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漢文化導入論文
摘要:外語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以往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強調加強對西方文化背景導入的同時,卻往往忽視中國文化的導入,從而造成一些大學生用英語恰當地表達中國的傳統文化信息時遇到障礙,使跨文化交際難以順利實現。文章在回顧文化教學的基礎上,論述在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加強中國漢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在教學中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外語教學 文化教學 中國文化導入
一、引言
語言和文化關系密切。語言承載并象征著文化現實,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既然語言和與其相關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教授一種語言就不可避免地會教授其相關文化,因為任何一種語言教學都不可能在文化真空中發生。我國的外語教育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內受到結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影響,過分地強調語言的形式而忽略了語言的意義。學習者死記硬背、模仿學習、機械訓練、句型練習,結果導致許多人語言交際能力差。隨著20世紀七十年代后期的改革開放,最新的外語教學法—交際教學法也傳人中國。交際教學法把意義作為語言教學的最高目標,而意義的表達受某種文化規范的限制。這就意味著這種教學法將語言與文化結合起來了。但是閱讀了許多發表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的有關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方面的文章以后不難發現,我國許多教育家、語言學家和英語教師在充分肯定了了解目的語文化在跨文化交際和外語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時,卻忽略了文化交流是雙向的這一基本理論,忽視本國文化的教育和輸出。中國人在跨文化交際中對中國本土文化了解不到位,無法用正確的英語表達,導致交際失敗或低效。
二、高校英語教學中導入中國文化的現狀
文化教育作為外語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得到了語言理論工作者和廣大外語教師的普遍認同。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大學英語選用的英語教材和課堂上大量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與習俗,并且開設了以英美文化為背景和核心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這對外語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了解了英美國家的文化,提高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但人們一味地強調目的語文化教學單向地導人目的語文化,片面地理解和吸收目的語文化,而很少涉及母語文化,使母語文化在外語教學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輕視和沖擊。作為交際主體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國文化之英語表達,基本上仍處于被忽視狀態。從叢外語發現有許多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國青年學者在與西方人交往過程中,不能用英語表達母語文化,顯示不出來自文化古國的學者所應具有的深厚文化素養和獨立的文化風范。當西方同行懷著敬意探詢Confucianism /Taoism儒/道)的真諦時,我們的學習者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顧左右而言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現在的學生談到西方的“圣誕節”或“情人節”滔滔不絕,而提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時卻不知如何用英語表達,無法進行真正有效的雙向跨文化交流。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英語教學的方法和實效。
三、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目的語文化、漢文化和新疆本土文化的兼容并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新疆高校外語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跨文化交際成功的基本前提
外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訓練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即培養學生成功地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質。跨文化交際是語言與文化的雙向交際,而完全失去自我文化的交際就變成了單向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決不能僅局限于對交際對象的“理解”方面,而且還有與交際對象的“文化共享”和對交際對象的“文化影響”方面,在某些情況下,后兩者對于成功交際則更為重要。在發展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進程中,精通英語的少數民族人才將起到重要的“排頭兵”和“領頭羊”的作用。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為少數民族大學生開設英語課,可以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他們能夠以英語為工具了解國外先進的科學知識與技能,提高自身素質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知識型勞動者,進而促進整個少數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總是睜大好奇的眼睛看著外面精彩的世界。學習外語的目的主要是幫助我們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段時期的交流主要是單向的外國文化導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有了很大提高,世界各個國家對中國政治、經濟的興趣,必然擴展到對文化的興趣,必然要對中國語言的學習問題提出迫切要求。在這個大的國際形勢下,我們學習外語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目的語文化的單向導人,也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這種跨文化交際既有可能因為彼此缺乏對對方文化的了解而出現交際失誤,也有可能因為不會使用外語進行本土文化表述而導致交際中斷。如果犧牲中國文化而促進了西方文化,仍然會造成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障礙,對于國際交流的負面影響比以往因缺乏西方文化的負面影響還要嚴重。因此,在外語教學中,在對目的語文化的側重的同時還應加強母語文化教學,尤其是加強母語文化的外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并幫助學生作相應的中西文化對比,使他們對中西文化的本質和表象上的差異和共同點獲得比較探刻的了解,這是成功交際的前提。在具體的交際中,還必須懂得合理運用目的語文化的知識指導自己的言行,需要恰當得體地向對方解釋和介紹母語文化的內涵。只有做到了這兩點才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他們在實際的交際中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二)更好地習得英語語言及其文化的有效途徑
學習外語時,完全脫離母語是不可能的。語言之間有些普遍現象,不參考母語,不與母語對比就談不上學好外語。我國翻譯界的老前輩的治學經歷已經最好地證明了這一事實。他們把博大精深的母語文化和外語文化與個人人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造就了他們杰出的外語水平和外語交際能力。脫離了母語文化的外語學習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難以培養出高層次外語人才的。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研究者過多地關注母語文化在外語學習中的負遷移,卻往往忽略了母語文化還可以在以跨文化交際為目的的外語教學中發揮正遷移的作用。我們要做的是有效地排除母語文化的負遷移作用,充分發揮它的正遷移作用,利用母語與母語文化知識來促進英語學習中有共性的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因此,學習者要注意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一方面文化的自我意識有助于我們進行語言與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把通過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作為通向理解其他文化的橋梁,有助于我們對目的語文化的掌握。在以跨文化交際為目的的外語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收人一些體現外語學習者母語文化的語言項目,促進學生更有效地進行目的語的語言和文化的學習。
