教學設備等資源添置上的資金就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學校連普通的`風琴都沒有,更不要說專門的音樂教室、專業器材以及現代化教學設施了。因此,教學資源的嚴重不足是目前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普遍現象。
3、教師專業能力欠缺。教師的專業能力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2]目前,鄉村小學音樂教師中有不少并非音樂專業畢業,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學習,甚至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能唱幾首歌、會一個簡單的樂器就開始教學。這些教師本身對音樂知識一知半解,更不用提對學生提供良好的音樂教學和藝術熏陶了。而對于從事音樂教育老師本身來說,學校的不重視、自身對本課程認識的不足等情況也導致教師教學沒有激情、沒有動力,甚至敷衍了事。
4、教材設置不合理。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選擇適合該階段的教材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關鍵。現在的很多音樂教材根本不適應農村小學的教學現狀,教材比較深奧,內容設置不合理。甚至征訂教材的老師并不是教音樂的老師,導致了所訂教材的不適宜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因材施教,只好拋開課本來教學,這樣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學缺乏系統性。
二、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改進的對策
1、加強重視,加大教學設施投入。要改變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首要任務是改變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的思想觀念,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要充分認識到在農村開展和重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重視音樂教學,重視音樂教師。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考核標準,使農村小學音樂教學規范化、切實有效。另外,還應加大教學設施的投入,如增加電視、各種器樂、光盤資料等,改善現有的音樂教學條件,調動農村音樂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2、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很多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本身就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有教學熱情和基礎的教師也大多閉門造車,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若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領導再重視、教學設施再完善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3]因此,引進專門人才、對現有教師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還應要求音樂教師規范教學,提高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
3、教材選擇注重針對性。要全面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水平不能忽視教材選取的環節,在教材征訂的前期要做好調研和考察工作,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材。教材征訂的工作應征求授課教師本人的意見,避免外行選擇了不合適的教材而導致教材征訂的形同虛設,不利于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
4、因材施教,創造音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因材施教,[4]合理安排教學環節,注重生動性和技巧性,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通過開展各項活動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從中找到自我實現的另一種方式,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地發展。
作為基礎階段的小學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智力、創造力甚至人格塑造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農村,更應該注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只有認識到不足并積極改進,才能促進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促進農村孩子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邊靖安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水平[J]。實踐探索,20xx(6)。
[2]王瑋淺析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現狀[J]。大舞臺,20xx(6)。
[3]趙博如何發展農村音樂教育[J]。吉林農業,20xx(11)。
[4]趙靖促進農村學校音樂教學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8)。
音樂教學論文8
【摘要】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個兒童,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不應該強迫幼兒做他們不愿做的事,應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而不是培養專業音樂人才。知識和技能只是感受和表現音樂的一種手段,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新綱要改革為音樂教育帶來了綠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種新的思路,使音樂教學煥發了勃勃生機。
【關健詞】音樂教育;個性發展; 愉快; 創新; 興趣;實踐能力
音樂是體驗性的學科,只有幼兒主動參與和自主體驗才能感受學習的快樂與積累學習的成果.然而只有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才會更自覺、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幼兒心境愉快就會學得更好。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幼兒人人都積極參與,并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音樂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幼兒情感的抒發和個性的張揚,良好的音樂教學課堂應是幼兒個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與創造力馳騁的場所。
興趣愛好是一切的動力。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因過多地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教學方法單一,降低了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不利于音樂審美教育的實現和發展。對于音樂教育來說,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必需的,這是人的整體素質中音樂素質的需要,同時也為幼兒進一步學習音樂奠定了基礎。
一、故事引趣,營造課堂良好氣氛
愉快的心境是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他們始終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在孩子們的眼中,音樂課應該是“愉快”的代名詞,而音樂老師剛是他們的“快樂天使”,所以,我們必須營造一種自由的、寬松的、美好的情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
例如在講《顛倒歌》一課時,首先是通過以講故事的方法,教師繪聲繪色的敘述,使幼兒輕松愉快地進入故事之中,為新課的導入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后把歌詞編成一些對話,使幼兒在無形中記住歌詞……幼兒聽得津津有味,就這樣,通過講故事,把幼兒從無形的學習中帶到了新課的學習當中來,幼兒是樂意地去接受,從而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圖畫導趣,幫助幼兒感受音樂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圖畫色彩和音樂的關系,對啟發兒童的想象力、表現力、在圖畫的情境中讓他們體驗快樂,感受音樂,進而認識音樂藝術,熱愛音樂。
在上一堂臺灣民謠歌曲《月亮月光光》時,因為是一首民謠,所以歌詞內容不太好懂,我便找了張經典一點的月色美景圖,讓幼兒欣賞。這時,我放歌曲,讓幼兒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表現力:“聽著音樂,你們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你能來畫畫嗎?”……用圖片來啟發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手段。
