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5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
高中物理教學應重視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長久以來,對知識的教與學,教師與學生一貫是十分重視的,但對科學方法、科學觀念與科學精神的培養,卻未能盡如人意。物理知識是重要的,但當我們在教學中不加限止地深挖“知識(包括解題能力)”時,必然會把科學素質培養這一重要的教學目標擠出教學過程,從而造成教學中的極大損失。
一、科學方法的教育
方法是在知識獲得過程中起作用,為了在教學中不讓方法的教育價值流失,就應該特別注意物理概念的歸納過程以及物理規律的研究過程的教學,要充分展開這些過程,以及在這些過程中的思想與方法,讓學生能夠體驗科學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與價值,從而實現科學方法的獨立教學目標。
1、實驗方法,這是“人們通過科學儀器和設備在有目的地干預、控制或模擬客觀對象的條件下獲取科學事實的一種研究方法”。實驗方法是提出研究課題、構思科學假說、建立科學理論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手段。
由于高考的影響,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較為注重的是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誤差的分析等內容,在事實上將沖淡對實驗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體驗,從而使實驗方法的重要價值流失。掌握高中物理的具體實驗原理、儀器使用方法及實驗誤差分析等當然有它們的積極意義,但這些主要還只是知識方面的意義,而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懂得要獲得物理知識,離不開實驗,才是實驗教學中更具深遠意義的目標。可以說,培養學生的動手欲望,比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為迫切和重要。
2、科學假說方法,是“根據巳有的科學理論和新的科學事實對所研究的問題做出猜測性陳述并加以驗證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作為一種科學假說,它必須能說明和解釋對象巳知的事實;能解釋原有理論無法解釋的事實,并把原理論作為一個特例包含在自身之中;要使新假說比原理論更具邏輯簡單性;并且新假說往往還能演繹出新的結論并能通過(判決性)實驗加以檢驗。假說的提出,既要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包括關于研究對象的某些經驗事實或其它方面的信息,又要有直覺、靈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假說是使物理學從經驗上升為理論層次的中介和橋梁,是物理學發展的重要形式。
3、理想化方法,這是“運用理想模型在思維中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擾,從而在理想狀態下進行計算和推論的方法”。理想化是個總概念,其中有理想化模型、理想化過程、理想化實驗。理想化方法,是物理研究能夠得以進行的一種重要方法,因為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都不是孤立的、單一的,它們總是多樣性的統一,并總是與其它事物有著錯綜復雜的聯系,如果我們在研究某些特定的問題時,要顧及所有的因素,那么就只能一事無成。可以說,沒有理想化方法,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完美的物理學。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理想化模型、理想化過程、理想化實驗是經常出現的一種方法。
二、科學觀念的培養
科學觀念有較強的遷移性,它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體現在人們對世界、事物的判斷中。
所以在物理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在課堂教學目標中要顧及到觀念的培養目標。
1、唯物觀念的培養。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研究生活與自然中的一些現象,撰寫物理小論文,是一種十分有益于培養學生事實觀念的辦法。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所接觸與所解決的都只是紙上的物理問題,這很不利于培養注重事實、尊重事實的習慣。而小論文的撰寫,學生必須逐步地學會觀察客觀現象與事實,逐步地學會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物理模型,逐步地學會對客觀事實進行分析,把物理知識應用到具體問題中,這對于養成他們的事實觀念是十分有益的。 2、結構觀念的培養。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有結構的。正是源于這種觀念,才使人類有信心不斷地探究世界的奧秘。因為世界是物質的,所以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因為物質是有結構的,所以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而并不是“上帝扔骰子”。
反映世界結構性的實例在高中物理中隨手可得,有太陽系的行星結構,有晶體的晶格結構,有原子的核式結構,有電路的結構,有光譜的譜線結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留意,就不難使學生逐步形成結構性的觀念。正因為物質世界有結構性,所以研究客觀世界的物理學知識也有自身的結構,從結構圖入手,掌握物理知識就會事半功倍。
3、因果觀念的培養。任何變化都有一定的原因,一定的原因必定對應著一定的結果。各種物理現象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表現形式就是因果關系。物理學中要解決的一系列“為什么”的問題,就是要探究這種因果關系。分析現象,追尋原因;演繹條件,預言結果,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有了因果觀念,就不會把物理現象當作孤立的事件來對待,而能自覺地在一系列的因果鏈中確定某個物理現象的作用,從而能更好地把握住這些現象。
4、守恒觀念的培養。無論物質世界的形式怎樣變化,但有些東西是不變的,它們揭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所以有些學者認為,物理學的最大成就莫過于發現了為數不多的幾條守恒定律。在高中物理中,有機械能守恒、能量守恒、動量守恒、電荷守恒、質能守恒等。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這些守恒定律的意義,要經常用守恒的觀念去分析一些物理現象,它能給人們確定一個大的方向,而不拘泥于公式的規定。
三、科學精神的陶冶
在整個科學素質中,科學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科學、對真理的基本態度與行為取向。科學精神既是從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必備素質,也是從事其它工作人員的重要素質,對真理是否有堅定執著的追求與永不滿足的探索,在各種矛盾前,能否不隨波逐流,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在各種實踐活動中,不因循守舊,大膽創造,都與他的科學精神有關。這種精神,只有真正懂得科學是什么及科學為什么的人才會具備。
科學精神的培養重在薰陶,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掘物理學史中的豐富資料,在授課中有機地穿插物理學家的科學精神的生動事例,在情感上吸引學生,使他們對科學產生一種熱愛,了解科學家是怎樣工作的,科學家為什么而工作,科學對人類進步所作出的貢獻,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收到科學精神培養的成果。科學精神的確立,植根于對科學價值的正確認識、對科學美的體驗,以及由此產生的對科學的熱愛;科學精神表現為對客觀規律以及反映客觀規律的科學的堅信;科學精神產生出對探索未知世界的強烈愿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求。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2
【摘要】課堂教學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途徑,在物理課堂上教師要抓住一切契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滲透。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眾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課堂教學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途徑,學校除了開設心理健康課之外,在各個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滲透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物理學科是屬于自然學科,物理學的歷史源遠流長,還有有趣的物理實驗,這些都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健康的心理形成。我根據以往教學經驗談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一、利用物理學史陶冶高中生的性情
