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肉桂在方劑中的配伍意義
摘要: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本經》謂其:“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 《本草求真》亦謂其:“大補命門相火,益陽治陰。凡沉寒痼冷、營衛風寒、陽虛自汗、腹中冷痛、咳逆結氣、脾虛惡食、濕盛泄瀉、血脈不通、胞衣不下、目赤腫痛,因寒因滯而得者,用此治無不效。”由此可見,肉桂在臨床中應用廣泛,在許多方劑中均有配伍,現將其在方劑中的配伍意義闡述如下。
關鍵詞: 肉桂 方劑 配伍意義
1 補火助陽
腎為先天之本,中藏“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腎陽又稱命門之火,溫養五臟六腑。若命門火衰,則推動溫煦無力,可出現疲憊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長諸癥。肉桂氣厚純陽,主入腎經,味辛能散,味甘能補,性熱助陽。《藥性賦》曰其:“氣厚則發熱,肉桂下行而補腎。”《湯液本草》也謂其:“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其擅補命門之火,以助陽消陰,且作用溫和持久,故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臨床上常與補火助陽的附子相須為用,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功,用于治療腎陽虛弱,命門火衰證。如張介賓之右歸丸,右歸飲等即以二者配伍以培補腎中元陽,且伍以大劑量滋補腎陰藥,以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臨床上有以肉桂粉5g,1次服用,三周為1療程,取其補火助陽之功以治療腎陽虛型腰痛102例,治愈47例,顯效39例,有效14例,無效2例的報道[1]。可見肉桂補火助陽,以治腎陽虛衰為古今醫家所應用。再者《和劑局方》之黑錫丹、蘇子降氣湯,兩方中均用肉桂溫補下元、納氣平喘,以治上實下虛之喘咳證。且筆者又認為本品在方中與諸多降氣化痰藥同用,其溫熱之性又可助諸藥燥濕化痰之力,使化痰之力更強,正如張仲景所言:“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2 引火歸原
肉桂甘熱渾厚沉降,能走能守,既可補下焦之真火,又可引浮越之虛火歸藏于腎。正如《本草從新》言其:“引無根之火,降而歸元。”所以多用于治療元陽虧虛,虛陽上浮引起的戴陽、格陽等證及心腎不交。回陽救急湯主治陰寒內盛,陽微欲脫之危象。方中肉桂配附子、干姜,則溫里回陽,引火歸原之功益彰。對于心火亢盛,心腎不交之怔仲不寐諸癥,可用交泰丸以治之,方中肉桂配伍黃連,寒熱并用,水火既濟,其中黃連入心經清瀉心火,肉桂入腎經引火歸原,二藥共奏交通心腎之功。現代研究[2]交泰丸有效部位(黃連提取物、肉桂提取物)不同配比對鎮靜催眠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交泰丸不同配比的有效部位組合可明顯抑制小鼠的自發活動,協同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其中黃連和肉桂鎮靜催眠有效部位的最佳配比為4∶1。可見在黃連清心火的基礎上,佐肉桂少許, 能使心腎交于頃刻。
3 通陽化氣
《景岳全書·癃閉》言:“氣既不能化,而欲強為通利,果能行乎?陰中無陽,而再用苦寒之劑能無甚乎?”肉桂純陽溫散,善入腎經,有通陽化氣,利關通竅之功。《得配本草》言其:“通上下之陰結,升陽氣以交中焦,開諸竅而出陰濁。”對于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而致的小便不通,可以滋腎通關丸治之,方中肉桂與黃柏、知母等清利濕熱藥相配伍,取肉桂通陽化氣之功而助膀胱氣化以利竅通便,使熱從小便而去,以治療熱在下焦,小便不利等癥。又《黃帝素問宣明論方》之桂苓甘露散,亦取肉桂助下焦氣化之功,使暑濕從小便而去,用于治療發熱頭痛,小便不利等暑濕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3],附子、肉桂可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有效擴張腎小球入球及出球小動脈;含有附子、肉桂的腎氣丸可調節免疫系統,促進腎功能恢復,增加尿量促進鈉氯排泄。