(三)弘揚中國文化,樹立民族自豪感的必要手段
跨文化交際是雙向交流的過程,交際雙方都應了解對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對方的文化習慣。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異文化,特別是英語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進人我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明顯要大于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們的文化空間正在被慢慢地滲透,它也正在改變著年輕一代的思維方式,這遠比一場實際的戰爭要可怕。在跨文化交際中過分強調對異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形成了一種輕視乃至忽略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來文化的風氣。面對英語文化的沖擊,在外語教學中如何保持和發揚光大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新疆本土文化,應該引起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要使外語教學變得有效且符合實際,教學過程中就需注重培養和強化文化的平等交流意識即開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識,避免外語教學成為英美社會文化統治的工具,或者染上民族優越的特征。季羨林先生提出,“把中國文化的精華送到西方國家去。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這既有政治意義,也有學術意義”。這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能顯示出文化大國的學者所應有的深厚文化素養和獨立的文化人格。
在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在西方文化、漢文化以及新疆本土文化之間的對比學習,實現學生對多元文化更廣、更深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文化教學時還要認識到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訓練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要避免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過分強調對異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形成一種輕視乃至忽略漢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來文化的風氣。防止盲目崇洋媚外和完全西化,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既吸收其他民族的優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成為傳播中華民族文化的使者,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國溝通交往的橋梁。
(四)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必要手段
通過中西方文化對比,加深少數民族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分辨、分析能力,加深他們對中國文化本質特征的了解,讓他們理解祖國五千年悠久而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兄弟姐妹在長期的歷史交融中共同締造的;要警惕和抵制國際敵對勢力、境內外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在文化領域、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和破壞,始終把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擺在首位;訓練他們使用英語中介語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四、外語教學中融合母語文化的主要方法
(一)融合法
將語言材料與文化內容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如學生的英語教材中很多課文的語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紹東西方國家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內容。教師要啟發學生在學習英語課文時如果遇到介紹西方國家的某種文化現象時要舉一反三地從自己的母語文化的角度加以比較和對比,這樣可以更好地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比較法
這一方法是跨文化語言交際教學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過對比才能發現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異同,從而獲得一種文化敏感性。教師在語言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向學生講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異同之處,這樣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
(三)實踐法
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包括看英文錄像和電影、幻燈片,觀察英美人的日常生活交際習慣,獲得感性認識;教師做講座,介紹英美國家的風俗民情、文化概況并與中國相比較。讓學生了解導致這些異同出現的社會歷史根源以及它們所折射出來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才能做到對本民族文化既不夜郎自大,也不輕易自卑,對目的語文化也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成為合格的中西方文化傳遞的使者。
(四)文化講座或文化討論
文化講座是以班級為單位,在對比中西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教師通過主題分類和歸納來介紹、分析和解釋較為突出的文化現象和特征。在文化討論中教師是組織者,他們的作用是充分調動班級成員的積極性,對某個文化專題進行有步驟的、面對面的討論,加深學生對這個專題的理解。文化講座或文化討論能否在文化教學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態度。如果一個班的學生普遍比較活躍,教師可以多選擇文化討論的形式;如果學生過于拘謹,不善言談,教師可以采用文化講座的形式,但是教師必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五、結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日益高漲,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需求會越來越緊迫。學生學習英語則必須肩負起在國際交流中傳播和弘揚中國優秀文化的歷史責任。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而且還要有較深厚的中國文化的素質以及敏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在英語教學中導人中國文化的歷史重任。教師在側重介紹目的語文化的同時,還應該加強母語文化的教學,注重學習者母語文化外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同時通過比較英漢文化的異同,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淺析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漢文化導入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高職院校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08-25
淺析數學中的課前導入07-09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論文06-24
淺析情感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8-16
淺析高校舞蹈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7-16
淺析大學英語交際能力培養中的文化導入08-04
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09-26
談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08-15
淺析高校美術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