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物理論文15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理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物理論文1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從現代教育技術的功能中可以看出它在教育教學中有如下作用:
1、集中注意,激發學習動機。注意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前提,上課注意力集中學習效果就好,但是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的時間就會分散,幻燈投影、電視、計算機等多媒體,可以直觀地再現客觀事物,它們生動形象的畫面本身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2、材料直觀,有利感知。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知,要以大量的感性經驗為依據。學生的感性認識有些是在生活和學習中積累的,大量的還要靠老師講解和學生的觀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生動,而且要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進行感知,物理教學尤為突出。
3、具體形象,有利理解。電教手段以直觀形象尤為特長,對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突出重點有很好的作用。如物理教學中的楞次定律等一些定律或實驗現象,教學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這時不妨用動態的投影片或計算機動畫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看后就容易理解。
4、提供示范,培養技能。在培養學生的技能時,除教師用語言講解外,還應通過實際動作或有關的視覺材料提供示范,使學生獲得有關練習或操作的印象,有模仿的樣板。如物理實驗,實驗前把實驗過程的錄像播放給學生,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學生就會掌握實驗的正確操作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較為規范地完成實驗。
5、提高教育質量。教育質量的高低,主要是看學生在德、智、體幾方面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能夠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電影、電視、計算機、VCD能用生動形象的畫面把內容呈現出來,使學生易于接受,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容易造成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內部動力,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發展。
6、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效率的提高主要指以下兩個方面:對教師而言,在一定時間內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學任務;對學生來說,在一定時間內要學到比原來更多的內容。從以上介紹的學習比率、注意比率、記憶比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學習中,眼和耳最有效;多種感官并用效率最高。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1在物理理論課堂教學方面的應用
用多媒體輔助物理課堂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以往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們一直沿用“一支筆、一張嘴、物理現象全憑講”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普遍感到“物理難教”;學生感覺“物理難學”。有了多媒體的輔助,利用計算機設計的圖形,特別是三維動畫結合多媒體優勢,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在頭腦中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物理過程,有助于理解和記憶,可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學習效率,難教與難學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有所緩解。多媒體聲、光、色、形綜合表現力強,且不受時空限制,通過圖像的翻滾、閃爍、定格、色彩及聲響效果,給學生以新的感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多媒體假設的情境中,聯系已有知識或日常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引發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2.2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教育
技術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會給傳統物理實驗教學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受某些條件的限制,一些實驗根本就不能做或難以實現,而電腦模擬實驗則可以突破空間、時間的限定,化抽象為具體、動靜結合再現物理實驗場景,從而發揮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計算機輔助物理實驗教學就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功能齊全的設計軟件,特別是由計算機創造的二維、三維動畫模擬某些實驗,再現物理情景和過程,對揭示物理規律有良好的優化作用。
2、中學物理中的某些現象是很難理解又無法通過常規實驗了解的。如:原子物理中的粒子散射、原子結構等,盡管教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講解,但學生還是難以理解,而如果利用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則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系統,輸入數據控制α粒子的偏轉,使學生清楚地看到α粒子的運動軌跡。
3、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運動規律、情景,學生建立起來很困難,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用計算機動畫,可以幫助學生對它的理解,例如:帶電粒子在兩個帶電的平行金屬板之間作勻速直線運動;帶電粒子在多個帶電極板間被多次被加速———直線加速器中的實驗現象有這種生動、直觀的情景,學生對微觀粒子在場內的運動就不難理解了。
物理論文2
一、信息技術模擬實驗
初中物理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的方法和途徑,成功的實驗是物理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實驗不僅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邏輯思維、觀察分析、歸納綜合等諸多能力。所以實驗就顯得尤其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些初中物理實驗操作起來并不是那么回事,由于實驗器材的缺陷或者環境條件的影響等干擾因素太多,現象不是很明顯,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利用信息技術模擬實驗,可以放大實驗現象,使實驗結果清晰呈現,再通過分析觀察到的現象,有利于得出科學結論。可以彌補真實實驗的種種不足,提高實驗成功率。如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由于教室里光線太強,光屏移動時,凸透鏡成像的變化不是太清楚,學生難以分析歸納出其規律。如果運用信息技術制成的課件,在電腦上進行模擬實驗,通過演示,學生很清晰地觀察實驗的全過程,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學生很容易掌握像與物的關系,而得出科學結論。然后將課件的模擬實驗與真實實驗進行比較,更加能夠找出本質現象,揭示科學結論。并且在實驗中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養。
二、信息技術虛擬實驗
在初中物理實驗中,由于有些實驗容易發生意外或造成器材的`損壞,教師往往會取消實驗,或者只有教師自己做演示實驗,不讓學生做實驗,這樣會使實驗的效果大打折扣,難以體現實驗的作用和意義。如果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虛擬實驗,可彌補初中物理實驗中的不足和欠缺。如在做電學實驗時,學生對電流有畏懼心理,這種現象嚴重影響著物理知識的學習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影響著學生素質的提高。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設計了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多媒體課件,利用課件進行網上虛擬實驗,可以保護器材,又可以完成實驗,而且可以讓實驗更清晰,使實驗結果放大,利于分析得出科學結論。
三、信息技術擴增資源
現代信息技術以網絡發展最快,在很多網站上,儲存有大量的與初中物理教學有關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也在不斷更新,隨著網絡的更新,物理知識也在跟著更新,所以在許多網站上,都可以收集到最新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適時地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補充。比如,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新教材修改和更新了許多知識,刪除了少量的內容,我們通過網絡都能夠快速更新,從而適應新形勢。也可以從網站上找到最新的習題,最前沿的測試題,在課堂教學中有選擇地使用,將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開發學生的思維,給教學帶來新氣象,從而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信息技術網絡還可以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教師和教師之間可以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交流,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交流,教師和教育專家之間可以交流,通過交流分享資源,發揮集體的力量,為學生解難釋疑。教師也可以從中發現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網絡,促進師生共同提高,共同受益。教師也可以在一些互動網站上,參與網站設計的教育論壇,參與網絡學習,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提高教師自身的水平和技能,尋找更多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好方法,可以在交流中共享教學資源,如優秀教案、課件、最新的教學方法等,還可以解決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學。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發揮其自身的優勢,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率。
物理論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晚上好!
我叫XX,來自XX班,我的論文題目是《關于中國古代數理天文學之成就-歷法的基礎研究》。這是一個綜述性的研究,所以可能論文里面自己研究的內容比較少,還望老師們給與意見。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論文題目,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慮:
1、興趣。因為我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天文學,而當初選擇物理專業也是出于想深入了解這些有關天文的神奇現象,所以這次畢業論文我便選擇對中國古代天文學進行了基礎研究
2、天文學的科學重要性。恩格斯曾在《自然辯證法》里說:要研究自然科學各部門之不斷地發展,首先就應研究天文學。單單為了定季節,游牧民和農業民族就絕對需要它。是的,天文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就已經有相當的研究了,那個時候沒有大城市、大建筑物,沒有工廠的煙灰,人們可以很自由自在地欣賞自然界的美麗。不過那時候農牧民族欣賞自然美并不單純是為了求心靈的安慰,而是從其自身的實際應用出發的
3、 有助于教學。通過對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研究,讓我對天文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有助于我今后從事物理教師的工作,增加我與學生們交流的話題。
(一) 國外研究現狀
發展動態:20世紀70年代以前,幾乎沒有西方學者認真對待過中國歷法史的研究,在西方學者眼里,中國歷法改來改去,無非是附會天象,沒有什么科學體系。倒是日本學者從17世紀的和算家,到20世紀的科學史家,對中國歷法中的研究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以京都大學藪內清為核心,形成了一個京都學派。1994年,藪內清博士論文《隋唐歷法史的研究》的出版,標志著以現代科學的方法深入到中國數理天文學中真正核心部分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藪內清的開創性工作,才使得國際學術界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數理天文學所蘊含的研究價值,并由此樹立了現代科學史家研究中國古代歷法的價值信念。除日本學者外,外國學者對中國傳統歷法的研究不是很多,其中比較系統的成果,大概只有洪天賜對《大衍歷》的翻譯這事他的博士論文,可惜尚未正式出版。
(二) 國內研究現狀
發展動態:20世紀中國學者對歷法史的研究,以70年代為界限,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前70年,在深度上落后于日本學者的研究;后30年則全面趕超并保持領先。70年代以前關于漢代以前的研究,大多數是歷史年代學的老問題,與數理天文學的核心內容距離較大。在通史方面,深入到隋唐以后歷法中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這一時期雖然投入的人力不少,但是對于真正困難問題的解決,只能是差強人意。
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設計共分六章
