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他汀類藥物引起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調查分析
[摘要] 目的 對他汀類藥物誘發相關性疾病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分析與研究。 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80例他汀類藥物所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即對引起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藥物以及具體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探究。 結果 他汀類藥物所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56.25%比43.75%,P>0.05);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其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最高(63.75%);9例肌痛(11.25%),均服用了辛伐他汀藥物;23例肌炎(28.75%),其中有12例服用了辛伐他汀,9例服用了阿托伐他汀,2例服用了普伐他汀;48例橫紋肌溶解癥(60.00%),其中有33例服用了辛伐他汀,8例服用了洛伐他汀,4例服用了阿托伐他汀,2例服用了氟伐他汀,1例服用了普伐他汀。 結論 服用如辛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后,患者可能會出現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尤其是老年患者,對此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預防相關性肌病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他汀類藥物;橫紋肌溶解癥;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
他汀類藥物是一種羥甲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不僅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還能制約這一途徑內的其他物質(如多萜醇)代謝[1];其不但具有降血脂的功效,且還具有緩解再灌注心肌損傷、優化血管內皮功能、抗氧抗炎等功效。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他汀類藥物具體有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以及洛伐他汀等,該類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度高等,但在服用過程中依然會引起不良反應,如肝酶上升、肌肉毒性反應等[2]。鑒于此,筆者對我院所收治的80例他汀類藥物致肌病不良反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臨床提供指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組患者均使用了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且出現了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22~71歲,平均(46.7±1.9)歲。
1.2方法
對80例他汀類藥物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具體分析內容為患者的性別、年齡、服藥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8.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不同年齡段誘發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患者中男女比例的統計
因服用他汀類藥物而導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80例患者中,男性45例(56.25%),女性35例(43.7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其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最高,為63.75%(51/80)(表1)。
表1 80例患者誘發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性別和年齡統計
2.2 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具體病癥及藥物品種的統計
80例患者中,相關性疾病不良反應主要為肌痛、肌炎、橫紋肌溶解癥,其中54例服用了辛伐他汀(67.5%),8例服用了洛伐他汀(10.0%),13例阿托伐他汀(16.3%),3例普伐他汀(3.8%),2例氟伐他汀(2.5%)(表2)。
表2 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具體病癥及藥物品種的統計
3、討論
3.1 研究結果分析
通過研究分析發現,本組中有45例男性,35例女性,男女間發病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由于本次研究的病例數比較少,因而無法準確判定他汀類藥物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患者性別之間有何關系,針對這一問題,還需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與調查。另外,研究發現,老年患者(60歲以上者)他汀類藥物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在80例患者中有51例60歲以上,所占比例為63.75%。這一情況的發生,其原因可能有兩點:①在人體中,該類藥物一般是通過兩種途徑代謝排泄,如CYP2C9、CYP3A4,但是伴隨著年齡的增加,其體內的各臟器功能會隨之減弱[3],尤其是肝腎功能、機體免疫功能會逐漸下降,而在這種身體狀況下,藥物在身體中的分布、吸收以及排泄等都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繼而致使藥物敏感性提升,且藥物耐受力下降;②大部分的老年患者都會合并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因而需經常服用各種藥物以對慢性疾病予以控制,但是,多種藥物一同使用,可極易引起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發生[4]。此外,本研究發現,在發生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80例患者中,大多數患者是因為服用辛伐他汀藥物所致,所占比重為67.5%。該研究結果與江岳鑫等[5]的研究相近,在其研究的16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服用了辛伐他汀,其中有38例出現一般程度的肌病,即肌痛、肌炎以及無癥狀肌酶上升,另外34例為橫紋肌溶解癥。
3.2發病原因分析
當前臨床上對他汀類藥物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發病原因,還尚未明確,但是有幾個假說,試圖從不同角度說明引發該不良反應的原因。
3.2.1 缺乏泛醌 他汀類藥物在對羥甲基戊二酰輔酶還原酶減少膽固醇生物合成作用加以抑制時,同時也阻礙了下游甲羥戊酸的形成,從而使泛醌減少。再加上,血漿內的泛醌一般是通過低密度脂蛋白顆粒進行轉送的,他汀類藥物的使用,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進而降低了泛醌的繼發,從而使得線粒體呼吸功能、肌細胞能量生成等受到影響[6]。
3.2.2 缺乏膽固醇 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之后,人體內的膽固醇合成受到阻礙,相應地也使得細胞膜膽固醇含量降低,從而使得肌細胞通透性、平穩性受到影響[7]。另外,細胞膜的脂質成分發生了改變,能夠對細胞膜離子通道的作用帶來影響,繼而破壞肌細胞。
3.2.3 介導細胞凋亡 在甲羥戊酸通路往往會有一種中間產物,即異戊烯類,但是服用了他汀類藥物之后,將對該類物質的合成帶來影響,使得小三磷酸鳥苷結合蛋白激活受到阻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肌肉毒性的發生風險[8]。相關研究指出,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之后,將造成諸多基因出現表達異常的狀況,特別是可以對凋亡抑制基因予以下調,對促凋亡基因予以上調,且進一步強化Atrogin-l基因的表達,從而加速肌細胞的快速凋亡[9]。
