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1
【摘要】目的:分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點的教育策略;方法:通過SWOT分析法,理清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分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威脅;結果:提出SO、WO、ST、WT等對策;結論:相關對策,科學、有效。通過針對性強、時效性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為企業和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對策
為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實現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戰略性轉變,教育部決定從2009年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并計劃到20xx年,使學術型研究生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比例達到1:1,最終達到3:7,與國際接軌。面對這一戰略性轉變,如何做好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面對這一新生事物,以新的思維和視角來審視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內容、新途徑和新方法。
SWOT分析法又稱之為態勢分析法,它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海因茨韋里克(HeinzWeihrich)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SWOT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自身strength(優勢)和weakness(劣勢)與外部環境中的opportunity(機會)和threat(威脅)進行系統、全面、準確的分析,進而得出各種策略(即SO策略、ST策略、WO策略、WT策略)。我們將管理學中的SWOT分析引入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并發揮其長、克服其短,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點的教育策略,為企業和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S)
第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受過良好教育,學習能力強、年齡差距小、思想比較單純、可塑性較好。
第二,高校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各種學術氛圍濃郁的學科競賽、文化積淀深厚的學術講座以及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廣大研究生時時處處都能沉浸在嚴謹、求實、開拓、創新的文化氣息中,既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又拓寬了他們的視野。
第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現代化設施既能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讓研究生更快速、直觀地獲取知識,更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多種方法和途徑。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劣勢(W)
第一,國家界定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屬“同一層次”,但從目前模糊的教育局面和社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認識的偏差來看,社會大眾普遍認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水平低于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這就容易使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產生低人一等的感覺,在學習和就業問題上的不自信更容易使他們產生敏感、焦慮甚至是自卑的心理,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情緒極易波動,陷入難以自拔的消極狀態。
第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對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還在不斷摸索中。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既不同于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也不同于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相對于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而言,雖然同是全日制學習,達到畢業要求后均可獲得學位證和畢業證,但學術型研究生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為主;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主要來自應屆本科畢業生,對知識的理解大多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而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主要來自在職人員,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只是理論知識相對不足。因此,鑒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剛剛起步及其特殊性,目前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很多導師在指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時忽略了他們的特殊性,對其學習困難和就業訴求缺乏了解,不能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度過心理消極期;二是,很多輔導員都把這份工作作為其職業生涯的一個跳板,抱著“騎驢找馬”的工作態度,加之輔導員隊伍日益年輕化,各方面經驗都很缺乏,難以勝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機會(O)
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繁榮,企業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長期以來,大中型企業一直面臨著高新技術和高科技應用型人才短缺的難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正是以滿足這個需求為目標的高層次教育,因而其培養質量受到社會和企業的廣泛關注,這些企業隨時準備為優秀的畢業生提供工作崗位。
網絡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網絡不僅可以集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力量,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范圍,還可以整合各類教育資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通過網絡平臺,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時了解和把握研究生思政變化的情況,變被動為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疏導。同時,網絡信息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可以克服以往教育過程中枯燥、僵化的弊端。
四、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的威脅(T)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形勢嚴峻。吸納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大型企業所提供的專業技術崗位要求越來越高,而中小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加上研究生的就業期望較高,希望能夠從事工作條件好,既適于生存,又有利于發展的穩定工作,因而導致很多研究生“中小企業不想去,大型企業去不了”的尷尬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已慢慢凸顯,日益浮躁的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的功利化,導致出現了諸多如貪腐、學術不端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給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帶來了很大沖擊,容易導致道德滑坡、理想缺失和信念淡漠。
網絡特性帶來的'威脅。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和網絡文化的多元性導致了信息的不可控性,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網絡內容的多樣性可能降低研究生的學習興趣,減弱學習風氣和學習氛圍。網絡的虛擬性容易造成研究生不敢面對現實生活的逃避心理,總希望在虛擬世界中找到成就感。大量垃圾信息在網上泛濫,弱化了研究生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
五、加強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SO對策
SO對策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處于有利狀態的政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又要積極抓住機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1)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創造雙向平等、靈活愉悅的交流平臺,以網絡特有的親和力,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專題活動,為學生和企業之間搭建橋梁。
(3)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多方位、全覆蓋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沉浸在濃郁的學術氛圍和人文氣息中。
2.WO對策
WO對策是內部因素處于劣勢,外部因素處于優勢的策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外部優勢彌補、改善內部條件的不足。
(1)通過知名學者和企業家對熱點事件和行業典型案例的分析,豐富思想教育的內容,引導廣大研究生既學會做事,又學會做人;既要發展觀察力、思維力等智力因素,又要發展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并進。
(2)利用便捷的網絡平臺,與企業合力加強研究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培養他們的職業責任感以及關注實踐,增強動手能力的意識。
(3)通過學習和培訓,如參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組織的研究生輔導員培訓班,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教育實踐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
3.ST對策
ST對策是內部因素處于優勢,外部因素處于威脅的策略,就是利用內部優勢削弱甚至消除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
(1)發揮校企聯合的優勢,樹立研究生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對于部分特殊行業,可實行“訂單式”培養模式,導師在指導研究生研究學習時應注重提高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推動研究生順利就業。
(2)在研究生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倡導一切有利于人心凝聚、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響應國家科協和教育部的號召,進一步增強研究生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以導師和教師為表率,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4)對網絡進行實名制管理,屏蔽不健康的信息和網站,同時加強學校網站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4.WT對策
WT對策是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共存的策略,只有通過克服劣勢化解威脅,尋找突破,才能應對不利因素的影響。
(1)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政治鑒別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敵對勢力的思想滲透。
(2)結合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行為特點,探索他們的思想認識與環境變化的內在聯系,確定合適的內容,創新教育方法,開展針對性較強的教育和引導活動。
(3)給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深造、晉級機會,并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體系。
(4)加強網絡法制道德建設,以制度規則和技術手段有效控制有害信息對學生的消極影響,過濾反動、色情、垃圾信息,實時監控網絡言論,并建立預警機制,對網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群體性問題立即按級別示警并做出處理,不能放任自流。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穩步發展中,雖然面臨著諸多困境和威脅,但只要能將SO、WO、ST、WT四個方面綜合起來加以改革和創新,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將是顯而易見的。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2
一、大學生就業形勢市場新變化調查
本課題研究小組,在資金有限的條件下,以上網搜集相關信息材料為主要途徑和手段,通過對一些在校大學生就業觀念以及社會用人單位關于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掌握到當前大學生市場就業情況的新特征。其特征主要有:
1、先就業再擇業
就業難是擺在大學生面前的客觀事實。由于每年大學生畢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在短時間內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合適的職業才就業,意味著長時間會沒有工作。這會給學生自身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不能自食其力、精神負擔和壓力很大、理想和現實沖突,自我價值得不到實現,感覺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此,先就業再尋找機遇努力創造,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已經成為大多數學生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2、大學生就業生源多樣化,海外歸來、高校國際聯合辦學以及碩士和博士畢業生的不斷增多,使競爭壓力有增無減
目前,不僅我國高校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其他很多國家也都存在就業問題。為了擁有更好的未來,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我國高校招生存在很大的競爭。國際聯合辦學,出國留學和國內高學歷走俏都和就業競爭增加籌碼有著直接的關系。就業來源的多樣化,使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3、市場需要與大學生自身素質狀況差別較大
用人單位需要綜合素質較好的大學生。良好的素質會把專業知識和才能轉化為現實的創造力和價值成果。但相當部分大學生價值觀不健全,創造精神缺乏,知行分離、對自身沒有責任心,不懂奉獻只知索取,缺乏社會交往能力,意識狹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令人擔憂。這些尚需完善方面對用人單位來說是不能容忍的,他們需要的是走上工作崗位就可以勝任的人才。因此,需求與人才供給之間差生很大的落差,無形中造成了大學生就業的質量與數量的低下。