第一章 前言。闡明了系統開發的目的'和意義
1、蓋天說
蓋天說是中國最古老的討論天地結構的體系。早期的蓋天說認為:天就像一個扣著的大鍋覆蓋著棋盤一樣的大地,這樣的天地形狀很容易讓人們產生疑問:圓形的天怎么能夠與方形的大地合攏呢? 隨后蓋天家又主張:天像圓形的斗笠,地像扣著的盤子,兩者都是中間高四周低的拱形。這種蓋天說即能克服天圓地方說的缺點,也能解釋很多天象
2、渾天說。張衡在《渾儀注》里闡述了渾天說的主要思想:天是一個球殼,天包著地像蛋殼包著蛋黃,天外是氣體,天內有水,地漂在水上。全天為3651/4度,其一半蓋在地上,一半環于地下,所以二十八宿恒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半。
3、宣夜說。在蓋天說和渾天說中天都是一個殼層結構,日月星辰都附著在天殼上,而宣夜說認為:地面之上不存在固體的天殼,天之所以呈現出藍色那是因為離我們太遙遠的緣故。地球以外到處都是氣體,日、月、行星、恒星甚至銀河都是會發光的氣體,它們在氣體的推動下自由來往、互不干涉。宣夜說打破了天的邊界,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無邊無際的廣闊的宇宙空間。
第二章 數理天文學成績--歷法
1、中國古代歷法概覽
中國古代歷法的中心課題可以歸結為兩個:原理和數據
原理:是指日、月、五星運動規律在歷法中得到的反映;
數據:是指歷法對日、月、五星運動的數值描述
歷法之疏與密主要從這兩個方面表現出來
根據原理和數據這兩個要素
對中國古代歷法作縱向考察
可以按時間順序將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 兩漢魏晉南北朝歷法;
(2)隋唐兩宋歷法;
(3)元明歷法
2、星圖、星表與三垣二十八宿
(1)星圖、星表與數理天文學的關系
(2)歲差是指太陽從某年的冬至點出發,在黃道上運行至下一個冬至點時,并沒有走滿360度,其間有一個微小的差數,住一段小小的差數被稱為歲差
祖沖之在《大明歷》中提出歲差值為每年45年11個月退行一度
紫微垣是北極星周圍的一些星座組成的星域,居於天球北極頂部,一共包含了三十七個星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太微垣在紫微垣東北角位於北斗南方,包括22個星座。太微垣主要是天帝的政府機關所在,所以太微垣各個星座皆以官職命名。如五諸侯、三公、九卿、太子、幸臣、從官、郎將等;天市垣在房、心、尾、箕、斗諸宿之北,包括19個星座,它是三垣中的下垣,是天帝率領諸侯、群臣所游幸之都市。所以天市垣各星座多以市井建筑命名譬如車肆、樓市、屠肆等,二十八宿是指繞天一周的二十八個天區,它們寬窄不等,各有名稱。
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我的自述完畢,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物理論文4
1.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勢
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大學物理課堂教授的知識的容量,因為老師可以不用逐句逐字的寫在黑板上,可以通過關燈片很具體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同樣一節課的時間,學生看到學到和聽到的內容會更多。多媒體的教學還不受時間和地點的局限,對于一些課堂上書本不能表達的知識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在線進行搜索。這樣,學生可以學到的物理知識的全面性更強。同時,利用網絡,可以版主學生、教師和學校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下,隨時可以進行溝通心得和了解最新的知識。在大學物理課堂上,用多媒體可以表現想要表達的圖形、聲音、視頻和文字等等,這樣會使課堂變得更加的活潑生動。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聽到看到更形象的知識,因為形式的多樣導致學生的印象比較深刻,這樣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想要表達的知識,教師可以選擇變化多樣的字體,對于重點可以標注的更明顯,那么學生能夠更快的抓住課堂的重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通過多媒體的教學,不僅能夠增大課堂的知識容量,同時可以突出重點,讓學生學習起來更有效果。
2.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必要性
2.1形式靈活可以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可以實現用更形象生動的方式去表達物理知識,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直觀。多媒體技術可以對教學內容中比較難懂抽象的概念進行現象再現,把難以弄懂的問題變得更加具體,這樣深澀難懂的物理知識就會變得有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對學習物理有了繼續深入探索的愿望,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比如在闡述物理中地球在宇宙中的關系時,如果只是老師單調的口頭表述,就讓學生很難想象那種形式,利用多媒體放映動畫時,就會比較容易理解。
2.2可以增強物理實驗教學的成效
在大學物理中,有很多的`實驗要進行闡述。對于大學物理中實驗是比較多的,如果都逐一帶學生去做實驗,那么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設備,有的實驗學生也會比較生疏,就需要用多媒體先對物理實驗進行演示,這樣就可以增強物理教學的成效。對于一些物理實驗,學生做過了也許就忘了,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還能幫助學生回憶起實驗,達到加深記憶的作用。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物理現象,比如透鏡成像或者波的干涉等現象,老師講述,學生想象就比較難,這時如果用多媒體的動畫來呈現這些,就能讓學生更具體的了解。還有一些實驗是比較危險的,或者難以在實驗室完成,這時就必須通過多媒體來演示實驗的過程,使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也能有形象的了解。
3.大學物理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方法
3.1多媒體中的網絡平臺技術可以幫助物理教學
大學物理教學中,它的內容多而難懂,覆蓋面比較廣。但是在大學課程的安排中,物理的課又不是夠多,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之后如果有問題就沒有地方可以問。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建立公共交流的網絡平臺,學生有問題可以再網絡平臺上提出,教師在有時間時就可以查看問題,并給予及時的解答。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能及時的解決,在復習時變得比較容易,因此,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興趣就會越來越高。同時對于課堂上老師的教學資料,有時學生會來不及記錄,或者有的實驗視頻比較好,教師都可以將其放在網絡平臺上供學生瀏覽和下載。在網絡平臺上,還可以設置多媒體試卷網絡評價系統,日常學生可以進行下載或者在線答題,測試自己的物理知識學到是否扎實,然后在真正的考試到來時,就能夠應對自如。對于這套測評系統,要讓學生能夠準確的填自己的信息,這樣可以讓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利用多媒體中的網絡平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教師更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3.2將真實的實驗和多媒體演示實驗相結合
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基礎,是物理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物理實驗進行演示,這樣讓學生更加形象的了解實驗的過程。通過教師精心選擇的演示的物理實驗,能讓學生腦海中形成更具體的物理圖像,對重點和規律更好的把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可以把物理的真實實驗所需要的設備和內容及步驟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個實驗,從而進行有機的融合。利用多媒體,可以避免在實驗室無法做實驗和時間空間的限制,保證了學生在實驗條件無法滿足的條件下,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實驗。
4.結語
在大學物理的教學中,由于物理知識的內容多,并且物理實驗也多,這就需要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視聽效果和用更形象的方式去表達大學物理中比較難懂的知識和實驗。在用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的同時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大學物理教學的成效。所以,在物理教學中要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研究和運用,這對大學物理教學有深遠的意義。
物理論文5
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培養優秀學生,并努力探索培養物理優秀學生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1991年以來,我校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政治思想健康、學習成績優異的好學生,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的后備力量,特別是王泰然、任宇翔、楊亮、謝小林、陳匯鋼等五位同學分別在第22屆、第25屆、第26屆、第27屆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中獲得金牌,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我校學生在全國物理競賽決賽中獲一、二等獎各8人次,獲上海賽區一等獎94人次,20人參加國家集訓隊.在令人矚目的成績后面,一般都有科學規律的東西.
有人可能認為培養優秀學生主要靠課外小組和個別輔導,與課堂教學關系不大,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實際上課堂教學也是至關重要的.本文著重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這一側面來總結取得這些成果的經驗.
我們十多年來的課堂教學經驗可以總結成三句話:追根尋源真一點,實驗研究多一點,能力要求高一點,簡稱三點教學法,因此我們稱自己的教材為三點法教材.
我們的三點法教學完全是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編寫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全班學生,不可能而且也不應該把課堂教學變成物理競賽輔導,我們確確實實通過課堂教學明顯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為學生在高考和物理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一、追根尋源真一點
一個學生學習物理,首先接觸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樣搞好物理定律教學,必然是每個物理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在進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學時,我們有意識補充了大量的與這一定律的建立過程有關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溯源教學.任何一個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探索定律的工作只所以能成功,這個定律最后只所以能夠確立起來,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正確的推理思維方式,這些內容毫無疑問是屬于物理學科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人類一筆寶貴的知識財富,也是我們物理教學的寶貴財富.
在講授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時,我們從第谷對行星進行幾十年的觀測積累的大量第一手資料講起,然后是開普勒在擁有這些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大量計算總結出描寫天體運動的經驗規律(開普勒三定律),最后才是牛頓用定量的動力學原理對這些規律予以解釋,終于發現了對天上、地上的物體具有普遍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在學習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我們還著重向學生介紹了歸納法、理想化和間接驗證三種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學習庫侖定律的過程中,我們糾正了學生由于大多數教科書敘述籠統而形成的錯誤觀念,使他們明白:1.庫侖當年只用扭秤做了兩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實驗,而未做兩個異種電荷互相吸引的實驗,因為在后一實驗中的平衡有可能是不穩定的.庫侖是用電擺來完成后一實驗的;2.無論是扭秤還是電擺,精確度都是很有限的,根本無法確定兩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更不是和距離的1.98次方或2.02次方成反比.當年的庫侖(實際上還有更早的卡文迪許),以及后來的麥克斯韋、普林普頓等人都是用另一種實驗方法將指數的精度逐漸提高,直至今天的2310-16,終于使庫侖定律成為當今物理學中最精確的定律之一.結合庫侖定律的建立過程,我們還向學生介紹了類比和演繹驗證的方法.
在學習歐姆定律的過程中,學生一開始都以為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是不困難的,只要用電流表、電壓表再加電源和可變電阻器等組成電路即可.可是我告訴他們,在歐姆那個年代,非但沒有電流表、電壓表等儀器,連電壓、電流和電阻的定義和單位都沒有,歐姆所面臨的困難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到底是怎樣得到這個電學中最重要的定律的呢?學生頓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歐姆定律誕生過程的同時,我們還結合歐姆的實踐,介紹了用圖線探究新規律的方法.
此外,我們還結合牛頓運動定律介紹了理想實驗、推理、實驗研究等方法,結合氣體定律介紹了分析法,結合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介紹了綜合法.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有的同學深有體會地說:物理定律是寶貴的,但研究物理定律的科學方法更寶貴.誰掌握了這些方法,誰就能不斷地去探索大自然層出不窮的奧秘.