高中物理往往令學生望而生畏,我們教師要抓住一切契機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熏陶,讓學生從物理學史當中了解人類的進步和物理學家們探索物理奧秘的艱辛歷程,運用物理學家不凡的經歷感染學生,激發他們的敬仰和愛慕之情,從而愛上物理。比如,讓學生了解浮力定律的發現過程,牛頓從蘋果都是落地的現象中的發現,瓦特從燒水中引發的沉思……其實,物理奧妙無窮,物理學史的軌跡詮釋了物理學家們所具有的科學思想、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并像他們那樣去對待自己當下的學習和生活,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利用好奇心增強高中生學習的內驅力
許多物理現象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而要發現這些現象就需要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學習物理必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發掘他們對物理的興趣。我在課堂上講解定律的時候往往都是挖掘物理學家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而深入思考和研究,然后給人類帶來了偉大的發明,從這個切入點引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埋下探究科學秘密的種子,從而產生學好高中物理的內在驅力。比如,我在教學《失重和超重》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又不容易理解,我就從我國的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和順利返航的宣傳片作為切入點,帶領學生觀看視頻,讓學生觀察宇航員在飛船里面的生活,比如他們漂浮的身體,有許多物品必須用膠帶固定,這些失重的現象激發了他們探究的欲望,然后他們又上網查找資料,了解宇宙飛船在升空和返航中的失重和超重的資料,使得他們對這個知識點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案例不但激發了他們探究欲望,而且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利用身邊的大小事件作為課堂案例,切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就能使得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得到不斷的滿足,他們會被神秘的物理現象深深吸引,由此產生要揭開這層神秘面紗的內動力。
三、利用高中生的自主性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
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度越來越高,他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有著強烈的自主性,我們就要在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上下功夫,提出問題永遠是解決問題的開始,那么,我在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方面是這樣做的:我通過對學生讀題激發他們按照下列步驟思考:1.已經知道什么條件了?求的問題是什么?2.根據題目的要求,你能畫出其對應的物理圖景了嗎?3.物體的受力情況如何?是瞬間效應、時間效應還是空間效應?還是都要考慮?4.你們能把相對應的公式寫出來嗎?5.解出的結果有物理意義嗎?符合物理問題的實際情況嗎?長此以往的發問,學生逐步養成了這種自問自答的學習方式,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四、優化教育方法構建良好的心理狀態
1.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基礎
物理課往往都是比較深奧、枯燥、難于理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的時候會產生畏難情緒,那么良好的課堂氛圍就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所以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基礎,這樣和諧的關系能有助于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列寧曾經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所以,我在課堂上努力給學生創設友好、和諧、民主、詼諧的課堂氛圍,利用一切教學手段和學生拉近關系,親近他們,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在課堂上我們是合作伙伴,我們的關系亦師亦友,精心安排教學活動,使得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有張有弛的學習,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
2.消除高中生學習的不良情緒
高中生心理正趨于成熟,來自高考的壓力太大,導致他們會有緊張、焦急、煩躁等不良情緒產生,每次考完試,有不良情緒的學生好似都要發作一次,主要體現在學習上有波動,厭學;在家里無緣無故發脾氣,脾氣暴躁等。這些學生的不良情緒一定會影響學習和生活,由于他們的不良情緒也會帶給每一個家庭,所以家庭的壓力也大,父母會受他們的影響隨著他們的情緒和成績產生焦躁、恐懼等心理,也會沒有來頭的情緒低落或者無故發脾氣等,進而影響他們的工作狀態,由于高中生的不良情緒引發的消極事情很多,所以,我們教師要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消除他們由于生理發育和學習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們變得堅強、樂觀、抗壓性強,是我們每一位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我就是通過在課堂上用物理學家百折不撓的堅持,最后獲得成功的多個案例引領學生思想,比如讓他們了解愛迪生為了找到燈絲的材料,經過了上千次的實驗,許多人都在嘲笑他,勸他放棄,但是愛迪生卻說:即使我是失敗的也沒有關系,因為我已經證實了上千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這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物理考試我們都知道,達到高分數太難,平時學的比較好的學生也會出現低分,所以每次成績出來,我都及時找他們談心,讓他們知道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總結和反思,找到自己哪些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哪些知識還欠缺,幫助他們查缺補漏,講他們崇拜的物理學家失敗的案例,高中生也是孩子,他們需要老師的“哄”和“忽悠”,這應該是幫助學生走出考試失敗的法寶,在加強學生受挫能力的同時要給予激勵,要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做詳細的卷面分析,轉移他們過分關注分數,也能夠激勵他們鼓起斗志,重樹信心至關重要。
總之,利用物理課堂教學,挖掘高中物理的知識內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設計研究課和探索課,對高中生進行情感教育、理論實踐、環境保護教育等,大膽嘗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物理教學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3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概念嚴謹推理周密,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對于這門學科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克服自卑的心理,增強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品質,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物理 賞識教育 學生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概念嚴謹推理周密,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高一的學生,他們開始對物理是很有興趣的,也想學好這門學科,也曾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去。但由于一些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還比較欠缺,隨著學習深入,在物理學習中接連失敗,教師在教學中一味提高教學要求,更增加了學習的失敗的情感體驗,一部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由主動到被動,甚至失去了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使每個學生的潛能盡可能發揮出來?