大學生要能夠參與社會競爭,適應社會要求,在激烈的人才市場中能夠脫穎而出,就必須從以往的.片面注重專業知識學習,轉到同時注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軌道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在就業競爭中游刃有余、主動把握自身命運,實現理想和個人價值。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除數量過多,就業難還有其他原因:
1、用人單位偏重利益選擇和編織關系網
穩定、待遇好的職業趨向于少數群體,造成分配不公。維持社會關系要靠金錢和關系,這是導致大學生認為學而無用的最重要因素。給大學生造成學好專業不如搞好社會關系的心理。不少用人單位在選人時由于這種關系利益導向,常造成受聘學生早有定向和被安排,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甚至學與用專業不對口,造成精華人才因關系和金錢門檻而無法恰當擇業與就業,不僅埋沒人才,還會扼殺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也會讓社會關系更加金錢化和不公正化,無知者管理有知者,造成社會整體素質低下甚至影向社會的發展。
2、單位用人唯利是圖
這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女大學生由于生理因素,思維、行為以及生育和女工勞動保護等方面原因,會給聘用者帶來更多的不便和相應的利益消費,使很多招聘單位在同等學歷和能力下傾向于對男大學生的選擇,出現分配不公的現象,加大了女生就業的難度;有些單位為了節約開資,兩人工作用一人做,不僅造成在職職工的加班加點,付出廉價勞動,還會減少社會常態就業數量,增加社會就業負擔。
3、高校教育機制的封閉性增加了大學生就業難度
我國現在高校教育體制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雖然實踐教學逐漸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但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還有很大難度,基地選擇和設置、資金、措施、規章制度等很多方面還在探索中。因此高校教育尚處于封閉式階段。學生們除了學習,接觸社會的機會和時間少之又少。因此人際交往和專業實際操作能力得不到鍛煉。大學生事業心和責任感淡化,社會實踐能力差,經驗不足,眼高手低等方面都需要鍛煉和提高。而企業強調經濟效益,剛畢業就就業很容易造成學生能力與工作需要間的矛盾。高校教育機制培養出的大學生存在的缺點也影響到大學生的就業。
4、大學生價值定位缺失
很多人把就業目標定位在經濟發達地區或大城市,認為待遇好,就業和發展機會多,收入高。能夠選擇城市就不選擇農村,能夠選擇南方就不選擇北方,能夠選擇東部就不選擇西部。他們仍然把面子、收入放在第一位。因此,這種盲目的隨波逐流很容易讓學生忽視不發達地區為他們提供的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生活在高度集中人才的地區很容易造成更大的競爭和飽和帶來的人才的浪費,增加了就業的難度。
三、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由于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看出就業難不是單方面原因造成的。它涉及到用人單位、大學生、高校及社會等方方面面,這些方面要得到健全和完善是一個系統工程。但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
1、完善聘用單位選拔人才機制,并建構強有力的制約監督途徑和機制
以德用人、以才用人是充分發揮大學生才智,鼓勵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實現人盡其才的最有效機制;制訂相應規范人才錄用的規章制度,以獎懲和法律、法規形式約束選拔人才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才能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給學生和社會以正能量的影響;給社會的主導建設者---大學生以積極、能動、健康的進取力量才能讓更多的大學生擺脫金錢網和人際關系網,實現充分就業。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摒棄用人歧視。
2、大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擁有參與競爭更、勝任各項工作的本領
社會需要有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品德優良、善于交流、溝通、實踐能力強,人際關系協調的高素質人才。為此大學生要努力做到:
第一、在高校中培養積極進取意識,建構強大的內心,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鍛煉交往能力和實踐活動能力,擁有事業心和對自身與社會的責任感。做好這些才具備了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素質,才達到社會需要的人才的根本要求,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也才能擔負起建設社會的重任。
第二、擺正價值觀定位。就業難已是客觀現實,大學生價值觀定位模糊對其就業影響是很大的。就業的目的一是生存,二是發展。求職擇業必須面對現實,冷靜、客觀分析。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要懂得價值實現不在于職位高低、環境好壞,而在與自我能力與理想目標的實現。
首先,依靠專業知識開拓創新新的市場發展領域,打破人才過于集中,從而降低個人價值創造的局面。
其次,轉換地域發展和工資水平思路。全面考察就業利弊,更要看到自我價值實現需要的空間和前景,避免短期效益和誤差認識。到缺乏人才的地區去發展,可以讓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能夠創造更大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實現人生理想。
再次,充分利用就業平臺,掌握自我推銷策略。當前人才招聘方式很多,中介機構或私人介紹,人才交流市場會,網絡資源等等。尋找合適就業崗位抓住機會很重要,但善于推銷自己更為重要。善于自我推銷的學生,往往容易把握更多的就業機會;相反,不懂自我推銷的學生常常難以獲得用人方的認可,容易被無情的競爭淘汰。成功的推銷者首先要了解招聘者的需求和愿望,準確把握用人方的真正需要,然后必須面帶微笑、滿懷自信地向他們表達自己真實的求職意愿;向用人方表達信心,獲得贊賞;向用人方展示實力,獲得認可;向用人方表誠意獲得成功。
3、社會高校對提高大學生就業應做的努力
第一、提高辦學水平。要做到人盡其才,必須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才能夠讓學生學有所用,創造出價值來。因此高校必須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發展的前沿步伐,不斷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順應市場需要,轉變培養手段和目標。讓高校成為社會生產力的儲備庫,成為知識創新的生產廠,成為社會進步的啟動器。而不是僅有知識沒有能力的大學生的養育場。
第二、健全高校與社會相聯系的鏈接環節。高校大學生畢業不能很快適應社會環境,很大程度上和我國教育體制有關。由于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封閉式的樓群居住環境等,加上基本屬于封閉式的課堂教學,使高校培養踏出校門即能順應社會的大學生所占比例很少。專業知識停留在書本上、人際交往停留在家庭和校園之間成為向社會輸送有用人才的弊端。因此,高校需要打破這種教育模式,在培養學生能力上把實踐教學落到實處。如何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怎樣鍛煉學生開放意識和工作能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設置實踐場所和走向社會的渠道,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第三、社會要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建立以服務為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并能獨立開展工作,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培訓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為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掌握競爭技巧,積極參與人才市場的競爭創造有利條件。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學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造福社會、實現自身價值。
總之,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判斷。我們通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改變教育機制和就業體制,來增強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渠道,充分實現大學生就業,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3
一、實踐中驗證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課堂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粉筆+黑板”的方式,在多媒體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視頻展示臺、計算機、數字投影儀、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話筒、無線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方式,集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于一體,實現圖文并茂、聲畫并舉,甚至模擬虛擬現實創設課堂教學情景。課堂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將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文字或簡單掛圖呈現教學信息的形式轉變為多媒體形式,從而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文字呈現信息過于抽象的問題,而以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虛擬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內容轉變為具體的形式再現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現輕松愉快的學習[1]。對于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相關文章論述很多,不同學科,其多媒體教學優勢發揮的程度也不一樣。大致歸納如下幾點:
1、直觀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2、圖文聲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多元認知,多感官接收)
3、動態模擬過程,有效呈現重點、難點。(動態呈現)
4、及時交互,及時反饋,易于學生參與,師生互動。(便于交互)
5、虛擬現實,突破視覺局限,再現事物本原。(虛擬再現)
6、無限重復,加強記憶,克服遺忘。(符合人類重復記憶原理)
7、針對性強,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
8、海量信息,節約空間和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二、應用中發現多媒體教學使用的問題
誤區一: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崇拜”現象。目前,在多媒體教學的實踐中,無論是大學、中學、還是小學、甚至幼兒園,學校積極籌措資金建設多媒體教室,老師更是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試驗。學校和老師的這種積極態度我們應該肯定,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并不排除“趕時髦”和“盲目崇拜”的傾向。筆者做過一些調查,也親自考察過一些高校和中小學,2002年還做過一次關于“湖北省中小學教育技術實踐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在中國電化教育雜志上發表)。經過分析,發現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師和學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專業幾乎所有的課程、每一節課都排在多媒體教室,學生一天下來少者要聽六節課的多媒體教學,多者要聽十節課的多媒體教學。這樣以來,學生每天眼睛盯著屏幕的時間就是270分鐘到450分鐘。多媒體教室窗戶要遮光,不易透風,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對學生的眼睛刺激很強烈,特別是長時間看著銀幕,悶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視覺疲勞、頭腦發昏,學習效率可想而知,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帶來一定的不利。所以,過分崇拜和依賴多媒體教學及全盤化的多媒體教學,不但發揮不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誤區二: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霸權”現象。現代教學中,比較一致的觀點就是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可是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更多主導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幾乎都“退居二線”成了被動的教和學。所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更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多媒體是現代教學工具,在教學實踐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把多媒體看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過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體的使用功能,過分的依靠多媒體教學形式,致使學生成了“看戲”者,教師成了“放戲”者,“演戲”的卻成了多媒體設備及軟件,教師和學生都丟失了自己,而多媒體“霸占”了整個課堂,指揮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作為教師首先應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不能只當“解說員”和“播放”操作者,而應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使多媒體教學實現價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同時要從人與多媒體、教學內容與多媒體的關系入手,探討多媒體在教學運作中的基本教學規律和要求,使多媒體在教師的駕駛下有的放矢地發揮作用。
誤區三: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包辦”現象。現代教學中,傳統媒體有粉筆、黑板、標本、模型、掛圖等;電子媒體有幻燈、投影、電影、電視、計算機等。但在實踐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不但替代了粉筆黑板,還替代了其它媒體的地位,“包辦”了所有的教學工作。多媒體替代了一切,成了現代課堂教學的全權代表。這種全盤“包辦”必然帶來問題,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師板書。現實中不少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已經脫開了粉筆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以方便地增刪,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有突然而至的靈感,這些靈感往往是教學藝術的動人之處,激發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卻往往無法加到板書中去而產生許多遺憾,如果借助黑板這種“靈感”就會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書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有體現教師風格的作用,有無形感化的作用,學生抬頭一看,便對本節課的重點一目了然。運用多媒體是為了輔助教學,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中不能為了多媒體而去使用多媒體,應針對教學內容有選擇性的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方式(因為有的教學內容根本就不適合多媒體表現,多媒體不是萬能媒體),合理地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發揮各種媒體的各自特長,包括傳統媒體,優缺互補,交互使用。這樣才能發揮各種教學媒體的'綜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誤區四: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實驗”現象。實驗教學最大的特點在其實踐性。利用多媒體模擬不能實踐的實驗和沒有條件做的實驗是可以的。但絕對不能將所有的實驗都企圖用多媒體來代替,即有條件完成的實驗也采用多媒體模擬,而不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用多媒體來代勞實際的實驗對老師來說確實輕松了許多,但對學生的實驗學習就會打折扣。所以,實驗教學不能用多媒體教學完全代替,而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在教學中,用多媒體摸擬實驗來進行演示,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觀察、研究來獲得知識,因為它可以模擬真實地再現變化過程,所以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操作過程與操作技巧,例如摸擬一些不易觀察、有危險性、無法或沒有條件實現的實驗,的確有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畢竟是“模擬”實驗,和真實的實驗還是有差別的,它只能讓學生在“"看”中來學習,而真實的實驗可以使學生在“看”、“聽”、“做”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學習。因此可以通過實驗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必要再用多媒體摸擬,而是要盡可能采用真實的實驗實踐教學。