在物理定律的教學中,我們在課堂上經常采用設問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某個定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而是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擺出困難讓學生去克服,提出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制定目標讓學生去實現.這樣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要求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自學.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蘇格拉底明確強調過:好的、正確的教學不是傳遞,而是對學生的自學輔導.我一貫強調學生要學會自學、討論、研究.我教的優秀學生,學得的物理知識,最多只有一半是在課堂上聽我講的,其它一概由他們自學.到一定階段,我開始指定幾個學得比較好的學生輪流給其他學生上課.每次課分兩部分,前半部分由主講同學講,后半部分由全體同學提問、討論.像王泰然和任宇翔在高二階段就給其他同學作過二十幾次講座,楊亮、謝小林、陳匯鋼等同學也不例外.
我們這種自學討論式教學還延續到學生畢業以后.獲金牌或學有所成的學生進了大學甚至出國留學后,有機會還回來給小同學談自己的體會.例如1994年暑假任宇翔從美國回國探親一個月,來學校給95、96屆學生講了10次課.他向小學友介紹物理學中一些新進展、中美物理教學中的差異以及他們當年學習過程中曾激烈爭論過的問題,使聽課的學生大受裨益.1996年暑假,謝小林和陳匯鋼兩位金牌獲得者又為97、98屆同學講了十多天課.他們既講物理知識,又講國家集訓隊隊員奮發學習的感人事跡,使小同學們大開眼界.
這樣的訓練方法也得到了權威人士的肯定.1992年10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物理特級教師會議上,原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現全國中學物理競賽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沈克琦教授在他的題為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與中學物理教學的報告中說:我聽到兩名得金牌的上海學生講他們的老師如何培養他們的情況,我認為這個經驗倒很值得推廣.他們說他們的老師不是采取灌輸的辦法,而是啟發引導,要求他們給同學講課,這對他們搞清概念原理和科學地進行表達都非常有幫助.我想這可能是提高優秀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那么自學為什么會對提高學生的能力起這么大的作用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自學與聽課可能有以下兩點不同:
(1)人類的思維活動表現為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過程.一個學生在自學某一個新的物理內容時,少不了理解、思考、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等工作,這里面充滿了分析、綜合、比較等過程.因此相對聽課而言,自學對學生的思維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使他們得到更大的鍛煉.
(2)人們的注意可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種.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無意注意;有預定的目標,在必要時還需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一個學生在自學的時候,他的目的一定是十分明確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否則難以堅持),因此學生在自學時,可保證在絕大多時間內都處于有意注意的狀態,這一點對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都是很有好處的.有的學生在自學中往往會十分投入,進入一種旁若無人的境地,而相對來說,這種情況在聽課時就比較少.一個學生堅持自學一段時間之后,便能漸漸地從有意注意轉化到有意后注意,即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長期保持在這項工作上.有意后注意是一種高級類型的注意,它既有明確的目的,又不需要用意志努力來維持,是人類從事創造性活動的必需條件.學生一旦進入這種狀態,他們的物理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學習成績就會有明顯進步.
二、實驗研究多一點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學中的每一個概念、規律的發現和確立主要依賴于實驗.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實驗方面的訓練,無疑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一條必由之路.
目前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安排了相對數量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不難發現,這些實驗存在著某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教材中幾乎所有實驗是為配合所學內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因此學生不易通過這些實驗掌握一些重要的實驗方法.
第二,課本中每個實驗的實驗原理及操作步驟都講得十分清楚,學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操作即可.這樣的實驗只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是不夠的,也無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目前課本中的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學生只要學懂了書上的定律,一般都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實驗.這種安排違反了教育應該走在學生智力發展前面的原則,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不利的.
針對以上不足,我們對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使實驗教學為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服務.在實驗內容的改革方面,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條措施:
(1)增加實驗數量.
不論是在課堂演示實驗,還是在學生實驗或小實驗方面,平均增加了60%的實驗.其中有一部分新實驗,學校沒有現成的儀器,安排學生自己制作,對學生有較高的要求.
(2)重視實驗誤差討論.
物理實驗離不開測量,測量是實驗科學最本質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講,結果準確的實驗就是成功的實驗,反之就是不成功的實驗.因此在培養優秀學生的過程中,應該讓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實驗誤差的基本知識.在設計實驗方案時,要求學生們盡量消除實驗的系統誤差;在選擇實驗器材時要考慮它的精確程度;在處理實驗數據時,要采用盡量科學的方法.
(3)加強重要實驗方法教學.
在實驗領域中有一些重要的方法,比如減小實驗系統誤差的方法、減小實驗偶然誤差的方法、實驗探究規律的方法、迂回測量的方法等,這些方法不是在個別實驗中,而是在許多實驗中都有應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這些方法一定要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在必要時,我們甚至根據實驗方法來安排實驗內容,集中安排幾個某種方法體現比較典型的實驗,這樣便于學生深刻領會和熟練掌握某一種實驗方法.
在實驗教學方法改革方面,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1)在課堂上創設一些實驗問題讓學生研究.
在高中階段,每周至少有4節物理課,充分利用物理課中碰到的各種各樣問題,可設計一些供學生討論的實驗題目,并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探索、解決.
我在講功率一節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題目:要求測定一個人騎自行車的功率.在自行車由靜止啟動的過程中,人做的功除了增加人和車的動能之外,還要克服空氣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學生根據自己騎自行車的經驗,認為空氣阻力是很明顯的,不能忽略,而地面和車輪之間的滾動摩擦一般比較小,可以忽略.接下來的問題是怎樣測量人克服空氣阻力做的功?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頂風騎車時,騎得越快風的阻力越大,因此可以設風的阻力和車的速度成正比.車的速度怎樣測?風的阻力和車速成正比的比例因數是多少?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被大家一個又一個地解決,終于找到了一個大家都比較滿意的實驗方案.接著全班同學興高采烈地到操場上去做實驗,最后再回到教室里,師生一起處理實驗數據,作出圖象,得出實驗結果.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除了實驗題目是由老師提出的外,實驗方案和解決問題的途徑都是由學生討論研究出來的,因此他們都覺得很有意思,收獲很大.
(2)對課本中一些重要實驗進行深入研究.
物理課本中有大量現成的實驗,有時可以對這些實驗進行一些討論和改進.
在做直流電路的實驗時,我們讓學生對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這個實驗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用簡單的伏安法電路,不論是采用電流表內接還是電流表外接,都有系統誤差.結合這個問題,我給學生介紹了補償的思想,然后由學生自己設計了電流補償和電壓補償兩種線路.補償法解決了由于實驗電路不完善帶來的系統誤差,但這個矛盾解決了,電流表和電壓表不夠準確的問題上升為主要矛盾.怎么辦?經過進一步研究改進,大家認為可以用準確度高得多的電阻箱來取代電壓表和電流表,再輔以靈敏度很高的電流表,便可以明顯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度,這就是常用的惠斯通電橋.接下來學生分別用簡單伏安法、補償伏安法和惠斯通電橋測量了同一個標準電阻,比較測量結果,可以證實先前的想法.在歷史上,從伏安法到惠斯通電橋是有一個很長的過程的,而在我們這堂實驗課中,學生經歷了這么一個碰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這樣的實驗課對增強學生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1)和(2)實際上都是不斷地給學生提出新的目標,誘導他們提高實驗水平,我們有時稱之為目的誘導法.
(3)給特優學生安排一些特殊實驗.
我校有一批進口物理儀器,性能比較好,涉及的實驗內容面也比較廣.這批儀器的說明書是英文或日文的,我指定一名學生準備某一個實驗,要求他先翻譯好說明書,準備好器材,然后帶領其他同學做實驗.這個主講的學生還要準備好一些討論題,在實驗后供同學們討論.學生對這樣的實驗非常感興趣.此類實驗雖然有時和高考、競賽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這種帶有研究性的實驗對優秀學生很有好處.
三、能力要求高一點
物理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在解習題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習題教學的改革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就本質來說,物理習題是人們編制的一些假想物理場景.毫無疑問,物理學家是不會去做物理習題的,而他們是在研究那些真實的、尚未發現的物理規律.同樣,發明家也是不會去做物理習題的,他們是在力圖應用已有的物理規律去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那么我們為什么要讓學生做那么多人為假想的物理習題?目的無非是要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推理等能力.所以物理習題教學應該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
我們常用以下兩種方法來進行習題教學:
(1)按照解題方法組織習題教學
一般的習題都是按力、熱、電、光的順序來講授的,但我們比較傾向于按照解題方法來講解物理習題.例如理想化法、整體法和隔離法、等效替代法、小量分析法、疊加法、對稱法、圖象法等,這樣比較有利于學生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題方法.到學習的某一階段,集中將一批用解決方法相同的習題安排給學生練習,使他們由不會用到會用這種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每隔一定階段讓這種方法再出現一次,以加深這種解題方法在大腦中的印象,達到牢固掌握,應用自如的目的.