賞識教育——是找感覺、嘗甜頭的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教師的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可以為學生驅散積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陰影,可以喚醒學生早已塵封的潛質、潛能。
一、賞識教育的前提——熱愛學生
教師面對的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們渴望老師的關愛和呵護。很多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經歷過太多的失敗的體驗,經歷太多的批評、指責,得到教師的關愛較少,學生的自卑心理較重,對自己沒信心,在物理學習上表現出麻木,冷漠,無動于衷,他們更需要我們用真摯的愛包容他們,理解他們,客觀正確地評價他們,使他們找回自信,重建精神的大廈。教育的本質是愛,沒有愛就沒有賞識教育。只有真摯的愛才能使師生心靈相同,才有成功的教育。
二、賞識的意義
1.賞識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在當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是過高的要求,過多的批評和不正確的評價造成的,輕者不自信,重者產生心理問題。自信心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狀態,學生自信心的產生主要通過教師和其他人的評價而產生的,而賞識是用慧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潛能,用期待和肯定給學生積極的暗示,使他們認為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的人,從而找回自尊和自信。
2.賞識能激發學生的潛能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強項,有的人在這方面有突出的才能,有的人在那方面有驚人的天賦,要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發現亮點,真誠賞識,讓他們體會到學習中成功的快樂和喜悅,這種實踐取得的成功,將調動人身上蘊藏的潛能,形成自我激勵的機制,這種自我激勵是一種強大的動力,推動人不斷完善,勇于接受挑戰,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3.賞識能夠形成健康的心理
賞識教育強調了教育的人文性,在思想上是通過不斷激勵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態度上是通過民主、平等的氛圍,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在教學評價上采取多元評價,使教師用發展的眼光,合理公正的評價學生,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態。就會在今后學習中表現出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不怕困難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
4.賞識能夠融洽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接納贊許他人,是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賞識教育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與不同的需要,真誠地關心、愛護、理解各種類型的學生。用自己寬厚的愛去賞識學生,相信他們行。只有賞識學生,才能建立以愛為本、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育和引導。
三、賞識教育的方法
1.熱愛本職工作
教師只有對本職工作充滿熱愛,才會有笑容可擲的神情,才會在物理教學中投入滿腔的工作熱情,以飽滿、向上的精神引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
2.了解學生
每個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但是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感知、理解、識記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對知識理解識記得快,而有的學生對知識感知很慢。因此,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確定每個學生此刻能夠達到什么程度,才會用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待學生。才會真誠贊賞每一個學生——贊賞每一個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贊賞每一個學生所付出的努力。
3.創設情景
對高中物理教學要針對學生實際,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分層次制定學習目標,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克服困難的成就感,創設吸引學生參與的良好課堂氛圍,使學生敢講、敢問、敢質疑,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4.發現亮點
每個學生都有可愛的一面,教師要善于在生活中和物理教學中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你可能注意到,有的學生上物理課不認真,但反映快接受能力強;有的學生雖然粗心,但完成作業的速度快,雖然成績平平,但動手能力卻很強;沒耐心卻有創意……作為老師,只要注意觀察,學會發現,不斷挖掘,就會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亮點,才會時刻不忘去賞識學生,給學生以希望。
5.體驗成功
物理學習中的成功和失敗在學生心理會引起不同的感受,對學生的情緒和學習產生不同的影響,成功使人產生興趣,使人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失敗使人失去信心產生自卑感,也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善于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如可將教學內容形成梯度,由淺入深,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并增加對下一梯度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學習的愿望并不取決于學生的任何天賦才能,而是在日常學習中,在克服困難中逐漸培養出來的;要引導學生走上克服困難這條路;并不是靠別的什么措施,而是正確地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并取得成功的結果,使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自我激勵,自我期望。
6.賞識不能過度
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沒有得到賞識的學生內心是孤獨、自卑的,也缺乏自信。但過度的賞識,會導致學生任性、自滿、目空一切、脆弱,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稍遇挫折便會承受不起,一蹶不振。所以,要適當地把握賞識的度,特別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里需要,對不同的學生賞識的程度要不同。如對平時很用功但物理成績不好學生多鼓勵多肯定,少指責少批評。對調皮、好動、表現差、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要善于捕捉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使其揚長避短;對天賦較高的自覺的學生適當的賞識,多提期望,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
賞識,其實可以這么簡單: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次表現的機會往往就蘊含著賞識,就能生動地表達你的賞識。物理教學中使用賞識教育,不但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信心、熱情,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賞識是把學生優點看得很大,缺點看得很小,使師生之間形成 “情感共振”,使學生在一個和諧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物理。
參考文獻:
[1]周弘.賞識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兒出版社,20xx,4.
[2][蘇]B.A.蘇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162.
[3]宋樹杰.高中物理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xx.25.
[4]蔡鐵權.物理教學叢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244.
