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的滲透論文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音樂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非常重要的專業學科,也是最便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學科,教師如果能將審美教育滲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還有助于學生良好人文素養的形成。
一、審美教育與音樂教育的關系
審美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審美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通過借助藝術手段和現實生活中美的事物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的教育。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兒教師的基地,學生在學校期間需要學習的音樂學科包括鍵盤、聲樂、視唱、舞蹈、樂理、音樂欣賞等等。不僅要學習豐富的有關幼兒音樂教育的理論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鋼琴演奏、歌唱表演、舞蹈表演等方面的技能技巧。
審美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音樂教育的核心所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的教學必須自始至終同審美教育緊密相連,才可以達到讓學生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和深化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使音樂學科的教學過程變為學生真正在感受美的聲音、體驗美的情感、追求美的表演,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對音樂內在美的感悟能力,以及表達美的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等,為他們今后走向工作崗位,用音樂的美去引導幼兒、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音樂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是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為學前兒童進行音樂活動和教學的重要領域。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過在校幾年的音樂課學習,已掌握了鋼琴、聲樂、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但在實踐中不難看出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較差,體現在表演時缺乏對音樂的理解和正確的表達,所表現的作品很難感動別人,這就是音樂教學的誤區——重技能培養輕審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學生進行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而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同其它審美教育一樣是通過教學活動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它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一種關系到學生內在本質的教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
就目前各級各類具有學前教育專業的院校招生看,首先,所招收的學生學制不一,專科類的有初中起點的三年制中專生、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大專生、有高中起點的三年制專科生、還有對口招生的三年制專科生等等;本科類的有對口招生的二年制學生、有高中起點的四年制學生……其次,所招學生的年齡不一,初中起點的學生大多是十五六歲,高中起點的學生有的十八九歲,年齡大一些的已經二十一二歲。學生骨骼發育已基本完成,身體的靈活性、柔韌性較差,學習類似鋼琴、舞蹈這樣的技能課較為吃力。第三,生源音樂基礎差,大多數來自各級鄉鎮、農村,城市里的學生數量很少,很少有學生在中小學時期接受過良好、系統的音樂教育,甚至有的學生連一首歌曲都不能完整的唱下來,跑調現象經常發生。
從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來看,各科教師已經盡心盡力了,可是有些學生在音樂學習上依然是不開竅,不僅這些學生感到痛苦,老師們也是苦不堪言。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在幼師教育的性質來看,各級各類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不是演員、演奏家,而是培養具有一定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幼兒教師。如何讓這些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盡快適應音樂課的學習,不僅能夠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還能有較高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是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審美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的滲透方法和策略
(一)教師的示范教學滲透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一個有著人格魅力的教師往往是學生在各科學習中崇拜的偶像,教師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學生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效仿之。在技能課學習過程中教師有表情的示范是學生感受音樂美的重要手段,舞蹈老師用美麗的肢體語言向學生展示舞蹈藝術的魅力,聲樂老師用聲情并茂的演唱向學生展現歌曲帶來的心靈的訴說,鋼琴教師用娓娓動聽的琴聲向學生傳達音樂的震撼……教師根據音樂表達的意境,把作品的審美內涵通過示范有滋有味地呈現出來,這種示范不僅具有藝術感染力,還有著強烈的樣板效應,讓學生在欣賞教師示范的同時對作品有所了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感性認識上產生共鳴,增加其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用對比學習法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在音樂教學中,用對比學習法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學習《搖籃曲》(東北民歌)時,老師進行有表情的示范,不妨把舒伯特的《搖籃曲》、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兒歌《睡吧,小寶貝》《小寶寶要睡覺》等屬于搖籃曲風格的作品都唱給學生聽一聽,讓他們感受不同國家搖籃曲風格的差異,同一國家不同地域、不同年齡段搖籃曲風格的差異,讓學生充分體會搖籃曲的節奏、節拍、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感受搖籃曲風格的作品柔和、搖曳、晃動的律動感,用對比的手法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再比如在學習蒙族舞蹈的時候,不妨先讓學生了解蒙族舞蹈的特點: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蒙古舞蹈的風格中,體現在動態上的最鮮明、最有表現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少數民族的舞蹈可以用對比的方法講一下藏族舞蹈,讓學生了解藏族舞蹈是和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虔誠的宗教心理、宗教禮儀及習俗有密切相關的,他們在舞蹈中常用的松胯、弓腰、曲背等動作形成了特有的律動,體現了藏族虔誠的宗教心理,形成了融合農、牧、宗教三者為一體的藏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和高原農牧文化的舞蹈形式。這種用對比學習法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最行之有效的過程。
(三)多元化的滲透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素養的提高,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加強音樂學科之間知識的滲透,比如在學習鋼琴作品《快樂的女戰士》的時候,不妨讓學生課下以自學的方式了解一下作品的創作背景,課堂上再欣賞一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片段,拓展學生對芭蕾舞劇的認識,再聽一聽這部芭蕾舞劇中的一首配歌《萬泉河水清又清》,這首歌曲也是聲樂課教學中經常唱到的作品。再比如在教授兒歌彈唱《拔蘿卜》的時候,不妨先讓學生看看根據這首兒歌創作的音樂表演劇《拔蘿卜》,都學會了以后再讓學生自己編排一下音樂劇《拔蘿卜》,自己畫頭飾,自己布置場景,自己彈琴自己唱,自己導自己演,用一個小小的作品將多學科知識串在一起,活學活用融會貫通。這種將欣賞、鋼琴、聲樂、舞蹈、美術等學科多元化的滲透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和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高。
審美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的滲透,不僅需要有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意識,還需要教師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只有通過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只要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就可以使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從而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鑒別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性質來看,各級各類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幼兒園教師,不是培養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也不是培養專業的演員,而是培養有著一定審美能力和音樂修養的合格的幼兒教師。因此,教師在重視學生技能技巧發展的同時,要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將各個學科所學知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產生美好的學習愿望,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音樂的審美始終貫穿在整個音樂的意境之中,有助于提升她們的審美能力和良好人文素養的形成。
【審美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科的滲透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