三、游戲誘趣,體驗音樂感受音樂
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游戲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性思維均比平時活躍。長期以來,音樂老師由于受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的思想影響而循規蹈矩,忽視了開發幼兒的思維、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低年級幼兒的特點是好動,根據這一特點,采取以“游戲”為主,激發其興趣,如果一堂課讓幼兒安靜地坐著不動,幼兒極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所以當幼兒對一首歌基本會唱之后,就要選擇恰當的游戲動作配合。
如在教唱《小袋鼠》這首歌時:“小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放進大袋子,……”就選擇了簡單而又適當的游戲動作,教幼兒邊唱邊玩邊舞,結合“體態律動”,彈2/4拍子的音樂,進行訓練,將摘下的果子輕輕地放進袋子里是弱拍。當把這首歌的動作全部教完時,幼兒就完全掌握了歌詞和強弱規律,同時也理解了歌曲的內容。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有力激發幼兒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愛心孕趣,增強幼兒合作意識主動參與其中
愛是幼兒的一種基本心理要求,他們渴望著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如果教師把這一過程作為幼兒傾注愛的渠道,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傳遞鼓勵、信任的情感信息,在這種樂融融的教學環境中,師生有了感情基礎,他們就會在一種自覺和不自覺的狀態中去看、去聽、去想。
幼兒授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美好情感的體驗,這是教學取得最佳效果的前提,也是施行愉快教學的關鍵。反之教師處于冷漠、粗暴地斥責、挖苦,幼兒就會把教師的要求當作惡意的刁難,從而產生抵觸情緒或對抗行為。所以對待幼兒學習的不足要多用肯定取代否定,以激勵取代批評,多些表揚。只有教師對幼兒懷有真誠的情感,幼兒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心理學家認為愉快的心情容易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和諧的師生關系,情意融融的教學環境對幼兒感受學習快樂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我們重視情感的遷移作用。幼兒就會在愉快教學中發展,求進步。
小朋友對小動物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我有一只小羊羔》中,我問大家:“你們喜歡什么動物?”有個小朋友竟然說:“老師我可以把歌詞改一改嗎?因為我喜歡小貓,我家有一只可愛的小花貓,行嗎?”聽了這孩子真誠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呢,大家也可以把你所喜歡的小動物編到我們的歌詞中,”于是,課堂氣氛活躍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當起了小小音樂家,唱的唱,演的.演,幼兒情緒達到了極點。在這節課上,我把全班幼兒分為紅、黃、藍三個組進行比賽,以每一個隊的最終得分作為優勝隊的評判依據。這樣,巧妙地將原本單調枯燥的技巧訓練融進生動活潑的競賽活動中。把題形變成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綜藝形式,使幼兒深感親切與興奮,個個躍躍欲試,人人參與競賽,又將幼兒的學習熱情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極大地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好勝、好表現的心理,同時我也參與到了他們的學習當中,使本來不太喜歡上音樂課的一些幼兒也如癡如醉地投入到課中來。
五、樂器拓趣,感受樂器帶來的喜悅
教完歌曲的詞曲后,一邊讓孩子們演唱,一邊用打擊樂器伴奏。這樣可以增強幼兒的參與意識,不但能主動地去參與音樂實踐,去直接感受音樂,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克服了音樂課以唱為主的枯燥乏味,使課堂氛圍生動活潑,同時也鞏固了節奏概念,增進了幼兒對音色的了解,掌握了樂器的使用方法,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另外,幼兒要在唱、跳、奏、聽、看中做到整體的協調和諧,無形中也培養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每個幼兒都是創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給他,他絕對能給你即興敲出不同的節奏,聲響,音色。這是他的潛能,他的興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現,他的自我肯定。例如:欣賞《獅王進行曲》,通過描繪的手法,繪聲繪色地表現各類動物的形態、聲音、動作和習性,在教學中,從分析音樂形象入手,啟發幼兒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為這些可愛的動物伴奏,同學們思維活躍,爭先恐后,有的用身體模仿獅王,有的用雙響筒和串鈴模仿馬蹄聲和鈴鐺聲,有的用鈴鼓表現大象走路時的笨重形態;有的用碰鐘、三角鐵表現小貓的機警和靈敏等等。孩子們有了興趣,就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活動之中,既感受了音樂的情緒,又加深了音樂形象的理解。
六、表演激趣,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幼兒園的幼兒,他們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要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應根據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閃爍的小星》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在進行教學時,幼兒們隨音樂做律動進教室。“小朋友,你們都是可愛的小星星,我們一起來唱唱星星王國里的歌吧!”師生共同學習演唱這首歌曲。為了表現歌曲歡樂的情緒,我試著讓幼兒用不同的調與不同的速度來演唱,共同進入了星星玩耍的情境,并且跟隨不同的伴奏調整速度來演唱歌曲。這時,多媒體屏幕上出現了黑屏,“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呀?”“有怪物來了!”、“有危險!”……在幼兒充滿想象地回答后,我和幼兒一起表現歌曲緊張、恐懼的情緒:有的幼兒躲在鋼琴背后,有的躲在椅子背后,有的躲在我身邊。所有的星星因為害怕,躲藏得很好,并且自然地用較弱的聲音、緩慢的速度,演繹了一曲新的《閃爍的小星》。在最后,小星星要睡覺了,歌曲的節拍,變奏成3/4拍的樂曲,幼兒自然地、有表情地跟著伴奏唱出優美、柔和的歌聲,教室里彌漫著一片安靜祥和的氛圍。
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幼兒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幼兒準確地表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通過表演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會,感受到歌曲的趣味。
七、電教滲趣,引發幼兒學習熱情
電教在新歌學唱課中的應用體現在課堂上。電教的有效介入活躍了音樂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音樂從單純的聽覺藝術拓展為視聽藝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必須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引發了學習的動機。
在《過新年》這一課中,我采用多媒體播放舞獅、舞龍的表演片段,精彩的舞獅、舞龍的表演和過新年時的鏡頭與喜慶的鑼鼓音樂結合在一起,帶給了幼兒無以倫比的震撼的視聽感受。此時多媒體的應用再度呈現了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所聞所見,拉近了幼兒與音樂之間的距離,增加了親切感,同時彌補了以往傳統教學中掛圖式靜態教學的不足,使課堂充滿動感,使幼兒在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愛音樂的興趣及參與音樂活動的強烈愿望。使課堂教學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將幼兒帶入課文情境,使之成為聯結獐情感的紐帶和橋梁。
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舉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幼兒,注重修改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新課程注重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在這四個教學領域中培養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2)過程與方法:各種生動的音樂教學實踐活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愛好音樂的情趣,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在學習過程中,重視幼兒的體驗、模仿、探究、合作。重視幼兒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這樣幼兒的能力創新不斷提高,幼兒的修改也得到很好的發展,對學習音樂到愉快教學,避免那種呆板拘謹的課堂氣氛,極大地提高幼兒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創造美、表現美,這樣幼兒就會在音樂的王國里開始自由地遨游。
