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教育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中的文化沖突研究
摘要:校企合作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發展方向。長期以來,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存在諸多問題與矛盾,根本原因在于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沖突。研究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中的校企文化沖突,探索促進校企文化滲透、融合的途徑,對高職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高職教育;文化沖突;旅游管理專業;雙主體育人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已毋庸置疑。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已進入蓬勃發展時期,作為新興的第三產業,旅游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無疑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由于旅游專業的實踐性與操作性特點,各大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已成為旅游人才培養的主力軍,致力于培養能在各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企業經營管理和接待服務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但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培養的旅游人才也存在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所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達不到企業的用人要求。為了進一步提升旅游專業的辦學質量,提高本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2012年,我院旅游管理專業與湖北S郵輪乘務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公司)合作辦學,共謀發展,學校與企業共同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提出了“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在校企合作辦學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概述
1、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
“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與企業共同擔任人才培養的主體,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雙主體”作用,尤其是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讓企業成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主體,使企業成為人才培養的另一陣地,承擔起人才培養的責任。“雙主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于傳統的校企合作,它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也不是簡單地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而是要把企業由實習、實訓基地變成“實習+教學”的校外“專業教學點”,這是我校旅游管理專業在校企合作中進行的一種實踐探索。
2、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的現實意義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選擇與企業合作辦學,校企合作辦學已成為高職辦學的一大特色。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高職教育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增強特色為重點,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這充分說明校企合作辦學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發展方向,而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超越了傳統的校企合作辦學,強調的是學校和企業都要承擔起培養人才的重任。作為人才培養的兩大主體,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應該是同等重要,而傳統的校企合作辦學,企業只是一個校外實訓基地,在人才培養上難以真正發揮其主體作用。雙主體育人模式,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主體作用,讓企業真正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來,二者共同承擔招錄、審核學生的任務,共同研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共同監督、管理學生的實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加符合企業的用人要求。
二、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實施現狀及校企雙方文化沖突的具體表現
1、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實施現狀
我院于2012年9月與S公司合作辦學,至今已有3年的辦學經歷,在旅游服務與管理這個大專業下,共開設了五個專業方向,分別是高鐵乘務、國際海乘、國際酒店、奢侈品營銷與管理、機場免稅品管理。合作之初,學校和企業一起共同研究制定了旅游管理專業各個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包括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的設置、專業知識的學習、實踐技能的培養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等具體細節的研討與制定,并在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建設了形體訓練實訓室、客房實訓室、餐飲實訓室,實訓所需設備設施一應俱全。目前,2012級學生已經畢業,大部分學生在旅游行業的第一線工作。有數名學生前往阿聯酋的迪拜,分別任職于阿聯酋阿布扎比皇宮酒店、亞特蘭蒂斯酒店;有部分學生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澳門等地的酒店、機場免稅店工作;還有部分學生在郵輪上工作,如武漢揚子江游船有限公司、渤海郵輪(香港)有限公司等,國內大型郵輪企業都有我院旅游專業的學生;也有部分學生在國內各大城市的星級酒店工作。他們中的大部分學生薪資待遇都還不錯,薪水都在人民幣8000左右,還不算獎金與提成,有的還享有一個月的帶薪假期。從學生的就業狀況來看,目前我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成效初顯,日后還有待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為旅游業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旅游專業人才。
2、校企雙方文化沖突的具體表現
雙主體育人模式雖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雙方在合作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我院在與S公司合作辦學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沖突,由于校企雙方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主體,在各自利益的驅使下,經常出現相互“掐架”現象,合而不和,還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和教師為參與主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相統一的具有時代特征和歷史傳承的一種群體文化;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用來進行企業管理的,在特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得到企業員工普遍認同的,并且得以貫徹執行的最基本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管理方式、用人機制、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二者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辦學理念的沖突。