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音樂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分析論文
摘要:
音樂是源于內心發于生活的人類對感情的抒發方式和途徑,而民族音樂是在傳承和積淀了我國近千年古典文化其中深意的濃縮和精華,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民族的古典文化和古典音樂的歷史操守和道德精神的厚積是需要后代很好發揚和傳播的。本文基于民族音樂對群眾文化的建設意義,深刻剖析民族音樂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帶給群眾文化建設的指導和統領地位,這種精神支柱般的精神內核對于群眾文化建設意義重大。
關鍵詞:
民族音樂;群眾文化;建設
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仁、義、禮”,在精神聚守的能動性和民族文化前景發展的必要性下,民族音樂的精神喚醒是一個民族在守候自身文化精神動力的主要系統模塊。中國民族音樂是指我國民間傳統的樂器以合奏、獨奏、間奏的組合形式,通過鼓聲、笛聲、簫聲、琵琶聲表達民族傳統精神和文化的途徑,其中對我國古往今來的文化的繼往開來做著時代的記錄者和推動者。不管是民間的山間號子、悠揚清麗的小調、深厚持重的長歌、還是豐富多樣的民間歌謠都是民族音樂龐大體系的組成部分,戲曲音樂的唱念做打刻畫了時代文化的形象表達,將民族精神注入表達的細節之中。但是不管表達方式怎樣多變,文化的繼承核心始終是民族精神最本質堅毅的核心。在群眾文化建設中,以民族音樂為主調的灌輸與發揚是建設的主要切入點和立意點,因為既然是一種建設性的工程,文化建設就需要有建設主旨,群眾力量的凝聚是國家發展壯大的基礎,時代再演變,文化再轉型,民族之本不能隨著時代的腳步褪色與忘記,反而更要加強和守候傳承。所以,民族音樂對于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在于凝聚力的提升,各民族的團結發展,群眾文化的民族性提升是文化強國的必要途徑。
一、有助于群眾文化建設的民族意識形態建立
意識形態的本意是從哲學角度探究存在于客觀表象之下的對事物的認知、觀念等思想性的集合,對于事物的認識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而且已經形成規律性結構和系統。意識形態引領行為方式,所以在意識形態的建立中,有意者對于行為目的性的建設構想貫穿其中。對于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的建立,上層建筑意識形態既是指向國家的強大與國際地位的生生不息。民族音樂的兼具人民情感和意識表達的雙重作用,在精神層面的溝通和交流是很好的媒介和橋梁。所以,民族音樂裹挾著國家精神內核通過音樂這一普適的表達方式蔓延于國家間,化有形的時代和民族精神于無形中,形成了強有力的民族精神塑造力。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民族音樂增強了這種民族意識形態的傳統文化傳承性,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群眾文化建設團體,建立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氛圍建立有利于對具有民族文化實體的群眾文化建設體系的形成,讓群眾文化建設自發具備傳統文化的意識慣性。
二、有助于群眾文化建設中各民族文化聯結
在地域上,中國橫跨南北,縱觀東西,地域的大跨度要求一個國家的地方民族的包容度的廣闊,但是如何摒除民族之間的差異性帶來的民族團結與凝聚力的欠缺,是國家建立伊始至今亟需解決的問題。而音樂的表達是部分地域民族,音樂的包容和精神的含蓄能力是超越語言傳遞的聯接,彌補了語言感情表達的空白與局限。同時,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藝術性創作和交流中,多因素和元素的注入創新出新的藝術形式也是異化的精神思想達到統一的途徑。所以,民族因素具有音樂藝術的共性,有沒有摒棄本身的民族傳統精神的特性,所以文化的傳承性和針對當代文化生活的可融合性,這種精神連接介質是任何一種藝術形態無法比擬的,意識糅合粘度有助于在各個民族文化聯姻的建立。為具有民族凝聚力的群眾文化建立打下堅實基礎。群眾基礎的建立是基于各個群眾團體的精神內核的統一,民族音樂在文化精神的穿透作用打破個體特色鮮明的群體的文化習慣壁壘,架構大同之下的文化小異的我國人民群眾文化體系。
三、有助于提升群眾民族文化體系對抗多變的國際文化負面沖擊
互聯網大時代的今天,對于信息獲取的方式上,地域限制的消失使得地域性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人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世界各地的多樣文化形態。而相對于中國本土文化的單調與沉厚,與西方文化的多彩與輕松形成鮮明的對比,尤其是民族音樂缺乏時代的律動與時代的爆發力,在這個提倡物質和先進文化消費的經濟時代,很難像西方流行音樂那么容易被廣泛傳播和接受,承載我國傳統文化的民族音樂很難廣泛被認同。流行文化的多變使得民族音樂的保留和傳承經受著國際文化形態結構的負面沖擊,民族音樂在當今社會的音樂市場占有率極低,傳唱度不高,這些受眾群體的流失現象,迫切需要民族音樂貫穿的群眾文化群體的建立。在多個群眾文化建設團體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發展成為現代社會旗幟鮮明的民族傳統文化的承接載體。
四、結束語
精神引向的能動是作為一個民族的自強不息,繁衍生息的主要動力和向導,作為最直觀和最正統的民族音樂是很好的透徹表達了民族音樂對于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精神提煉,在民族精神受到外來文化和世界格局變化的沖擊環境中,這種內心精神深處最本質的守候尤其重要。“不忘本”是作為一個民族加強凝聚力和傳承精神種族的最深層途徑,民族斗志的喚起和民族信仰的弘揚是一個承載民族文化傳統精神的國家發展自身綜合實力和在國際競爭中占有力增強的具有精神鞭策的重要精神基礎。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音樂相當于把民族精神和內核的口號化,是一種內心吶喊的力量,在喚醒民族凝聚力和綜合實力的潛力發揮上起著不可小覷的精神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羅樹萱.傳播學視域下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與保護[J].民族藝術研究,2012,01:50-55.
[2]姜于暄.淺談群眾文化與民族音樂的淵源[J].大眾文藝,2012,19:200-201.
[3]葉凌燕.民族音樂對于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J].大眾文藝,2015,05:153.
[4]李琳,武春榮.乘著音樂的翅膀飛翔——李安明民族音樂和群眾文化之路[J].民族音樂,2010,06:52-54.
[5]閔成珺.論民族音樂在群眾生活中的融入[J].音樂時空,2014,03:52.
【民族音樂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群眾文化建設的走向的論文11-22
民族音樂在高校中現狀的原因分析論文02-27
民族音樂學論文07-22
民族音樂學論文05-29
音樂分析在聲樂教學中的意義論文11-15
分析金融開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意義論文02-03
民族音樂學論文(精華8篇)07-23
淺談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論文02-23
班級文化建設的論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