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應該說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即是一名至理名言。音樂興趣是幼兒音樂學習的動力,是產生情感的基礎,同時也是幼兒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們應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習者,使其成為一種自覺意識。讓幼兒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讓幼兒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說體驗,音樂課堂便能成為幼兒精神上的家園,音樂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
參考文獻:
[1]《音樂學科教育學》曹理等著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xx年4月
[2]《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 金亞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7月
[3]《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及評析》曹理 上海音樂出版社 1999年5月
[4]《音樂課程標準教師讀本》 朱則平、廖應文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 20xx年8月第一版 P39-60
[5]浙江音樂家協會主辦的《中小學音樂教育》 20xx年第4期
音樂教學論文9
摘要:小學的音樂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主動了解音樂的積極性,還能增強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豐富小學生的個體情感體驗。如今,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漸融入到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之中,并對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及質量產生了許多的積極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學中創設直觀情境、問題情境和情感情境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學模式對小學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情境化教學;直觀情境;問題情境;情感情境
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感知力,也可以豐富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及形式。當前的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個性需求出發,通過教師運用多種情境輔助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并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創設直觀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多以形象思維來感知事物,且對動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把音樂教材中各種抽象晦澀的文字和圖片以更加直觀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在視聽結合的雙重影響下深受啟發與感染,這樣既能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又能加強學生對音樂教材相關內容的認識和掌握。音樂的課堂教學相比于其它課程來說,更應該保持課堂氛圍的輕松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音樂課堂良好的學習氛圍需要教師創設直觀化、形象化的情境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歌曲欣賞、歌詞創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傳統民謠《烏蘇里船歌》時,教師可以通過吹奏琴笛來引領學生深入體會旋律中所蘊藏的意境之美,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表演展開想象與聯想,把聽到的各種形象直觀化、具體化,從而提高了學生主動探索音樂奧秘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動機[1]。在講授《森林狂想曲》時,教師可以借助動物世界中的各種音樂來指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奧妙,并通過對不同動物和植物的觀察來讓學生逐漸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環境中,提高學生對學習這首歌曲的主觀積極性。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專門的音樂廳或音樂教室進行深入地學習,加強學生對各種樂器的了解,鼓勵學生自由搭配組成小型“樂團”,指導學生完成樂團的日常練習和培訓,最后通過舉辦音樂會和匯報演出等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音樂才華和團隊配合的魅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
教師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音樂的內在規律。教師設置具有引導性和指示性的問題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結構,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用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現音樂作品別樣的美感,這就可以鍛煉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習《龜兔賽跑》這一課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加深了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教室的幫助與引導下,學生可以更加細致地觀察烏龜和兔子各自所具備的特點,并對學生的個體思考進行啟發,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可以自己對比音樂的節奏快慢,并分析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于烏龜來說速度很快,所以與之對應的音樂節奏也很快,而烏龜慢悠悠的,它的音樂也就應該是節奏舒緩的,如此一來,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創設情感情境,提供豐富的音樂情感體驗
音樂作為人類心靈的.一座橋梁,其可以跨越國界、跨越時空,無須過度的言語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體驗,并能產生各自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共鳴。音樂有讓人回歸自然、還原心靈本真、超脫世俗紛亂的功能。情感教學作為音樂教學中最顯著的特性,讓學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創作心境和情感表達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和堅韌自強的奮斗精神。例如,在講解《我的祖國》這一章節時,可以用《義勇軍進行曲》來創設一個愛國情懷的情感基調,用雄渾壯闊的曲調最大程度地點燃學生心中的愛國熱情,然后選讓學生學習《紅旗頌》,引導學生自行展開對比學習[3]。學生通過對比可以知道,這兩首歌在前奏方面雖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紅旗頌》的緊迫感更加強烈。學生在學習這些愛國主義歌曲時所彰顯的愛國情懷和紅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發出來的,這些獨特的情感體驗可以使學生保持昂揚的斗志和進取的心態,用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鼓勵和支持他們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成功。
四、結語
如今,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需要不斷優化情景教學模式,整合多種情境的優勢和特點,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欣賞音樂能力和審美素養,拓展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音樂的課堂教學質量,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梅.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xx(4):15.
[2]金星星.創設音樂情境,感受音樂之美[J].情感讀本,20xx(29):11.
[3]許偉彬.樂在樂中學: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師道教研,20xx(3):91.