(2)采用臺階法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難度較高的解題方法.學生有一道難題不會做怎么辦?老師不是直接告訴他怎么做,而是另外出幾道與這道難題內容相似,難度較小一點的題讓他去做,或者是出一道內容完全不同,但所用方法有某些類似之處的題讓他去做,直至他領悟出這道難題應該怎樣解為止.我們稱這種方法是搭一個臺階讓學生自己往上爬,用這種臺階法進行習題教學能使學生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比被動地聽老師講解那道難題的效果要好得多。
物理論文6
摘要:人生旅途中極其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無論是在學生或是家長、老師眼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對于高考題型的認真對待和分析在高考面前顯的越來越有價值,作為一名高中物理老師,我認為分析高考物理題型無論是從教授學生的職業態度還是從對學生的認真負責方面都是必要的。下面我就近兩年高考談一下我對高中物理高考題型的一點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考題型基礎
一、立足基礎和常規題型,降低難度,注重考查學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近兩年的物理試題,繼續保持了前些年試題的“穩定性”。從題型、題量、試卷結構來看,整體上保持不變,這個便于考生把握;再從試題難度比例分配及總體難度的把握上看,總體基本穩定。與前兩年相比沒有大的變化,總體感覺難度不大。從試題命制情況來看,對考生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考查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學生都反映說難度較為適中,而試題基本上是常規題,使得絕大部分考生能夠能下筆作答能得分。尤其是兩道大計算題,一改往年必有一題較難的情況,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沒有遺憾。
二、知識點考查全面,突出主干知識考查
從試題知識點的考查來看,試題注意力依舊聚焦在在牛頓運動定律、運動學公式、圖像、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圓周運動、帶電粒子在勻電場中的運動等主體知識點上,從08年試題為例:24題通過光滑圓弧軌道與水平木板的銜接,將動能定理、圓周運動、滑動摩擦力、牛頓運動定律、運動學公式綜合在一起,充分考查了考生靈活應變、綜合應用的能力;25題將電磁學中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類平拋運動)、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射擊軌道半徑又涉及運動時間)綜合在一起,綜合性增強,而難度相對比往年降低。對考生帶來的不利就是選考內容得分的難度以及計算量都明顯加大。另外近兩年高考有個別重點知識點考查略顯欠缺,如電與磁的聯系——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以及相關的綜合性電能、機械能、內能等轉化問題很少涉及。
三、密切聯系生活實踐,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節能環保意識
在試題情境設計上更加注重加強物理與生活、現代社會的聯系,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和社會中問題的能力。如08年高考物理19題,某小型水電站的電能輸送與變壓器問題,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涉及變壓器原理、遠距離輸電。再如22題,某探究活動小組設計的節能運動系統:考查了能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受力分析,第23題,為了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兩個知識點。三個題目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同時培養了學生節能環保意識。
四、關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
關注與物理學有關的新鮮事物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的好機會,也是新課程“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理念的體現,更是終身學習的要求。08年試卷的第18題以我國20xx年9月25日至28日我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入航天飛行并首次實現了航天員出艙為背景設置題目,體現了時代性,對這個物理問題進行探究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以課本實驗為原型,進行適度的拓展與設計
隨著國家教育課改的推進和物理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考查越來越體現在高考人才選拔的考試中,在中學物理中,實驗被受到更多的重視和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操作技能有了顯著的提高。08年試卷的第23題就注重考查考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及創新思維遷移能力。此題以課本實驗為原型,進行適度的拓展,并注重了與實際的聯系,讓考生通過課本實驗原型,開動思維,設計方案,解決實際問題。從表面上看,
(1)小題對考生來說似曾相識,極為熟識。但仔細分析后你才會發現,此題把原來的“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中的一條橡皮筋,兩條細繩換成了三條橡皮筋。如果不仔細審題將會犯嚴重的錯誤,這就必須要求學生認真的態度。
(2)小題考查日益廣泛應用的光控開關控制照明系統,考生必須綜合考慮電學試驗的.基本知識,經歷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分析與論證、評估等實驗探究環節,從而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和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從新課改的要求來看,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查天線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運用上,不過總體而言,近兩年的實驗題難度稍偏低、重點似乎不夠突出。在題目設置設計上知識點較為簡單、思維含量不多,從知識點來看僅僅涉及了胡克定律、傳感器、兩電阻串聯的分壓、光敏電阻特性等較低要求知識點,我認為這個不能較好反映考生的實驗功底;命題著眼點似乎有些“偏”,諸如一齊讀數的規則、電阻測量、電源電動勢內阻測量、歐姆表使用等等、重點實驗均未能涉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結語
總之,試題注重考查基礎、以能力立意為主要導向,總體上注重對考生五種基本能力的考查。從整體上來說試題做到了穩中求變,變中有新,內容貼近時代現實,貼近生活內涵,貼近考生實際,梯度還是合理的,難度比較適中。從國家選拔人才的角度看有利于高校人才選拔,從中學教育的方向來看,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素質教育的改革進程。
物理論文7
物理小實驗是課堂教學延伸和補充,是搞好物理實驗教學的不可忽視的重要組織成分,他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習慣和實驗技能,有利于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值得認真探計討的。
一、切實重視初中物理小實驗的教學。
初中物理第一、二冊課本中安排的小實驗有21個,練習中的試驗題就更多了。這些小實驗有的側重操作,有的側重于設計,有的側重于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各有各的特點和作用,這些小實驗適應了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一方面,煎蛋易做,可以由學生自己取材,自己動手做實驗,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緊密配合教材,讓學生既動又動腦筋,從中領悟學習物理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促進他們的智 能融洽結合,和諧發展。
搞好初中物理小實驗的教學,教師是關鍵。首先,教師應根據教材和整個體系,按照各個小實驗和實驗題的不同特點和作用進行分類,分別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包括實驗的組織形式,時間安排和效果檢查等,都應做到心中有數。對于設備不太復雜,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較簡單的實驗,就讓學生自己去做,對于比較復雜的實驗,特別是小制作和設計實驗,教師要給予指導,甚至做出示范,;還要注意提前“備料”,平時注意收集資料。
二、調動學生做好小實驗的積極性
首先,我們舉辦實驗的小展覽,把前屆學生的小制作,獲獎作品,實驗報告或小論文及科學家的小故事等展覽出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重視。其次,要注意抓“起步”。第一冊物理練習――關于長度測量的觀察、實驗題,課后第一個小實驗又是自制的卷尺測量身高,我們挑了幾個學生把自己測量的數據寫在黑板上,因為他們的數據各不相同,我們引導學生找出原因,并教育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和如何多動腦筋,多想幾個為什么,然后再讓學生重新測量,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初二年級做橡皮筋測力計的小實驗,雖然橡皮筋容易找到,但實驗時不很準確,我們稍作改變,發給每個學生一個彈簧,指導他們制作彈簧秤,并逐一校準。由于彈簧秤的實用性,學生高興,家長歡迎。在初中三年級,為了加深學生對摩擦起電的理解,我們把課后摩擦起電的實驗與練習中,自制簡單驗電器的實驗結合起來,利用第二課時活動時間進行分組實驗表演評比,學生分組比賽,都希望自己小組獲勝,遇事翻資料找“顧問”,情緒很高。評比時,實驗器材有:塑料泡沫,牙刷,梳子,獸皮,腈綸布等,驗電器式樣也各異。有一個學生好當場講了一段梳頭發,脫腈綸衣見鬼火的模擬故事,使活動更具聲色。
三、大膽改進小實驗,加強小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第一冊82頁關于光的折射現象實驗中, 我們學生做了“水中分幣折射現象”的小實驗。學生倒水時往往會把分幣沖浮而游動,達不到實驗目的,即使慢慢倒水,保持分幣在杯底的位置不動,學生對倒水后能看見分幣,并隨水面的升高而上浮的現象,往往懷疑為分幣被水沖浮起來了,影響實驗效果,我們將這個實驗作了改動,把課文中的往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幣的做法改成在空的杯底圖上一點紅漆或者直接用搪瓷牙標底部有年瓷的黑點代替分幣來做實驗,使實驗更為簡單易做,效果更好。
為了更好的配合課內教學,我們增加了一些練習性的小實驗。例如利用磁極相互作用的性質做“自動跳棒”、“小貓釣魚”小制作。利用大氣壓的作用做“空茶壺變茶”的魔術表演等。講到光學時,我們拿了一些口徑相同的凹凸透鏡、平面鏡、玻璃鏡讓學生分辨。結果,同學們各顯神通,有的用手摸透鏡中央和邊緣厚薄來分辨;有的同學提出了用放大或縮小的像來分辨的'方法。
四、把小實驗、實驗題引進課堂教學中來
有些小實驗、實驗題跟課內的物理概念、規律密切相關,可把它們引進課堂教學中來。例如,我們把上述水中紅漆點折射現象和用紙盒燒開水的小實驗等引進課堂,分別給學生做和教師演示。實驗時,學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現象無不感到新奇,產生疑問,并由“凝”激“趣”,隨時進人新課,效果很好。
在第二冊114頁練習中,關于“一位同學做實驗時,需要阻值為2Ω 、5Ω 、40Ω 的電阻各一個,但是手邊只有一些阻值為10 Ω的電阻,請你為這位同學考慮一下,怎樣用10Ω 的電阻組成所需要的各個電阻,一共需要多少個10Ω 的電阻“的實驗設計題,有些學生感到困難,我們利用習課題的時間,引導學生計算。經過計算,然后引入實驗設計,再不感到困難了,這樣既鞏固掌握了所學的基礎知識,又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
五、做好小實驗,大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
初中學生的特點就是愛動手,在養成做好物理小實驗習慣的基礎上,可以布置一些有意義的實驗給他們做,以拓寬他們的視野,進一步挖掘他們的潛在創造因素。如在學習平面成像時,我們布置學生拿兩個平面鏡,平行相對而立,中間放一只小車,從一鏡旁看,能看到另一鏡里有幾個小車的像?起初,學生的答案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經過爭論和實驗,學生激動的對老師說:“我們從鏡中看到一列車隊,有無數個像!”我們又以理發店里的人在兩面鏡子中間,可以看到對面鏡里有無數個像來啟發他們,其中兩個學生還制成了一個小作品――萬里街。
初中物理第二冊中有一個小實驗:“樓梯電燈開關電路”在樓梯中間安裝的電燈,需要在樓梯的上、下兩頭都能控制,當上樓時,能用下面的開關開燈,人上樓后能用上面的開關關燈;當下樓時能用上面的開關開燈,下樓后能用下面的開關關燈,讓學生根據設計的電路圖,組裝電路。有一個家住在醫院的學生,做實驗后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聯想,病房1、2號病床上分別裝上了一個電鍵,各控制護士室里的一盞小燈泡,則病人與護士之間的“距離“就縮短了。
在智力競賽上,我們又啟發、引導學生利用電磁繼電器控制工作電路的作用,結合上述的形式,自制了一個簡單的“搶答裝置”。
通過這樣的實驗制作,學生的潛在創造能力被不斷地挖掘出來,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創新能力。
物理論文8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初中生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的關注度也在不斷上升。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為此,文章對初中物理教學展開了分析,提出有效措施促進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其他課程知識的學習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能力;分析
1前言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物理課程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很好地實現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下,學校需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因此,需要加強相關措施的了解,通過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2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物理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作為老師要想提升教學效果,就要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就屬于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一門教學法,這種教學法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的直觀以及立體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是帶著問題有目的的學習;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對知識點的理解也能加入自己的想法,最終可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在新的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聯系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提出相應的知識點,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當筷子放入了盛滿水的杯中,會發現筷子有明顯的彎曲;下雨的天氣,在車內會發現降雨都是直接降到自己的身上,學生在學習之前就對知識點有一定的了解,引起學生的興趣,并確保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創新思維。
