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安全論文開題報告
隨著科技的發展,個人隱私甚至國家機密越來越容易泄露。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信息安全論文開題報告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一、選題背景
二十一世紀邁入第十五個歲首,電子科技與信息技術依舊持續飛速發展,信息的傳播與分享變的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高效,數字圖像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無可避免的參與到高速的信息傳動中,從而催生了更復雜的信任問題與更隱蔽的安全隱患。有研究表明,在人類接收的全部信息中,視覺信息的比重占據60%以上。
數字圖像取證技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并逐漸發展起來的。數字圖像取證技術是通過圖像統計特征分析等技術手段來判斷數字圖像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始性的一門計算機取證科學。由鑒證方式的差異性,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主動取證與被動取證兩個方面。主動取證主要包括數字水印和隱寫術,它主要通過在發送方將標識信息直接或間接的嵌入數字圖像載體,并于接收方檢測這些標識信息來保證圖像安全或判定圖像的原始性。主動取證要求待測圖像必須事先添加水印信息,并且水印信息能夠被接收方檢測并提取;但水印添加對圖像載體有一定要求,操作中很有可能造成載體圖像的內容變化,這些都為研究成果的技術實現增添了難度。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單一操作檢測由于針對性較強,許多操作已經能夠通過當前提出的檢測算法,得出令人滿意的檢測結果;然而由于此類研究需要確定篡改操作類別,各研究子方向之間缺乏交流與聯系,實際應用意義也相對較受局限。相比之下,圖像融合檢測則是針對傳統惡意數字圖像篡改的一個研究方向。之前提到的新聞
本文的研究也將圍繞數字圖像操作鏈取證這個主題展幵。操作鏈是個新興的研究概念。從概念提出到如今不過兩年時間,但因其概念本身的實用意義及提出的適時性,已經逐漸受到學界各方的廣泛關注與參與,至今已有數個研究小組在跟進此方面的研究,并有相關成果發表于會議及期刊上。操作鏈相關研究最初的雛形,出現于一項歐洲研究項目REWIND[2]中。該項目的研究內容中包含一個取證分析框架的開發,該框架旨在揭示信息處理操作鏈中,全部操作實施的拓撲順序。項目中關于取證分析框架的構想,實現了從原始圖像庫建模實現不依賴篡改形式的篡改檢測,到多篡改操作內部聯系研究的過渡。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操作鏈這個概念則是由西班牙維戈大學以Pedro Comesana為核心的研究小組于2012年提出的。Pedro Comesana在于當年發表的文獻中,討論并提出了關于未來操作鏈的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關鍵問題的自身看法:
一是,對于一種指定操作,在給定的圖像內容中檢測到的相應痕跡達到什么程度,可以確定圖像被實施過該操作?
二是,在圖像中檢測處理操作鏈的成功可能性有多大?研究通過假設檢驗思想和信息論中相對熵原理兩個角度,從理論上推導了利用已有的單操作篡改檢測算法,檢測圖像操作鏈的理論可能性,并構建三種以量化和JPEG壓縮為主的操作鏈假設場景來證實了提出的理論性分析。而Pedro Comesana研究小組在其后發表的文獻中也繼續了這一討論主題,并構建了更多指定操作鏈場景用于實驗分析。
由于操作鏈本身可以看作由操作實施次序所聯結的獨立單操作處理組成,操作歷史又可以看作由相互獨立的操作鏈和單操作處理依次序稱合最終形成的,故此種檢測思路顯然能夠充分利用當前已發表的單處理操作研究成果,并利于取證研究由單操作處理經操作鏈,向更全面的操作歷史逐步延展和推進,從而最終排除單操作檢測間差異性的影響,構建一個無差適用的圖像操作歷史分析體系。但應用已有檢測方法對算法提出的特征有一定魯棒性要求,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種類的操作鏈研究。所以,之后發表的操作鏈檢測算法中,陸續提出了以操作鏈整體作用痕跡為特征的檢測思路,李劍諱等人在對比度增強結合線裁剪操作的操作鏈檢測工作中,提出直方圖零值缺口特征和插線長度數量比例特征。這兩組特征標識了兩種操作共同作用的處理痕跡,并對操作序差異有識別效果。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論文組織結構如下:第一章為引言,在介紹數字圖像取證課題的應用背景基礎上,探討了圖像操作鏈研究的意義與現狀,并簡要描述本文研究內容與組織結構。第二章對當前主流的圖像處理手段進行分類介紹,通過分析各類圖像篡改技術的應用范圍、研究狀況與存在問題,對實際應用中操作組合的形成模式與構造特點進行闡述,從而明確本文所研究的操作鏈構成。第三章主要介紹了模糊操作檢測的相關內容。首先講解了模糊操作的基本概念和相關數學模型,然后在區分模糊處理應用場景的基礎上引入了當前各類模糊操作檢測算法,并分析了當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操作鏈中模糊操作檢測可能存在的難點。第四章提出了基于NSCT域特性的模糊與銳化二元操作鏈檢測算法。本章提出了三組NSCT域特征用于用于檢測圖像的處理痕跡,并設計了實驗對算法的準確性進行驗證。第五章提出了針對模糊與添加噪聲組成的操作鏈的取證算法。研究中提出了NSCT域方向一致性特征與空域鄰域像素差異性特征,并進行了相應的實驗驗證。第六章對本文的研究內容做出了總結,并對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簡單表示為:
五、本文研究進展(略)
六、目前已經閱讀的主要文獻
[1] 王俊文,劉光杰,戴躍偉,張湛,王執鏈.基下非抽樣Contourlet變換的圖像模糊取證[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9,46 (9) :1549-1555.