誤區五: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花樣”現象。實施多媒體教學不能華而不實,嘩眾取寵。使用多媒體為教學注入了許多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過于抽象、死板單調的知識點和教學難點迎刃而解,教師在感到驚喜之余,往往對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效果,比如動畫、聲音、特效等愛不釋手,將它們統統都用到教學中去,使自己的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每次點擊鼠標都會發出聲音,產生動畫,有的動畫和聲音跟自己的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關系,學生看的眼花繚亂,聽的心里厭煩,這樣不但沒有起到呈現知識點的作用,反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無關的聲音和動畫上去。所以,對于多媒體效果有時用得不當和過度,反而會成為教學的干擾源,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絕對不能華而不實,追求花樣,應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點出發,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用好多媒體教學。
三、冷靜中思考多媒體教學應用的方法
多媒體教學應用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老師在欣賞和崇拜技術的同時,忘記了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沒有學習到足夠的教學設計思想來指導自己的多媒體教學。所以,解決多媒體教學應中的問題,最根本方法是系統全面的掌握教學設計思想,科學的設計自己的多媒體課件,認真的選擇多媒體教學策略和方法,理性的實施多媒體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效果。
方法一:貫通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形成正確的多媒體教學理念。
課堂多媒體教學是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運用自己設計的多媒體課件或電子教案來實現教學的一種方法。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中的文本教案相比較不是簡單化了,而是更加復雜化了。比如,對于傳統的文本教案,教師只需要考慮具體內容的文字表述方式及文字布局;而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不僅有文字方面,還有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因素的考慮,還要考慮背景、色調、布局及整體設計等。所以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要求教師除了熟悉具體的教學內容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美術、音樂、電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要能夠綜合運用它們,設計出來的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不但要有教育性、科學性的關鍵性特點,還要有藝術性和技術性的陪襯和烘托。因此,課堂多媒體教學應用不當及產生的一些誤區,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具備足夠教學設計思想,教學設計主要是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創設教與學的系統“過程”或“程序”,而創設教與學系統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習者的學習[3]。所以,多媒體教學應用中必須貫通教學設計的思想,以避免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黑板搬家”、“電灌”、“有肉不吃豆腐”、“血不溶于水”等錯誤認識。
方法二:科學運用系統思想和方法,重點考慮多媒體教學的過程。
課堂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一樣,是涉及師生的活動過程。多媒體教學也是一個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與方法等眾多因素組成的一個復雜系統,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綜合考慮系統的各個因素。首先把教育、教學本身作為整體考察,因為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是教學過程的實施,這個過程要是一個合理完成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順序。整個過程中,通過系統分析學習需求、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確定需要用到什么樣的多媒體技術,以形成制定和選擇教學策略的基礎,再通過策略優化技術(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媒體的選擇)以及評價調控技術(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使多媒體教學應用更加科學合理。這樣一個系統化的方法加上宏觀的思維,在多媒體教學應用過程中就不會以點代面,片面化進入誤區,而是要把重心放在多媒體教學應用過程的整體優化上。比如,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文本要規范、大小要適中、色調搭配要合理、布局要整齊等;使用的圖形圖像要適合主題、吻合內容、處理恰當;使用的聲音要真實生動、自然流暢;使用的視頻畫面要貼切主題、表達主題、深化主題、符合影視語言的規律;使用的動畫要實事求是、為主題而動畫,而不是為動畫而動畫。
方法三:依據學科特點,創新多媒體教學應用的形式。
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目的,其關鍵在于根據具體學科內容做到恰當應用。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特點,教學中需要使用的媒體也不同。所以,多媒體教學應用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種模式,目前也沒有一種萬能的標準模式可行。這就必須依據學科特點,實現具體課程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挖掘本學科的多媒體教學特點,探究本學科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創新本學科的多媒體教學形式。目前的大部分課堂多媒體教學中,基本都是一種模式:演示、講解。多媒體教學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更多的要注重操作和互動,依據具體學科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比如文科類、理科類、藝術類、體育類、實驗類等在多媒體教學中就具體的應用形式來說都應該有自己的突出點和特色,而不是大一統的思想和方法覆蓋所有的多媒體教學。
方法四:理論聯系實際,科學評價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應用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首先是對自己的多媒體課件或電子教案設計的評價,遵照客觀事實,按照教育性、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原則進行評價,有助于不斷的調整和修改,使自己的設計更趨于完善。其次是對多媒體教學使用過程的評價,使用前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進行診斷性評價;使用過程中,對于使用時間的長短、使用順序的先后、使用的具體方式等要進行形成性評價,不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使用后,要對使用產生的效果進行總結性評價。再次,對學生的評價也是多媒體教學過程的一部分。傳統的評價學生的方法是作業和考試,即主要是在課堂之外的,課內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勵學生。多媒體教學應用中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適時的,既有教師的通過觀察了解課堂情況進行評價,也有通過多媒體教學內容本身設計的各種測試形式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的硬件控制系統對學生的參與和反映等方便進行適時評價和客觀分析。這樣有助于教師獲取學生對自己的多媒體教學從形式、內容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反饋信息,從而發現自己設計的不足點和掌握學生的需要點,根據學生的需要來修改和完善自己設計的作品,使其更適合于教學,更符合教學,更能提高教學。
總之,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絕對的意義,關鍵在于能否合理恰當的應用。多媒體教學應用應該說還有廣闊的探索空間,需要教育戰線的每一位教師不斷分析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總結多媒體教學的經驗,探索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多媒體教學應用才會更加科學合理,更能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4
近幾年,有條件的地方已經不局限于計算機輔助審計,開始了計算機審計。計算機審計是依托計算機系統對被審計單位運用計算機管理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相關經濟業務活動的信息系統以及其存儲、處理電子數據的審計。審計工作依靠計算機信息系統可以實現實時審計,使單一的事后審計轉變為事后審計與事中審計相結合、單一的靜態審計轉變為靜態審計與動態審計相結合、單一的現場審計轉變為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相結合;可以實現詳細審計、全面審計,拓寬審計視野,提高審計效率。然而,審計活動屬于高風險職業領域。這種高風險既來自于社會對審計工作質量愈來愈高的厚望和要求,也來自于日益復雜的審計工作環境。計算機信息系統如同雙刃劍,在給審計工作帶來正面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
一、計算機審計存在的風險
(一)具體審計目標擴展帶來的風險。計算機審計,對被審計單位各種財務數據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的認定,就必然包含對其電子數據的載體(網絡、信息系統及數據庫)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認定。具體審計目標擴展了,審計內容更加寬泛復雜,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開放性、易被攻擊性及網絡活動的無痕型、網絡交易的虛擬性,都使得計算機審計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風險加大。
(二)審計對象增加、范圍擴大帶來的審計風險。計算機審計增加了現行信息系統的審計和電子數據的審計,已突破傳統財務審計的范圍。以報表評價為主要目標的財務報表審計,因實時網絡的存在,往往同業務審計、經營審計和管理審計密不可分。包羅萬象的大審計,使審計風險來源增加。被審計單位網絡、信息系統及數據庫、應用軟件的不穩定性,電子數據的易被改變、被復制和被消除性,以及信息系統目前難以實現直接查閱源程序等,必然帶來新的審計風險要素。
(三)掌握計算機審計技能的人員不足帶來的風險。計算機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必須熟悉計算機信息系統運作、數據采集與分析、數據挖掘等技術與方法。能夠面對海量的數據,尋找到審計線索突破口:隨時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數據接口特征,選擇滿足需要的數據采集軟件類型,編制各種審計模塊:針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篩選、清理和分析,快速準確地找到并驗證各種審計疑點。而現階段,要使審計人員普遍具有較高的計算機審計能力,還需要一個過程。開展計算機審計,倘若人員沒有足夠的技能,將無從下手:倉促上機,無疑會帶來檢查風險的增加。
(四)審計準則缺失帶來的審計風險。計算機信息技術環境下,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審計,不能僅以出具的紙質資料為依據,還必須對其生成的信息系統及數據庫和財務軟件的可靠性、電子數據的準確性等進行鑒證,否則,就會形成假數真審。所以非常需要制定新的審計準則,有針對性對計算機審計工作做出全面系統的補充。而眼下。用現行審計準則中界定的具體審計目標,來指導計算機審計就顯得比較狹窄,無法涵蓋全部待審內容,包括與被審計單位計算機廣泛應用不相協調的內部控制,也就無法用其分析審計風險的確切來源。審計準則的缺失會使審計工作失去權威標準,審計風險自然加大。
二、控制計算機審計風險的對策
(一)掌握被審計單位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控制情況,制訂完整、詳細、合理的審計方案。編制審計實施方案的重要部分就是審計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和可以接受審計風險的評估。計算機審計尤其要通過檢查、查詢、觀察等方法對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狀況、內部控制進行調查。除了了解常規審計中被審計單位業務性質、組織結構、管理者的內部控制、管理措施、以前年度審計情況等外,重點通過與被審計單位有關業務、計算機及管理人員座談,交流溝通,索取和分析文檔資料,對其計算機信息系統硬件設備、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經營管理工作、戰略需求與規劃等進行審計調查,了解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的安全性,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層和電子數據層的重要性水平,分析和初步評價可接受的審計風險、審計執行階段的風險控制責任的落實,編寫能夠符合被審計單位實際的、全面的審計方案,并分解好審計工作,使各個審計崗位職責明確。
(二)抓住影響財務信息質量的根源,開展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性、內部控制符合性測試。審計實施中,要著眼于控制源頭,深入分析系統運行、內部控制,評估控制風險要素規模,確定可接受檢查風險的大小、計算機審計的重點與范圍,符合性測試,需要手工測試與計算機測試相結合。運用詢問調查、實地考察方法,檢查被審計單位軟件文檔、程序流程圖、編碼、運行記錄與結果,軟件系統中存在那些控制、在哪里控制、如何控制;以信息系統輸入程序流程為重心,追蹤檢查若干業務處理全過程,驗證系統關鍵控制功能在實際執行程序中是否恰當、有效。測試硬件系統設施、與其相連的外部網絡之間設施是否安全,確保提供的信息不被泄露;計算機機房等外部設施是否能夠保障硬件設備不受損害,足夠支撐會計信息系統有效運轉,以及移動存儲介質是否安全、存放適宜。檢測組織管理制度是否做到不相容職責相分離、實現獲得安全的信息,針對不同系統故障或災難是否各有應急處理措施和軟硬件更新維護制度,能有效避免因技術落后帶來的安全隱患,系統文檔管理是否合理、規范、安全。要運用計算機測試軟件系統,是否能夠提供完整、正確,高效的電子數據,財務信息系統是否有缺陷、實際觀察相關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合理、運行是否正常。經過符合性測試,若系統安全性好、內控制度健全有效,可以減少實質性審查的范圍和數量;反之,應擴大之。
(三)確立電子數據完整性、準確性目標,全面詳細對電子數據進行實質性測試。審計實施中,要掌握被審計單位計算機系統的分布和應用,采取直接拷貝和直接讀取的方式,直接從其信息系統數據存儲目錄獲取數據,或利用已經存在專門的數據接口來采集數據,并做到數據采集到位;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清理、轉換,生成新的賬簿、報表等各種財務資料、業務資料,嚴防重要數據缺失,按照審計目的加工基礎數據,并從中選擇審計所需要的數據;運用計算機編輯檢驗手段,進行賬證、賬賬、賬實、賬表核對,校檢并驗證各種財務數據、業務數據是否正確、完整、合理,電子數據與實際業務內容是否一致、與最初的實際輸入系統的數據是否一致、與最終生成對外的報表信息是否一致。應根據相關業務處理邏輯、業務數據的鉤稽關系、法律法規的規定或審計經驗進行具體數據分析,找出薄弱環節,防止程序邏輯錯誤、用錯文件、處理非法數據,保證會計數據處理正確無誤;通過應用軟件對電子數據進行復算、檢查、核對,對某些重要財務數據,如利潤、成本、資金等進行各種分析判斷,從中發現不正確情況和問題,得出有效性檢驗結果;在核對電子數據準確性、完整性的同時,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分類、歸納、整理,繼續采用其他方法,追蹤到底,對重要問題要重點核實,材料要齊全、證據要充分,直到確認所有查證錯誤和無法查證的可能錯誤合計不超過整體重要性水平,才能將審計風險控制到可接受水平之內。