3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多提問
在教學中創新思維的運用主要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之上的,要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解答,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養成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說,在物理教學中,作為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要在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這塊著重培養。
4開展分小組的試驗
在傳統的教學環節,老師在對學生分組之后,學生必須嚴格的按照實驗的流程進行操作,實驗過程中,學生也不具有發言和自主選擇的權利,但是教學改革之后,老師的教學必須要聯系學生的特點,在試驗過程中,老師應該是引導作用,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考、動手和觀察能力,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首先要學會觀察,分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假設,最后需要試驗來對自己的假設進行驗證。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比如說,在學習透鏡時,有一部分的學生會有下面的疑問,如果透鏡有一部分被東西遮擋住,那么穿透過來,印出來的圖像仍然是原本的圖像嗎?印出來的頭像是否完整?要鼓勵學生主動的思考,作為老師需要正確引導,讓學生們自主的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自己動手之后,能夠發散思維,在驗證之后得出的結論才會影響深刻。教學時老師的位置務必擺正,要幫助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5拓寬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書本上能夠囊括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物理教材也不例外,老師需要不斷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才能進一步的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他們主動的學習,并抓住時機激發他們的.思維,牛頓能夠從掉落的蘋果發現萬有引力,并不是因為他的運氣好,更多的是平時就已經養成了觀察的習慣。而且他在平時也注意積累知識和技能。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給學生太多的壓力,要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能夠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具備有扎實的基本功,這樣可以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奠定堅持的理論基礎。
6重視學生創新萌芽的發現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剛開始接觸物理知識時,存在著非常大的好奇心,這是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欲,作為初中教學老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學生的探索欲,促進新知識學習水平的提高。物理知識和其他課程相比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需要學生進行實際動手,這對學生動手能力的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讓學生能夠了解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物理知識學習水平的提高。在進行物理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通過觀察、分析,并對整個實驗進行思考,這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大的好處。就比如說,在進行《電磁鐵》這節課程知識學習時,學生對此的興趣都非常的大,實驗課程的開展,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想法。
7加強創新動力的重視
為了促進初中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學生通過不斷提出疑問,才能夠有動力去解決問題。就比如說,在初中的物理課本上,會經常出現一些生活中的現象,這些現象的背后都蘊藏著物理知識。像蘋果為什么回落到地面上,而不是飛出去等這些問題。學生對這些生活中的現象存在著質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充滿動力,同時還能夠積極的思考。作為教學老師,需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當學生提出質疑的時候,老師應該給與鼓勵,而不是批評。這樣學生才會覺得提出質疑是正常的學習行為,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好處。就比如說,在講解《平面鏡》這節知識時,老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給學生們幾分鐘自由思考。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們的思考。
8結語
總的來講,加強初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學老師,需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并加強有效措施在實踐中的應用,實現初中生創新能力的提高,為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敬輝.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新課程(中學),20xx(02):106~107.
[2]魏志朋.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谷,20xx(16):167.
物理論文9
摘 要:在我國教育事業逐漸改革的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活動教學模式的引進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物理;發展現狀;活動教學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對于人才的需求逐漸趨于綜合性的發展方向,因此,在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過程中,整個教育模式也就成為人們多關注的焦點。而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一定要掌握基本的課程特點,通過活動教學內容的引進,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學習技巧,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主體性的精神,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的發展現狀
(一)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形式差別
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基本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通過活動課程教學模式的引進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現階段高中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雖然很多教師在課程講解時會運采用活動性的教學模式,也逐漸運用了快樂教學法、探究學習模式以及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課堂上雖說營造了和諧化的學習氛圍,并沒有在根本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充分的保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二)物理教師的觀念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在現階段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一些物理教師會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活動性的教學思維相對較少,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教師的講述為主,而在課堂中也很少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相關調查顯示中可以發現,在物理課堂中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時間少之又少,從而導致整個課堂的氛圍過于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激發出來。而且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有些物理教師的自身水平存在很大的不足,這也是不愛開展活動教學內容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活動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建立活動教學的教學情境
通過活動教學模式的引進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課程必修二“向心力”的課程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個燒杯,在燒杯中放入一條小魚,讓學生思考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將燒杯放到之后,燒杯中的水和小魚不會掉落,通過問題的設立學生會積極參與到整個課程之中,發散學生的思維,有的學生會說“把它放在外太空”,有的學生會說“將燒杯上方蓋上塑料片蓋,通過壓強的作用將其吸引,這樣就不會掉下來了”等,相關教師要給予鼓勵性的回答,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建立一定的自信心,然后,再根據向心力中的相關內容進行以下活動,這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向心力的理解。
(二)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探究
在現階段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活動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問題的探究,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假設以及猜想的思維模式,從而通過對知識的運用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為學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安培力磁感應強度時,可以設置相關的問題“安培力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為什么要稱作是安培力”等內容,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學習的目標,與此同時,在問題設立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結合所建立的活動內容,從而在一定意義上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為我國人才的培養提供充分的保證。
(三)培養學生總結規律的能力
在現階段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活動課程的進行,可以培養學生知識總結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合理運用相關知識,也在根本意義上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對于高中物理課程而言,許多物理知識都要根據相關實驗的總結才能得出結論,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活動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知識的運用掌握基本的學習技巧,形成舉一反三的思維模式,從而在一定意義上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現階段我國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就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活動性教學模式的引進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的興趣,為我國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現狀,制訂科學性的活動策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活動過程中,從而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物理論文10
一、學校提倡合作學習,完善物理實驗器材建設
就目前教學現狀來看,合作學習的弊端問題暫時還沒有出現,合作學習之所以表現的如此優異,在筆者看來原因大抵有兩個,一是合作學習本身根本不存在弊端,它是一種完美的教學模式;二是合作學習現今應用的深度和范疇還不夠廣闊,其弊端問題還沒機會暴露出來。但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所以其原因可以歸結到后者,就是合作學習的模式應用的深度和范疇還不夠。針對此種情狀,學校應該大力提倡合作學習,安排盡量的物理實驗來考驗合作學習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打造高中物理高校實驗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要想切實發揮合作學習的成效,學校應該完善物理實驗器材的建設,從硬件設備上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加之合作學習并非簡單地課堂分組學習,課堂分組只是合作學習的外在形式,如果只注重形式,那么所謂的優良學習模式只是“走過場”,缺乏實效的價值。所以說,學校應勇于變革,提倡并推進正確的合作學習模式,建設完備的物理實驗室,給學生提供設備豐富、優良充足的學習環境,強化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二、老師轉變教學觀念,切實提升自我教學能力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關鍵性組成部分,他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也是率領合作學習模式前進的先驅,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自我的前進步伐,切實提升自我教學能力,全力確保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引導下領悟到物理實驗教學應用合作學習的目的。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許多物理老師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團隊合作的學習模式,學生只需與組員合作,不需要獨立思考,這樣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因此老師應該調整好合作學習的流程,在正式開始合作學習過程之前,可以先給學生一段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再讓學生進入到合作學習模式中,確保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所鍛煉。除此之外,老師還應把握好課堂教學氣氛的尺度,雖然合作學習需要活躍的課堂氣氛,但是氣氛活躍并不代表紀律良好,所以老師應該嚴格監督學生的小動作,將課堂紀律調整到最佳狀態。再者,老師應該適時提升物理實驗任務的難度,凸顯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從心底接受合作學習的優越之處,以此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老師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實驗講評激勵機制,在實驗結束后讓小組成員自行進行評價,再接由老師進行二次評價,全方位的展現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優劣之處,激勵優勢、改進問題,從而彰顯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