3.3 預防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措施
針對他汀類藥物致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這一情況,在臨床上應當予以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
首先,可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他汀類藥物屬于臨床上用于預防冠心病的二級藥物,同時還是治療以膽固醇上升為主的血脂異常的一種主要藥物。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增加藥物使用的劑量,雖然一方面能夠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然而,在此過程中也會引發一些不良反應,例如橫紋肌溶解癥[10]。所以,在疾病治療期間,應當依據推薦劑量使用藥物,開始先予以小劑量,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且確定患者并未出現不良反應,再對藥物的使用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便降低治療的風險,提高疾病治療的效果。
其次,充分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例如生理情況、病理情況等。通過上述研究發現,相對于其他年齡段而言,老年人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之后,更容易出現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各種慢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下降,亦或者是存在肌病家族史、藥物性肌病史等,是致使其成為他汀類藥物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危險群體[11]。而為了避免該類不良反應的發生,應當對使用該類藥物的患者予以觀察,注意其有無發生肌痛、肌無力的情況。假使出現這一癥狀,應在第一時間內對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情況加以監測;若肌酸激酶上升,并且有強烈的腰酸背痛,尿液顏色變深,必須暫停用藥,且對肌酸激酶予以重新檢查[12]。檢查結果中,其肌酸激酶遠遠高出正常水平,即在正常水平的3~10倍,需暫停給藥,且在7 d后復查;而針對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正常水平10倍以上的患者,不但要暫停用藥,還必須對患者的尿常規、腎功能進行檢查;假使肌酸激酶在正常水平的3倍以內,則無需停止藥物治療,6周之后再進行檢查;假使患者并未發生肌痛癥狀,肌酸激酶高于正常水平的3~10倍,必須暫停用藥或者是減少藥物的劑量,6周之后再做檢查[13];若高于正常水平的10倍以上的患者,要暫停用藥,1個月內復查;假使肌酸激酶在正常水平的3倍以內,那么無需停止藥物治療,繼續予以治療,且在6周之后再進行檢查。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定期對肝功能進行檢查,通常是服藥后的2個月后,對肝功能進行復查,且和服藥前的情況對比[14],例如轉氨酶水平超出服藥前2倍及其以上,又或是高于正常水平,必須暫停藥物治療,同時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如是否存在乏力、右上腹不適、黃疸等[15]。
再次,聯合用藥,補充泛醌。在對患者予以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可再對其予以其他調脂藥物,比如緩釋型煙酸,這種方式不但可以起到全方位調脂的效果,而且能降低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劑量,避免因大劑量用藥而出現不良反應[16]。另外,還可對患者進行泛醌的補充,以便緩解該類藥物所引起的相關性肌病癥狀。
綜上所述,服用如辛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后,患者可能會出現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尤其是老年患者;對此,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預防相關性肌病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杜曉明,肇麗梅.他汀相關性肌病的研究進展[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8(11):1485-1489.
[2] 陳維艷.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及防治[J].繼續醫學教育,2011,25(10):48-51.
[3] 溫冬華.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防治[J].醫藥導報,2013,32(6):818-820.
[4] 陳艷紅.探討他汀類藥物的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14):148-152.
[5] 江岳鑫,婁瑩,劉玉清,等.他汀類藥物所致肌病比較:160例肌病相關不良反應的臨床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14,29(Z1):48.
[6] 王莉.他汀類藥物致藥源性肌病不良反應探索[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3):121-122.
[7] 張弢,馮如玉.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及防治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223-1225.
[8] Robert SR,Steven KB,Terry AJ,et al.An assessment by the statin muscle safety task force:2014 update[J].J Clin Lipidol,2014,8(3):58-71.
[9] 趙水平.他汀類降脂藥物所致肌病診斷與防治[J].中南藥學,2011,9(3):225-227.
[10] Baek SD,Jang SJ,Park SE,et al.Fatal rhabdomyolysis in a patient with liver cirrhosis after switching from simvastatin to fluvastatin[J].J Korean Med Sci,2011,26(12):1634-1637.
[11] 廖開歷.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7):15-16.
[12] 盧麗姬,肖永濠.不同劑量辛伐他汀在高齡老年人中應用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63-65.
[13] 桂瑩晶,湯圣興.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研究進展[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14,35(3):130-133.
[14] 吳陳璐,趙水平.臨床實踐中的他汀相關肌病[A]//第14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397-400.
[15] 姜東莉.他汀類藥物致肌損害18例[A]//2012第四屆全國藥物性損害與安全用藥學術會議暨心血管藥物安全應用與藥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2:170.
[16] 趙夢華,石建平.他汀相關肌病的研究進展[J].疑難病雜志,2013,12(10):815-818.
【他汀類藥物引起相關性肌病不良反應的調查分析】相關文章:
論刑法解釋中的利益相關性06-04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及護理05-31
試析賀綠汀《游擊隊歌》的藝術特征02-23
心血管疾病中左卡尼汀的運用現狀06-08
農村初中生課外語文閱讀狀況的調查與分析05-13
醫院護理論文醫院護理職業現狀調查分析共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