音樂教學論文1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擴大視野、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種心理現象。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催化劑,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內在強大動力。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們常常因抽象的音樂知識,單調的技能訓練,“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喪失了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影響了教學效果,降低了教學質量。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習興趣是關鍵。那么,該如何進行興趣教學呢?重點就在怎樣保護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一、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并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要使學生進入歌曲意境用真情去演唱和體味,準確地表達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教師僅一遍又一遍地教唱歌譜、歌詞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注重創設教學情境來引導和感染學生;要注重讓學生關注歌曲的歌詞、背景、旋律、速度、力度、情緒、情感;要注重把音樂與學生的生活盡可能融入一體,結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人物、詞語等來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要注重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并鼓勵和幫助他們大膽地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們便會喜歡唱歌并且可以感受到旋律美、音質美、歌詞美、意境美。
二、樂器伴奏,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打擊樂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和識譜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審美能力。在歌曲演唱或欣賞作品活動中選擇性地利用各種小樂器(如:鈴鼓、三角鐵、串鈴、沙錘、鈸等)進行教學,可以渲染氣氛,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體驗京劇的“鑼鼓經”等這種需全班都加入的活動時,教師就應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制打擊樂器。這樣在愉悅的氛圍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引導學生表演,增強學習興趣
表演與音樂是緊密相連的,它不僅能啟發情感還能表現情感。因此,有時我會有意識地和學生一起根據歌詞內容設計一些有助于記憶歌詞和表達情感的動作,配合歌曲演唱。有時會準備一些舞蹈動作讓學生模仿。其中還可適當加入一些道具。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音樂的旋律感,還了解和體驗了多種舞蹈風格,能更好地理解和體會音樂形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即興表演,再進行講解、糾正或示范練習,最后讓全體或部分學生展示成果。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對音樂地理解,還增強了學習興趣。
四、引入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把競賽引入音樂課堂中,通過學生的獨唱、合唱、舞蹈、表演、音樂知識或人文地理知識等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小競賽,增加學習興趣。例如:在《西部放歌》單元中,可以先設計個小競賽讓學生了解西部的人文地理和音樂風格特點;在《亞非拉掠影》單元則可以分版塊模擬“青歌賽”中知識問答環節的形式來進行小競賽等。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并充分展示自己,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五、針對性引導,誘發欣賞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他們對世界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將中外一些優秀的經典音樂作品介紹給他鍆。例如:有生動音樂形象的《動物狂歡節》《金蛇狂舞》;有優關旋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藍色多瑙河》;有表現意志堅強的英雄人物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嘎達梅林》等等,以此擴大音樂視野,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對于音樂欣賞,不僅需要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還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感知體驗。
六、拓展延伸,引發創作興趣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局限于教授學生書本內容,還應該根據各單元的情況進行一部分音樂或知識的拓展延伸,或者有選擇地開展主題音樂會,或者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對音樂作品進行二度創編等等。例如:感受同一首歌曲的不同版本所帶來的不同風格;在《故鄉的云》單元可以舉行“故鄉情”音樂會,利用各種材料設計京劇臉譜,對歌曲填詞創編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還可以提高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表現力,增強自信心。在這里值得提出的是,凡是遇到拓展這一環節,大多教師喜歡采用創編歌詞、創編舞蹈等,千篇一律,沒什么新穎的。要創新就要多動腦筋。我們為什么不能對歌曲的風格進行創編呢?或者我們可以改變歌曲的拍號、速度等等,讓學生進行討論來體驗其不同之處。教師要注意在拓展環節中讓學生主動地、自由地進行活動,盡量發散其思維,讓拓展這一環節真正體現出它重要的教學意義。
七、良好的教態,和諧的`氛圍
教師的言行和師生關系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地調查研究得出結論:說話的影響力1=0.07 (言辭)+0.38(語調)+0.55(面部表情)。因此,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學生的聽課情緒。教師切不可把自身的一些不良情緒帶入課堂。要學會用語言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音樂情境之中,引發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教師還要用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去帶動和感染學生。同時,教師應愛護和誘導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你對學生每個智慧火花的贊許,對學生上進表現的激勵都能成為他們努力吸取知識的動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同行者”和“引路人”,應與學生建立起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共同參與課堂中的各項音樂活動,共同感受音樂的美。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我們教師要積極探索,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變單調為豐富多彩,變刻板為生動活潑,變機械為愉快靈活,進行興趣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要他學”變為“他要學”,“苦學”變為“樂學”,使學生更好地從實踐中感悟到藝術的魅力。
音樂教學論文11
一、職高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基礎知識薄弱
由于學生在初中學校進行學習時,教師往往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和升學率,對音樂教學不重視。甚至有的學校經常出現文化課占用音樂課的情況。由于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不感興趣,基本的音樂知識沒有掌握。
(二)教學設備簡陋
在職高音樂教學中,教學設備較少,在讓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探究時,不能讓他們通過實踐來體會音樂的內涵。在這種環境下的音樂教學不能有效發展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使學生缺乏欣賞音樂盒感知音樂魅力的機會,導致學生對音樂課堂的學習失去興趣。由于音樂設備缺乏,學生對各種樂器的辨別能力不強,在進行音樂欣賞時不能運用音樂知識來進行分析,感受樂曲中蘊含的情感,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學生不注重聆聽
職高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尤其在進行音樂欣賞環節時不注意聆聽。在對音樂進行欣賞時,主要是通過聆聽來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情感,通過聽來與音樂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學生在欣賞音樂時不注重聆聽,就不能受到音樂的感染,從音樂中獲取力量。由于沒有專心聆聽音樂,學生對音樂要表達的意境沒有掌握,也體會不了其中要表達的情感。學生聆聽音樂的能力和意識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培養。造成學生不注重聆聽的原因也反映了教師對聆聽的不重視。
(四)學生對音樂所形成的錯誤觀念
職高學生對音樂學科存在觀念上的錯誤認識。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課程,就能順利畢業,找到好工作。所以,對于注重專業技能的職高學生來說,音樂課的學習可有可無。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僅僅是為了獲得娛樂,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動作,交頭接耳,課堂紀律很差。學生對音樂課程的錯誤認識使音樂教學不能順利開展,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效率。