三、學生注重小組分工,重視團隊合作能力展現
關于合作學習價值的有效體現,除了學校和老師付出必要的努力之外,學生也應該做好自己的學習準備,迎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在實際的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應該注重個人在小組內部的分工,做好自己負責的實驗部分,并善于嘗試各種實驗操作,這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性格養成均大有裨益。同時,每位同學都應該尊重小組內的同學,善待每位同學的不足之處,成績好的同學主動去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樂于將自己的創新想法和全組同學分享,從而體現團隊合作的偉大力量。總的來說,合作學習的模式要想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淋漓盡致的發揮價值,就必須受到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的共同重視,才能保障“生本”理念落到實處。再者,合作學習方式的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考能力,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物質知識實踐能力,鑒于此般多種好處,我們也應該加強合作學習模式的擴散,將次學習模式運用到高中的各門學科中,逐漸加深此模式對高中教學的影響,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帶來新的春天。
物理論文11
摘要:固體物理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固體物理學是研究固體物質微觀結構、宏觀物理性質,以及構成物質的各種粒子的運動形態、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質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是研究內容極其豐富、應用極其廣泛的分支學科,是微電子、光電子和材料科學等學科的基礎。固體物理是應用已知的物理學原理去解釋人們所面臨的復雜的實際問題。但是與邏輯清晰的四大力學相比,固體物理學知識點相對零散,課程內容涉及的概念多、模型多、原理多。因此,固體物理學的學習常常使學生不得要領,不容易理解,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尤其是講授晶體的微觀結構和空間排列,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因此,本文以固體物理學中7大晶系中立方晶系為例,利用VESTA可視化軟件搭建簡單立方、體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的原胞、單胞和超胞。同時,利用直觀形象的微觀結構,講述原胞、單胞和超胞的區別于聯系,進而展示VESTA在固體物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固體物理學;課堂教學;應用
固體物理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相對于傳統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固體物理學是研究固體物質微觀結構、宏觀物理性質以及構成物質的各種粒子的運動形態、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質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是研究內容極其豐富、應用極其廣泛的分支學科,是微電子、光電子和材料科學等學科的基礎。固體物理是應用已知的物理學原理去解釋人們所面臨的復雜的實際問題。但是與學生剛剛學過的理邏輯清晰的四大力學相比,固體物理學知識點相對零散,課程內容涉及的概念多、模型多、原理多。因此,固體物理學的學習常常讓學生不得要領,不容易理解,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尤其是講授晶體的.微觀結構和空間排列,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能生動形象地向學生講授晶體的微觀結構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可視化軟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入不僅可以變抽象為形象,給學生以感官刺激,還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固體物理尤其是晶體的微觀結構和空間排列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固體物理學基本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和鞏固。可視化軟件可以直觀地展示組成晶體的微觀粒子在空間的排列方式和特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14個布拉伐格子和7大晶系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隨著計算機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性能得到了飛速的提高,人們對物理理論的認識更加深入,利用計算機模擬對晶體材料進行設計已經成為現代材料科學研究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隨之發展起來的可視化建模軟件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如MaterialsStudio,VESTA(VisualizationforElectronicandSTructuralAnalysis)等。相對于MaterialsStudio而言,VESTA是不需要安裝的、功能強大的晶體建模顯示工具,包括MaterialsStudio的可視化模塊,而且比MaterialsStudio顯示晶體結構更好看。本文將以固體物理學中7大晶系中立方晶系為例,利用VESTA可視化軟件搭建簡單立方、體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的原胞、單胞和超胞。同時利用直觀形象的微觀結構,講述原胞、單胞和超胞的區別于聯系,進而展示VESTA在固體物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簡單立方晶格金屬
Po的晶格類型是簡單立方晶格,其晶格常數為3.4。簡單立方晶格中Po原子占據立方體的八個頂角位置,因此知道了Po的空間群,對稱性或原子的Wyckoff坐標之后,就可以用VESTA搭建Po晶體。具體步驟如下:
(1)File◇NewStructure◇Unitcell◇Spacegroup處輸入空間群的編號195,屬于正交晶系,Setting處可以對該空間群編號下的不同表述方式進行調整,金屬Po為1,顯示為Pnma。
(2)然后點擊VESTA工具欄中structureparameters處,點擊New,然后在Symbol處選擇Po元素,然后將金屬Po的空間位置x、y和z填上,輸入完畢,再點擊New,輸入其他原子坐標,直到八個金屬Po原子的坐標全部完成。
(3)完成之后,主顯示框顯示Po金屬晶體結構圖。最后根據自己喜好選擇Po金屬結構顯示類型,可以是鍵線式,八面體或四面體等。這樣搭建的結構既是金屬Po的原胞,即體積最小的周期性結構單元。又是金屬Po的單胞,即不是體積最小的,但是對稱性較高的周期性結構單元。完成上述步驟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Po晶體以cif格式導出。同樣也可以利用VESTA顯示金屬Po超胞形式。點擊VESTA左側工具欄中boundary◇Rangesoffractionalcoordinates◇x、y、z,分別設置在主軸方向上的周期結構單元的個數,最后主顯示框顯示出金屬Po的超胞結構。然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Po晶體超胞以cif格式導出。根據搭建的金屬Po的原胞、單胞和超胞對比比較講解簡單立方晶格的特征和原胞、單胞、超胞的區別于聯系。
二、體心立方晶格
堿金屬的晶格類型是體心立方晶格,以金屬Li為例,其晶格常數為3.5092。體心立方晶格中Li原子不僅占據立方體的八個頂角位置,同時還占據立方體的體心。因此知道了Li的空間群,對稱性或原子的Wyckoff坐標之后,就可以用VESTA搭建Li晶體。具體步驟如下:
1.File◇NewStructure◇latticeparameter處輸入晶體的晶格常數3.5092以及晶格基矢夾角90°,屬于正交晶系。
2.點擊VESTA工具欄中structureparameters處,點擊New,然后在Symbol處選擇Li元素,然后將金屬Li的空間位置(0.000,0.000,0.000)填上,輸入完畢后,將第二個Li的空間位置(0.500,0.500,0.500)填上,根據對稱性限制,我們就可以得到體心立方晶格Li的單胞。
3.完成之后,主顯示框顯示Po金屬晶體結構圖。最后根據自己喜好選擇Li金屬結構顯示類型,可以是鍵線式,八面體或四面體等。這樣搭建的結構僅是金屬Li的單胞,但不是金屬Li的單胞,也就是說它不是體積最小的周期性結構單元。完成上述步驟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Li晶體以cif格式導出。同樣也可以利用VESTA顯示金屬Li超胞形式。點擊VESTA左側工具欄中boundary◇Rangesoffractionalcoordinates◇x、y、z,分別設置在主軸方向上的周期結構單元的個數,最后主顯示框顯示出金屬Li的超胞結構,然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Li晶體超胞以cif格式導出。再回過頭來搭建金屬Li晶體的原胞,用VESTA打開剛剛建立的超胞結構搭建原胞。體心立方的原胞結構可以看成是以體心原子為頂點,連接三個不相鄰的頂角的射線,與以體心原子為主軸的三個相鄰單胞中的體心連接的射線組成的對稱性稍差的平行六面體結構。然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Li晶體超胞以cif格式導出。根據搭建的金屬Li的原胞、單胞和超胞對比比較講解體心立方晶格的特征和原胞、單胞、超胞的區別于聯系,注意與簡單立方晶格作對比。
三、面心立方晶格
金屬Pb的晶格類型是典型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晶格常數為4.95。面心立方晶格中Pb原子不僅占據立方體的八個頂角位置,同時還占據立方體的六個面心。因此知道了Pb的空間群,對稱性或原子的Wyckoff坐標之后,就可以用VESTA搭建Pb晶體。具體步驟如下:1.File◇NewStructure◇latticeparameter處輸入晶體的晶格常數4.95以及晶格基矢夾角90°,屬于正交晶系。
2.點擊VESTA工具欄中structureparameters處,點擊New,然后在Symbol處選擇Pb元素,然后將四個金屬Pb的空間位置填上,分別為(0.000,0.000,0.000)、(0.500,0.500,0.000)、(0.000,0.500,0.500)、(0.500,0.000,0.500)。根據對稱性限制,我們就可以得到面心立方晶格Pb的單胞。
3.完成之后,主顯示框顯示金屬Pb晶體結構圖。與金屬Li晶體類似,這樣搭建的結構僅是金屬Pb的單胞,它不是體積最小的周期性結構單元。完成上述步驟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Pb晶體以cif格式導出。金屬Pb的超胞的搭建與金屬Li超胞的搭建類似,點擊VESTA左側工具欄中boundary◇Rangesoffractionalcoordinates◇x、y、z,分別設置在主軸方向上的周期結構單元的個數,最后主顯示框顯示出金屬Pb的超胞結構,然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Pb晶體超胞以cif格式導出。用VESTA打開剛剛建立的金屬Pb的超胞結構,以頂點原子為中心點,連接三個相鄰面心的射線,與體對角線上另一側頂點為中心點的三個相鄰單胞中的面心連接的射線組成的對稱性稍差的平行六面體結構。然后點擊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屬Pb晶體超胞以cif格式導出。根據搭建的金屬Pb的原胞、單胞和超胞對比比較講解面心立方晶格的特征和原胞、單胞、超胞的區別于聯系,注意與簡單立方晶格作對比。
總的來說,VESTA在固體物理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具有周期性結構的晶體的直觀形象展示,既提高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又可以改變教學形式。豐富的表現力可以實現教學的生動性,強大的交互性可以實現學習的自由性,教學的開放性可以實現課后自主探索學習。實踐表明,這種借助可視化軟件的展示晶體微觀結構的教學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課后還可以利用VESTA自主學習和練習,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黃昆.固體物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物理論文12
多媒體是以計算機為主要媒體進行的教育活動,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文字、符號、圖象、聲音等多媒體信息,把多媒體各個要素進行有機組合,呈現于屏幕上,并能完成一系列人機交互操作,那么隨著電腦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學校多媒體網絡設備的日益完善,多媒體在平常教學中將得到廣泛應用。由于物理學科具有實驗性強、抽象性強、應用性強等特點,如何使物理問題形象化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因此將多媒體應用于物理教學,無疑對提高課堂效率、改善課堂氛圍、展示先進的時代氣息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
下面,我就多媒體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一些問題,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一、多媒體對物理教學的積極作用
1.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烘托課堂氣氛,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之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學習是每一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追求的目標。利用多媒體支持強大動畫和聲音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清晰愉悅的感受。比如在《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的應用》教學時,用多媒體播放人造衛星的發射過程和我國神舟六號飛船的發射錄像資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并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2.利用多媒體模擬演示實驗,展現宏觀與微觀世界,增強實驗效果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教材中有許多實驗因條件限制,無法用實驗直接演示或演示效果不明顯,借助多媒體可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起到優化實驗效果的作用。例如在講解高三課本《原子和原子核》一章的教學時,由于這一章比較抽象,老師難教,學生不容易學。而使用多媒體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因為在講到α粒子散射實驗時可以將有動畫的實驗課件引入課堂,既直觀又形象,而且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實驗的過程,并在短時間可重復多次。
