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范唱在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范唱是聲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師在聲樂教學中富有情感的范唱是通過人聲傳遞的審美情感,它比采用其他的藝術手段更加直觀和具體,更能誘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因而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應該很好地運用。但是教師也應該用辯證的眼光正確看待范唱,不能忽視范唱在教學中存在的弊病。純粹模唱式的范唱使學生在樹立正確聲音概念的初級階段不能獲得真正的認知而盲目模仿,忽視正確發聲方法的建立;在作品的理解和演唱階段盲目的模仿范唱會使學生對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缺乏獨創性和真實性。因此教師應該把握范唱的尺度,合理運用范唱,才能避免范唱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范唱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目前范唱在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純“模唱式”的范唱教學法,使學生不明道理,導致盲目模仿
在聲樂教學的初級階段,有些教師將范唱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一聽出學生發聲方法不對就馬上范唱正確的發聲方法,然后要求學生以此“模唱”,并沒有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造成此錯誤的原因和具體的解決方法,使學生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下盲目模唱。這必然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注重模仿教師的音色、音量,從而忽視正確歌唱發聲方法的建立。聲樂藝術的特點注定了它只有在演唱者獲得正確的感知后,再通過自身的探索和練習不斷地加以鞏固才能掌握聲樂演唱的技能。純“模唱式”教學法在教學效果上常常表現為有些悟性較高的學生恰好音色和教師相近,可以較容易地模仿教師聲音中圓潤、結實等特點,因而在課堂上能很快地配合教師將歌唱中的弊病改掉。但是因為只是純粹的模仿并無真正的理解,學生一旦離開這位被模仿的教師就無從唱起了,所以幾乎每節課都要“返工”重來,反反復復,原地踏步;而那些悟性不高的學生在課堂上往往達不到教師的要求,就只能一句不行再來一句的“模唱”,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又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耗費教師的嗓音,毫無教學效果可言。
在聲樂作品的學習演唱階段,教師對新作品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會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和深刻的啟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對作品風格的把握。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教師的聲樂演唱水平,對聲樂作品的創造性解釋和體驗的能力,藝術的表現力等都直接影響著范唱的質量。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聲樂教師都像卡拉斯一樣是全能歌唱家,教師的范唱不可能針對所有的教學對象而做到面面俱到。而教師的這種范唱是將教師自己對聲樂作品的理解灌輸給學生,給了學生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學生的模仿性較強,教師的范唱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使得學生對該聲樂作品的學習演唱過程從一定程度上講只是對教師知識經驗的重復,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逐漸失去其自身探索的欲望,同時也喪失了對聲音的主動判斷能力。
(二)依靠影像和音響資料的示范教學法,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導致演唱缺乏真實性和創造性
許多高師院校由于師資的限制未開設專門針對音樂學習的外語課,諸如意大利語、德語、法語、捷克語等。而聲樂教學中對外國聲樂作品的涉及又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對外國作品的學習,尤其是語言方面的學習過多地依靠現有的影像資料和音響資料。這種示范性的學習常會導致學生一味地鸚鵡學舌,只知其音不知其意,純機械式的模仿影像資料和音響資料中范唱者的語音,同時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也可能不自覺地模仿范唱者的音色、作品處理、藝術表現等方面的內容。而實際上有些學生就是以范唱為標準來刻意模仿的,以自己表現的聲音與范唱分毫不差作為評價自己這首曲目處理得完整與否的標準,完全忽略對作品中作曲家的意圖、作品的歷史意義和內涵的認識和體驗,缺乏真實的情感。長久下來學生會對范唱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拿到新作品沒有范唱就不知如何下手,學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淡薄,缺乏對聲樂作品的獨到見解,不能根據自己的條件和特長找到最適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無法形成獨特的個人演唱風格。
二、如何正確認識范唱的作用和地位,把握范唱教學的尺度
聲樂學習的過程依靠高度的聽覺體驗,只有在正確的要求和指導下自己及時不斷地進行修正和改進,才能掌握聲樂技能。教師的范唱要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范唱要把握適度原則,應充分掌握范唱的時機,在學生遇到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時才去演示和啟發,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即做到所謂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一)范唱應注意適度、適時原則,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覺分辨能力
