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當代中國公民政治文化的取向與建構
摘要:公民政治文化也稱公民文化,從本質上講,公民文化是一種民主的政治文化。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化是一種處于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表現出傳統與現代兩個層面的基本特征。本文分析了我國公民政治文化的現狀,論述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公民政治文化的取向與建構。
關鍵詞:公民文化;取向;建構
一、公民文化的涵義
公民政治文化也稱公民文化,關于公民文化的涵義,東西方學者們眾說紛紜,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論述:
1.公民文化是一種混合文化。阿爾蒙德和維巴將政治文化分為“地域型”、“臣屬型”、“參與型”三種類型,認為公民文化是一種以“參與型”為主導,“地域型”、“臣屬型”為補充的混合型政治文化。
2.公民文化就是政治文化。有學者認為,所謂公民文化或公民政治文化或政治文化,就是指處于一定的歷史中、社會和文化條件下的權利義務主體對政治體系、政治活動過程、政治產品等各種政治現象以及自身在政治體系和政治活動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的態度與傾向。
3.公民文化是民主文化,或公民文化是與“群眾文化”、“臣民文化”相對立的有學者提出了“民主型公民文化”的概念,“民主型的公民文化是在人的主體間的平等,認識客體不受限制下所創造的文化,它是人的主體性的回歸、理性的加強、自信的建立。
綜觀中外學者觀點,我們認為,從本質上講,公民文化是一種民主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作為深層次的社會政治現象,指的是政治共同體成員在一定政治體系中形成的關于政治及政治活動的感受、態度、心理習慣以及價值評估等主觀意識的總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內容。一定時期內的政治文化對社會政治關系和社會政治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一方面,政治文化指導政治行為主體的政治行為,促使個人形成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這是政治文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另一方面,良好的政治文化能促進政治穩定和政治發展。政治文化能維護現有的政治制度,對現行政治體系、政治變革給予各種合理性解釋,使人民大眾對國家政治體制、政治制度、政治民主等方面都能達到較大程度的認同。這樣,作為政治主體的人民大眾的情緒、態度、要求、愿望、行為等才能更大程度地與國家的政治要求相吻合,使社會的政治形勢、政治氣氛得以維護和發展。
二、我國公民文化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化是一種處于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表現出傳統與現代兩個層面的基本特征。
(一)政治文化作為現實社會經濟生活的反映,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經濟政治結構的根本性變革,傳統政治文化亦得到相應的徹底革新,新型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文化逐步形成。主要表現在:其一,政治文化日趨理性化;其二,政治文化日趨世俗化;其三,現代化的政治文化觀念深入人心,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我國公民平等、自由、民主、法制等觀念逐漸取代傳統政治文化中專制集權、依附崇拜等觀念并日益深人人心,社會主義民主成為新時期人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二)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繼承性。在我國兩干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所形成的傳統政治文化,是與西方政治文化不同的文化范式,世代相續的政治運行機制和積淀下來的社會政治心理,以及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建筑在對社會認知基礎上所形成的政治思想,構成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基本內容。影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二是宗法族制的社會結構;三是意識形態化的儒家學說。它們互為關聯,互相依存,成為孕育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土壤。這各傳統文化并未隨著舊制度的滅亡而煙消云散相反,卻根深蒂固地沉淀于絕大多數民眾意識中,不可避免地使我國當前政治文化帶確傳統政治文化的痕跡。
(三)由于受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和外來政治文化的沖擊及市場經濟發展中社會結構變化及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影響,當前我國政治文化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分化,政治心理復雜多樣且政治價值取向不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政治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的發揮,但相對于主流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和世俗化而言,政治文化的分化處于次要從屬地位,其消極影響也是次要和局部的。
(四)當前我國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和差異性當代中國公民政治文化的一致性首先表現在其縱向分布上領袖階層公民政治文化與大眾階層公民政治文化的基本一致,這種基本一致主要表現在:大多數干部和群眾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也即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具有共同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認同傾向,即愛祖國、愛人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的國家制度、支持和推動政治體制改革、贊成和維護國家憲法、法令及政策。在對政治現象的評價上,也具有基本一致的政治價值觀,在對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關系的認識上也具有基本一致的態度傾向。
公民政治文化的這種一致性只是當今我國公民政治文化的一個方面,在我國現階段公民政治文化結構內,各要素在政治文化的水平和程度上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和不平衡。其主要表現在各階級階層、各職業團體、各地區、各民族、各年齡層次、各文化層次及性別不同的公民之間,包括政治認識、政治熱情、政治評價、參與意識、效能意識、政治安全感和政治自信心各變量的吻合與分歧,包括人們對政治制度、政治結構、政治權力、政治人物、政治過程、政治改革、政治透明度、政策產品的偏好和取舍等等。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公民政治文化的取向與構建
文化作為社會的一個子系統,具有相對獨立性,并且具有它自己獨特的動態進化過程。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兩干多年的培育,已經融化在中國每個個體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模式里,積淀為一種遺傳基因,成為民族意識的一部分。因此,在公民文化的構建問題上,我們無法拋棄傳統文化。但是,我們更應該根據我國政治文化發展的現狀,致力于有中國特色的公民文化的構建。
在當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日益指向成熟的市場經濟。按一般發達國家的經驗,在市場經濟下,社會經濟發展與公民文化的形成、成熟存在著正相關的聯系。在公民文化下,它強調的是人的主體性的回歸,強調的是相關利益者原則。因而要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公民政治文化應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要大力培養公民的政治主體意識、政治參與意識和政治認同意識,為中國政治文化的發展培育龐大的主體隊伍。
首先當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建設離不開公民的政治主體意識。政治主體意識是置身于政治生活中的主體對自身的反省意識,是公民自立為政治主體并對于自身的政治主體地位、政治主體功能、政治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政治主體自主性和能動性的觀念表現。
其次,政治參與意識也是當代中國政治文化構建的必要條件。政治參與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只有實現廣泛的真正的公民的政治參與,國家的政治文化建設才能達到高級的程度。
再次,政治文化的發展還離不開政治認同意識。兩者是統一的。沒有政治認同,就無法達到政治穩定,政治文化的發展是不可能的。一個政治體系要成功地適應現代化,就應通過政治文化建設,改
【談當代中國公民政治文化的取向與建構】相關文章:
和平: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之取向03-19
關于美學的當代取向03-05
當代廣告審美取向的界說與分析03-23
當代教育管理的過程取向與特性論文01-21
淺談政治基礎與民法取向03-24
論“實踐”與中國當代美學建構03-18
儒家倫理政治與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構03-18
談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文化危機03-19
談雕塑造型與民族的思維取向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