3.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使抽象內容具體化
物理學是研究物體運動和變化的'科學,在某些方面用傳統教學手段很難表現物理學中“變”與“動”的特征。在物理學中有很多難理解,很抽象的概念,如力學中沖量、動量概念,電學中電流、電壓、電場概念,熱學中的布朗運動和擴散現象,光學中的干涉、衍射、光電效應等,單憑教師是很難說清楚的,這樣明顯的影響了教學效果。
若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擬相應的內容,如振蕩電路在一個周期內電容器充放電,電路中電流變化磁場電場變化是教學中的難點,用多媒體課件模擬電容器充電放電、磁場電場變化,可以輕而易舉地使學生直觀而形象地接受知識。 4.利用多媒體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盡管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仍存在相當多的地方,或內容抽象深奧或演變過程十分漫長,或實驗具有危險性、污染性,或實驗器材無法滿足要求等方面條件的限制,給實際的教學帶來許多不便。而多媒體恰好可以通過創設物理情景,分析物理過程,實現由抽象到形象,由感性到理性,從而揭開物理現象的奧秘,概括出物理概念總結物理規律,進而突破難點、掌握重點。例如:靜電平衡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由于靜電實驗本身對空氣濕度的要求很高,另外靜電平衡的實際過程瞬息即逝,學生對此知識沒有一點感性認識,只能被動地記憶接受,解題時只能生搬硬套。利用多媒體的模擬,能形象生動地把電荷移動,最終達到動態平衡的這樣一個過程給予展示,使學生很好理解什么是靜電平衡,處于靜電平衡狀態下的導體為什么有許多規律。
二、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
多媒體輔助教學雖然具有以上幾個非常顯著的優點,但也存在局限性,多媒體只能稱為一種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傳統式的教學,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也應該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盲目追求多媒體的表現形式,認清多媒體僅是一種輔助手段的本質
生動形象的直觀材料是為了掌握知識而運用的,如果純粹是為了用多媒體而用多媒體的話,那么這種直觀材料對教學非但無意義,相反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教學產生干擾。多媒體教學的立足點是輔助,而不是完全替代。如果認為有了多媒體,教師就可以將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用多媒體顯現出來的觀點是片面的。大多數的物理知識,還是以教師講解,分析為宜。合理選擇多媒體教學內容和時機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2.多媒體模擬實驗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定律的獲取大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在物理學中處于重要地位,它的直觀性、真實性是多媒體課件無法達到的。在實驗室能做的實驗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操作,親自觀察,讓學生獲得第一手資料和直觀的真實感受。多媒體模擬試驗雖然逼真,但畢竟不是學生親手做的實驗,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應該以真實實驗為主,模擬實驗為輔。能做的實驗一定要做,不能親手做的再考慮模擬實驗。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的習慣,加強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
總之,要通過多媒體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避免其劣勢,選擇合適時機使用多媒體,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與方便快捷的工具。讓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質。
物理論文13
1實驗成績評定不能客觀反映學生的實驗能力
物理實驗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傳統的實驗成績評定是根據學生完成實驗的情況給予評定的,通常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驗課的表現與實驗數據的處理來評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不能完全客觀地反映學生實驗能力的差異,這也是部分學生對物理實驗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2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優勢與不足
在引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以后,我們開始嘗試使用新的虛擬實驗室,選取了部分學生參與虛擬實驗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虛擬實驗的設計、調試和研究。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經驗和結論。
2.1虛擬仿真實驗可以豐富實驗教學的內容
作為傳統物理實驗內容的重要補充,虛擬仿真實驗也是學生認識物理現象,掌握物理知識的,培養實驗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我們通過教學實踐發現,虛擬仿真實驗具有很強的可設計性,既可以完成一些傳統的驗證性實驗,也能開發成為具有創新性的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特別是對于一些物理原理較復雜的、實驗圖像較明顯的力學和光學實驗,使用虛擬仿真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恰當地使用虛擬仿真的實驗內容不僅可以豐富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
2.2虛擬仿真實驗有助于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
虛擬仿真實驗的優勢還在于可以轉變單一的實驗教學方式,學生通過計算機仿真軟件,進入交互式的,友好的仿真界面,可以在無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自主地完成一些較為簡單的仿真實驗,得到相關的實驗結論。因為所有的實驗儀器都是虛擬的,因此學生可以進行多次嘗試,也不會造成儀器的損壞,特別是對于一些復雜地,較危險的實驗,虛擬仿真實驗更是不可替代的。另外虛擬仿真實驗還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仿真實驗可以不用在實驗室里完成,也可以在課后獨立完成,這對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物理實驗是非常重要,也可以極大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2.3虛擬仿真實驗有助于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驗水平
除了讓學生獨立地完成普通的虛擬實驗,我們還進一步鼓勵學生參與虛擬仿真實驗的設計和開發,讓他們學習一些虛擬仿真軟件(例如LAB-VIEW,MATLAB/SIMULINK)的基本知識,通過對實驗原理的深入理解,抽象出物理模型,利用虛擬仿真環境,構建虛擬的實驗儀器,最后調試儀器,得到正確的實驗結論。這樣既能客觀地反映學生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圖像和實驗結論認知的'全過程,也能全面反映學生完成實驗的真實水平,也有利于對學生實驗成績客觀評價,形成個體差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和成就感,從而提高物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2.4虛擬仿真實驗在教學和管理上的不足
虛擬仿真實驗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它只是傳統實驗教學方式的重要的補充。在教學中我們也發現虛擬仿真實驗的開設需要學生預先學習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機知識,需要學生對物理原理和物理模型有較深入的理解,另外學生參與虛擬仿真的信心和經驗也是制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成敗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虛擬仿真實驗室的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困難,特別是對虛擬仿真系統的開發和維護上更需要一些專業的管理人員,這也對實驗室設備的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結論
通過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補充虛擬仿真實驗內容,我們發現這樣做不僅能豐富實驗內容;還有助于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另外學生學習物理實驗、參與物理實驗研究的興趣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更有助于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客觀評價。此外,虛擬仿真實驗在教學和管理上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
物理論文14
摘要:大學物理實驗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程。針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特點,分析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難以達到開設大學物理實驗課的目的。探討了將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引入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給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流程。最后,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針對典型案例開展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教學。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法
大學物理實驗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程。它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和實驗儀器的基本操作,是進入大學后教師對學生進行系統實驗訓練和實驗儀器操作技能訓練的開端[1]。因此,大學物理實驗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活躍的科學意識、動手操作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方面的優勢,是其他實驗課程所不具有的。在傳統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都是先從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講起,然后進行從頭到尾示范演示,最后學生機械地按照教師示范步驟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把測得的實驗數據記在實驗報告上。學生根本不用提前預習和思考實驗儀器操作中的問題,只需上課時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和觀察老師的操作即可順利完成實驗。這種僵化的實驗教學模式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教師指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更談不上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了,難以實現開設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目的,難以實現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宗旨。為解決上述問題,因此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改革一直作為高等院校大學物理實驗教育工作的重點。本文針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開展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提出了實施教學的方案,最后提供某個任務項目完成的典型案例。研究證明,大學物理實驗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很好的完成了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教學目的,而且對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介紹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基于趣味性,在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的背景下,利用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的任務,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2]。任務、情景和教學目標是該教學法的基本三要素。該教學法的載體是任務,且任務一定與教學內容和要求緊密聯系;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理解或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情景是任務完成時的結果或作品。教學目標決定任務的設計和情景的設定,任務設計和情景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3]。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提倡以通過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為最終目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形式上主張探究體驗學習和團隊合作學習。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程學習的參與者、知識的生產者,教師是過程引導者和結果評價者。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主要由四個環節構成:知識點的分割———任務的設計———任務的實施———任務的評價。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們細心研究和討論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分解為若干個具體的教學知識點,把每個或幾個知識點設計成任務。通過實施任務來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完成任務和教師有價值的評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獲得感,進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學生不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非常積極地學習基礎知識、并進行了知識回顧與積累,主動認真地對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享;對教師而言,則需要熟悉并細化整個大學物理實驗知識與技能點,并時刻關注物理實驗儀器的改進和發展,將物理研究所出現的新穎熱門問題整合到教學過程中,所以需要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4]。