二、運用有效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為了改變職高音樂教學的現狀,讓學生對音樂學習重視起來,職高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采用豐富多彩的方式讓學生感到音樂課堂的趣味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進入到音樂情境中去體會和感受。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環節進行演唱以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傾聽音樂時伴隨音樂進行舞蹈。在跟隨節奏動起來的過程中,課堂氛圍也活躍起來。在歡快的氛圍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使他們積極和教師進行互動,并能主動對教師布置的音樂學習內容進行探究,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能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對人氣質的塑造。通過對音樂知識的探究和對音樂的體會,能不斷凈化學生的心靈,提升他們的外在氣質,使學生的綜合素質獲得提高,為他們順利進入職場提供有利條件。
三、營造良好音樂情境的措施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不同音樂時要創設不同的音樂情境,使學生能根據音樂風格進行欣賞和探究。良好的音樂情境不僅讓學生在探究音樂知識時感到輕松,還能使他們的情操得到熏陶,形成美好的品質。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良好音樂情境的創設。
(一)注重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的結合
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相比,學生更愿意傳唱流行音樂。這是因為流行音樂的節奏比較歡快,在演唱時能激發學生的活力。同時,由于職高學生對新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接受流行音樂的能力很強,學習和接受的速度較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將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就能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梁,進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音樂情境,提升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最終實現職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通過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對音樂欣賞的積極性
如果說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那么音樂則可以稱之為是一種聽說藝術。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通過多媒體來創設一個使視覺和聽覺共同發展的音樂情境,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體會音樂中的意境,感受音樂的美。例如,在向學生教學《草原放牧》這一首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插播動畫片的.方式,讓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對相關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確保學生在一種較為輕松和諧的狀態下欣賞音樂,得到美的享受。此外,教師在向學生教學《沂蒙山小調》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與其相關的內容來插播青山、綠水、牛羊、豐收的莊稼。學生觀看的同時,播放歌唱家演唱的畫面,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對作品的興趣,促進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積極性。
四、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過程中,職高音樂教師要重視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幫助他們通過積極主動的探究來提高音樂學習能力。在教學中,良好音樂情境的創設對學生學習音樂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讓他們通過感受音樂的意境美來發展審美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在傾聽音樂的同時讓學生展開想象,感受來自音樂的魅力,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的綜合能力獲得發展。
音樂教學論文12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音樂大綱明確指出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很多學校中,初中的音樂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筆者簡要談一談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1.對音樂課的重視不夠
不管是學校領導、音樂教師還是家長對初中音樂教學認識模糊。初中音樂教學中,歷來在教與學兩個方面都不曾引起社會的重視,有的學校領導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變成了學生苦學文化課之余的娛樂課、放松課,還經常被一些主課老師所占用;家長認為音樂課沒什么用,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認為學生上學的目的是為了考上大學,至于綜合素質更無從談起。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在音樂教學的軟硬件上的投入更是欠缺。
2.音樂教師專業素質偏低,缺乏有效培訓
由于音樂教師嚴重缺失,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音樂教師,這與音樂專業學校畢業的教師相比,理論和專業素質無法相提并論,所以教學不能展現音樂的魅力,學生學習沒有得到加強。而中學音樂教師很少有機會開展有效的繼續教育培訓,致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及學校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
3.音樂教學的模式陳舊,缺少吸引學生的趣味性內容
傳統教學中,錄音機、齊唱成為初中音樂課堂上唯一的教學形式,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這樣單一陳舊的教學形式嚴重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4.教師對新課標認知度不夠
教師對教材的鉆研和音樂情感內涵的挖掘還不夠,對學生在音樂課上的要求不嚴,教學內容過于隨意,認識度嚴重不足。因此,學生對教材中的歌曲和欣賞知識缺乏認同,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5.學生主體地位不明確
中學音樂課堂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老師只關心學生能不能學會,而不關心他們喜不喜歡學、能不能聽懂。課堂上,教師不信任學生的能力,學生缺少表現的機會,因此,學生整體參與度越來越差,這大大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氣氛和教學效果。
二、應對策略
1.教師應從自身轉變入手,轉變教學理念
學校和家長之所以輕視音樂學科的原因就是沒有擺正對音樂教學的觀念,教師應該把音樂擺在與語數外同等的位置上,以當前流行的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游戲法等新型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加認真、積極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2.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為了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的興趣,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合唱”“舞蹈”“器樂”等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
3.精讀課標、深挖教材
新課改時期教學要求更嚴格,教研工作需要隨時加強,我們應該以課改文件為工作指導,避免閉門造車,用群組和網上交流的`模式,真正吃透課標要求,并在教學中合理地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教學方法上,借助多種教學法的優勢
新課程不斷地推廣新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對高效教學法提得最多,教師要借助高效教學法和新意教學法打破陳舊的傳統教學,把教和學的位置交換,協調教師為主的課堂,尊重學生學習,把學生的學習需要作為教學的依據。另外,借助多媒體教學法的直觀性和動態性展示學生學習需要的信息、圖片、音樂等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或借助游戲法搞活課堂氣氛,最終實現教師輕松教,學生快樂學的目的。
5.課堂評價要多元化、及時、到位
音樂課程教學評價對學生興趣和信心的培養是很關鍵的,教師不能像以前一樣考查學生的知識性東西,而應該分層次引導學生敢于表現。針對學生表現好的地方及時表揚和肯定,評價主體不能局限于老師一人,而是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做到“自評”“組評”“師評”三結合。評價中注重“改進”“優秀”“聽話”“紀律”等各方面,多元化評價學生在語言、表現能力等方面的成績。教師在表揚學生時切記不能泛泛而談,而是要具體點明其哪里做得好,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式,最好采用建設式批評,這種及時、到位的評價方式能給學生的發展提供很大的促進作用。
6.以課堂樂器為突破口,找到音樂理論學習的捷徑
