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和諧社會與個體道德信念
摘要:和諧社會是一個道德社會。和諧是個體道德信念的重要內涵和應有之義.也是人們追求的理想目標。通過分析個體道德信念與和諧社會的關系.提出確立個體和諧道德信念的方法和途經。
關鍵詞:和諧社會:道德:信念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時代進步的要求.也是民族振興的需要。和諧社會的構建.既是一項社會人文精神內涵更新、國民性積淀和改造的全民工程.也是社會成員群體的生存理想、價值信仰、道德信念等重新構架、重新確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從個體“人格”的成長,逐步走向群體“共同信仰”的生成.再到“國格”的確立,既是道德社會形成的最終目標.更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
1個體道德信念的確立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和諧社會就是社會共同體內各個方面、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狀態。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社會發展目標,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蘊含著明晰而深刻的道德要求。
和諧社會是一個道德社會。道德社會不僅是每一個時代的追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永恒追求。實現社會和諧,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把道德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他認為所有的學科、所有的學問都為了實現某種“善”而存在,而且政治學是最高主宰的科學,因為倫理學是研究個人的“善”.而政治學研究的是城邦的“至善”。他所認為的政治目的在于實現道德社會。不光是亞里士多德,從古今中外關于理想社會、和諧社會的歷史構想和物質實踐中,我們都可以真切地看到:和諧社會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也是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雖然每一個時代所追求的道德的“善”的內容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類的認識水平在不斷地提高。
我們今天對于“善”的道德內容已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就當前我國的社會發展而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我們今天所追求的“至善”.這也是我們在社會實踐中積淀的新的理論思考。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社會成員所確立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居于道德品質形成的核心地位。道德信念是指對道德理想、道德觀念和道德準則的正確性的篤信,以及相應的道德義務的強烈責任感。它具有穩定性、綜合性、持久性的特點。道德功能的發揮是通過道德評價來實現的,信念在道德評價的過程中起著無法替代的自覺性和深刻性的作用.是個人道德行為選擇的內控力量。
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追求理想人格是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是個體信念的建立。個體信念的確立,有助于人們實現相互之間交往的和諧,同時也會成為整個社會成員群體行為約束的價值規范和共同信仰。當追求和諧社會的理念一旦上升為每一個公民的道德信念的時候.追求和諧就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內在要求和心靈自覺.進而個體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感。以此作為道德行為的內控力量。尤其是當這種信念為全體公民所認同并作用于其行為選擇的時候。優良社會風氣的形成及和諧社會的構建便成為一種必然。
引導個體確立健康的、堅定的、符合自我成長要求和社會文明需要的牢固道德信念.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成就舉世矚目。但在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時,非經濟問題也愈顯突出,各地區、社會階層貧富差距拉大,人口、經濟、環境、資源矛盾突出,德治和法治、公平與效率等問題還遠沒有解決好,造成了當今社會的種種不和諧現象,而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宏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精神家園的重建等,更是任重而道遠,需要幾代人的艱苦奮和不懈追求。在這種大背景下,社會需要道德的規訓與引導,個體的心靈更需要信念的支撐和鼓舞。人們一旦為追求經濟利益而置道德于不顧,最直接受損的就是道德價值信仰.由此引發道德信念的危機,造成對和諧社會構建主旨的背離。要建設和諧社會,其社會成員必須具備與之相適應的道德品質。唯有其具備了內在的道德品質.和諧社會才有得以建設的主體性要求和前提。因此,重建和諧的個體道德信念對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等有著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2確立個體和諧的道德信念應處理好幾個問題
2.1樹立科學的和諧觀
和諧不僅是一種社會理想,同時又是一種生存狀態。它不僅僅是指涉人類社會.還包括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它指的是整體的、普遍的和諧。因而,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符合宇宙萬物運行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和諧觀.既是一個世界觀的問題.同時又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例如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認為:“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周易·乾》)天道的大化流行,使萬物各得其正(位),保持這種完美的和諧,萬物就能順利地發展。個體的和諧形成整體的和諧,又有利于個體的和諧。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做到“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禮記·中庸》),由自身而推及到他人,再到萬物,最后達到“保和太和”而與天、地、人、物一體,趨向于保持整體的和諧,人達到了最理想的境界即“天人合一”。這就是儒家走向和諧的路徑。眾所周知,在整個中華文化的歷程中,和諧文化作為一種社會道德信仰,曾經長久地存留于不同時代,并成為社會成員的一種集體記憶滲透于社會無意識層面.中華民族的多元地域文化交匯、儒道釋等文化思想相生相隨、近代中學和西學的融會貫通等等,都體現著華夏民族和諧的宇宙觀、文化觀和社會觀念。
當前,要建設和諧社會.就是要盡量減少社會沖突和不和諧的現象。中國傳統文化特別強調要注重處理好各種關系.稟持一種接受和尊重的態度,富有同情心和道德感。這樣才能與外界融為一體。在平等的基礎上來解決問題,最后達到“中和”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自然和社會就都能和諧發展了。
2.2人際和諧
現代管理學認為,人是最可寶貴的資源。儒家文化也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中國傳統倫理思想認為,“仁者愛人”。只有從“愛人”出發,才能達到“人恒愛之”的彼此相親相愛的和諧狀態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夫子之道,忠恕而矣。”(《論語.里仁》)提倡“推己及人”、“推恩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強調以法度、準則度量事物,以自己的感受衡量理解他人.運用忠恕的精神來處理人際關系,做到“君子而時中”.“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這樣就實現了仁德,人們的道德覺悟就得到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沖突就會減少,和諧的人際關系得以形成。就個體道德信念的樹立而言,這顯然是人的主體性發揮的一種體現,正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具有社會性的人應該視和諧人際關系為個體生命力的延伸。我們在分析當前的“韓流文化”時,就會看到韓國文化深受儒家倫理文化傳統的影響,講求家庭倫理的情感力量,以此來促進現
【談和諧社會與個體道德信念】相關文章:
對和諧社會道德建設的思考03-28
談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03-19
論個體道德產生的條件03-18
論個體道德選擇的意蘊03-18
淺論個體理性與道德責任平衡12-06
《顏氏家訓》的個體道德培育機制論03-17
談治理道德建設的內容與途徑03-20
對多元價值背景中個體道德理性的檢視03-19
儒家道德思想視野下和諧社會的構建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