范唱一般較適用于中低年級,尤其適用于低年級。在聲樂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運用范唱教學法時要防止學生單純地模仿教師的聲音,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對歌唱方法的學習上來。要提醒學生對待范唱不在于模仿其音色、音量,而是在于抓住正確的發聲方法,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啟發學生準確地記住自己最好的聲音,并逐步達到運用自如、得心應手的程度。
教學中要著重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耳朵有時比嗓子還重要,聽覺會幫助我們完成發聲技能技巧上的各項要求,指揮發聲器官的運動,辨別歌唱發聲中正誤。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模仿的是壞的榜樣或不規范的教師的范唱,那么他在演唱上就注定不會成功。所以要避免走彎道,學生就應該有良好的聽覺分辨能力,即使教師的演唱水平很高,學生也要根據自己聲音的特質去模仿教師的歌唱方法,在學習中要將模仿和獨創結合起來,保持自己聲音的個性特征。
(二)重視示范教學法和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與互補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示范教學法和比喻教學法的互補,通過各種形象的比喻啟發學生,使學生獲得系統的聲樂理論知識,同時又通過聆聽教師的范唱,提高學生的聽覺分辨能力,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如意大利美聲學派常用“把聲音喝下去”或“把嗓音吸進去的比喻”來作為解釋打開喉嚨的手段;有的教師用“半打哈欠”的比喻來闡述歌唱發聲中所需要的打開“軟口蓋”時發聲器官各部位的協調動作原理,并適時地配合教師的范唱,能較快幫助學生建立喉頭穩定的觀念。
(三)指導學生先學習理論后聽范唱,作品演唱做到有感而發
聲樂藝術就其特性來說是一種善于表情的藝術,聲樂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內涵,作為第二度創造的聲樂演唱,它最重要的藝術使命之一就是深刻揭示和完美再現音樂中的情感內涵。音樂的靈魂在于情,演唱者的感情應是先陶醉自己后感動他人,在賀雷秀·勃那的詩句中寫到:“你若欲感動他人,情感必須漫過心弦。”而真實的情感必須建立在充分理解作品情感內涵的基礎之上,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范唱或以音響資料的直觀印象而進行簡單的模仿。正如康德拉申所說:“囿居在聲音中是不行的,這將導致想象的貧乏和處理的簡單化。”
正確的理論是指導聲樂實踐的科學依據。美國著名音樂分析家尤金·納莫所說:“表演者為完成對作曲家和聽眾的藝術職責,作為共同創造者,必須獲得理論和分析能力,以達到不僅知道如何解釋,而且也知道一種解釋與另一種解釋的不同。誠然,分析是對一部藝術作品的一種理性上的沖擊,但表演者不對各種參數因素進行詳盡研究就永遠不能了解偉大作品的美學深度。在這項事業中,分析理論在表演者的教育方面不僅是極為重要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對待陌生的聲樂作品,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應先從其音響結構自身去進行解釋和分析,然后再通過掌握有關的聲樂作品創作意圖的第一手資料,如作曲家的日記、創作札記、書信以及傳記等,去深入了解作曲家的生活和思想,從中尋找理解和解釋聲樂作品意義和內涵的線索。在理解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思考中找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動腦筋解決作品的難點和重點,提高自己處理作品的能力。學生可以大膽地發揮創造,然后再與教師或音響的范唱相對比,比較出自己和范唱之間的差距與不同,思考為什么不同,哪個更好,進行取長補短的借鑒。這樣范唱的效果就比較明顯,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演唱中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內涵,真正做到有感而發,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使聲樂表演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
三、結語
范唱教學是聲樂技能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又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只有恰當、正確地運用范唱,才能使教師的授課過程輕松自如,才能培養學生的聽覺分辨能力,訓練學生敏銳的音樂聽覺,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范唱獲得啟發,了解正確的發聲方法,從而建立正確的歌唱發聲概念。因此,范唱的運用應該遵循目的性、針對性、適度性、適時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范唱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談范唱在教學中的幾個問題】相關文章:
談軟件測試的幾個問題03-19
談英語教學中的提問教學03-19
談英語詞匯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03-19
談數學教學中的游戲設計03-18
談聲樂教學中的示范與模仿12-05
談QuartusI在教學中的應用03-18
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游戲教學03-18
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03-19
談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