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在新課改中營造英語課堂的和諧教學
摘要:實施素質教育,推行新課改,如何轉換教師角色,充分挖掘教學藝術,創設師生平等對話、合作共享、自然流暢、豐富有效的和諧氛圍,讓學生在快樂幸福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關鍵詞:新課改;教師角色;營造;英語課堂;教學;和諧
實施素質教育,推行新課改,其教育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的時代性、生活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教育的平等性、科學性和藝術性。新課改帶來了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也帶來了教師角色的轉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統治者”,處于中心地位,控制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由傳統的“統治者”變為“平等中的首席”;師生人格平等,教師不再以“教師爺”的身份自居,而是能夠“蹲下來和學生說話”的教育者;教育過程是一個師生互教共學、彼此平等交流的“學習共同體”。教師從過去的單純傳授角色轉化為:幫助、點撥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憑借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培養者,同時,面對新課程、新情況和新問題,還要進行研究學習,對自己所從事的教學行為加以反思、研究、改進和創新,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二十一世紀,人類已經進入知識信息時代。對教育而言,教師和學生都處于一個信息來源極為豐富多樣的社會環境,教師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信息渠道。古代韓愈《師說》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反映出在傳統教育中教師是知識領域的絕對權威,只重視對“道業”的傳授,而忽視了“人”的發展,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毫無自主可言。在教育日趨開放的今天,教師在某些知識領域已不再是絕對的權威,因此,教師角色必須作出適應開放式教育的轉換,在新課改中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組織學生有效學習,挖掘學生潛能,甚至必要時教師自身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過程。可見,新課改不僅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而是要求教師樹立全面的科學的教育觀。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為學生探索、發現、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整個教育教學和諧健康發展。
作為農村職校的英語教師,在新課改中如何充當課堂教學的導演,才能適應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筆者不揣淺陋,談談自己的嘗試,以求拋磚引玉。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柏拉圖認為:協調就是美,反之就不美。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如何追求教育教學協調,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美不勝收的課堂里遨游,欣賞學習英語美,掌握英語技能,提高英語能力。
一、 創造師生關系的和諧——平等互動
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當基本的需要得到滿足后,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實現。學生只有滿足了師生之間的平等、互敬、合作的需要后,學生才會因此自尊、自強、自重,甚至才會自信,才會感到自身的價值和人格尊嚴得到承認,才會在和諧的學習環境里,輕松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無所謂的爭端、煩惱和恐懼。因此,新課改的課堂教學理念強調師生平等,要求要構建師生平等互動的教學平臺,師生在坦誠,互敬互讓的環境里共同學習,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英語教學,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之間的語言交流,更是三者之間的感情交流,和諧的師生關系事關課堂教學的能否順利。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方法,允許學生出現錯誤,鼓勵學生創新,傾聽學生心聲,啟發學生心靈,讓學生思維的翅膀得到自由飛翔,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天地里有更多的訓練和創造。師生之間有了心靈的默契,教學才不再是枯燥的灌輸和接受,而是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和愉快學習。
二、構建學習方式的和諧——合作共享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的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造”。新課改強調:“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交流氛圍。合作學習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并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合作學習除了小組學習外,還可以打破課堂的空間觀念,讓學生自由選擇合作伙伴進行組合學習。
英語學習是一門語言交流的學習,學生的課堂交流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活躍的思想交流場所,是學生表達和表現自己的場所。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允許學生獨樹一幟,激勵學生求知欲望,使每一節課都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這必然要求師生互動,交流合作,否則,語言就得不到訓練,語言在教學中就成為枯燥無味的東西。
合作學習認為:“學習是滿足個體內部需要的過程”。對于教學來說,只有愿意學,才能學得好。合作學習應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從其整個過程看,感情色彩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尤其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其成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與競賽;通過互相幫助影響別人的需要,又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當然,合作學習不能流于形式,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了解學生合作效果、討論焦點、認知過程等等,靈活運用教學環節,在學習中合作與共享,滿足學習心理需求,在合作學習中感受快樂與成功。
三、探究教學過程的和諧——自然流暢
完美的教學過程應該是行云流水的,它給人的感覺往往是高山流水,一泄千里,一氣呵成。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學中無論是運用課文中美的東西去感染學生,還是教師組織教學的藝術美作用于學生,都要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讓學生將規定的學習功課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可見,課堂教學的藝術應該在增強學生積極參與意識,提高學習興趣,領略成功的喜悅,在情景交融的教學氛圍中,得到全面發展,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展示的不僅是他的語言、板書、教態,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他的思想,他的組織魅力。教師要通過語言、動作、表情、色彩、音響、節奏、圖象等手段,創造具體、形象、直觀的審美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優化學生的認知活動。我們往往佩服一些脫口秀的節目主持人,他們語言自然流暢,天衣無縫,現場氣氛恰到好處,應對觀眾輕松自如,時刻吸引著觀眾的注意。我們教師也應學習一些主持本領,把英語課堂當成一次節目展示和美的享受。如某老師在上到“用英語詢問時間和在一定時間內從事某種活動時”,為創設語言情景,拿到一只掛鐘教具,一邊轉動時針一邊讓學生機械地跟著讀:“What's the time?It's ….”從一點一直讀到十二點,然后再學習一些從事活動,如:get up,go to school,play games, go home——直到go to bed 等。由于學習活動處于機械被動狀態,情景因缺乏意義而失去活力。所以,教學過程應注意時間、活動形式與教學內容有機統一和自然銜接。
四、設計課堂內容的和諧——豐富有效
課堂內容的單一性簡
【論在新課改中營造英語課堂的和諧教學】相關文章:
論新課改理念下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12-06
論專業英語課堂中“尊重的教學”03-19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11-19
論情感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03-19
論情感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03-18
論企業管理中的和諧構建03-21
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03-18
論影視攝影的空間營造03-19
論英語課堂教學導入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