(四)強化審計復核,保證計算機審計工作質量和審計風險的最終控制。出具審計報告前,必須進行審計復核。認真整理、評價審計證據客觀性、相關性、充分性、合法性,重點檢查信息系統、電子數據查證的和未查證的累計重大錯誤總額是否超過各層重要性水平;復核工作底稿,針對被審計單位重要的業務活動、信息系統及數據與相關法規進行核對;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溝通,比對重大錯誤風險是否超過信息系統層重要性水平,復核其業務系統、財務系統及數據中反映出的重大問題,評價審計風險整體性水平是否在可以接受水平之下。復核后。對重要問題未能達成一致,需要對審計結果和審計意見重新調整,甚至追加審計程序,重新收集證據,切實保證計算機審計工作質量。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5
一、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我們的課題《小學作文教學難點分析及對策研究》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把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寫下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工具性能力培養在于語文實踐,人文性在于熏陶,二者相輔相成。在作文教學中,應結合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實際,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相應于課程標準中闡述,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強調的是過程和方法維度,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大自然,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的課題就是基于作文教學中的實際,通過在學生作文諸環節中的交融與共性策略的具體研究,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全面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在作文教學領域中的有機統一,從而全面實現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質量。然而,很多學生寫的作文語言平淡,內容不豐富充斥其中,令人不忍卒讀。語文老師如果只懂得埋怨學生的知識水平差,生活閱歷單調,情感單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我們應該努力探索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與方法,指導學生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的價值
1.據資料可查,2011年重慶珊瑚小學開展了課題為《心與作文》的課題研究,他們研究的是小學生的真心真情作文,取得了優秀成果。2008年,江都吳橋中心小學開展了《留守兒童習作》課題研究。2011年江蘇省陶湖中心校開展了《留守兒童感恩教育作文》的課題研究。上述研究較好地探索出小學生習作教育的具體內容、方式和評價標準。
2.國外對作文教育非常重視,其中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中小學的作文教育很有特色,相關研究成果較為豐富。美國的教育對作文的格式有一定的模式,內容卻沒有要求,反而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美國從小學階段起就非常重視寫作教學。他們認為,寫作包括復雜的多維度的認知能力,學生在掌握寫作這一重要的交際工具過程中,會遇到重重困難,必須從小開始進行訓練。而且,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綜
合的整體的發展,聽說讀寫各項能力之間是相互制約的、相輔相成的。某一項能力的發展過分滯后,都會影響到其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為此,他們提出了整體語言教學觀,即在語言教學中強調聽說讀寫能力的互相促進,和諧發展。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與重點
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通過對現行小學作文教學中出現的“知識面窄、內容空洞,千人一面,層次不分,缺乏想象、有創意的表達,作文中盡是假話、空話、套話”這一瓶頸,進行深層的剖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農村特有的物質、文化生活。同時注意提升教師作文教學的理論水平,更新作文教學理念,革新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的形成,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細節,積累寫作的材料,還作文教學于生活的本位,激發學生內在習作動機,孕育寫作文的激情,讓學生學會構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學會評價,并在評價中增強作文的信心,提高習作的寫作、鑒賞水平。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進行作文修改實踐,提高學生作文品位,同時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展示平臺中,真正實現自我需要,讓學生樂于表達,實現作文水平質的飛躍。
研究重點
本課題將圍繞新課標精神,著重就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瓶頸,學生的作文基礎,小學現有的作文課堂教學模式,作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內在聯系,學生心理、生理、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等諸多作文因素,作一全面深層的調查研究,探尋小學作文有效教學的策略。讓老師知道“怎么教”,學生真正明白“怎么寫”,整體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水平,提高學生作文的綜合素養。
四、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課題研究的思路
在小學語文新課標精神指引下,圍繞現實中“教師難教,學生寫不生動”這一現象,對照課程標準關于小學作文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分別從實踐與理論兩個方面,對現行的蘇教國標版小語教材作文的編排體系,編排用意,各年級段作文教學特點及內在聯系等作文教學的諸多因素,進行研究,加強教師作文教學的理論學習,更新觀念,走出傳統作文教學的誤區。突出重點,抓作文教學研討與實踐的過程管理,及時總結反思歸納,加大作文教學觀摩研討及理論培訓的力度,注重課堂教學的細節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形成自己的作文教學體系及特色。
課題研究的過程:
(1)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研究情報資料,開展論證調查,擬寫研究方案,填報《申報評審書》,組織研究力量。
(2)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xx年2月
開題論證:20xx年5月,舉行開題論證會,組織教師實施研究。中期論證:20xx年5月,撰寫中期論證報告,課題景象中期論證,交流研究論文,進行作文教學課堂展示,接受專家組中期評估驗收,調整和改進下階段研究工作。
(3)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2月
撰寫課題終端報告、工作報告,展示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模式,進行結題鑒定。
編寫論文集,有效作文教學案例集,形成學校作文有效教學實施提要。召開結題鑒定會:課題工作報告、研究報告,接受專家評審。
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在準備階段,主要采用調查法、實驗法、文獻法:在實施階段主要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個案研究法;在總結階段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我們的課題研究不是純理論研究,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用理論指導作文教學實踐的開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理論及科研水平。我們將在學校作文教研,教師個體作文教學實踐,單元習作訓練的諸多實踐中,踐行課改理念,探索小學作文有效教學的創新之路。
五、主要觀點與創新之處
主要觀點: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師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能說;解放學生的空間,讓他們能到大自然中去擴大事業,取得豐富的學問”。《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應做到五點:
(一)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作文的首席自主性。立足學生,構建教學思路。
(二)引領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積淀情感。
(三)建構開放型作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認識,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創作空間。
(四)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增強習作自信。
(五)開發整合作文教學資源,為學生的創意作文的表達,提供廣闊的空間。創新之處:
1、將作文教學的環節前置,讓學生真正融入生活,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細節,積累寫作素材,還學生作文教學于生活的本位,真正實現魯迅先生所說的“讀書就像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讓學生采生活之蜜,孕育寫作的激情。
2、改變教學模式,還作文權利于學生,讓學生學會在共同探究、合作、討論中,學會審題、選材,構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學會評價,并在評價中增強作文的信心,提高習作的鑒賞水平。
3、讓學生在實踐認知的基礎上,再次對評講后的作文,進行再次修改實踐,真正實現作文水平質的飛躍。
六、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課題組核心成員的學術或學科背景、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本課題將由參加主持市級科研課題,經驗豐富的本校校長高永忠加盟,并全程指導。參加課題研究的成員都是本校一線的教學骨干。低、中、高,各個年級段都有。他們有優厚的全面的研究資源,又有多次實踐、研討、反思、總結的機會。其中,劉海蘭,王存明等同志一直致力于研究閱讀教學與作文的關系,并在這方面做了種種嘗試,充分挖掘閱讀教學中作文因素,運用文本資源,引導學生積累、練筆、賞析??拓展了文本的空間,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語文教學綜合素質較強,曾在高郵市參加中青年教師賽課,獲得了獎次。撰寫的有關閱讀的論文,在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潘維霞,朱正剛雖是年輕教師,在教學之余,積極參與教研,特別是閱讀與寫作的研究,頗見成效。曾先后多次參加高郵市中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并獲獎。潘維霞所帶班級的口語交際能力及寫話能力較強,深受家長的好評,在低、中年級段教學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課題主持人學科背景、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①1988年中師畢業,在漢留小學教學27年,一直致力于作文教學的研究。先后獲得江蘇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大專學歷。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學歷。
②從教以來,一直積極致力于作文教學改革的探索研究,并參加了高郵市“珠湖課改星光大舞臺”賽課獲得一等獎。教學之余,積極撰寫作文教學論文。其中,《有效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基石》在“全國論文教育教學大賽中”獲一等獎,《我的預習教學》獲市19次論文評比一等獎,《活用教材指導寫作》獲市第17次論文評比三等獎,《學會合作》在高郵市教學設計比賽中獲二等獎,《讓廉潔之花綻放在語文課堂》在高郵市課堂教學滲透廉潔文化建設比賽中獲二等獎。《媒體輔助,錦上添花》獲揚州市三等獎。在近幾年工作中,指導學生作文百余篇在省市報刊發表或獲獎。其中沈月的《唉,都是讀書惹的禍》獲揚州市一等獎,沈珠月《給爸爸的一封信》獲揚州市廉潔征文二等獎,馮茜《難忘精彩》獲揚州市七彩語文三等獎等。
準備工作:課題組翻閱了許多文獻,思考課題研究方向。主持人設計問題調查,博覽書刊,上網搜尋資料,了解他人的研究動態,撰寫研究方案。研究資料的獲得來源于四點:一是從學校圖書館、閱覽室里借閱課題研究資料,這為課題組提供了物質保證。二是課題組成員大多參加過課題研究,對教育理論書刊特別敏感,平時有購買收藏的習慣。三是利用網絡搜取相關信息,篩選下載,課題組內傳閱。四是主動向教育科研部門請教,同時利用好研討會的材料。
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我校對教育科研工作十分重視,積極支持老師搞教育科研,如科研業務費:課題開題論證、結題費、調查問卷等的材料費、專題研討會費用,還有教師參加會議、研討等活動的差旅費、會務費,學校都給予報銷。結題后,對承擔課題研究任務的老師給予適當的獎勵。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6
初中畢業生以較高的數學成績考入高中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高一的數學成績會出現下滑,有的甚至不及格.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后,有的學生能很快地調整自己,幾個月最遲一年內能趕上來,但也有的在焦躁和彷徨中迷失了自己,等醒悟過來時,高中也將結束了,針對這些學生,我總結如下.
一、原因分析:
我對我校高一學生中100名學習成績下降明顯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這100名學生中,成績下降幅度較大的有23名,其中因不適應高中學習而成績下降的約占48%;因學習方法不當而成績下降的約占65%;因偏科而成績下降的約占13%;因迷戀網吧打游戲而成績下降的約占22%.這里我主要分析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初中、高中教材跨度過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實數集內的運算,教材循序漸進,直觀性強,內容通俗、具體,對每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數學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數學知識,不少學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難以理解,覺得離生活很遠,似乎很玄.確實初中高中數學語言有著顯著的區別.初中的數學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而高一數學一下子就觸及抽象的集合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及函數語言,緊接著又是指數函數的分類問題.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遠大于初中數學.對眾多初中數學學習的優秀者,進入高中后學習屢受挫折,成績不理想,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不了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習不得法,從而導致成績滑坡.
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高中課程與初中相比內容的量上急劇增加了,接受知識信息的量比初中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了.知識內容難度也相應的增加了,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對學生的學習來說都是一次飛躍,如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的最值問題,函數值域的求法,三角公式的變形與靈活運用,空間概念的形成,排列組合應用題等.這些問題如不采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學生成績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及新的環境不適應