音樂理論的學習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把它單獨拿出來學習,應該利用一切教學手段把它融入課堂環節中,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幫手。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已經有了器樂進課堂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樂器的同時還能提高識譜能力,他們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鞏固課堂的重點、突破難點,之所以會出現現在中學階段的現象,是由課堂樂器教學貫徹得不徹底等原因造成的。總之,我們應充分發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以學生為主體,注意生成,讓學生在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提高興趣,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收獲自信,從而讓課堂變得更加靈動,讓學生收獲更多快樂,從而獲得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獲得屬于他們的精彩。
音樂教學論文13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教師要深入認識流行音樂并加強對流行音樂教學的重視,將流行音樂作品巧妙融入到音樂課堂理論與實踐教學中,發揮流行音樂多層面作用,引領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音樂課程知識,在發展音樂思維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學促進綜合素質發展,提升音樂教學革新成效。
一、結合學生音樂興趣點,利用現代技術引入流行音樂
將學生作為學科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新課標對高中音樂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轉變傳統教學中師生角色,結合班級學生音樂興趣點,科學選擇并利用現代技術引入流行音樂,為音樂課堂增添新的元素,有效展開流行音樂教學,借助流行音樂作品,點燃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增強音樂課堂參與程度,為實現音樂教學目標埋下伏筆。以“描寫母親的歌曲”為例,在音樂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利用多樣化路徑,深入了解班級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準確把握教材中“描寫母親的歌曲”歌曲旋律、節拍、內容、風格、主題等,結合班級學生興趣點,科學選擇適宜的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作品,有機整合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懂你》,詞作者黃小茂,曲作者薛瑞光,演唱者滿文軍,用真摯的語言和旋律,訴說了對母親的熱望。包括《母親》《常回家看看》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現代技術將《懂你》等同主題的流行音樂作品引入課堂,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在圖片、動畫、聲像等相互作用過程中巧設音樂課堂問題,比如教材中“描寫母親的歌曲”和《懂你》現代流行歌曲的區別,包括毛阿敏《燭光里的媽媽》、宋祖英《最美的女人是媽媽》、周杰倫《聽媽媽的話》等,引導學生有目的性地聆聽、欣賞這些歌曲,在對比賞析過程中把握各自內容、主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不同層次探討、交流,巧借引入課堂的流行歌曲,科學探究課堂問題,在分析、解決過程中對課堂內外以“母親”主題的歌曲都有新的認識,準確把握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親自詮釋,在具體化歌唱實踐中,點燃音樂課堂教學興趣的同時學會珍視親情,在完成教材歌曲教學任務中實現有效流行音樂教學。
二、深挖音樂教材歌曲內容,形成良好個性品質
流行音樂有著獨特的魅力,內容與形式多樣化,這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樂都適合引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新課標為出發點,深挖音樂教材中歌曲內容,在把握主要內容、主題過程中將“積極、向上、健康”的流行音樂作品引入課堂,促使學生在欣賞課堂內外歌曲過程中獲取音樂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以“描寫愛情的歌曲”為例,在這類型音樂歌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方面入手,深挖音樂教材中愛國思想歌曲具體內容,準確解讀歌曲主題,并將表達愛情的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比如《思念》詞作者喬羽,曲作者谷建芬,演唱者毛阿敏,用優美的語言和深沉的旋律表達了人生離別的思念、惆悵之情。教師要在把握《思念》流行歌曲內容、主題等基礎上,科學整合音樂教材中“描寫愛情的歌曲”教學內容,促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豐富,促使學生準確理解、掌握教材音樂內容過程中詮釋愛情題材的歌曲,在層次化實踐中形成良好個性品質。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多種可行的教學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深化課堂音樂教學方法與內容,打造高效流行音樂課堂教學,解讀《思念》流行歌曲的同時將同主題的其他流行歌曲引入其中,比如王菲《我愿意》、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老狼《同桌的你》,進一步深化以愛情為主題的音樂課堂教學,引領學生有效聆聽的同時賞析并準確理解歌曲內涵、主題,在分角色詮釋歌曲過程中培養正確的愛情觀,包括音樂感知力、音樂鑒賞力等,讓學生在流行音樂作用下的音樂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完善音樂知識結構體系,發展自身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有機銜接課堂內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課標背景下,學生全面發展是高中音樂教育教學強調的'重要方面。在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機銜接課堂內外,借助課外拓展延伸課內,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音樂教學實踐平臺,在詮釋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樂理論知識,在完成音樂實踐任務過程中促進自身全面發展,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同時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以“描寫朋友的歌曲”為例,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科學銜接音樂課堂內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內容的過程中合理選擇課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漢歌》,歌曲粗獷、豪放,生動表現“梁山好漢們”豪爽不羈、講義氣的性格,曲調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將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樣描寫朋友的歌曲中。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學生喜歡的其他以“朋友”為主題的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比如費玉清《一生朋友》、龐龍《朋友抱一下》、周華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寫朋友的歌曲”內容有機融合,聯系課堂內外,巧設課堂教學問題。教師要科學引導、啟發學生,在探索、思考、解決音樂課堂問題中準確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題,還能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感染教育,讓學生學會真誠對待朋友,學會珍視友誼,正確處理和朋友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友情觀。以“教材中青春為主題的歌曲”為例,在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我們的紀念冊》《友誼天場地久》等同主題流行歌曲引入課堂中,還可以把當下電視劇或者電影中以青春為主題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電影《芳華》的片尾曲——《絨花》,收錄于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主題曲,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情深意篤、感人肺腑。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電影精彩片段,在課堂內外多層面結合中引領學生學習教材中以青春為主題的歌曲,在把握旋律、節奏中學唱歌曲并進行詮釋,對“青春”有全新的認識,珍惜匆匆青春歲月。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在整合教材歌曲與流行歌曲的同時,開展同主題的教學實踐活動,順利拓展延伸課堂教學,引領班級學生進行不同層次音樂實踐,在互動、交流過程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提升音樂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等,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使新課標背景下的流行音樂教學更加有效。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站在新課標的角度,準確把握深受高中生喜愛的流行音樂作用,結合音樂課程教學情況,以學生為切入點,科學選擇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作品,從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巧引流行音樂作品,在理論、實踐兩個層次科學銜接中,實現有效的流行音樂教學,科學引領學生感知音樂作品旋律、節奏、內容等,在實踐中科學培養音樂“感知、鑒賞、表現”等方面能力,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同時更好地張揚個性,客觀呈現新課標背景下流行音樂教學亮點。
參考文獻
[1]屈乾偉.淺談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xx(07):181.
