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療誠信的傳統解讀和現代剖析
【關鍵詞】 醫療誠信;內涵外延;傳統解讀;現代剖析[摘要] 誠信作為醫療道德和醫學倫理的核心,經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層層濡染而形成的深刻外延和豐富內涵深深地影響著醫療誠信的主體。由于醫療衛生改革帶來醫療誠信嬗變期的諸多新特點的要求,本文透過傳統文化的輻射,從醫生誠信、醫院誠信、醫藥誠信三個方面探討了現實背景下醫療誠信的新內涵外延,以期對醫療誠信觀進行傳統文化溯源和現實意義解讀。
[關鍵詞] 醫療誠信;內涵外延;傳統解讀;現代剖析
Traditional reading and modern analysis of the
[Abstract] Trustworthiness is the core of the morals and ethics in medical care and medical industr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has a history of several thousand yea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ion of medical trustworthiness. Following the reform of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we discussed the new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medical trustworthiness on the modern background.
[Key words] trustworthiness;medical treatment;traditional reads;modern analyses
“大醫精誠”這句幾千年來中國醫家的銘訓,體現了華夏醫道中誠信與醫術并重的亙古真理。然而,由于市場機制的引入,醫療體制的改變,如今的醫療誠信,正處在一個歷史嬗變時期,醫療業工作者已不能像千百年前虔誠遵循孔子“醫乃仁術”的儒家思想一樣,根據內心的倫理和心境毫不費力地做出為大多數人普遍接受和認可的道德選擇和價值判斷。醫療業的現狀使功利性和道義性標準都有其合理性,使得醫療業從業人員陷入道德選擇的迷惘和價值取向的紊亂。醫療、藥品行業的誠信問題日益凸顯,在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顯示出了驚人的破壞性。近年來,醫療、藥品行業各類頻頻震撼全國的危害患者、消費者生命安全和經濟利益的事件、案件,將醫療業的誠信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患者與醫生、醫院和藥品廠商之間的信任空前脆弱。種種現狀都將全面審視醫療誠信內涵外延、整合醫療誠信體系的探索賦予了緊迫性和重要性的雙重特征,誠信這一關鍵詞在以人為本的思潮下作為患者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無疑是當前構筑醫藥經濟文化的核心。
誠信作為醫療道德和醫學倫理的核心,經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層層濡染,早已形成其深刻的外延和豐富的內涵,深深烙印在醫藥人甚至大眾的文化骨髓中,其影響是揮之不去的。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又撼動著傳統醫療誠信的內涵,沖擊著醫療誠信的外延。在此背景下,醫生、醫院、醫藥企業這三大醫療誠信的主體被賦予了新的特點,面臨新的信用、要求和挑戰。因此,追溯傳統文化,綜觀現實背景,對醫療誠信的內涵外延進行全面的解讀與剖析,可為系統地整合與解決當前醫療誠信缺失現狀服務,以期為改善醫療誠信現狀盡綿薄之力。
1 醫療誠信內涵外延之傳統文化溯源
“醫儒同道”這一我國古代醫學的重要特點,使得醫療道德體系與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一脈相承,醫療誠信作為醫療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深受傳統文化的濡染,有著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和鮮明的傳統價值要求。
1.1 傳統醫療誠信觀之“知與不知” 儒家“醫乃仁術”的思想對醫療誠信內涵方面的解釋體現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要求醫生以人的生命為重。其誠信是以患者“無傷”為原則下的誠信。現今醫生因不明病因讓患者做套餐檢查,濫用抗生素;部分醫院為斂財號稱能根治紅斑狼瘡、牛皮癬等疑難雜癥恰是不知以為知的表現。清代名醫程國彭的話對醫療誠信的內涵做了很好的詮釋:“病不識時莫強認,謙遜退位讓賢能,務俾他人全性命,不知為不知,亦為良醫也”[1]。如果不能謙虛謹慎,實事求是,如果堅持一己之見,甚至固步自封自吹自擂包治百病,這樣就會不可避免地貽誤病機,使可治之癥轉化為危篤,甚至轉化為不可治之癥。
在儒家文化和以著名醫家的思想為主的醫學倫理以外,各少數民族醫學對醫療誠信的內涵也有著不約而同或截然不同的解釋。如以《四部醫典》為經典代表的藏醫學里就有對醫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相似論述,認為如果確實經過努力,仍感到不能診斷或治療的疾病,要及時另請高明,“決不能顧及自己的名譽而拖延時間,貽誤病情”[2];遵守“經醫生診斷,如與病人的懷疑相符時,可以明確告訴所患的疾病;如與病人的懷疑不相符時,口頭上偽稱所患的疾病與病人所說的相同,但在實際治療中要按實際所患的疾病治療”的準則,視此一分為二的做法為醫療誠信。
1.2 傳統醫療誠信觀之“大醫與小我” 孫思邈的《論大醫精誠》中認為“大醫”治病,必“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對待病人要“一心赴救,無作功夫行跡之心”[3]。可見孫思邈提倡的醫療誠信,是通過醫者的自我犧牲、一心奉獻為前提實現的,醫圣的誠信觀在千百年來被長久奉為圣言而為我國傳統醫療誠信經典內涵的代表。而建國后至改革開放前這一時期,黨在這一傳統醫德的信條下構建起的醫療衛生體系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盡皆知的“白求恩精神”也是這一傳統醫療誠信觀的表現。
1.3 傳統醫療誠信觀之“義與利” 傳統醫療誠信是重義輕利的誠信,以收取報酬為恥。三國的董奉不僅不收取報酬,還自己栽杏換糧以
【醫療誠信的傳統解讀和現代剖析】相關文章:
舞蹈形象剖析06-27
中國現代文論的傳統性品格04-20
剖析非營利組織的治理06-03
探析中國傳統榫卯結構對現代設計的啟示04-21
淺析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體現05-29
現代信息技術和音樂教學現狀論文09-23
傳統教學論與現代教學論的哲學分歧論文05-19
《莊子》中“安之若命”的解讀04-13
普通高中美術生的特點剖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