二、任務設計的要求
1.在完成大學物理實驗任務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明確目的及最后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設計的任務,要求足夠詳細并且細致,盡量符合物理實驗的特點,且最終在完成實驗的實踐中能夠鍛煉學生的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承擔任務驅動教學的教師應該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充分了解教學目標和實驗內容,能夠按照教學目標去設置教學任務體系,安排教學項目。另外,教師能夠合理的分解教學任務和教學環節,且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充分了解,保證分解后的任務適合學生實踐。3.在設計任務時,需要從分析和考慮教學對象的特點出發,了解大學物理實驗及儀器設備的發展動態,設計出符合學科發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項目。4.在設計任務時也需要考慮到學生學習的特點和學生的能力水平。如果設置的任務過于困難,容易打擊學生的信心。如果設置的任務過于簡單,容易引起學生輕視的心理。應該設置具有探究性,只要學生努力就能實現的任務,以至于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流程
我校的大學物理實驗課共30個學時,設計15個教學任務,課程教學安排在大學的第四學期進行。在學習大學物理實驗以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大學物理學、高等數學、數學實驗和C語言等基礎課程。大學物理實驗首先是基礎性實驗,主要是學習常用儀器的基本操作和數據處理等。然后在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設計與實際相關的任務項目進行教學。
(一)設置教學任務
在課程教學實施之前,教師要深入各高校大學物理實驗室進行走訪調研,與優秀教師、實驗教師一起組成課程開發小組,共同進行實驗內容的重新構建。大體包括:制訂實驗內容、實驗項目的設計與開發、典型任務的`設計等。為了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需要基于實際問題來進行相關教學任務的設計。老師應該提前完成任務設計,一般提前3-5周發布任務,具體分配任務時可根據學生的情況略做調整。
(二)實施教學任務
發布教學項目時,教師應該講清楚任務的目的、所需實驗儀器設備和所需知識點。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與物理實驗相關的實踐問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提出實施方案、主動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小組,利用團隊合作的力量實施任務。組成團隊執行任務,并不是要降低個體的角色,而是要分工協作、各司其職,自主履行職責,共同完成任務,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對所領到的任務首先在中國知網上進行相關文獻的檢索,參考相關的文獻,提出小組對任務的解決方案。各小組在實驗室中準備儀器、實驗材料,運用已有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完成數據的測試和數據的整理。最后,對完成任務的各個細節進行總結,參考一些有價值的材料,制作工作匯報的課件。
(三)評價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之一就是任務評價。合理有價值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的熱情、自身的完善和自我反思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評價分為組內自評、組外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形式。組內自評是指小組成員在團隊內部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完成所承擔任務的過程和收獲。自我評價對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和完善自己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為進一步提高能力,能夠及時擴充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到查缺補漏。組外互評主要是為了加強各種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加強問題的理解。最后,教師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兩種評價方法。這樣的評價方法,比較客觀,比較科學。例如過程性評價能夠評價學生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細節。結果性評價指的是任務項目完成后,教師對學生小組完成項目的結果進行評價,也是對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總結,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
四、基于任務驅動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具體案例
本部分以實驗《牛奶摻水量的檢測研究》(本實驗為2學時)為例,給出基于任務驅動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實踐的實施案例。這個實驗是實驗《液體表面張力系數測定》的擴展實驗,授課地點是大學物理實驗室。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第一步,教師利用PPT課件給學生講解,由于受到利益的誘惑,商販們在牛奶中摻假的事件屢見不鮮,特別是牛奶中摻入了過量的水。那牛奶中是否摻入了過量的水,如何進行檢測,自然成為急需迫切解決的問題。通過生活實際問題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為后面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步,教師向學生說明,總任務和本次任務之間的關系,及其對整個實驗課產生的作用。第三步,教師向學生講解本次任務的目的和完成本次任務的意義,這樣學生們就知道通過本次任務后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以便學生進行自我檢驗和反思。
(二)布置任務
我們根據本實驗的三個教學目標,向學生布置了三個不同層次的任務,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三個不同層次的任務分別是任務一:不同摻水量牛奶樣品的配制;任務二:不同摻水量牛奶樣品的特征量的測定;任務三:Origin軟件的使用或者C語言的學習。
(三)完成任務
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們領到具體任務后,通過收集資料,分析討論。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請教老師。學生分組討論和研究每個任務具體解決方案,如何分工協作等事項。對于任務一,牛奶樣品的配制可以由個體獨立完成;任務二,為了讓學生們重點掌握某個物理量的測定方法,這是一個教師半開放性的任務,學生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找到該物理量的測定方法,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方法例如表面張力系數的測定、比重計檢測牛奶樣品的相對密度和牛奶樣品冰點法檢測等,去完成任務。最后,任務三主要是要求學生學習一些科研中常用的軟件,這對以后的研究工作是有益的。這一任務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雙主教學方法,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激勵者、啟發者,而學生是知識的生產者。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力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項目的過程中主動思考和探索,鼓勵和幫助學生在一定的情況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匯報任務成果
成果形式主要以PPT課件形勢展示、匯報地點是創新實驗室,配有多媒體設備。PPT內容包括項目簡介(包括簡要概述項目研究目的、意義、研究過程及取得成果)、項目研究過程(項目研究過程及思路、項目組成員分工、研究方法及步驟等)、項目成果(項目成員發表論文、制作實物、設計圖紙、研究報告等)和參與項目取得的收獲(對學生創新性思維、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業能力和科研等能力及素質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等。
(五)任務的評價
改革前大學物理實驗的考核主要通過操作考試形式完成,這種測試主要側重學生對知識理解,不能完全評估學生的操作水平,所以不能全面合理地評價學生在整個實驗課程學習效果。改革后的課程評價主要根據學生對項目任務實踐操作情況,采用多形式、分階段評價[5],由過程考核50%+匯報考核20%+組內協作20%,綜合表現10%來進行考核。過程考核重在考核學生對物理實驗儀器操作掌握的程度,在每個實驗任務過程中完成;結果考核在整個實驗課程結束后進行,主要考核學生完成任務及團隊協作能力。組內協作主要考核每個學習團隊間的團結協作,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表現包括對學生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工作表現等方面。
五、結束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實踐的研究表明,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教學目的明確,結構合理和教學設計科學、操作方便、易于實施,并且這種方法能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任務也說明,通過物理實驗課的學習,他們既掌握了物理實驗儀器的基本技能,基本實現了大學物理實驗課的開設目的,另一方面也對開設大學物理實驗課的其他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張占新,王汝政,王鳳鳴.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措施與實踐[J].大學物理實驗,20xx(6):108-110.
[2]郭紹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xx(7):57-59.
[3]吳德群.任務驅動式教學的基本內涵與實施條件———以《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為例[J].百色學院學報,20xx(2):130-133.
[4]陳小春,陳志輝.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旅行社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xx(4):115-118.
[5]陳毛華,張曉瑋,尹恩,等.《設施蔬菜栽培技術》課程教學的創新與實踐[J].韶關學院學報,20xx(4):100-103.
作者:王暢 陳佰樹 朱文霞 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物理論文15
1情景分析,課程開發的前期準備
要開發適合當地和本校的校本課程,在課程開發前做到知己知彼是非常必要的。根據我國學者及部分學校的經驗,情境分析可以借助SWOT模型。S即Strengths(實力),指學校的強項和優勢;W指Weakness(缺陷與不足);O指Opportunities,表示機遇;T即Threats,表示危機和威脅。校本課程開發借助SWOT模式,校本課程可以系統認識學校課程開發的內外部條件,如在學校規模,地理環境,硬件設備,教師資源,學生,家長等方面進行W,O,T,S的列舉,便于開發者把握機會,預測挑戰,發揮學校優勢,避免障礙。
2課程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五個教學情境教學項目均來自于校企合作單位的真實工作項目(每個學期的項目內容可能有所不同),使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工學結合,同時,引導學生參與企業市場調研實踐,以加深對市場調研理論的理解及實際工作中的靈活運用的感悟。在市場調查的微觀設計上,盡量做到以學習激勵和親驗教學為基本點,以學習團隊組織的自主學習參與實戰市場調研為主線,構建由學生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參與教學的教學理念、組織形式、教學方式的開放教學系統。具體每個學習任務的教學實施,嚴格按照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步法組織教學。具體實施步驟如下:首先,咨詢,此步驟要求企業兼職教師根據工作項目要求設計有關市場調查具體工作任務,理論教師向學生提出課程要求和要達到的.目標,此目標不僅包括知識目標,還包括能力目標(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態度目標(職業素養),引導學生獲取完成具體學習工作任務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第二步,計劃,學生根據教師要求自行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在理論教師和往屆優秀學生教師的指導下制定完成工作任務的方案,此方案要涉及市場調查各個典型工作(調查計劃、調查方法選擇、資料整理分析、調查報告撰寫等);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比較各種方案;企業兼職教師、理論教師、往屆優秀學生共同對各個學習小組進行指導、交流和修正。第三步,決策,學生和教師共同確定最終的項目工作計劃方案。第四步,實施,明確小組學生的分工及合作,按照項目工作計劃方案所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實施學習(工作)任務,形成學習(工作)任務成果。第五步,檢查,教師檢查學生對各個階段的學習(工作)任務執行情況和完成情況;同時檢查每個學生對于相關的專業知識是否掌握,所涉及到的技能和方法是否熟練;并對各個階段的學習(工作)成果進行初步鑒定。第六部,評價,教師(理論教師、企業兼職教師、往屆優秀學生)和學生共同對實施學習(工作)任務的過程、結果,以及工作作風等情感因素進行評價,通過過程+結果模式的全方位評價,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學習(工作)質量。
3《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總結
《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從傳統的理論講授式課程轉變為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課程,更好地體現“能力本位”的職業教育理念。課程教學目標不再只局限于理論學習,而是更加突出對學生市場調查、分析、預測的實際工作技能的培養。課程設計符合職業能力養成規律,符合行動導向的設計理念,教學設計實現了崗位工作內容與理論知識點零距離,實現了“學中做、做中教、做中學”的高等職業教學新模式,較好地提升了《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質量,效果顯著。
【物理論文】相關文章:
物理論文06-07
物理教學論文11-19
物理建模論文11-21
物理的小論文05-16
(經典)物理論文06-07
(實用)物理的小論文05-22
論文:學好物理的方法11-24
物理論文與小結11-09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7-15
[集合]物理的小論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