我曾在高一召開過學生座談會,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的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尤其到了初三,重點題目要反復做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維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環,接高一課程的教師剛帶完高三,他們往往用高三復習時應達到的難度來對待高一學生.因此造成初中、高中教師教學方法的巨大差異,中間又缺乏過渡環節,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適用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新的環境使學生在心理上、感覺上出現了不適應.一所高中的學生來自多所初中,原來的尖子,現在不可能都是尖子,就像參加運動會的運動員一樣,在省里是第一,到國家隊可能沒有取上名次,到世界就更別提了.因此,某些學生成績的相對下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從初中到高中,環境變化也導致個別學生不適應.有些學生整體素質不是很高,尤其是處理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能力不是很強,到了新的環境,經常因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焦慮,造成精力流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這個新環境,也有個別學生因為一點挫折而喪失對未來的信心.
3.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
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的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講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老師上課一般都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但一部分同學上課不會抓重點,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還有些同學晚上加班加點,白天卻無精打采,或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二、對策研究
針對上述問題,要想大面積地提高高一學生的數學成績,應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師要了解初中數學教材及教師的授課特點
開學初,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底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剛開始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及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由于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所以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習題的次數,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且考試時章節難度不能大.高中學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其次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包括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聽課、及時復習、獨立完成作業、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反復使用將變成學生的習慣行為.通過上述師生互動的方法,降低教材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2.循序漸進,防止急躁
由于年齡較小,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高中學生容易急躁,有的學生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扎實,他們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3.研究學科特點,尋找最佳的學習方法
數學學科擔負著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任.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性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不行,養成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的良好學習方法和習慣.這不僅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要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要靠老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重點是使學生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有薄變厚.其中、期末都要召開學習方法交流會,讓好學生介紹經驗,讓好的學習方法成為共同的財富。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7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業作為經濟的血脈,其發展情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競爭力。隨著X“三高四新”戰略、國家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的實施,以及企業轉型升級、“兩新一重”建設等,全省將迎來更大的融資需求,加快金融業發展比以往更加迫切。經研究,我們認為X省金融業要圍繞做大總量,優化存量,以優良的發展環境吸引金融要素集聚,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現代金融體系。
一、“引金入湘”,爭取域外金融機構布局
針對我省金融業發展滯后、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匹配的局面,建議實施“引金入湘”工程,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目標,通過財政扶持、人才引進、教育醫療資源傾斜等配套措施聯動,吸引更多銀行、證券、期貨、公募基金、中介組織等金融機構落戶X。
一是爭取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布局。一方面是鼓勵在湘金融機構向上爭取在X布局開展科技金融、制造業金融、綠色金融等各類金融創新試點,提高業務拓展能力;另一方面是大力發展金融總部經濟,吸引金融機構在XX設立法人總部,不斷增強XX市金融業的集聚力和輻射力。
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向XX市以外的市州延伸布局。壓實責任,推進金融業發展不足的市州,加快引進金融機構,完善網點布局,引導金融服務向縣域延伸,提高市州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三是鼓勵征信公司、資信評估(評級)公司、金融媒體、保險配套服務等中介機構入湘。
四是爭取外資金融機構布局X。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舉措不斷落地,證券、期貨、基金等證券業金融機構外資持股占比的陸續“松綁”以及外商投資法的實施,國際金融機構加快了在我國的布局。X應依托中國(X)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中非經貿合作,爭取外資金融機構布局。
二、培育主體,壯大地方金融機構
地方金融機構作為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三農”、基層、中小微企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X應綜合運用財稅、監管等政策,通過建立激勵有效、風險可控、協調配套的扶持措施,支持地方金融機構做優做強。
1、建立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長效培育機制
落實國務院關于充實中小銀行資本的要求,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中小銀行股權結構優化和管理能力現代化,提高地方金融機構等的資本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財政注資、減費降稅、彈性化監管等政策激勵,構建大小銀行服務“三高四新戰略”、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良性競爭局面。
2、培育新興金融業態
梳理發展落后的金融業態和需要重點培育的金融業態,比如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深入調研,列出問題清單,出臺有針對性的培育和扶持政策,補齊金融業態短板。
3、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
引導地方金融機構專注主業,立足X,聚焦服務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例如,對促進“三高四新”戰略實施、長株潭一體化、開放發展等具有特殊貢獻的金融機構,給予專項政策支持;進一步明確中小銀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差異化經營、堅持本土化發展的定位,通過監管考核機制推動中小銀行內部構建起支農支小的資源傾斜機制。
三、差異競爭,大力發展特色金融
1、推進金融業特色化發展
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圍繞X“三高四新”戰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中非經貿合作等重大戰略,在制造業金融、科技金融、金融開放、金融服務區域一體化等方面,創新一批金融產品,探索一批改革經驗,形成差異化發展優勢。
2、推進X金融中心特色化發展
X金融中心目標是打造立足中部、輻射西部的全國區域性金融中心。據統計,全國有XX多個城市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XX也提出來打造中部金融中心。事實上全國不可能有這么多金融中心,只有立足全省產業結構和區位優勢,依托長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在服務“三高四新”戰略、中部地區崛起等方面開展制度和業務創新,打造服務中部地區的重要投融資平臺,形成特色優勢。
3、推進金融機構特色化發展
引導地方金融機構由粗放式經營轉向精細化經營,由同質化向差異化、特色化的轉型發展,突出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加快產品自主創新,培育和挖掘客戶和市場的真實、潛在的需求,不斷推出獨具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競爭優勢。
四、彎道超車,打造金融數字化發展樣板區
當前正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和科技正發生深刻變革,金融不僅需要加速融入產業和科技,還需借助這場變革,利用數字技術實現自身轉型。同時,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長期性和必然性,提高金融業數字化水平,降低信息不對稱,是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途徑。
一是健全金融數據信息共享機制。一方面要完善政府各部門數據溝通協調機制,明確數據開放的制度、規則、標準,加快推進數據共享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是打通監管部門與監管對象之間的數據鴻溝。完善地方類金融機構和新型金融組織的數據監控和統計體系,建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人民銀行之間的數據共享機制,減少監管的.信息不對稱。
二是鼓勵金融機構重視金融科技,運用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重塑業務模式,加快數字化轉型,實現流程再造、服務模式優化,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風險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
三是鼓勵大型金融機構的科技體系向外輸出相關技術成果和賦能經驗,支持中小金融機構的數字化經營,共同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
四是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運行體系,擴大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推進數字人民幣在消費支付、社會民生、生產制造等領域的應用。
五、精準施策,營造優良金融發展環境
金融業的良性運轉依賴于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只有努力打造公平、誠信、法治的金融生態環境和促進金融創新的發展環境,金融才能與實體經濟發展相匹配。
1、深化金融領域改革
依托長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主動承接國家金融改革任務,復制一批外省金融改革經驗。如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X、X等地的綠色金融改革,XX跨境金融改革等。
2、研究出臺鼓勵金融機構立足X、服務X的激勵機制
通過財政存款等資源配給,及獎金激勵、名譽支持等激勵措施,引導金融機構立足X、服務X。同時,圍繞中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構建銀行“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信貸機制。
3、打造良性的競爭環境
從監管政策、稅收、補貼等方面入手,全面清理、修訂、完善相關鼓勵政策、競爭政策,營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
4、建立促進金融發展與防控風險相協調的監管機制
一方面,針對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在監管手段、監管工具等方面薄弱的情況,加快地方金融立法,建立機構監管、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相協調的綜合監管模式;穩妥推進監管改革,如探索復制北京“監管沙盒”的試點經驗,激發金融科技創新活力;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監管科技建設,提升監管效率和覆蓋面提高防控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對金融業新模式、新技術、新需求的深入研究,深刻把握區域金融創新特點和方向,不斷完善監管模式,營造鼓勵金融創新的監管環境。
5、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一方面,針對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部門數據共享、數據更新等堵點難點問題,專門研究解決。另一方面,嚴格規范信用約束機制,完善信用主體權益保護。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8
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是互為對立的學術類型,專業學位主要是為社會中某些特定的行業或職業,培養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并且可以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專業學位和學術型學位雖然處于同一層次,但是兩者培養計劃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并在培養目標上存在明顯差異。而根據國務院學位辦下發的[2009]23號文件,明確指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并在本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和工程管理能力”。因此,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的核心,這也是和學術型學位研究生的最大區別。
然而,由于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制度起步較晚,至此不過20多年的時間,因此培養模式十分不健全,尤其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目前,我國大多數院校在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時,其培養目標和學術型學位研究生并無多大差別,僅僅是增加或縮減部分課程。另外,雖然增加了半年的專業實踐,但是效果卻不明顯。在這種模式的培養下,從高校走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以至于社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產生了質疑。因此,為了盡快實現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建立和健全科學合理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顯得更為重要。
