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學音樂教育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
轉眼間已在實驗小學實習兩周多了.剛來到實習學校時,面對的是一個身份的轉變,從一名學生轉變為一名實習音樂教師,心中有著無數的期待、向往,也有著擔憂、疑惑.期待的是自己將能作為一名教師,站在神圣的講臺上,激情洋溢的帶領著學生遨游于音樂的海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供大家閱讀。
作為素質教育的音樂教學,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必須是使學生在良好的心態,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實施。
音樂教育是建立在音樂藝術基礎上,是在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進行的,與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樣,有能力、有責任促進學生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得到發展。音樂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參與唱歌、欣賞、音樂游戲、舞蹈、奏樂等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教育。如低年級的學生,其年齡特點是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易持久。在教學過程中就要細心地、反復地觀察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了解他們在接受音樂教育時的特點,把握這些特點才能上好課。
對學生音樂天賦的培養要在學生適當年齡開始。因此,低年級的音樂教育更為重要。學生在入學前,雖然對音高、節奏、節拍已具有一定的認識,但尚未經過聽辯、比較等訓練,因此在唱歌過程中時常會走音,節拍、節奏也不穩定。在教學中就應針對低年段學生的特點,及時培養學生的音高、時值概念,使他們更好的幫助以后的音樂學習。
人們常說: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低年段的孩子喜歡用耳朵聽音樂。老師要根據他們的生理、心理以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理解這一特點,在教學上運用多媒體,使學生即看得懂、聽得懂,能在短時間內進入課堂狀態,參加到音樂課堂活動中。
在音樂教學中,一切音樂教學任務的完成都必須依賴兒童的聽覺能力。因此,聽覺訓練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不論是唱歌、欣賞、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都應在培養學生聽覺感受性的基礎上進行。
所以,要培養、提高低年段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就應該有計劃地進行練耳教學,提高學生對音高、節拍、節奏、速度、力度、音色、音程等音樂表現手段的聽辨能力。例如:在一年級教學中,如何開發學生對音的高、中、低的聽辨力?我通過音樂形象的生動對比,使學生理解和區分高、中、低三個音區的音樂特點。在高音區描繪小鳥、小松鼠等形象,使學生感受到高音區的音色較清澈和明亮;在中音區則可描繪學生自己的活潑形象,讓學生感受到中音區的歌唱性;在低音區描繪大象、老牛、獅子、老虎等形象,使學生感受到低音區的音色較厚實、沉重。
還可以利用動作游戲來鞏固學生的聽辨能力。例如我在高音區演奏時,要求學生做雙手向上舉的動作;在中音區演奏時,學生則雙手放在腰上;在低音區演奏時,學生雙手做下垂動作。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與教學交叉進行即鞏固又發展了對學生聽覺的訓練。馬克思曾說過:“欣賞音樂,需要有辨別音律的耳朵,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這就說明音樂聽覺能力需要早期培養。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每一個音符、節奏型、樂句、樂段都能反映音樂的時間性。學生在學習唱歌、舞蹈、器樂等活動中,首先面對的就是節奏,因此,節奏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教學,而單調、乏味的節奏訓練抑制了學生的興趣。我首先開展各種聽覺訓練,讓學生用耳朵聽、去感知。孩子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節奏無處不有,讓學生通過聽音樂親自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種節奏,如火車聲:轟隆轟隆;鐘表:嘀嗒嘀嗒;小雞叫:嘰嘰嘰嘰;青蛙叫:呱呱呱呱;把生活中形象鮮明的聲音,變成生動有趣的節奏訓練,讓善于模仿的孩子們在愉快中學習。
例:心跳聲:2/4 x x | x x ||
咚 咚 咚 咚
大鼓聲:2/4 x- | x- ||
咚 咚
鐘表聲:2/4 x x x x | x x x x ||
嘀 嗒 嘀 嗒 嘀 嗒 嘀 嗒
母雞下蛋后: 2/4 x x x | x x x ||
咯 咯 嗒 咯 咯 嗒
機槍掃射聲: 2/4 x x x x | x x x x ||
噠 噠 噠 噠 噠 噠 噠 噠
這些聲音都是學生熟悉的聲音,在模仿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會一直很高,多次反復的練習,一些復雜的節奏就不知不覺中掌握了。
采用柯達依教學法,先通過音節的聲音使學生首先從感性上識別,再加以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使學生不覺得節奏訓練枯燥無味,反而更有興趣的去學習。在游戲活動中加深對節奏的感覺和理解。例如,按照分句用象聲詞讀節奏的方法,學生用節奏音節模仿回答的練習:
(師)x x x x x | (生) x x x x x ||
喵 喵 喵 喵喵 ta ta ti ti ta
(師) x x x x x x x x | (生) x x x x x x x x ||
噠 噠 噠 噠 噠 噠 噠噠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師) x - x - | (生) x - x - |
呷 呷 呷 呷
這即推動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悉節奏。
感知完節奏,我就讓學生用律動來表現。如拍手、跺腳、身體晃動等,并隨之教給學生認識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聽的過程中告訴他們是幾拍子,讓他們邊拍手邊聽或者邊拍手邊唱。這些都是學生在有音樂伴奏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進行的活動,這種活動自然、靈活、大膽、不用老師教。小馬跑、大家走、開火車、開飛機、打雷聲、劃船等都可以讓學生們用手拍、用腳跺、用身體去活動。讓學生聽不同的歌曲讓他們去表現,如認識二拍子時,可以讓他們聽《進行曲》,整齊有力;認識四拍子時讓他們聽,《小白兔乖乖》、《小燕子》等歌曲;認識三拍子時,就讓他們聽圓舞曲來表現;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參與學習的效果是最佳的。
除了身體的表現,我還讓學生充分利用打擊樂器,先讓他們了解各種樂器的聲音,是清脆、是渾厚、是長音、是短音,這樣敲就好聽,然后讓學生自己給所學的歌曲配上伴奏,練習合奏。
通過各種豐富的節奏練習,發展了學生對節奏的模仿與辨認,運用自己的聽覺,在音樂藝術中發現音樂的美。
上述的兩種教學活動都是通過寓教于樂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在整個小學音樂教學中,只有由低抓起,由淺至深、循序漸進的去培養學生、引導他們,才會使音樂教育在培養孩子們茁壯成長的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中小學音樂教育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相關文章:
談鋼琴即興伴奏應注重能力的培養03-18
淺談鋼琴即興伴奏應注重能力的培養03-20
中學英語教學應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03-20
淺析小區規劃設計中應注重的幾個問題11-24
論析大學應確立以文化為主體的教育理想03-18
初中歷史學科應注重創新教育03-20
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興趣培養03-08
淺論當代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03-08
對改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思考03-08
試論網絡社會:中小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新契機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