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英語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技術、文化等方面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社會不僅急需大批英語專業人材,而且急需大批既有專業知識、又具備一定英語水平的社會實用型人材,這對高等院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方面的培養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材呢?我們要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寫的能力,使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信息,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打下較好的基礎。本文簡要闡述了英語教學和英語文化的關系,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并結合教學實踐,論述了課堂上文化導入的幾種做法。
關鍵詞:英語文化 導入 英語教學
0 引言
和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演變、發展都和文化息息相關,可以說,任何一種語言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其語音、句法、語義以及在不同場合的具體運用都帶有鮮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散布于語言系統的每一個角落,影響甚至制約著語言的結構、修辭、交際模式等。在外語教學中重視目的語文化的導入,對加深學生對外語的領悟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把外語教學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了解目的語的文化就很難甚至無法做到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一語言。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包括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人類文化價值觀念構成的知識體系。
我們習慣于用東方文化背景去理解西方文化,盡管外形上非常相似,而由于貌合神離,常常形成難過的關口,所以抓住英漢區別,了解背景知識,應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我國目前的大學英語公共英語教學已成為整個英語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各高校整體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有的大學生過了大學英語四級、六級,但英語口筆頭的交際能力卻很差,說起話寫起文章來往往詞不達意,這里面原因很多,如過分重視語言的輸入積累而忽視了輸出創造,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等。但教學過程中對文化因素的不夠重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很多大學英語老師只熱衷于給學生講授語言點,缺乏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傳授和解釋語言知識的能力,殊不知正是那此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文化構成了我們“語言的底座”(Sapir,Edward. 1972. Language Defined),對我們的英語學習效率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們知道,要正確使用一種語言必須具備兩類知識,一類是有關該語言本身的結構體系方面的知識,也即語音、語法、詞匯三方面的實際知識;一類是與該語言有關的各種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方面的實際知識,包括各種“語言的”或“非語言的”交際知識、交際規則,這兩類知識的融合才能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對母語和外語都是如此。學生只有在熟知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識之后,才能更加自如和準確的使用英語,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大學英語》精讀的編寫在內容安排上由淺入深,融知識性、利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課文的詞匯解釋簡明扼要,練習安排合理有序,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和交際能力,這是這套教材的特點和優點。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教學目的和具體要求,考慮到課堂教學中的可操作性,筆者認為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可以首先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 關于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
這里所說的文化背景知識包括英語國家的政治、歷史、地理、風土民情、倫理道德、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影響、制約人們思想和行為的一些宏觀因素。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非常必要,因為他們不象英語專業的學生那樣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英語語言材料,和外教交流的時間相對也少。所以在課時最多的精讀課教學中介紹文化背景知識,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大學英語》精讀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歷史、科技、人物、風俗、生活等很多方面,但由于篇幅的原因,各個方面的內容都只能是略有涉獵,課后的注釋也不可能詳盡,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補充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給學生提供一些更直觀、更豐富、更有趣的文化信息。比如第一冊有兩個單元都是描寫發生在圣誕節期間的故事Unit5:A Miserable,Merry Christmas;Unit7:The Sampler,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就圣誕節的起源、它的慶祝方式、它在西方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提問、組織課堂討論而導入課文教學。
2 對英語習語的討論
習語是指在意義和結構兩方面都相對穩定的詞組和句子,包括諺語、格言、固定表達法等。習語是一種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它受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地理環境等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盡管英漢語言中部分習語很相近,如“to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如 “walls have ears”和“隔墻有耳”,還有一些英語中的習語已成為漢語習語的一部分,但大多數英語習語在漢語中是沒有對應的表達方式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補充一些解釋和說明,比如介紹它們的起源,和漢語習語進行比較,引入相關的習語,等等,這樣學生既獲得了語言知識,又加深了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大學英語》精讀中出現的習語都很常見且具有代表性,在課堂上花一些時間進行討論是很必要的,這里僅舉一例加以說明。
This was the last straw, I was very young: the prospect of working under a woman constituted the ultimate indignity. ( Book 2. Unit 4: My First Job. Line 43-44)
這句習語取自“It’ 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 s back”,意為“再也不能忍受”,教師可在課文
【論英語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相關文章:
淺論英語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03-21
探析英語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03-20
淺探英語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03-20
談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03-19
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03-19
淺析高職院校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12-02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論文11-21
淺論英語教學的跨文化導入03-18
論析兒童英語教育中的目標語文化信息導入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