相比于國內,西方很多發達國家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性上的認知要遠遠早于我國,因此在專業學位的教育上起步更早,發展更加迅速。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為了使研究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作用,均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了相應的改革措施。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專業學位獲得者和學術型學位獲得者的人數不分上下,甚至有超過后者的趨勢。在美國,很多學生將專業學位碩士文憑看作是個人發展的重要依據,同時是進入大公司的敲門磚。早在1906年,美國在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時,就提出了一種“合作教育”的培養模式,即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具體為學生在學校學習半年的理論知識,然后以2個月為周期交替參加公司的實際訓練和課堂學習。
德國和英國在美國“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分別提出并實踐了一種叫“雙元制”和“三明治”的培養方式。德國的“雙元制”培養模式相比于美國的培養模式,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1/3時間在校學習,其余時間在企業實踐。英國的“三明治”培養模式,顧名思義就是“學習實踐—學習”工讀交替的產教結合,將教、學、做三者有效結合,使得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使學生擁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
在借鑒西方國家的專業學位培養模式經驗的基礎上,我國也提出了一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其中南京郵電大學提出的“螺旋提升型”的培養模式被一些高校采用,收到的效果相比之前有一定的提高。
綜上所述,我國和國外在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國目前仍處于一種摸索狀態,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顯得格外重要。
1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1理論課程優化不明顯
上文提出,專業學位和學術型學位的培養側重點有所不同,學術型碩士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的專業人才。然而,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一向以培養學術型學位研究生為主,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起步時間很晚,在課程安排上僅僅是簡簡單單地增加或縮減學術型學位的部分課程,屬于“換湯不換藥”,并沒有從根本上優化課程。另外,在進行課程的學習時,主要以理論為主,很少能將理論和實際案例結合,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發現自己努力所學的知識很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1.2培養目標不明確
全日制專業學位畢業的研究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并且要能快速適應社會上特定的行業或職業[5]。也就是說,專業學位畢業的學生不僅要具有過硬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實踐操作能力,兩者缺一不可。而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上,幾乎引用學術型學位的培養模式,甚至在培養目標上都與之基本相同。在這種模式的培養下,隨之而來的弊端日益顯現,例如:大多數專業學位畢業的研究生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社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的質疑之聲越來越大。此外,由于學校的培養目標不明確,使得新入學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對前途感到一片茫然。
1.3實踐基地落實不夠完善
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來說,在畢業之前參加創新實踐活動意義是非凡的,它可以將產學研有效結合起來,因此實踐基地的建設顯得格外重要。然而,鑒于目前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在國內普及的程度,國內很多高校和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學校在落實實習單位時,也是馬馬虎虎,導致學生沒有穩定的專業實踐基地。此外,一方面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兩年半,而除卻第一年需在校進行理論課程的學習,第二學年學生將面臨實習、畢業和求職三項任務,任務繁重,因此有些學生為了獲得專業實踐的學分,往往不惜聯合公司弄虛作假,胡亂編寫實習報告,已經完全喪失了專業實踐教學應有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有些高校的學生僅僅利用暑假的兩個月時間實習,而大多企業并不想招收短期實習生,因此學生很難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聯合起來。
1.4師資力量不足
由于近幾年國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因此專業學位的規模也不斷增大,人數不斷上升,導致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一方面,部分高校外聘的企業老師較少,專業學位學生的培養依然由校內老師完成,而有些老師沒有過硬的實踐經驗,往往課程教學偏于理論化,授課方式單一,缺乏實際案例教學,導致專業學位的教學質量不高,畢業的學生質量也漸漸不被社會認可。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在高校實行一種“雙導師”制度,但是這種制度并不健全,學生得到校外導師指導的時間少之又少,因此該制度往往徒有虛名。
2健全和完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的措施
2.1實踐性課程開發及教學研究
我國工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一般為2~2.5年,比學術型學位研究生學制少半年時間,但是理論知識的學習依然是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理論是實踐的基礎。但是專業學位和學術型學位有本質區別,專業學位應更加注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課程學習時間可以控制在一年之內;另外在課程的設置上,可以增加靈活性,例如:適當減少課程學習而增加短學時的專業講座或培訓類課程。借此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參與后續的實踐活動。而在教學方式上,應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摻雜案例分析、現場模擬和訓練等,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容易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2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
專業實踐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是大學生畢業之后進入企業之前的重要歷練,關系到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實踐基地的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國家應大力支持高校教師和學生參與國家級、省級或市級項目的申報,鼓勵師生參與企業研發,以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為紐帶,探索高校和企業實質性合作培養模式,從而建立穩固的專業實踐基地。
(2)健全實踐基地保障機制。國家可以以政府教育部門為主導,設立第三方,從而監督和協調高校和企業雙方,更好地落實實踐基地的建設。同時出臺相關政策,對貢獻突出的校企優秀團隊給予資金獎勵。
(3)強化高校和企業的責任。無論是高校還是相關企業,都必須認識到建立實踐基地的責任重大,不可馬虎對待。首先,學校應盡快完善和企業之間的培養方案,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其次,企業的領導應在思想上重視對研究生的培養,與高校之間緊密合作,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并制定詳細的實踐培訓計劃。
2.3雙導師選配
“雙導師”制度是近幾年較為流行的一種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在為學生配備校內導師的同時,兼配一名校外導師。校內導師主要負責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而校外導師一般為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導師,通常以集體指導為主,主要職責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將理論和實際有效相結合。這里所說的實行“雙導師”制,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必須付出實際行動。導師之間必須精誠合作,充分發揮雙導師的優勢,建立導師和學生之間互贏的人才培養雙導師合作模式。
2.4專業實踐過程管理機制及考核指標體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質量要想過關,要想被社會認可,必須對研究生專業實踐的過程進行嚴格管理,否則專業實踐可能成為一個形式,而無法滿足鍛煉實踐能力的要求。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應加強聯系,共同制定研究生專業實踐計劃,同時明確專業實踐考核指標體系,對學生的實踐結果實行中期檢查和后期考核,考核小組由學校和企業導師以及專家小組組成,對學生的實踐結果進行嚴格的評審。
2.5試論情感語言節目主持人萬峰、鐘曉的語言特點基于園本課程開發背景下研究教師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試析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試論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爭議試論中職《外科護理學》的情境式教學試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經濟學和經濟法基礎課程融通教學小針刀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手術側臥位適宜度的研究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應和現實的工程實際問題相關,最好是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或者和校外企業導師一起研發企業項目。學位論文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檢驗學生是否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否能在踏入社會后,短時間適應自己的工作領域。因此,學校必須嚴格把控學位論文的審閱過程,包括論文開題、中期檢查、論文評閱和答辯等環節。而答辯小組需由企業和學校專家共同組成,對學生的論文進行嚴格把關,判斷其是否達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的論文水平。
3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建立和健全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愈發重要。文章從目前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該問題的對策入手,探索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體系,不斷提高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中堅力量。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9
自2009年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范圍以來,各高等學校紛紛加快研究生培養結構調整的步伐,擴大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研究生培養結構類型的調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規模劇增,不僅對培養模式和教育資源帶來新的壓力,也對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因此,研究認識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群體的教育管理特點,與時俱進地做好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進一步提高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一、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面臨的形勢
(一)規模逐年擴大
2009年,教育部決定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范圍,在原定研究生招生計劃基礎上,增加5萬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約占碩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10%。隨后,每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當中,都加大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比例。2011年全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已達到14.9萬人,占碩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30%,距離“2015年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與學術型碩士各占50%”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二)培養模式變化要求教育管理創新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求其為社會培養現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養大量高級管理、技術等應用型專門人才。長期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為主,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授予學位的標準和要求等方面都比應用型研究生要成熟很多。應用型研究生注重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它的存在遵循社會職業分工的邏輯,重視實踐和應用,主要培養的是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最突出的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才,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的職業背景的工作。因此,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環節中很注重到實驗基地、企業等中去鍛煉、實習。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大多數培養單位規定第一年為課程學習時間,其他時間用于專業實踐、畢業論文的撰寫和實習就業,因此,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課程學習結束以后,大多數時間在校外完成其他培養環節,這給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困難。
(三)心理壓力日益增大
1 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加上高校連年擴招,人才市場中供需關系產生巨大變化,研究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即使是研究生,畢業之后都要面臨找工作不容易、找到好工作更難的問題,并且待遇也不如從前。這些落差與社會壓力交織在一起使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心理背負了更多的壓力,很容易引發心理問題。
2 學術型研究生在社會的認可度普遍較高,但對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來說,雖然也有畢業生踏入社會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社會公眾大多數對其認同度不高、單位重視度不夠、職業銜接不緊密,這也給在校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帶來了不好的心理陰影。