[5]楊小微.現代教學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xx .470.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4
摘要:思維是人腦對事物作出的本質反應和思考的全過程,是一種人腦對外界的認識行為。在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必須教會學生通過思維的深度加工,繼而運用物理學習思維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可以說,思維的形成是學習物理知識的關鍵,本文嘗試從高中物理學習中常見的思維障礙以及矯正方面做幾點簡要論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思維障礙,矯正,措施
學習物理的思維全過程是物理知識和學生之間真正的思維互動,影響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提高和物理思維的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學生思維水平的高低程度、思維定勢障礙、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等等。作為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解決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思維障礙問題。處理好這一問題,對學生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物理學習思維障礙的形成原因
(一)思維水平高低決定思維障礙的程度
可以說我們對于學生的思維訓練還是不夠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思維水平有待提高,其表現在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方面的匱乏和落后。在思維邏輯上存在有嚴重的不足之處,對于一些需要運用物理知識來深入解剖的問題,往往會憑借第一反應盲目的做出判斷。學生們在解答物理問題時,不是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而是第一時間要套用已有的公式,一旦遇到推理問題便手足無措,在困難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其思維缺乏一定的靈活性。
(二)思維定勢障礙
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現象普遍的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對于學生來說,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方式就叫做定勢思維,學生習慣性的用大腦中已經存在的思維方法和途徑去解決問題,這是一種在自然條件下的本質反應,可以說,思維定勢對于學習物理而言是一把雙刃劍,缺點在于定勢思維使學生自然的把一種習慣固有的思維方式生硬的運用到物理問題的解決中,不善于積極的去更新思路,不善于去運用其他靈活的方式來解決同一問題。
(三)生活經驗的問題由來
早在物理課堂開始之前,我們的學生就對生活中的身邊問題有很大程度上的認識。所以說學生們在學習物理概念之前,在大腦中就對物質有一種潛在的原始認知。然而在這些固有的觀念中,有很多反應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質,不僅對學習沒有幫助,甚至在學習中阻礙正確概念的構建和認知,最終導致學習的誤區和思維障礙的形成。
二、物理學習中解決思維障礙的方法
(一)認識無力思維的具體特點
有一部分同學的思維,正在逐步的從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階段,這就意味著學生很容易從自己的主觀角度出發去認識物理問題,當學生認識到物理問題的本質,并積極的運用客觀規律去解決問題時,思維的過渡便形成了,因此在物理課堂上,需要大量的具體形象材料的做支撐,這就意味著物理的教學活動要充分的進行物理實驗,對于物理圖形要特別的重視,忽視這一環節,而生硬的強調理論的灌輸,是與學生的思維模式相背離的,然而學生不能一直將思維停留在主觀意識階段,要注意思維的發展和進步,所以要對邏輯思維進行必要的強化練習。留心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思維特征,可以結合全局的掌握教材,又能夠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使物理教學的實際成果得到驗證。 (二)重視數學教育,善于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
我們的隊伍中有一些物理教師,在教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時,常常只注重結果而忽略解題方法和思考過程,認為那是數學學科的知識,自己沒有講解的必要,這是大錯特錯的,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去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技巧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很自然的將學科分開學習,同樣的數學問題放到物理課堂上便不知所措了。所以作為物理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的去滲透數學知識,比如說在講到幾何光學中平面鏡成像時,要先把相關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識給學生簡單的講解一遍,這樣學生有的學習的思維鋪墊,學習起來更加容易。
(三)從實際的課堂出發注重矯正和訓練
在物理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學生的思維障礙會通過某種形式反映出來,我們需要針對這些問題充分的爭取時間進行及時的矯正和訓練。從我們的實驗結果表明,效果是非常良好的,通過矯正和訓練使得學生更加重視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構建。面對學生對物理概念模糊不清甚至混淆的情況,我們要積極主動的進行實驗教學法,這是克服先入為主的錯誤生活經驗和思維障礙的有效手段。針對落后的思維定勢和錯誤的生活經驗對學生的影響,我們要對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多層次的研究和講解,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自己的思維錯誤,養成主動思考的思維習慣。
(四)關注演示實驗
在高中物理的知識中,有一部分概念十分抽象,這就要求我們教學中要積極的應用試驗演練,通過實驗的方法來給學生再現真實的物理情景,衛學生構建以個以真實為基礎的想象空間,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物理實驗課堂具有靈活、生動、直觀的絕對優勢,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由于概念所引發的物理思維障礙,其最大的因素在于對生活觀察的不仔細,思維中缺少真實案例基礎。因此,我們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實驗操作,運用直觀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總結: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中要多更加的側重于對解題技巧的學習和基本訓練。使學生學會一定的解題技巧,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有效的物理思維,從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參考文獻:
[1]錢學森主編.《關于思維科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頁
[2]喬際平.邢紅軍.《物理教育心理學》[J].廣西教育出版社.20xx.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5
一、讓安全教育走進高中物理教學的措施
1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在我國高中物理教學中,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安全事故,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師及學生沒有對安全教育引起足夠重視,進而給物理教學造成安全隱患。為此,教師必須加強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向學生傳播科學的安全知識,規范學生的各種行為。例如,在某高中二年級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就《測定金屬電阻率》這一知識,老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述電的危險性,并對測定金屬電阻率的操作步驟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詳細介紹。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對規范性的《測定金屬電阻率》實驗操作步驟進行播放演示,再將不規范的《測定金屬電阻率》的操作行為及不規范的操作行為引起的安全事故和后果向同學們進行播放,從而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行為。
2明確任課教師的安全職責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中,受傳統教育觀念“嚴師出高徒”的影響,許多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保障教學質量,會采取一些另類的措施加強管理,例如體罰學生、諷刺侮辱學生,進而影響學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一些自尊心強的學生做出傻事。為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校應當明確物理教師的安全職責,落實安全教育相關制度,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得諷刺侮辱學生;不得擅離職守,自習課時應在課堂值班;及時正確處理課內發生的傷害事故。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老師要按教材要求做好實驗準備,對所用藥品、器材要于課前檢查并進行預做,確保藥品器材安全有效[3],不得讓過期變質及存在安全隱患的器材進入課堂。物理教師要認真組織實驗課的教學工作,課前認真組織學生預習實驗內容,讓學生對實驗內容及步驟熟記于心,并教會學生必要的實驗安全知識及處理安全事故的知識;上課時先講實驗要點及安全注意事項,并對重要操作進行必要示范和演示;上課過程中進行認真指導和全面監控,確保學生安全。
3環境教學
物理作為一門應用型的學科,問題一直貫穿物理教學全過程。問題教學法是問題為主線,其主要目的就是啟發學生思維,而物理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依靠實驗進行。在我國高中物理教學中,良好的環境是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礎,只有將學生設置在適合開展安全教育的環境內,才可以更好地保障物理教學質量,保證老師及學生的人身安全。例如,在某高中物理教學中,就平拋運動老師需要進行演示實驗,再讓學生進行物體平拋運動的實驗。在實驗室里,老師在墻壁內張貼各種安全警示語,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驗環境,為物體的平拋安排足夠的運動空間。同時通過安全講座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進而為物理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二、結語
安全教育作為我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高中物理教學中有重要意義。物理作為一門實驗性強、操作性強的學科,同時物理知識是較抽象的,需要依靠一些實驗提高教學效率。而實驗過程中有一定的危險性。為此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安全教育既能保障物理教學質量,又能有效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6
一、問題的提出
事實上,高中物理的許多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學生的質疑與創新.比如物理知識構建中常常用到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等.這些規律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一種完善的科學理論,沒有什么值得懷疑的地方.但對于學生來說卻不是如此,根據新課程理念中的探究思想,學生的探究學習類似于科學家的探究過程,因而質疑與創新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從物理發展的角度看,這些定律的形成事實上也經歷了懷疑、證實的過程,因而今天我們提出讓學生以質疑和創新的態度來學習這些知識,并不是沒有科學道理.
