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情感教學模式的探析與實踐論文
內容摘要: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情感教學模式的構建,以情知并重為基礎,以優化教學為目標。文章著重探析這種教學模式中所包含的課堂教學活動操作程序及課堂教學活動策略,力求按照模式結構中四個環節有步驟地實施教學,使學生達到愿學、要學、樂學、會學四種學習狀態,旨在更好地開展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實踐。
關鍵詞:公共音樂課程 情感教學 模式結構 教學實踐
一、研究意義
與時俱進的教育理論研究已經深入到了各種課程教學領域,關于教學模式的討論更是盛況空前。由盧家楣教授提出并以實驗證明的行之有效的情感教學模式,已在各種課程教學中加以運用并有效解決了“重知輕情”的教育失衡現狀。
近年來,不少研究都是從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分析了公共音樂課程教學,但研究構建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模式甚少。隨著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此類研究已迫在眉睫。筆者結合自己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教學實踐,探析音樂情感教學模式中所包含的課堂教學活動操作程序及課堂教學活動策略,力求按照模式結構中四個環節有步驟地實施教學,以期更好地開展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實踐。
二、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其功能
教學過程中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運用文學及體態語言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學生從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使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互融合,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與合作精神,培養學生感受、表現、創造美的能力,從而達到音樂教學目標。這種教學過程有四個環節:
第一,通過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運用文學及體態語言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充分激起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使其產生好的學習動機和具體的學習目標,自覺地排除內部和外部的不良因素而愿意學習。
第二,使學生形成自我激勵的心理品質,養成積極向上的品格主動地要求學習。
第三,隨著學習的深入、情感體驗的豐富,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在體驗美、享受美的同時培養他們快樂學習的精神。
第四,在快樂學習中促使學生的'音樂能力進一步發展提高。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與實施策略
(一)課堂教學程序
我們可以把學生的情感活動、認知活動及學習狀態表現結合起來,就形成了音樂課堂教學基本實施程序,其結構圖如下:
(二)課堂教學策略
1.情感喚起—目標感知—愿學
情感喚起和認知心理準備過程,旨在喚起并啟動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情感“關注”。教師可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渲染具有一定力度的情境氛圍,如播放影視短片或講述一段引人入勝的音樂故事,學生可從情境中獲得感受從而激起相應的情感,達到情感和認知目標的一致,從而愿意學習。
2.情感激勵—定向激趣—要學
情感激勵和思維活躍的過程,旨在強化情感,促進學生進入音樂思維活動的興奮狀態,達到師生“情感共鳴”和“知情融合”的理想境界,促使學生養成認真的學習態度主動地學習。
3.情感體驗—感知理解—樂學
情感反復體驗和知識結構完善的過程,學生通過對音樂知識技能的不斷練習、歸納總結,發現并掌握新的音樂知識技能,產生各種情感體驗。如在音樂節奏創作訓練中顯現的表現欲,以及獲得成功的喜悅,學生在體驗美、享受美的同時也培養了快樂學習的精神。
4.情感外化—發展創新—會學
情感的發展和認知的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為特征,將內在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我們通過情感實踐運用知識規律,促進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發展。
四、模式的應用示例
筆者以大學二年級《音樂鑒賞》中的《關于音樂的表現手段——節奏》的課堂教學為例:
五、實踐結論及評價
(一)教師主導,學生愿學、要學。學生在良好的情感氛圍中能輕松愉快地學習,主動參與代替了強制性的教學活動,凸顯每一位學生的主體性。
(二)情知并重,學生樂學、會學。情感與認知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情知并重的情感教學實踐證明,學習的積極性與創新性可使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優化教學,教學質量提高。開展情感教學模式實踐使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和基本的音樂技能有較大的提高。近年來學生對這門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評價極高,已成為全校藝術選修課程中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可見,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情感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音樂藝術素質和教學質量是積極有效的。
參考文獻:
[1]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原理的實踐與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蘭辛.淺談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J].科技信息,2007:135.
【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情感教學模式的探析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