3 學業上的壓力也是導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幾年,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各高校紛紛加強了研究生畢業的要求和審核,采取規范發表論文要求、學術不端行為檢測、提高畢業論文盲審率等多項措施,使他們對學術上的專業要求會產生更大的壓力。
4 目前,一般高校開展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主要是針對本科生,針對研究生的較少。隨著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承擔的心理壓力的增加,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亟待填補。
二、加強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管理隊伍建設
隨著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規模的擴大,他們中要求被關注、被關心的心理取向可能更大,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往和溝通可能更復雜。同時,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獎助貸等政策往往因正在探索而復雜多變,多數研究生輔導員配備不到位,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迫切需要從加強管理隊伍著手,逐步完善落實研究生輔導員配比政策,落實導師負責制和輔導員專職管理相結合。
(二)管理要把握特點、因材施教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第二年要進行專業實踐和找工作,大部分時間研究生在校外活動,因此,要針對這些特點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例如,各專業研究生班班長要定期向學校或學院研究生管理人員匯報本專業研究生在外情況;研究生導師要定期聯系學生,保持對學生在外情況的密切了解;同學之間要相互照顧,加強聯系。2010年,教育部批準部分高等學校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對于探索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三)以人為本,豐富教育管理的內容
當前,研究生除了要承受學習、經濟、人際關系和婚姻愛情的壓力,畢業之后還得面臨就業的壓力。這些壓力如果不能處理好,很容易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內容。
1 加強就業指導。例如,可以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講座、報告會,幫助研究生擺正就業心態,掌握面試技巧,增強就業競爭力;盡可能地利用資源,及時地搜集和發布就業信息。
2 要加強媒體宣傳,增強人們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認識,消除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心理上的障礙。
3,培養單位要提高畢業的門檻,在給研究生“增壓”的同時,還需要在具體的培養環節進行指導和監督,創造良好的學習科研條件和氛圍,為其“減壓”。例如,強化對研究生教學過程,畢業論文完成過程包括選題、完成開題報告、開展課題研究、課題中期檢查、完成論文和答辯的監督與管理;加強與導師的溝通,并充分地調動導師在研究培養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舉辦形式多樣的學術報告會、交流會、學術論壇,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4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并相互配合。例如,舉辦心理健康專家講座或團體活動,提高研究生心理調節能力;建立和完善心理問題預警機制和咨詢體系,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由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人員結構相對較復雜,管理松散,可以由研究生管理部門牽頭,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鼓勵學生自發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促進相互交流和溝通,增進研究生心理健康。
(四)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涉及招生錄取、學籍管理、專業培養、教學實踐、論文開題到論文答辯、學位授予、就業指導等研究生教育的各個方面,工作量大,任務煩瑣。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由于其培養中安排更多實踐內容的特點,其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范圍更廣,更不利于管理。因此,特別需要提高其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地發揮計算機網絡信息平臺管理優勢。例如,建立研究生和導師信息數據庫,對研究生的整個培養環節進行全程監督與管理;可以將與研究生有關的教學信息及時發布在網上,可極大提高教育信息傳遞的效率;建立網絡交流平臺,為研究生之間、導師之間、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交流創造條件。
總之,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事關研究生教育的成功與否。在研究生人數遞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增大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要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研究生管理的方法和途徑上創新,在內容上結合本校特色,不斷地豐富,以滿足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10
摘要
分析了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特點,提出了吸引優秀應屆畢業生報考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的措施,從課程設置、教學實踐、學位論文及學位授予等方面探索了該專業學位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
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特點;培養模式
從1999年高等院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已趨向于大眾化,這為研究生規模的擴大提供了生源基礎,1999—2005年碩士研究生的招生數年均增長率為27.57%。這種增長不僅表現在學術型人才的培養上,專業學位也有很大的發展。我國從2000年開始招收在職農業推廣專業碩士,2009年開始招收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這是研究生教育從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一次轉變。
1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
農業推廣碩士是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旨在培養具有一定農業技術基礎,熟悉農村發展情況,并能運用相關理論指導農村發展,主要為農業技術研究、應用、開發及推廣,農村發展,農業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綜合職業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該專業學位有以下特點:
1.1職業性
職業性是專業學位的基本屬性,是專業學位區別于其他學位類型的本質特征。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具有特定的職業背景,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必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聯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實踐性
實踐性是專業學位的重要屬性。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除了具有從事農業推廣領域的堅實基礎理論和寬廣專業知識外,更具有解決農業科研、生產、管理一線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專業學位的本質屬性。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雖然是應用型研究生,但是作為高層次人才必須具有一定的學術能力,如文獻查閱、試驗開展、論文撰寫等基本科研素質,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不斷變化的,如果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具備研究能力,其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必然不強。
2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從參加全國碩士生招生統一入學考試的考生中調劑而來,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計劃,分類報名考試,分別標準錄取”的方式招生。對于大多數農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較困難,在學術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況下要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就更困難。因此,近2年招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部分是從學術型研究生中成績靠后的學生中調劑而來,部分是本科基礎較差的應屆生。相對學術型碩士生來說,生源質量和學生基礎都稍遜一籌。保證生源質量是提高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優秀的應屆生報考。
2.1.1對于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在學費和生活補助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比如學費可以比自籌學術型研究生低。這樣可以吸引一些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無法繼續深造的優秀本科生報考。
2.1.2 增加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的名額,選拔優秀應屆生直接攻讀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
2.1.3進行正面的宣傳來提高社會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的認知度。目前農科學術型研究生的就業處于低谷,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剛招生2年,就業去向的好壞直接影響以后的招生,而社會的認可程度對于學生就業的影響較大。因此,要加強正面宣傳,提高農業推廣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以促進農業推廣專業學位招生。
2.2培養方面
2.2.1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在職推廣碩士不同,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沒有一定的職業背景,大部分來自于應屆本科生,對于他們的培養應該采取與在職推廣碩士完全不同的培養方案。培養應該以職業為導向,把他們對職業的要求融入培養的全過程。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和師資方面與學術性研究生應有所不同,要突出農業推廣專業學位職業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2.2.2課程設置要求。研究生課程設置是圍繞研究生培養目標而進行的課程總體設定和安排,是人才培養活動及其模式的實質性要素和體現教育思想及人才培養目標的載體部分,是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核心[2]。對于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慮到生源主要是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而其畢業后的就業去向主要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發展等領域相聯系。因此,課程設置應與其實際情況緊密相關:應該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質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應該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按需設置”,并且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職業特點。由于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年。因此,課程設置不能像學術型研究生那樣細化。注重應用型課程,相應減少純理論性課程的設置,滿足學生學習和就業的雙重需要。
2.2.3教學實踐環節。教學模式能否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2年,而對于農科類而言,試驗的.周期較長,結合這一點在教學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現場講授等方法,讓學生從感性上有一定的認識,以便更好地將理論性和應用性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考慮到全日制推廣碩士學制較短和社會認可度低,很多導師對這類研究生還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因此采取“雙導師”制,也就是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共同承擔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校內導師負責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質、理論基礎和創新思維等研究生基本素質層次的培養;校外導師負責研究生的選題、研究等實踐應用能力層次的鍛煉。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授課方式應結合其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采用案例式、專題講座等授課方式,結合學科前沿、國內外最新形勢,把農業實踐理論和實際問題引入課堂教學中。專業實踐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高質量、充分的專業實踐是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實踐教學原則上不少于一年。為確保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要求,學生要提交實踐學習計劃、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等。
2.2.4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應該來源于校外導師的課題或校內導師的橫向課題,必需要有明確的應用價值。學位論文可采用調研報告、案例分析、規劃設計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亞一些高校的做法,學位論文不一定要進行答辯,如果需要繼續深造的學生可以申請論文答辯,其余的學生學位論文只要導師和同行專家評閱通過即可按照規定授予學位。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11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的規模迅速擴大,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發展中管理機制尚在建設和完善過程中。因此,針對我國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的管理機制進行了探索和創新,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和幾種新方法。