學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企業強調的是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在我院與S公司的合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辦學理念上的沖突,如讓不讓學生參加導游證考試,學校認為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學校盡可能地多學習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導游證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一種肯定,多一個證多一條出路;而企業則認為學生將來是要到郵輪、酒店、高鐵去工作,導游證對學生的就業毫無用武之地,認為考證是浪費時間,不鼓勵學生去考證,雙方互不支持,難以達成一致認識。二是辦學目標與價值取向的沖突。學校作為國家的一個辦學主體,一個事業單位,具有公益性質,提供的是公共服務與產品,不以營利為目的;而企業之所以稱之為企業,在于企業的根本性質是營利性,企業強調的是利益最大化,二者的辦學目標與價值取向大相徑庭,一個追求社會責任,一個講究經濟效益,在合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沖突,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理念對校園文化及人才的培養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不利影響,讓原本高雅脫俗的大學校園難以擺脫世俗化影響,日益呈現出公司化傾向。
三、促進校企文化的滲透與融合的策略
1、樹立市場意識,提高辦學質量
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要可持續健康發展,學校要轉變思想,樹立市場意識,辦學應與企業、行業實現對接。當前,我國正處于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職教育要樹立市場意識,緊貼市場辦學,加強與社會的聯系,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找準學校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提高辦學質量。
2、轉變辦學理念,樹立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才觀
國內高職教育長期存在著一種偏頗認識,即高職教育為“技術教育”,實則不然,高職教育是國家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和層次,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樹立全面、和諧發展的育人觀,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校企雙主體育人中的雙方,尤其是企業方,一定要轉變思想,全面、正確地認識到高職教育是按照職業分類,根據一定職業崗位(群)實際業務活動范圍的要求,培養生產建設管理與社會服務第一線實用型(技術應用性或職業性)人才,這種教育雖然更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能力培訓,是以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但高職教育絕非“技術教育”,高職院校是“育人”的場所而非“制器”的工廠,培養出來的學生絕不是當今社會上所謂的“工具人”、“機器人”和“螺絲釘”等,而應是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文化、制度創新,將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引入到學生的日常管理中
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出來的學生終將踏入社會,進入企業,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可以將優秀的企業文化與高效的企業現代管理制度引入到學生的日常管理之中,讓學生提前適應社會、認知企業,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提前做好準備。第一,企業文化講究速度與效率,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源泉與動力之所在,對員工具有良好的導向、凝聚、約束、促進與激勵作用,能夠有效地將員工個人目標引導到企業目標上來,有利于招攬、留住人才,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員工的士氣,促進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效益。將企業文化引入、滲透到教學之中,促進校企文化的融合,讓學生提前感知、體驗企業文化,有利于學生樹立集體主義意識、團隊協作意識及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企業制度是關于企業組織、運營、管理等一系列行為的規范和模式的總稱,是企業全體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須共同遵守的,包括企業經濟運行和發展中的一些重要規定、規程和行動準則。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之中,可以適當引入企業的一些規章制度與準則,規范學生的行為,有利于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職業行為、職業規范與職業道德的養成,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最終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4、創新體制機制,構建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的長效運行機制
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的正常運行,校企文化的滲透與融合,離不開體制機制的保障。目前校企雙主體育人過程中面臨諸多的沖突與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沒有完善的體制機制做保障,雙方的利益和合理訴求難以找到一個平衡點,導致主體雙方各自為陣,造成合作辦學、合而不和的局面。首先,教育行政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優化區域政策環境,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辦學的政策法規,明確校企雙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職責和權益,通過地方財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調動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積極性,積極促進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制度化。其次,構建企業參與辦學的利益補償機制。企業參與辦學是講究經濟效益的,而教育本身帶有公益性,為了調動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可以由政府出面構建企業參與辦學的利益補償機制,按照標準給予企業一定的補償,如采取實習補貼,企業稅收、融資、銀行貸款優惠等措施。最后,完善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建立由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學校等參加的校企合作協調組織,鼓勵建立董事會、理事會等多種形式的議事制度,創新合作模式,拓寬合作渠道,形成多方參與、共同建設、多元評價的校企合作辦學運行機制,增強高職教育的辦學活力。
參考文獻:
[1] 徐吉洪,李澎林.沖突與超越:文化視野下的校企合作[J].現代教育管理,2011,(7).
[2] 劉義國.校企合作中兩種文化的沖突與融合[J].職業技術教育,2011,(10).
[3]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12號文件)[Z].2011.
[4] 潘春盛,孟鐵鑫.高職校企文化融合路徑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10).
【高職教育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中的文化沖突研究】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初探03-02
校企合作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探析12-29
高校藝術設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論文11-28
高等職業教育中創新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思考03-26
聯合教育實驗中校校聯合新模式研究論文12-02
研究性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20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