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1 引言
我國英語教學由于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學生學習英語的結果是高分低能,這是我國英語教學中最為普遍和最為嚴重的問題。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積極配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一些英語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而忽略了學生的反饋,很少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長此以往導致了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實踐能力較差,而對待英語的情感態度消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以培養學生實踐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教學理念成為主要的教學觀念,這要求英語教師首先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利用英語學科的特點來開展研究性的學習,通過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多元的學習環境,并且為學生構建多渠道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形成積極的英語學習態度和實踐能力。實踐證明,開展多元化的教學目標有利于實施研究性的學習,反過來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有助于實現多元化的教學目標。綜上所述,英語學科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方式既是趨勢又有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研究性學習的運用有助于教法與學法的融合。研究性學習與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一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需要在課堂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積極探究和體驗知識,逐漸養成樂于探究和積極求知的心理品質,為實施研究性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研究性學習是對課堂英語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因此需要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從單一學科向相關學科和邊緣學科發展,形成研究性學習的系列資料。
第二,英語教學中的專題單元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主題。以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為前提,專題單元部分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主題,在不破壞知識的邏輯結構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延伸和穿插一些與該主題相關的研究內容。一是可以從教材中選擇現成的研究課題開展研究活動,例如,有關人物傳記的,有關環境環保的,有關理想的等。二是英語教師可以從生活中選擇與單元內容相關的課題,比如學生都非常感興趣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節日文化的差異,這就需要學生課前做大量的搜集和篩選工作,并且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分析。雖然這是常見的問題,但是學生通過自己親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且最后解決問題,可以真正地鍛煉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2 信息時代對英語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首先,信息時代可以為英語研究性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信息時代主要的特點就是互聯網和計算機的運用,使得世界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而新時期的'教育也進入了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互聯網成為全球最大的信息共享平臺,它所擁有的信息量幾乎包含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通過各種各樣的網站尋找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其廣博的信息量是其他載體所無法相比的。信息技術的運用給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從教學的理念、方式、內容和評價手段幾個方面都發生了根本的變革,可以說信息時代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對教育信息資源的利用,所以,通過在網絡上搜集學習和研究資料是研究性學習的基礎和條件。
其次,互聯網的各種不同站可以為英語研究性學習提供有針對性的參考資料。網絡上有關英語學習的網絡不計其數,很多網站都給英語學習提供了便利,例如,有關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的網站等等,師生都可以在網上搜集教學資料和學習資料。但是由于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側重于對系統知識的訓練,比如,以詞匯語法和句子結構為主,而對語言材料傳授的信息量過少,難以發揮網絡優勢滿足信息時代英語學習講求效率的要求。為此,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從網絡上獲取大量的學習資源為教學所服務,并且英語研究性學習提供支持,從而改變傳統英語教學中過分依賴教材和依賴教師的學習方式。
最后,信息時代可以為英語研究習性學習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也讓信息交流更迅速。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可以獲取資源的信息庫,它更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交流與分享的學習環境,研究性學習非常適合在這個環境中通過交流與分析來開展。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指導者之間都可以在線交流和探討,共同構建和分享知識,在探討中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問題,反思自己的想法。網絡環境下的探討有同步交流和異步交流,同步交流就是在線視頻、語音和聊天等,異步則是雙方一方沒有同一時間交流,而是以郵件等形式實現交流,無論哪種形式,都可以引入英語研究性學習之中,學習者甚至可以和學科專家進行各種實例的探討,這種學習方式突破了教室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同時學生可以掌握最前沿的信息資源,進一步加強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增強獲取知識的靈活性。
3 信息時代英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變化
信息時代網絡化的研究性學習在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的同時也在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于網絡時代的研究性學習是具有實踐性、開放性和自主性與過程性的特點的,因此轉變了傳統的教師角色和地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是研究性學習的管理組織者。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教學方式,也是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研究性學習的課堂上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與管理者。傳統的課堂是封閉式教學,由學校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安排,以便對學生進行統一的管理。但是基于信息時代網絡化的研究性學習是以互聯網為基礎,是一種開放的學習形式,學生學習的地點可以在教室、可以在社會上,學習的時間和方式都可以根據情況有所不同,可以說研究性學習的靈活性更強。在這種背景下,統一的組織與管理是達不到目的的,教師則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記錄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教師是研究性學習的協作者與協調者。由于信息時代網絡化的研究性學習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綜合性以及社會性等特點,因此,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可能涉及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這就需要教師的協調與協作。比如,有時候英語教師需要協調其他學科的教師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給予指導和支持,以語文教師來說,撰寫論文寫報告是語文老師的強項,數學教師擅長數據和邏輯,在學生進行相關主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這些學科教師的幫助與協作才能完成。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需要協調學生家長與社會各界人士,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獲取他們的支持與幫助。
再次,教師是研究性學習的引導者。在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任何階段,教師的引導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從課題的準備開始,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課題研究的各個要素,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同時確立研究的手段。在研究的實施階段,教師則需要認真跟進研究的進展,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提供引導與咨詢等。在課題的結題階段,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整理思緒、表達課題的研究成果,及時表揚學生的創造性表現。
最后,教師應該是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者。評價不應該是在學習完成研究性之后進行總結性的評價,教師要參與學生的研究過程,并不斷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的研究情況進行過程性評價,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的互評與學生的自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能夠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
4 信息時代英語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第一,開放性的研究學習與管理之間的問題。信息時代的研究性學習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呈現出開放性的特點,開放體現在時間與空間的靈活性方面,然而這種靈活性給教師的管理和學校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擾,開放與管理二者之間到底哪個更重要,如何來協調是至關重要的。筆者通過實踐認為把握二者之間的“度”需要做到:信息時代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必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組織有管理地進行,教師必須進行實地的考察和觀察研究的課題是否具有研究的價值,同時,研究性學習技能需要長期的訓練,不能一蹴而就地馬上進行研究性學習。
第二,研究性學習中有效參與研究與有效合作研究的問題。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基本的活動方式,因此小組成員的研究能力直接關系到該小組研究目標的達成。筆者通過實踐觀察發現,性格與參與研究的關系較大,比如,性格開朗的學生更容易獲取參與研究性學習的機會,同時更容易受到教師和同學的關注與肯定,而性格靦腆的學生則更可能成為研究性學習的旁觀者,不論哪種性格參與研究,幾乎沒有無效的參與,而只有高效和低效之分。小組研究目標的達成需要全體小組成員的參與,而小組成員的優勢有互補與整合,筆者認為英語教師在劃分小組時應該做到優勢互補和性格的互補,達到共同的目標,組內進行交流和競爭。
第三,防止抄襲他人研究成果的問題。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結果是以解題報告的形式進行表達的,筆者通過實踐指導發現,一些學生對相關的研究課題直接從網上下載他人的研究成果,對其進行簡單的修改,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研究性學習的初衷,也無法體現學生自己的研究能力,不但沒有實現研究性學習的意義,反而出現了學風不良的新問題。筆者認為在課堂的選題階段,英語教師應該嚴格把關,引導學生結合學科特點與興趣、優勢等,選擇既有創新性又不脫離實際的課題進行研究,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跟進學生的研究進展,對學生的困難給予幫助和指導,同時及時監督和管理學生的研究方式,杜絕抄襲他人研究成果的不良行為發生。
參考文獻
[1] 沈碧莉。研究性學習與英語教學[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3.
[2] 陳越。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實踐[J].人民教育,2001(8)。
[3] 衛彩霞。永昌一中英語研究性學習實驗的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4] 劉曄。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策略的探討[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3.
【研究性學習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