二、研究的內容
課題研究中筆者主要圍繞高中物理的重要定理與定律,以課例研究的方式進行了研究.從大的思路上看,主要讓學生對重要定律和定律的探究中,對于實驗思路的確定,對于實驗步驟的設計,對于實驗器材的選擇,對于實驗結果的評價等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從而實現在質疑中培養質疑能力,在創新中培養創新能力的研究目標.課例一: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研究.(由于本研究側重于質疑和創新兩大關鍵詞,因而在本課例中的常規教學要求就不再贅述.)這一研究中,學生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力的分解的描述;二是為什么力的分解與合成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對于第一個問題而言,這實際上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很多時候學生的觀念都是由于教師主導下的重復而生成的,并不是學生的直觀認識.于是我們大膽讓學生去質疑,而學生的質疑結果其實不外乎兩類:一是力的分解可不可以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去分解?二是力的分解從數學的角度來看有多少種結果?對于學生這樣的質疑,我們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答:一個力從數學的角度去分解,理論上有無數種結果,但考慮到物理的現實意義,因此數學分析的結果必須接受物理實際意義的檢驗;一個力的作用中往往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作用效果(如斜面上的物體產生壓力和“下滑力”兩種效果),因此根據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往往符合實際需要.這樣的質疑與分析過程雖然會花費一定的時間,但卻可以高效地掃除學生在力的分解與合成中的認識誤區,從而給后面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個質疑:為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傳
統教學中是通過實驗來證實的.但一旦我們讓學生質疑,學生仍然會有疑問:力的合成與分解怎么偏偏就與平行四邊形產生了關系呢?即使跟學生強調“這是實驗的結果”,事實上也不能解答學生的疑問.于是筆者引領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創新,在研究中我們稱之為“頭腦風暴”,這個過程的各個環節基本上是這樣的:力的合成與分解是物理問題(教師陳述)平行四邊形屬于什么學科的知識?(學生回答)因此我們說力的合成與分解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際上是用什么知識描述什么知識?(學生回答)經過這樣的問答之后,下面的任務就交給學生:尋求數學知識解答此物理問題的合理性.結果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就表現出來:有的學生開始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有的學生開始研究力的表示(有向線段)與數學的關系,有的學生將注意力放在矢量方面.這一研究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學生通過資料查詢、請教數學老師等方式,終于認清了力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的背后,是數學上矢量運算規則.而這樣的認識有什么好處呢?給后來的力矩知識的學習、洛倫茲力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保證.課例二: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上學生的質疑主要是:自然界中,機械能真的守恒嗎?這一疑問看似不合理,其實卻非常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規律.眾所周知,物理發展史上關于永動機的研究至今也沒停止,側面說明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一規律.因此在這一疑問的引導下,筆者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理解.學生的思路也體現出了創新的一般步驟:一開始是尋找正例,結果發現根本就無法窮盡,因而無法完全證明;隨后再去尋找反例,即看有沒有不遵循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在這種情況下,筆者也將搜集的有關永動機的從古至今的研究并整理出來給學生閱讀.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而反思這一教學方式,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呢?
三、研究的總結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筆者發現其實高中學生只要給了質疑和創新的機會,他們總能給教師一些驚喜:提出的質疑并非全無道理,而且就算是在教師一眼就看出的質疑,事實上也反應了學生的一種思維過程,有助于教師準確地判斷學生的學情;而學生在創新中的表現則呈現出一種發散的狀態,不同的學生針對同一問題總能想到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大多還都是可行的,比如說在動量守恒中學生的一些創新實驗,有學生提出可以將兩輛質量相等的小車之間壓一個彈簧,然后通過彈簧將兩車彈出的距離,來判斷兩車動量是否守恒.這樣的設計吻合了系統不受外力的情形,且效果明顯,不能不說是學生的一個創新(盡管教師可能是熟知的).總而言之,這一課題研究給筆者帶來的收獲是很大的.當然,從長遠來看,這一課題還有不斷發掘與研究的價值,相信隨著筆者的認識不斷深入,隨著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這一研究還會收獲更多的成果.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7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狀況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當今高中教學的現狀,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設備落后、教學內容枯燥、考核方式單一,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模式研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行多樣化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創新
1、引言
物理學科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在這個傳統學科的背后,教師工作者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去尋求新的教學模式,大膽開拓、大膽創新,更應該去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利用已學的物理知識去創造更多的知識,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一個更加扎實的理論基礎。對于這種傳統學科創新模式的探討,是許多教學工作者都熱衷討論的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正確解讀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教育內容,要注重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去實施教育創新,這樣會使教學過程更加有效。
2、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1)教學方法單一。物理作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而且在高考考試中占了很大的分值,在高考這樣的升學壓力下,傳統的高考物理教學方法主要是為了能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績,因此,大部分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都是針對高考而設計的,都是為了提高升學率而設計的,對基礎知識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后,再對學生開展題海戰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提高的只有應試能力,對于創新能力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樣的教學要求,也導致了教學模式的單一化,課堂對知識進行口頭的傳授,課下通過布置大量的書本作用來鞏固課堂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不會對所學知識達到真正的理解,學生完全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沒有任何的學習興趣,從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也導致了許多的學生對理解較難的物理更多的是恐慌。
(2)教學設備落后。在知識攝取如此方便、快捷的今天,平時的書本知識已經不能滿足高中生對知識的需求了,而目前大部分的教學設備都比較陳舊,只是簡單的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筆,往往不能滿足高中生對于知識更新的需求,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學設備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內容枯燥。物理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學科,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教材的選用上,往往是選用理論性較強的教材進行教學,畢竟缺乏趣味性。而物理學科是大家公認的比較難懂的學科,重點和難點很難把握,而且有時候是模糊不清的,知識點顯得比較凌亂,這也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升學率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趕進度,而有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尤其是女生,教師的這種表現更會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恐懼心理和逃避心理,反正這么難,要不會大家都不會,我不會就肯定不會考,這樣下來,學生不會的知識點越來越多,對物理就越來越恐慌,對知識的掌握更是似是而非,知識體系更是缺乏系統性。