[2] Li-Xian Wei, Junjie Zhu, Xiaoyuan Yang. An Image Forensics Algorithm for Blur DetectionBased on Properties of Sharp Edge Points卩].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 2012, 34(2):743-747.
[3] Pedro Comesana. Detection and information theoretic measures for quantifying thedistinguishability between multimedia operator chains [C]. //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2012. 211-216.
[4] Pedro Comesana, Fernando Perez-Gonzalez. Multimedia operator chain topology andordering estimation based on detection and information theoretic tools [C]. // Digital Forensicsand Watermaking, 2012. IWDW 2012. 11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igital Forensics andWatermaking, 2012. 213-227.
[5] Z Chen, Y Zhao,R Ni,Detecting the operation chain in digital images by type and order fingerprint[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ICSP), HangZhou, China, October 19-23,2014, 1837-1842.
[6] Matthew C. Stamm, Xiaoyu Chu, K. J. Ray Liu. Forensically Determining the Order of S ignalProcessing Operations[C]. //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Security, 2013. WIFS 2013. Proceedings of the 2013 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Conference on. IEEE, 2013:162-167.
[7] M . C. Stamm, K . J . R . Liu. Forensic detection o f image manipulation using statisticalintrinsic fingerpri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2010, 5(3):492 -506.
[8] M. Kirchner. Fast and reliable resampling detection by spectral analysis of fixed linear predictorresidue[C]. // ACM workshop on Multimedia and Security, Oxford, United Kingdom,2008:11-20.
[9] M. Kirchner, J. Fridrich, On detection o f median filtering in digital images[C]. // ElectronicImaging: Security, Steganography, and Watermarking of Multimedia Contents, 2010.Proceedings of SPIE. Media Forensics and Security II,2010:1-12.
[10] Jianwei Li, Yao Zhao, Rongrong Ni, Detection for processing history of seam ion and contrast enhancement[C]. // Proc. of SPIE Vol, 9273, 2014.
[11] Hany Farid. Creating and detecting doctored and virtual images: Implications to the childpornography prevention act[J].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DartmouthCollege, TR2004-518, 2004, 13.
[12]周琳娜.數字圖像盲取證技術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人學,2007.
[13] 劉苗,鄭江濱.利小波域同態濾波的偽造圖像檢測方法[J].計算機I:程與應州,2009,45(34) :169-179.
[14] Yagiz Sutcu, Baris Coskun, Husrev T.Senear. Tamper Detection Based on Regularity ofWavelet Transform Coefficient[C].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SanAntonio, TX, 2007:397-400.
[15] 干波,孫璐璐,孔樣維,尤新剛.圖像偽造中模糊操作的異常色調率取證技術m.電+分報.2006,34(12):2451-2454.
[16] Hany Farid . Blind Inverse Gamma Correction[J]. 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 2001,10(10):1428-1433.
[17] Gang Cao, Yao Zhao, Rongrong Ni. Attacking Contrast Enhancement Forensics in DigitalImages[J].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4,57(5): 1-13.
[18] Gang Cao,Yao Zhao, Rongrong Ni, Alex C.Knot. Efficient contrast enhancement forensicswith application to image foi^ery detection[J]. IEEE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Security, 2013.
[19] Gang Cao, Yao Zhao, Rongrong Ni. Forensic Estimation of Gamma Correction in DigitalImages [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Hong Kong, 2010:2297-2300.
【信息安全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信息安全碩士論文開題報告范文11-19
電子信息工程論文開題報告范文11-19
關于英語論文開題報告相關信息11-20
論文開題報告模板03-19
論文開題報告表03-18
藥業論文開題報告11-15
法學論文開題報告11-18
論文寫作開題報告01-14
關于論文的開題報告03-28
論文開題報告范本精選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