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討糖尿病的中醫研究進程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的中醫研究進程。方法:從病因病機、辨證分型、治療進展等方面對糖尿病做一綜述。結果:辨證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確的辨證,才能獲得滿意療效。結論:積極開展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證型研究,對于有效指導臨床,進一步提高中醫藥療效,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關鍵詞:糖尿病;中醫;辨證分型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是一組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臨床常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長,調治失宜易并發多種急性并發癥以及慢性神經血管并發癥。中醫學認為,本病屬“消渴”范疇,是由體質因素、憂思郁怒、外感邪毒、勞倦損傷、嗜食等多種因素所致。發病隱襲,纏綿難愈,病情多變,其病機過程通常表現為燥熱陰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而辨證施治對于改善癥狀、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具有積極的意義。現將中醫對其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病因、病機
1.1 脾腎虧虛
《素問·奇病論篇》記載“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日脾癉。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1]”的論述。脾癉、消渴是相互關聯的同種疾病的不同臨床表現(正因如此,醫者常將二者混二為一,而漸各失原義),但消渴病機中兼有“中滿”及“內熱”。 中醫還認為,腎為先天,脾臟的功能強弱,均依賴腎臟功能的正常與否。若腎虛影響脾臟,脾氣虧虛,不能全盡“為之行其精氣”之職,則易致水谷精微等代謝異常,而成糖尿病。
1.2 氣郁、痰濕、瘀血
本病的基本病機為脾腎虧虛。脾虛運化無力,機體失于濡養;腎虛則各臟失于溫煦,臟腑功能不足,均可導致全身各系統、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減弱,久則氣血必運行乏力,氣機郁滯而成痰、成瘀。
2中醫辨證施護
目前,糖尿病的中醫分型尚無全國統一的標準。林蘭等[2]把糖尿病分為陰虛型、氣陰兩虛型、陰陽兩虛型。
2.1 陰虛燥熱
表現為煩渴多飲,隨飲隨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饑,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當滋陰清熱:此證臨床最多見,方用增液湯合白虎湯合消渴方加減,飲食以清淡略帶涼性食品為宜,忌動怒上火及辛香燥烈之品。保持大便通暢,可眼用枸杞湯、麥冬黃連冬瓜湯調攝:用藥大多寒涼,不宜常用,以免傷及胃氣。
2.2 氣陰兩虛
癥見典型的多飲多尿,多食癥狀不明顯,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氣短,腰膝酸軟,大便干結,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暈耳鳴,或肢體麻痛,或視物模糊,舌體胖或有齒印,舌苔白,脈沉細。治宜益氣養陰。藥用生麥散合增液湯加味,也可用玉液湯、玉泉丸調攝或生地、黃蔑、山藥水煎代茶飲或二冬湯代飲。忌辛燥堅硬食品,保持大便通暢,還應暢情志,和氣血。
2.3 陰陽兩虛
癥見腰膝酸軟,氣短乏力,口干飲水不多,畏寒肢冷,顏面或下肢水腫,食欲減退,便塘或便秘交替出現,面色蒼黃晦暗,耳輪干枯,齒搖發脫,陽凄,舌淡暗,苔白而干,脈沉細無力。法當育陰溫陽,補腎活血。藥用金廷腎氣丸合水陸二仙丹加減。藥宜溫服,忌生冷瓜果,注意保暖,及時增衣助陽。避御寒邪。可加眼引火升陽湯、祀子粥調理。
3 治療
3.1 控制飲食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載有“其(消渴患者)所慎者三:一飲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它,不如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時至今日,此段經文仍堪稱消渴患者之準繩[3]。
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也總結出不少藥膳驗方。如豬胰子1只,低溫干燥,研成粉狀,每次服9 g,每日2次;三豆飲:綠豆100 g、黑豆50 g、赤小豆50 g,煎湯服用;苦瓜炒肉:鮮苦瓜100 g、瘦豬肉50 g,武火炒后食用等。但服用這些驗方時也應將其計算在每天攝入的熱量之中。
3.2 配合運動
糖尿病患者應有規律地進行體育鍛煉。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型)患者,應在餐后進行體育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持續時間不宜過長。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2型)患者,適當體育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謝紊亂。如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或嚴重微血管病變者,應根據情況妥善安排體育運動量。運動強度過大或活動時間太長引起勞累,會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嚴重缺乏胰島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腎病者,應該限制活動量。但運動強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療作用,特別值得推薦打太極拳,它具有輕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點,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適宜的運動形式。
3.3 注重調攝情志
中醫認為,精神情志的波動,常可使病情加重或惡化。情志舒暢愉快,則氣機調暢,氣血和平,有利于扶助正氣,促進疾病早日康復。所以要鼓勵患者調暢情志,善于控制喜怒哀樂,使心理處于平衡狀態,達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目的。
3.4 適當的中藥治療
中醫治療糖尿病是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主,采用益氣養陰、清熱活血等治療原則,同時輔以針灸、推拿等綜合治療的方法,調整人體內環境,改善患者代謝狀況。中藥降血糖效果較西藥弱,但作用緩和而持久,由于許多中藥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中藥在改善癥狀和治療并發癥方面有明顯優勢,且無明顯副作用。祝湛予等[4]在治療糖尿病氣陰兩虛血瘀者時,用自制降糖基本方,配活血化瘀法治療,不但可以減輕并發癥的發生,且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改善血液循環,有助于胰島素的吸收。熊曼琪[5]用加味桃核承氣湯,治療80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總有效率達到86.6%,并總結出該方具有通腑存陰、活血化瘀等功效,可降糖、降脂、降低血液黏度,對防治血管神經并發癥有一定療效。邵啟惠[6]證實,活血化瘀可使空腹血糖降低,膽固醇的β-脂蛋白下降,全血比黏度低切速,血漿比黏度、f蛋白原和血漿滲透壓等也顯著下降,“三多一少癥”及一切并發癥改善。總之,長期的糖尿病患者,依據久病必虛、久病必瘀的理論,在治療糖尿病的基礎上,適當配伍活血化瘀藥物,可達到較為滿意的療效。有人[7]運用動物實驗性糖尿病對本方及其藥物組成的復合作用,作了較為詳細的觀察,結論是:方中知母為降糖的主藥,甘草、粳米能輔助發揮作用,它與人參配合有拮抗作用,而石膏的加入,又使之相互協調。祝湛予。治療糖尿病氣陰兩虛型,用自制降糖基本方(元參、生地、麥冬、黨參、五味子、茯苓、生牡蠣、蒼術、黃芪、葛根、山藥、丹參)加減,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效果較好。
4 體會
中醫治療糖尿病,從臟腑病機論治,認為上焦宜潤肺養陰、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瀉火或清胃潤燥,以治消谷善饑;下焦宜滋補肝腎、育陰清熱,使水火相濟、陰平陽秘。從標本虛實論治
【探討糖尿病的中醫研究進程】相關文章:
中醫兒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探討02-28
探討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藥研究現狀03-20
探討實用中醫護理模式03-18
淺談中醫治療糖尿病03-16
中醫時間醫學幾個爭議問題的探討03-18
中醫辯證根治糖尿病的系統方法06-02
探討小兒夏季熱的中醫治療03-18
探討中醫病名的翻譯原則和方法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