4 溫中止瀉
《內經》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肉桂辛甘大熱,主入腎經,又入脾經。故可用于治療因中焦虛寒而引起的脘腹冷痛,飲水不消,完谷不化等癥。《藥論》言其:“溫胃家之虛冷而泄瀉遂寧。”真人養臟湯主治久瀉久痢,脾腎虛寒者。方中肉桂溫腎暖脾,人參、白術健脾益氣,共奏溫中健脾之功,以治其本。且筆者認為本品又入腎經善補命門之火,于此方中配伍,亦有益火補土之功。此外《局方》之大己寒丸,亦是取其溫中止瀉之功。
5 溫經散寒
經絡為人體運行氣血之所,若為寒邪所中,“寒性凝滯”“不通則痛”可致腹痛、經閉、痛經等癥。而肉桂辛散溫通,偏走血分,溫營血,散寒凝。《得配本草》言其:“入血藥,即溫行。”故可用于治療寒凝經脈所致的腹痛、經閉、痛經等癥。正如張介賓《景岳全書》所言:“血有寒滯不化及火不歸原者,宜溫之,以肉桂、附子、干姜、姜汁之屬。”《醫林改錯》之少腹逐瘀湯,即以肉桂與小茴香、干姜、蒲黃等同用以溫經散寒,增強活血祛瘀之效,治療寒凝血瘀證。《景岳全書》中暖肝煎,亦取肉桂辛甘大熱之性,配以小茴香、枸杞等以溫腎暖肝,祛寒止痛,用以治療肝腎不足,寒滯肝脈之疝氣痛。另外肉桂外敷亦可,如《外科傳薪集》之丁桂散,即用肉桂與丁香共搗末外敷,以溫經散寒,并導藥力深入,用于治療寒厥頭痛,虛寒腰痛等癥。此外,臨床常用藥五溫解凝膏,亦是以肉桂與胡椒、干姜、丁香等配伍,共奏溫經散寒之功,以治療結核硬塊,瘰疬等癥。藥理學研究表明[4]:扭體和熱板法實驗都證明肉桂醚提物、水提物及桂皮醛都具有鎮痛作用。
6 通利血脈
《靈樞·本臟》云:“經脈者,可以行氣血而營陰陽……”脈為血之府,血行脈中,內流臟腑,外至肌膚,濡養人體。若血在脈外,血無所束,則聚而成瘀。肉桂辛散,可通利血脈以散離經之血。《藥性論》言:“主破血,通利月閉。”《本草求真》亦言可治“血脈不通,胞衣不下。”《經效產寶》取肉桂通利血脈之性,與姜黃等分為末,酒服,治療產后余血作痛兼塊者。《千金要方》亦取其與當歸、蒲黃相配伍,以治打撲破傷,腹中有淤血等癥。此外,肉桂辛散通利,可入胞宮,而破血墮胎。《本草匯》言本品:“能導火歸原以通其氣,達子宮而破血墮胎。”《本草新編》亦曰:“肉桂墮胎,乃單用之為君,而佐以墮胎行血之藥,所以墮胎甚速。”故孕婦忌用本品。劉河間治痢名方芍藥湯,強調治痢原則“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后重自除。”方用肉桂配以當歸、芍藥、木香、檳榔等藥調氣和營,行氣活血以治下痢膿血,里急后重。
7 通痹止痛
《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醫宗金鑒》亦云:“痹病通身肢節疼痛。”可見痹,多為氣血不通所致。而肉桂辛熱走竄,既可通利血脈,又可溫陽祛寒而止痹痛。正如《日華子》所言本品:“通九竅,利關節,……暖腰膝,……治風痹,骨節攣縮,續筋骨,生肌肉。”獨活寄生湯為治久痹的常用方,方中肉桂溫經散寒,通痹止痛,與當歸、川芎、牛膝等活血藥配伍,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
【論肉桂在方劑中的配伍意義】相關文章:
論畫面的結構在作品中的意義03-18
論聲樂演唱中緊張與放松的意義03-18
論心理調控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意義03-19
論客戶滿意度在企業營銷中的意義03-23
論英語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03-20
論傾聽在高職院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意義03-19
論生態人的要點和意義03-29
論非言語行為意義翻譯03-02
有關麻黃的配伍探討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