(4)考核方式單一。高中教學的終極考核方式是高考,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和考核工作也是通過考試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考試成績來決定對知識掌握的好壞,這樣的考核方式根本不會激發學生的什么學習興趣,學生只會變成考試的機器,為了考試而去學習,考的內容就去學習不考的內容就不去學習,這與素質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這樣學生不會得到全面的發展。而物理學科本身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動手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理論和實踐也沒法結合,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要改進考核方式,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去培養學生。
3.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模式研究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放在主體地位,教師應該作為教學工作的引導,而不是占據主導地位,學生應該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從前期的課程設計到課堂教學再到課后的鞏固,學生應該融入到整個的教育工作中,教師不應該只關注自己教育進度的開展,更應該去關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去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將學生真正帶入到教學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2)實行多樣化教學。教學方式的單一和教學設備的落后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呈現出了內容的枯燥和學生的排斥,教師應該變革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的目的不光光是把學生送入他們理想的大學,更應該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創造力。高中生也應該轉變對物理學科的認識,不應該機械的去學習,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做作業,而是應該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像,結合平時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敢去大膽的提問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對知識實現真正的掌握。教學方法應該采取一些活潑的教學方式,融入小組討論、實驗教學,選取那些由淺入深的教材要增加教學工作中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去探索。
(3)生活化的教學模式。物理學科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要結合生活中的現象去理解物理現在,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去模擬生活情境;實驗演示也更要貼近生活,并要列舉生活中的應用到物理知識的實際狀況,并通過原理來進行講解。比如學生在學習有關電學方面的知識,教師要聯系生活中的現象,對學生進行引導。更要融入課外實踐,學生親自動手去實踐,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也可以安排相關的作業讓學生去思考,這樣學生可以帶著自己的體驗去學習。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生活器具去做實驗,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8
物理學科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都具有一定的先導性、基礎性和無可替代性。而如今,素質教育代替應試教育成為新課改的主旋律,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品德素質等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有效滲透素質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講究方式方法,既不能將物理課講成單調、枯燥的理論課,更不能講成講理、說教的德育課。
一、寓素質教育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具備系統的物理知識之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意識,讓學生敢于突破和超越。
一方面教師應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通過一些熟知的數學方法來探究物理規律,將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再還原為物理結論,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創新思維;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做一些物理實驗來探索物理規律,實驗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激發出學生的創新靈感。實驗探究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多給學生介紹高科技的物理成果。通過一些現代高科技的成果引入,讓學生置身于一個與時俱進、具有潮流氣息的物理天地中,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寓素質教育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物理除了是一門高中必修課之外,它還是整個自然科學的基礎,除了單純物理知識的傳授之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物理學史的介紹。物理學史不僅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和科學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德育的好載體,而且還是讓學生深入了解物理概念的萌芽與成長的好機會,點燃創新火花的好火把;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懷疑精神的培養。要引導學生打破傳統思維和理念的禁錮,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與教師相反的意見和問題,敢于質疑,無論是教材中的知識,還是實驗中的發現;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傳統應試教育中,教師、大綱、考試三重枷鎖將學生思維封鎖,更別提想象力了。教師應注重安排一些有利于刺激學生思維活躍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發展學生想象,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許其贊。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吉林教育,20xx(16)。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9
一、教師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教師營造一個讓學生感興趣,有興趣聽的課堂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而如何使學生有興趣聽,除了教師在講解物理知識的時候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教師能夠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形成一個能使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知識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物理,達到最佳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在如何營造課堂氛圍中,師生關系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其一,教師應該做的是改變傳統的師生模式,而轉變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夠角色互換,物理教學過程變成了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應當彼此交流,交換感受和體驗。所以教師角色轉變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教師成了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
其次,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尋找資料,在物理實驗上和學生同享數據,使學生感受到開放的課堂氣氛,在這樣的氣氛的影響下,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興奮的狀態。在面對物理抽象的思維邏輯時,有著更強的探討精神。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有價值的探討和討論,建立師生平等友愛的關系。所以創設一個開放輕松的課堂氣氛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能使學生在環境的作用下受到激發和啟示。
二、創造開放和鼓勵學生并行的課堂環境
高中物理教學需要教師結合教科書材料,使學生提出一些感興趣的、與生活實際相關的知識。高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門與生活實際處處相關的科目,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學手段、積極創設開放的教學前景,讓學生能夠置身于實際問題的研究,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教師在結合實際問題的同時,也應鼓勵學生能夠設計探究性實驗。例如對物理的“超重和失重”問題的分析,鼓勵學生在演示人在體重計上起立和下蹲時示數的變化,并將數據記錄下。又比如“彈簧連接小球實驗”,讓學生從數據中體會到問題,在此基礎上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思維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和進步。
