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語言石化現象
摘要:本文試闡述了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易產生石化的語言項目,并提出針對語言石化現象的教學對策,以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促使學習者最大程度地掌握外語知識和延緩或避免石化現象的產生。
關鍵詞:語言石化 大學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在語言學上,我們將凝固在中介語中的頑固性錯誤稱為語言石化(fossilization)。它可存在于語音、語法和詞匯中。其中以語音石化尤為突出。由于語言石化現象是第二語言學習中的普遍現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習者目的語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試分析了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易產生石化的語言項目,并提出針對語言石化現象的教學對策。
一、語言石化現象的基本概念
語言學家們認為中介語系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連續體,它的發展是指語言學習者所掌握的目的語知識從“0”狀態向以該目的語為母語的本族語者(NSs)的語言能力狀態不斷前進的過程。但對于絕大多數學習者來說,這一前進過程無法順利完成,他們的中介語水平永遠無法達到NSs的語言能力狀態。Selinke將這一現象定義為“石化”(fossilization),即學習者中介語系統的“長期”(long-term)停滯不前,當他們的中介語系統仍包含有一些與目的語不符的“語言結構”(structures)時,他們就停止了學習,他們的中介語永遠無法發展到NSs的狀態。Selinker在1996年重申了石化的定義,他指出“語言石化現象是指外語學習者的中介語中一些語言項目、語法規則和系統性知識趨向于固定下來的狀態,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量的變化對改變這種固定狀態不起作用”。這一新定義克服了1972年的定義中的缺陷。
二、大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易產生石化的語言項目
1.語音石化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我們的大學生在將近十年英語學習之后,仍然無法克服他們的“中國腔”。比如說,他們常常出現長短元音不分,甚至是用漢語中某些相近的音替代漢語中沒有的讀音的現象,而且,英語是以重音計時的語言,而漢語是以音節計時的語言。由于兩者的不同,中國學生在朗讀英語時,往往會破壞英語的節律讀成漢語式的英語在語音節律上造成石化。此外,學生的來源地區對于他們語音石化也有一定影響,如來自有些南方地區的學生的語音有著明顯的方言特點,或者來自偏遠貧困地區的學生由于語言學習初期接觸到不正確的發音而出現的一些很難糾正的語音的錯誤。
2.詞義石化
語言與文化是息息相關的,由于使用英、漢兩種語言民族的社會文化的極大差異,英漢兩種語言中完全同一對等的詞語微乎其微,因此,學習者很容易在以下兩個方面發生石化現象:其一,詞義誤等的石化現象。學生們在與英美人士交際或翻譯時,常依照漢義來選擇英語詞匯其實是風馬牛不相及,如lover一詞在英語中指情夫或情婦,與husband或wife的含義完全不同,而漢語中的“愛人”一詞一般指自己的配偶,因此把lover一詞當作漢語中“愛人”來指自己的配偶就會引起誤會了。其二,情感差異的石化現象。語言除了傳遞信息以外,還要表達說話人或作者對所講事物與聽者、讀者的態度,也就是表達感情。詞匯表中的有些詞語在翻譯時雖然已將其主要概念表達了出來,卻忽視了其內在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內涵,使不明實情的中國學生白受其苦。如“狗”在漢語中多有“卑鄙”等貶義,,但在英語中,dog卻又有“忠誠,友愛,可愛”等褒義。
因此,學習者務必要弄清詞語在不同語言中的內涵意義,直譯是絕不可取的。如果在運用英語時一再出現由此原因引起的錯誤表達,那么語義方面的石化現象就會產生。
三、針對語言石化現象的教學對策
作為二語習得過程中的一個普遍問題,語言石化現象的研究對于第二語言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語言教師應該在深入了解石化現象的成因及其本質的基礎之上,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延緩或防止石化現象的產生,使之更加接近目的語。
1.學習策略的訓練
研究表明,在整個二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是外語學習的主體。在接受語言輸入時,學習者對其進行分析處理并從中“悟”出規則,加以吸收。在語言輸出時,學習者在對自己的語言行為進行自我監控等一系列過程中,始終處于一個異常活躍的狀態中。每一個外語學習者在試圖完成某一學習和認知任務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調動自己的原有知識和認知策略。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對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學習策略提高語言學習能力。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對學習目的語的認識,幫助學生確立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定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努力摸索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運用多種學習策略,由被動轉為主動自覺學習。這樣,學習者在交際時心理壓力減輕,增強了信心和學習動機,積極主動利用所學知識努力創新。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語言石化的形成。
2.正確對待學習者的錯誤
外語學習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錯誤固然不好,但也并不是只有消極意義而沒有積極意義。一般地說,對學生外語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行為主義的機械態度,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刺激———反應的過程,要通過不斷的強化來形成正確的語言習慣。因而,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容許學生錯誤的存在,對錯誤采取有錯必糾、有錯即改的方針,強調學生語言的準確性。這樣做的結果是容易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學生怕產生錯誤,怕人笑話,不敢大膽開口,久而久之,就索性緘默不說。另一種是功能派的寬容態度,認為錯誤是語言學習從不完善到完善的標志,學習過程中產生錯誤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不需要及時糾正,錯誤可以隨著學習者的進步逐漸改正。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錯誤聽其自然,只強調學生語言的流利性。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雖然克服了怕產生錯誤的心理,但是說話毫不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停留在洋涇浜語的水平,無法準確表達。應該說,以上兩種對待錯誤的態度都存在片面性。我們對待錯誤既不能有錯必糾,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注意錯誤產生的原因,采取靈活多樣的辦法,有針對性地糾正語言錯誤。
參考文獻:
[1]Cohen A. D.Language Learning[M].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 1990.
[2]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J].外語研究.
[3]周紅云.語言的僵化現象[J].外語界, 2003, (4).
[4]范燁.關于中介語對話的研究報告[J].外語界.
[5]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6]王初明.影響外語學習的兩大要素與外語教學[J].外語界, 2001,(6):8-12.
論文網在線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語言石化現象】相關文章:
論體罰學生現象中的法律題目03-23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教育03-18
論《墨子》研究中援墨注儒現象03-15
淺析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03-16
論PowerPoint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12-06
中介語石化現象與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03-16
論商務語言策略中的禮貌原則03-19
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商培養11-28
論情感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