[2]李子軍.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xx(11):42-43.
[3]侯高峰.淺析新課標下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教學中[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xx(14):177.
[4]張舟.淺談流行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J].北方文學(中旬刊),20xx(12):172.
[5]彭林君.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xx(02):90-91.
音樂教學論文14
一、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動,只要對某個事物有興趣,就會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習在不致于成為沉重的負擔。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教師要善于為學生設計特定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情景,才能激發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教學二年級教材《井底的小青蛙》這一課時,我運用電腦多媒體播放了一段動畫:在一個美麗的大樹林里,有只小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著說我的家比天還大。看了動畫以后,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于是我就引導:“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還大嗎?后來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沿著樹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 有了興趣這位好老師,學生學習起來就投入多了。
我在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課堂上教師要是能用生動的形式將所要學的知識技能裝扮起來,制造輕松的氛圍、創設富有情趣的音樂情境,就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帶著濃郁的求知欲走進課堂。
二、創設引發了學生的無窮想象。
由于音樂的抽象性,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可以自由展開想象的翅膀,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起伏,腦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斷變幻。如果在一種刻板、枯燥的環境下,學生對音樂欣賞的想象力、創造力無法充分發揮。這就需要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和畫面營造一個與音樂形象相關連的意境,從而引導學生去想象。
我在剛教完歌曲《山谷靜悄悄》后,引導學生:“我們走過這個幽靜、美麗的山谷后,來到了——”然后直接播放《羊腸小道》這段音樂。通過制造一種神秘的情景,引發學生欣賞音樂,用心感受音樂所描繪的意境。隨著音樂旋律的起伏和情緒的變化,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將學生的無窮想象創造性地發揮得淋漓盡致。有個學生聽了音樂后,這樣描述:在一個黑暗恐怖的大峽谷里,有一頭驢媽媽正在尋找她那走失的孩子。在陡峭的小道上,一不小心就會摔下去,可驢媽媽堅信自己會找到自己的孩子,還是勇往直前。終于,她穿過了小道來到了一個美麗的樹林里,那里……接著,驢媽媽在樹林里的小木屋里累得睡著了,她夢見了自己與孩子團聚了。我終于相信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驚人的,無窮的想象蘊含了無盡的創造。正如新大綱中指出:作為教師要能根據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為學生創設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
三、創設促進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舒曼的鋼琴曲《捉迷藏》是六年級上冊的'欣賞教學內容,僅僅通過一二遍的反復欣賞很難讓學生聽懂樂曲中表現的意境。我就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營造一個情境,教學一開始我就帶領學生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戲。玩過一陣后,我讓學生說說捉迷藏社的心情如何,學生會說很興奮、很愉快,但當自己快被抓住的時候又很緊張。于是我又讓學生在《捉迷藏》的鋼琴樂曲下來做這個游戲,并要求學生根據音樂的描繪來做游戲,學生在游戲的實踐活動中,通過音響的感知、情感的體驗和表情的感受與分析,獲得了感知音樂美和表現音樂美的能力。
審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師要是能創設適合音樂教育的美的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歌唱、欣賞、表演等藝術實踐活動中,學生就能感受和領悟音樂的美妙和音樂的力量。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想象創造能力的培養和審美能力的發展,都需要一個自然、愉悅、美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運用多媒體的視聽、運用語言藝術的描繪、師生實踐活動的創設、課堂中的問題情境等等,這種教學改變了以往刻板、機械的教學,只要教師遵循音樂作品的意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學生便會饒有趣味地學習音樂。真可謂:以境動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音樂教學論文15
一、悅納音樂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音樂
“悅納教學”的策略表現在采用“建構式六模塊教學法,即:優化情境;自主質疑;指導合作;交流展示;適時引導;悅納提升。結合該策略,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筆者聯系自己的學習與實踐,提出以下兩個觀點:
(一)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悅納知識,啟迪學生的思維
“悅納教學”追求的是課堂教學的境界,讓學生主動、快樂地去學習,自由愉悅地成長,在學習中不斷去吸納,悅納自我、悅納他人、悅納社會。作家秦文君說“:學習應是帶領人走向豐富、體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麗燦爛的進程。”課堂體驗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學生學習知識是必要的,也是后期學習的基礎和前提,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學生不能只學習知識,而是要通過知識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得自身對于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具體到音樂學習來說,就是要通過音樂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讓音樂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通過學習音樂培養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熱愛生活,啟迪思維。如,二年級《十二生肖歌》,我通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生肖開火車游戲,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了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進而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和欲望,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二)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悅納自己和他人并加以悅納提升