三、總結
在高中物理世界中,通過一個新穎而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深奧的知識時,更自然的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趣味化、形象化,把深刻的道理淺顯化,使學生掌握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是很必要的。使學生的高中物理達到最全面的知識掌握和應用,學生不斷挖掘物理課程的實質,并在其中不斷學習和提高。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0
一、電化教育在物理教學中可在這幾個方面可以發揮作用
復習課是對所學知識的重新鞏固,教師在上復習課時要邏輯出很多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有個重新認識,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再就需要教師畫出知識點的框架圖。如果在黑板上一一畫出,那必須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如果在課前用幻燈片把知識點框架圖制作出來,在復習的時候直接展示給學生,那么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對著框架圖,系統的對知識點有個重新的認識,回憶快、記憶快,也節約了不少課堂時間。例如:我們在復習《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就可以在課前制作出知識點框架圖:3上課時直接展示框架圖,本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對于復習課習題的引申題展示,使用課件展示也是很省時省事的,與一個知識點相關聯的題型是非常多的,以往我們引申題是會有三種做法:一是全部印在試卷上,但那要占很大的版面,相對應的其他的內容就要減少,二是我們上課直接手寫在黑板上,但那也要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三是口頭表述,那對于學生來說,不易思考,不易分析。那現在把電化設備引入課堂,課前教師做好課件,上課時要引申題目,直接播放幻燈片,清晰直觀,又省時省力,大大的提高的課堂的容量,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電化教育輔助物理教學容易產生的誤區
(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
雖然現在電化教育越來越普及,它的出現也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很大的活力,但是現在教育要求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的輔助教學的手段先進了,但不代表教學思想也跟著先進,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不能披著現代化的外衣,仍然進行滿堂灌。教師要將電化教育和物理教學融為一體,在現代化教育思想指導下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以及對科學認知過程的體驗,利用電化教育既可以創設多種情景,也可以營造協作式學習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認知過程與感悟、體驗過程的統一,使學生真正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切不可讓多媒體演示實驗替代物理實驗
物理學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物理理論和生活實踐之間的橋梁,是物理理論賴以存在的基礎,所以實驗是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可替代的。物理教學中要求做的實驗必須盡量做,而且是盡量讓學生自己動手做,讓學生來感受物理理論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的能力,養成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但合理的利用多媒體演示實驗也是可以的,主要是一些以現在學校能力沒有辦法做的實驗或者實驗器材缺少的學校,針對于這些情況可以用多媒體演示實驗來替代,但是教師可以改變思路,盡量看能不能用其他的現在可以做的實驗方法來研究。例如:在研究曲線運動方向這一節,課本上研究曲線運動方向的演示實驗使用的儀器:一條可以拆卸的彎曲管道、斜面、小鋼球,這里難找的可能就是彎曲還可拆卸的管道,找不到怎么辦,這個實驗我們還必須做。那我們可以改變下實驗方法,用其他實驗來代替它,比如我們可以使用墨水瓶蓋、海綿、白紙、紅墨水這些易找的實驗器材,在瓶蓋周邊鑲上海綿,讓海綿吸上紅墨水,讓瓶蓋在白紙上快速轉到,白紙上留下紅墨水沿切線飛出的痕跡,從痕跡上可以明顯的看出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方向為該點的切線方向。只要我們教師平時認真思考,物理課程中的很多實驗器材我們都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替代。對于物理實驗必須堅持一條:能讓學生動手做的實驗一定要做,沒有辦法來做的想辦法來做,最后才可以用多媒體演示實驗。
(三)切不可以電子板書代替黑板板書
改革并不是把以前多有的傳統都拋棄,傳統也有傳統的優點,“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是在現在也有他的優點,在現在電化教育普及的情況下,我們切不可過分依賴電化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快捷、方便,適當的黑板板書還是必要的。教師在黑板板書時,可以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留給學生反思的時間,黑板板書不像電子板書一樣,翻過一頁就過去了,黑板板書可以長時間的顯示,這在新課是十分重要的,新課的一些基礎概念、公式和注意點,學生不是一講就能記住的,這些用黑板板書出來,學生在練習時可以對照更好的完成訓練。我們也不可認為黑板板書非常重要,就完全使用黑板板書,這也是不對的,電子板書的快捷方便是黑板板書沒有方法替代的,各有各的長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一般都是把基礎概念、公式等用黑板板書展示,而例題、引申題等用電子板書展示,解題時學生易錯的地方也是用黑板板書展示的。不管我們的教師怎么搭配兩者,我們最終堅持的一條是:取其長處,補其短處,融會貫通,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課堂才是一節真正的高效課堂。在物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電化教育,優化教學過程,探索和建構一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型的教學模式,確保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討論、協作學習,培養其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在電化教育普及的今天,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按實際情況融會貫通,切不可為了用而用,只有這樣電化教育才能更好的為物理教學增添光彩。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1
異中求同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著力點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面對不同實驗主題要有不同的實驗設計,但是達到共同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我們進行求同比較教學,這種方法通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比較分析,找出適合學生特點的實驗,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動手做了幾個物理實驗后,自己探求其中的共同點。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實驗:
(一)教學材料
1.液體的擴散實驗。該實驗我們是觀察硫酸銅溶液與清水的擴散現象,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種擴散是需要幾十天才能觀察到明顯的變化,這在課堂教學上根本無法完成。通過采取改進的教學材料,學生可以清晰的發現,在30田后硫酸銅溶液與清水的界面逐漸模糊不清。
2.改變內能方式。我們的實驗內容是在壓縮引火儀中加入硝化棉,當我們快速按壓活塞時,由于密閉的氣體被反復壓縮,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從而致使硝化棉燃燒。我們都知道硝化棉燃燒的過程是十分短暫的,可以說是瞬間,學生通常情況下很難捕捉到這樣的瞬間,從而對整個實驗的變化過程沒有清晰的意識。這兩個不同的實驗主題,不同的實驗設計,可以采用相同的實驗方法來避免實驗給物理課堂教學帶來的弊端。我們可以通過攝像機把整個實驗過程拍攝下來,對于時間長才能看到實驗結果的,我們采取快放的方式;對于時間瞬間的,我們可以采取慢放,將整個實驗過程清晰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2]。
(二)教學方法。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究竟是否能夠達到最優的目標,章節中各個部分是否能夠進行協調運轉有重要意義。在進行物理實驗的研究過程中有很多科學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事物的規律,才能真正的做好物理實驗學好物理。
存異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深化點
只發現事物之間的共性而不能發現其之間的個性,對于物理的學習仍是不利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觀察和總結創新,利用好同中的存異,這也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深化點。
(一)實驗方法同中存異在教授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的實驗時,我們可以發現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設計要求根本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大口玻璃瓶內放了些水,在不斷給瓶內打氣時,達到一定限度瓶塞會跳起,觀察瓶內的變化。實驗結果:在瓶塞跳起是瓶內會出現白霧。實驗教學目標:通過實驗證明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這就需要有求異精神,改進實驗方法,將水換成酒精,因為酒精較水更易蒸發,實驗效果更佳。
