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的文化能力導向
摘要:以語言的文化本質為認識基礎、以文化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文化能力導向,將構成未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潮流。加強對語言文化能力的理論探討,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較強語言能力之上的文化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適應信息化、全球化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文化能力;語言文化;教學理念;課程體系
1文化能力導向問題的提出
最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年)指出:大學英語教學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我們可以從中梳理出三種理念和導向:(1)語言知識導向。在1999年以前,受傳統(tǒng)語言學思想的影響,大學英語注重語言知識的教學,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和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2)語言技能導向。1999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將各種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分為兩個層次,即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提高了對學生寫、說能力(即主動輸出信息的能力)的要求。(3)語言交際能力導向。進入21世紀以后,在社會語言學理論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學強調建立在語言技能基礎之上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學生具備綜合性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適應跨文化交際的需要。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興起的文化研究思潮對語言學理論產(chǎn)生重大影響,語言學研究的主流已逐漸從20世紀中葉興起的社會范式轉向了人類中心范式,語言學、文化學、交際學、教育學、社會語言學、跨文化交際學、心理語言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等學科理論對“人的語言”進行綜合性研究,提出了“語言文化”和“文化能力”等概念,并對語言與文化能力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考察。語言學研究的這種態(tài)勢,正在或者將會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一種嶄新的理念和導向——文化能力導向。
2語言文化教學理念與文化能力教學導向
語言文化學者把語言看成文化的第一要素,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張維鼎認為,語言顯然是人最重要的文化環(huán)境,人們所講的母語往往成為人們認知和接受外部世界的思維方式。就因為這樣,語言還決定了人的感知、感情、思維意識甚至無意識的基本格局。同時也決定了人的文化心態(tài)。語言同時也就成了人們維系人際社會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的紐帶。從這個意義而言,語言既是文化發(fā)展的媒介,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核心、最具影響力的部分?傊,語言是文化的符號,文化是語言的深層構建機制。
語言文化理論揭示了語言在文化系統(tǒng)中的雙重特性:一是文化的一般本質屬性,語言即為一個文化世界;二是語言的文化工具屬性,它推動其他文化的產(chǎn)生,并記載和傳承其他文化。
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理念只承認語言的載體、工具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上忽視了語言的民族文化屬性。國內學者指出:“在外語教學中語言常被人們僅僅看作是‘人們利用它來相互交際,交流思想,達到互相了解’的‘工具、武器’。這種‘工具論’的烙印在實踐中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導到只集中在語言系統(tǒng)本身,研究其內在規(guī)律,培養(yǎng)、訓練對這些規(guī)律的機能和自動化的熟巧。應當說這種作法是完全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不能絲毫放松的。但是,人們忽視了語言作為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還有其特殊的人文和民族文化的背景一面。交際的阻礙不儀來自語言的熟巧,可能更多的是來自異語言文化的差異。所以,外語的教學與研究既要有‘工具論’,又不忘記民族‘文化觀’(夏雨,1994)”。
由對語言文化本質的考察,國內研究者們開始關注語言教學與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化能力之間的關系,為全球化背景下的語言教學尋找新的思想養(yǎng)料,初步形成了語言文化教學觀念。這種觀念視外語教學為文化教學,認為外語教學的任務不僅僅只是傳授語言知識、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還必須引導學生養(yǎng)成文化能力。
在信息化社會和全球化語境下,語言能力是個體或人類運用語言知識進行交際的本領,它是文化能力的重要成分,同時又是形成文化能力的基礎。在語言教學中,學生對本民族文化和目的文化進行鑒別、繼承、批判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既需要運用語言來思維,更要通過語言在一定的社會關系狀態(tài)下開展交際,面對不同文化的差異與沖突,實現(xiàn)文化的價值融合。所以,大學英語教學未來的目標應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基礎上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能力。
3大學英語文化能力教學體系的建構
3.1理順大學英語文化能力教學體系中的幾種關系
構建文化能力教學體系,首先需要母語教學調整理念和目標,注重傳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覺意識、發(fā)現(xiàn)和接受文化差異的能力,因為學生在母語學習中養(yǎng)成的思維定勢和文化定勢對第二語言教學中目的文化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過程,在整體上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轉變?yōu)榕囵B(yǎng)文化能力的過程。因此,在構建文化能力教學體系時需解決好以下幾種關系:
(1)基礎英語教學與高等英語教學的關系。以文化能力為導向的英語教學,勢必要求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即掌握扎實的語言知識和雙文化(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知識,并具備初步的聽說讀寫技能,而不能把這些基礎性的教學任務推向大學教育階段。
(2)大學英語教學與歷史文化知識教學的關系。在高等教育階段,通過通開課、選修課、學術講座等形式,不分學科專業(yè)地開設人文課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其文化差異的認識能力和接受能力,這是大學英語文化能力教學體系建立的根基。事實上英語教學也不可能把大學人文教育的全部任務承擔下來,而應該是立足于學生豐厚的文化底蘊來培養(yǎng)其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
(3)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文化能力導向下,教師成為學生的文化導師,學生成為文化知識的自覺學習者和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主體,教、學雙方的關系將會發(fā)生實質性變化。作為文化導師,教師的主要任務應該集中在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上面,根據(jù)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制定教學方案。
3.2重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內容體系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年)提出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文化能力導向要求改變現(xiàn)有的以語言能力為導向的教學制度,把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能力,以文化比較、文化批評、文化鑒賞為主要內容,全面提升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層級,朝著更符合時代特征、人的發(fā)展要求的方向改革。
(1)文化比較教學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間的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和認識文化差異、文化沖突和文化的互補性、可共享性,尊重并接受不同文化。
(2)文化批評教學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價值和利益標準,對各種文化現(xiàn)象進行判斷和鑒別,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的自我選擇能力。
(3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的文化能力導向】相關文章:
談大學英語教學的文化能力導向03-18
探析大學英語教學的文化能力導向03-18
淺論大學英語教學的文化能力導向03-18
淺析文化移情能力與跨文化意識研究02-28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03-06
淺析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03-19
淺析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