音樂本身充滿著人文的魅力與價值,而這也是驅使學生學習音樂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對于音樂教學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滿足學生對于人文魅力與價值的渴望,只有滿足了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用音樂的魅力感染學生,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不斷改善,從而更好地學習。其次,我們的音樂教學滿足了學生“好動”的渴望,小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好動是他們的特點,對此,我們不應該壓抑,而是應該積極調整,主動適應,通過音樂課程的改進,使得課堂活潑、生動,符合學生好動的特點,從而促使他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吸收知識。此外,學生“好勝”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視,要通過對學生的正面評價、表揚、鼓勵,滿足他們的好勝心,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我在教學二年級音樂《請你唱個歌吧》這一課時,在歌詞創編環節,我問學生們,在春天里,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小杜鵑,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來一起唱歌呢?于是,各種答案出現了,小布谷、小蜜蜂、小黃鸝、小麻雀等。我讓大家分別模仿小動物的叫聲,這時候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處理好聲音,于是我加以引導:“小蜜蜂的嗡嗡聲是不是應該小一點呢?”接下來當有些同學的叫聲模仿的不準確的時候,就有其他小朋友糾正我們,小黃鸝的滴哩哩應該再清脆一點……在我的引導下,分組演唱、分角色演唱,有的小組表演小黃鸝;有的小組表演小布谷;有的小組表演小蜜蜂……在學生們愉快的模仿聲、笑聲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學會了,每一個學生臉上的表情也是極富童趣,可愛至極,甚至平時不怎么開口的同學也開心的唱了起來,每一次模仿演唱都惟妙惟肖。他們唱歌的熱情被激發了出來,在合作中悅納提升,吸納他人的觀點,將學習所得運用到實踐中,從而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二、悅納音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一)悅納學生的個性,同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展的機會
從新課程標準中我們不難看出,音樂教學要面向每個學生,考慮整體,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得到音樂的熏陶,從而使他們受益。此外,考慮整體并不意味著忽視學生的個性,我們還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學習,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要將整體與個體相結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平臺。有些家長在這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好的`,例如培養學生鋼琴、電子琴等方面的技能。而對于學生的這些技能,我們要好好把握,比如在表演上、課堂上,可以安排這些學生為大家表演。使得他們的個性、特長得到發揮,既滿足了整體學習的欲望,又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勝心理。當然,對于一些唱歌方面沒有天賦的學生,我們不應該放棄,要通過個別、細心的輔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二)悅納音樂課本以外的相關資源
課本是一個宏觀性的內容,具有結構性、整體性等特征,是教學的基礎。而對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來說,在重視課程的同時,也要重視課本以外的相關資源,課本的內容是有限的,但課本以外的資源是無限的。比如,在三年級的西南少數民族歌曲教學中,教材歌曲離學生的生活體驗較遠,如《金孔雀輕輕跳》(傣族)、《鈴鐺舞》(苗族)等,學生較難理解。因此,在進行這個單元教學時,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現代化工具尋找一些少數民族的特色風俗,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再如,搜集同民族的其他歌曲加深印象,如《月光下的鳳尾竹》《苗嶺的早晨》等等。學生都不由得被那種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音所陶醉,仿佛看到了活靈活現的孔雀、大象,清澈的河流,好客的少數民族小朋友,還有潑水節等情景,情不自禁地跟唱起來、跳起來。
(三)悅納多種教學方式方法
音樂教學的目的是使得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審美的意識與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不應該拘泥于某種特定的方法、某種特定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靈活、多變,多方式、多方法的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鼓勵大家追求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起他們正確的審美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尤其是低年級的兒童,他們都具有愛唱、愛跳、愛玩的天性,唱唱跳跳就是孩子們的一項生活內容,作為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適當地采取啟發提問法、體態律動法、自由參與法、分組比較法、現場錄放法、課件激趣法等方法,使他們在感到有趣味的過程中學到音樂知識,得到審美教育。
(四)悅納、引導課堂生成
不可否認,音樂本身具有一種自由性,而正是這種自由性使得人們對于音樂能夠具有豐富的想象空間。具體到我們的音樂課堂來說,對于學生的回答,在正確答案范圍內的,我們應該表揚。對于學生大膽、個性的回答,我們更應該鼓勵,而不是否定,要通過這些個性、大膽的回答,積極引導學生思維,捕捉這些回答中的閃光點,利用這些回答突破固定答案的限制,從而使得音樂課程充滿活力。在教學二年級《請你唱個歌》一課時,在學會歌曲后,我讓學生將樂曲中的歌詞進行創編,再一起隨著音樂唱歌,開一個森林音樂會。同學們開心熱情地表演了起來,正當我為學生們的表現高興時,只聽見一位男同學大聲“呱呱”的青蛙叫聲,擾亂了大家的歌聲,十分頑皮,同學們都生氣了,紛紛指責他。我看他小青蛙學得還挺像,于是靈機一動,笑著對同學說:“小鳥們,原來我們的森林音樂會把小青蛙都吸引來了,小青蛙的呱呱叫聲要是輕一點就可以為我們伴奏啦。你們還請了哪些小動物一起來呢?”同學們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還有小白兔”,有位膽子大點的同學冒出一句“。說得不錯,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為音樂會添彩的!”我馬上鼓勵道“。還有小鴨子,它的歌聲最美!”又有學生接道,“有小樹葉,它會伴奏!”……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進來,學生的興致上來了,有的為我們伴奏,還有的為我們伴舞,結合進原來的樂曲當中。望著興致勃勃的學生們,我覺得教師千萬不能喪失點撥引領的作用,讓錯誤資源的價值發揮得恰到好處,也能把節外生枝變成最佳的教育時機,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有味,我由衷地感謝那位調皮的男同學。在當今教育的新形勢下,作為教師,我們應不斷完善教育觀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大膽創新,努力為我們的學生塑造一個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悅納的體驗。
【音樂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5-29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26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10-18
音樂教學論文怎么寫?03-18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熱門]10-20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03-05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通用】07-27
有關小學音樂教學的論文12-02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05-15
高校音樂教學模式的論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