專業學位教育自1991年在我國開展以來,在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行業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為此,教育部自2009年起開展了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這項舉措的實施可為社會培養更多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然而,由于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起步較晚,研究生教育、培養環節的質量監控,試論情感語言節目主持人萬峰、鐘曉的語言特點基于園本課程開發背景下研究教師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試析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試論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爭議試論中職《外科護理學》的情境式教學試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經濟學和經濟法基礎課程融通教學小針刀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手術側臥位適宜度的研究要求及管理等相關規定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且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進一步針對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制約因素,如培養模式、管理機制及教育教學方法等探索解決問題的新理念和新辦法是當前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管理機制的構建
(一)合理設計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
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培養主要是面向化工類生產或設計領域的`實際需要,所以報考學生必須具有相應的學歷或工程背景。招生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兩個部分,初試采用筆試,復試包括筆試和面試,主要用于考查學生的化工專業知識背景、學習科研能力和基本專業技能等。通過實行一定比例的差額復試,有效控制導師招生數量,從而提高生源質量。具體考試的實施辦法由學院根據學校制訂的考試總體要求及專業測試要求來制定,各專業可根據自身的特點自行確定錄取總成績中專業課筆試、面試等考試成績的比例。在考生的錄取選拔過程中,突出導師的主導地位,注重提升導師的責任感和自律意識。
(二)建立校企聯合教育管理模式
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的目的是為化工企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化工行業的用人單位對于學校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質量及改進之處最有發言權。在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教育、培養和管理過程中建立一套學校和企業聯合教育管理的模式,充分發揮企業的能動性,實現校企聯合培養管理的有效運轉。讓企業將大量的科研開發及技術改造項目放到校企聯合培養基地開展科研攻關,如此一來,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便可以直接參與到科研課題和技術改造中去,有效地提升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建立規范的激勵機制,使學生能夠主動去開展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也為完成高水平論文提供有力保障。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中心,建立教學管理的評價制度,使學生和校企進行互評。學生每天記錄在企業項目實踐過程中的所學所想,反饋給企業;企業記錄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各方面表現及所做出的科研成果,反饋給學校;學校和企業相互聯系,及時發現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其他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建立“學生—學校—企業”三角構架互動機制
學生只有參與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去才能提高其應用知識的能力,化工類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大量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建立“學生—學校—企業”三角構架互動機制是一個“三贏”的措施,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踐或科研獲得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加強了企業與學校的聯系。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因此有了共同的目標:一方面,學校可以發揮學科基礎好、科研能力強、技術力量強的優勢與企業開展科研合作,加強技術交流,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服務;另一方面,學校從企業引進科研項目,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的針對性。
二、建立全過程動態項目管理模式
在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管理過程中,結合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目標,以分析社會和企業需求為出發點,按照“啟動—計劃—執行與控制—評價—跟蹤”實施全過程的動態管理模式。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培養分為教學培養和論文寫作兩個階段。在教學培養階段,整合校內外辦學資源,設置課程體系,選擇教學模式,并借助學生、企業評價與反饋機制,結合外部環境動態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通過不斷與市場需求的偏差分析和市場反饋信息修正教學方法。在論文寫作階段,借助企業與院校共同建設的科研實踐平臺,結合企業需求為學生確定論文課題,通過學生與企業導師、學校導師之間的交流,科研小組內部成員間的交流,以及院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調整論文研究內容、方法,督促學生不斷查閱文獻補充理論知識,增加論文的創新性,確保論文先進的科研成果能直接服務于企業。在學生答辯畢業后,總結辦學成果和經驗,將成功的方法應用于提升下一期的辦學水平,以期實現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管理水平滾動上升發展。
三、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
對于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模式,學校以教育部推薦的“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學位論文”的三段式培養模式為基礎,結合行業優勢及學科特點,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合作培養模式。所謂產學研結合是指生產單位、學校和研究單位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和協作優勢,按企業或用人單位的要求培養企業和用人單位需要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學校通過整體規劃,統籌協調,在已有校企聯合培養基地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培養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間的對口聯系,探索化工類專業碩士人才培養的供需關系。通過機制優化,為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進行專業實踐、論文研究提供長效、穩定的實踐基地。學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同時也是讓自己的人才資源和成果資源溢出,實現高校和企業之間產學研的無縫聯接,從而為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創造更廣闊的空間。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為學生們提供了鍛煉和創業的機會,使他們盡早地進入各企業科研領域接觸學科前沿,鍛煉管理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化工類專業碩士的市場競爭力。
四、組合式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
根據化工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的特點,擬采用組合式教學方法對其進行培養。在教學流程設計中形成了三條主線互相穿插、并行推進的組織方式,包括模塊化的理論知識講解主線、案例研討與實驗模擬主線及講座與參觀主線,按照理論知識→案例研討與模擬→專題講座的順序循環推進,每門課程的結構設計都會根據需要在以上模式中進行組合。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本,以能力培養及職業導向為本;推進多位教師主講、共同負責的“拼盤式”教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多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12
西南交通大學是我國發展環境學科和建設環境專業較早的重點大學之一。多年來,通過學科建設和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內容的改革和實踐的加強,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1999年招收第一批西南交通大學非全日制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2010年招收全日制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
一、明確培養目標和要求,制定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為明確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和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有關推薦材料,2009年全面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學環境工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學科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對環境工程技術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應有較全面的了解。能熟練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工具和實驗方法,具有獨立從事工程技術研究、技術改造、開發、設計與工程管理的能力。
(二)學制及學習年限
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研究生,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少于半年。
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3~5年,其中論文研究工作時間(從開題報告通過之日起至論文送評閱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三)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課程設置原則。
(1)課程內容:環境工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企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
(2)課程量:環境工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原則是三個學期全部完成,并注意第一學期課程安排的飽滿度;
(3)課程結構:環境工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采用課程類別設計思路,切實增強工程意識、增強工程素質培養、增強工程能力。
學分設置。全部課程按課內16學時計1學分。環境工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學業期間獲得學分總數的基本要求為32學分。
課程學習。環境工程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強調理論與應用課程有機結合,學校聘請有豐富實際工程經驗的專家講課或開設專題講座,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重視案例分析、現場研究等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研究生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課程設置方案。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課程體系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公共課程、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程、必修環節。課程設置方案中公共課程特增加知識產權和信息檢索兩門課程,突出培養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和信息檢索能力;基礎課程突出培養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工程的能力;專業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業務素質;選修課程重點考慮各類學生的研究目標不同,工作性質不同進而突出學生的專業特色;必修環節主要為校內外知名教授、專家開設環境工程領域研究前沿知識講座和實際案例分析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拓展學生的視野等。
(四)學位論文
學院應嚴把學位論文過程關,從學位論文的選題、開題、編寫、預答辯、答辯等工作入手,扎實做好每一步工作。設計過程分,即指導教師對學生在論文過程的中的態度、進度等各方面進行打分,不合格者取消其答辯資格。
二、師資隊伍建設
(一)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目標
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體系中工程型教學人才資源建設是建設質量保障的核心環節。根據國家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背景、根據環境工程行業特點、根據依托單位的自身特點,擬定了師資隊伍建設目標為:建設專職與兼職相結合、企業與學校相結合、反映軌道交通行業、具有國內外行業影響力的高水平、立體化環境工程專業工程型教學團隊。
(二)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體系企業教師隊伍建設
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體系企業教師隊伍建設實行考核聘任制,動態管理。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數量多,層次高的特點,在今后企業的師資隊伍建設中我們將在總量上適度增加的同時,重點在師資隊伍的層次上進行提高,提高師資隊伍的層次,提升企業教學的質量。
(三)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體系學校教師隊伍建設
根據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特點和行業應用需求,在教學主管院長領導下加強原有工程型教師教學團隊建設工作。
三、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質量保障機制
(一)建立教學全過程動態保障機制
參照西南交通大學專業學位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及實踐教育相關質量保障措施,建立環境工程領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安全動態保障機制。
(二)建立以工程應用能力為核心的新型考評機制
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從選題、研究開展、論文撰寫到論文答辯環節,必須面向工程應用、依托工程資源開展。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策劃、工程設計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可以是技術攻關研究專題,可以是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論文選題應具有一定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探討03-14
湖南省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與對策03-07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論文研究方向提綱03-20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學情分析及對策教育論文03-03
研究生論文提綱03-14
精選研究生論文提綱11-17
研究生論文致謝05-27
公司假賬的審計對策分析論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