(二)教學對象的同中求異通常情況下,我們在教授兩個班級的學生時,兩個班的學生會表現出不同的素質。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相同的實驗主題時,要根據每個班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實驗設計,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教授的兩個班的學生差距就很大,一個班-A班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弱,思維也不是很積極反應較慢;另一個班-B班的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
因此筆者在教授串、并聯電路的實驗時嘗試了兩種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物理規律一直都建立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之上并且經過思考和總結而得到,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不斷地探尋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很好的實現物理教學目標。總之,求同存異作為確定事物異同關系的基本方法,對于培養學生認知世界的多樣性和一致性的對立統一具有重要意義,使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比較探究中得到培養和提高。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2
【摘要】在對人文精神的內涵進行簡明概述的基礎上,對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現狀進行簡要分析,進而重點從樹立起人本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個體發展以及注重教學內容的改進等方面,探討了加強高中物理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運用對策。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人文精神教育;現狀;對策
近年來,伴隨著高中各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文精神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得到重視。通過將人文教育滲透到物理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人文教育在育人層面的重要功能,既可以使學生更加熱愛物理學科,也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和認識社會。本文中,將主要圍繞高中物理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現狀及對策展開研究。
一、人文精神概述
人文精神是對人的價值的追求,是對人類自身生命、尊嚴等價值的普遍關懷。“以人為本”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其表現為尊重人的精神,尊重生命個體的人性和理性,倡導人文與科學的和諧統一,實現個體身心的全面發展等。近年來,人文精神逐漸受到高校、高職院校、中職院校以及高中、初中、小學等各教育階段學者的重視,并積極開展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二、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現狀
目前,在許多高中學校的物理課堂中,教師時常會聽到很多來自學生的抱怨,如“物理真難”“我太討厭物理了”“真不想學”,等等。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當前物理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滲透不足,學生的思維以及對于物理課程學習的興趣并未充分得到調動。其所反映出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的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未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未得到調動;二是未合理把握學生個體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三是物理教學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即補充與人文精神相關的內容,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提升。
三、加強高中物理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對策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由于“師道尊嚴”的傳統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人心,許多教師在學生面前總是擺出一副至高無上的姿態,學生也因此對教師產生敬畏,甚至是畏懼,師生間總是存在情感上的隔閡,成為教學工作中的羈絆。因此,融洽師生關系的構建,應該以尊重、平等為前提,教師不能總以挑剔的目光看待學生,要把他們當成合作伙伴,給予學生以包容和理解,提升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這要求教師主動蹲下身子看學生,能夠走近學生身旁,嘗試了解他們,對學生的處境感同身受,真正把學生當成朋友。這樣一來,學生也會感受到教師的真誠,他們也更愿意理解老師,也會以積極的姿態審視老師提出的意見,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2.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身心都處于快速成長時期,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期,如果能正確引導他們,將會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扎實基礎。這向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握好他們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將他們引向健康成長的快車道。在引領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正視失敗,并能從中汲取教訓,以此作為新的開端。有人曾說過:人的成長之路就是由無數個錯誤鋪就而成的。例如,當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不能苛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包容的心態面對學生,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也可以對學生進行鼓勵,或是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與他們促膝長談,使他們自己找到錯誤的根源,并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主動進行規避。通過采取這種教育策略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3.合理地改進物理教學內容,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物理教學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文教育目標,如正確人生觀的培養、科學教育、愛國情懷、創新精神的培養、團結協作意識、美育教育等。通過合理地對物理教學內容改進,可以有助于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發展。具體如下:一是教師可以以實驗為載體,通過實驗設計的突破、變換情境等方式,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將課堂體驗拓展到課外,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向周圍的人及整個社會奉獻出愛。以這種途徑使科學朝著人文方向發展。例如,在《運動的快慢描述———速度》一課中,可以引入劉翔的事例,并通過分組由學生在小組內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意見。巧妙地為學生提供情境,使他們從內心深處升騰起要為祖國爭光的思想,親歷了探究過程,增進了與小組其他同學間的交流,協作意識得以提升。整堂課中,自導入環節開始,始終營造起濃郁的人文氛圍,將人文精神巧妙地融入了物理知識當中,使學生在和諧愉悅的環境中掌握了物理概念,人文精神得到了培養。二是注重實踐內容的引入,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科學態度,使他們感受到事物間和諧。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要穿插進大量的實驗,如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后實驗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使他們善于動手、勤于思考。此外,也要使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建立起密切聯系,增強學科趣味性。如拍打棉被上的灰塵,大自然饋贈的海市蜃樓等。例如,當學習了電學后,讓學生給父母介紹一下雷電的形成,明白為什么雷聲總是在閃電之后;學習熱學知識后,使學生意識到我國退耕還林政策的積極意義,能夠對森林里宜人的氣候做出科學解釋。這些實踐性較強的問題,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不僅能夠激發起他們對這門學科的熱愛,也能夠使他們養成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意識到科學能使生活更美好,產生對自然、對社會的熱愛,并進一步激發起維護生態平衡、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情。三是通過對物理學史的學習,能使學生對物理建立起熱愛。在物理學史中,蘊含了大量教學資源,如人們對某一概念的質疑,針對某一問題產生的爭論,重要理論的演變歷程,科學家成長小故事,宗教對科學發展造成的威脅,物理學與人類的密切聯系,科技成果給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等。通過對物理學史的學習,能使學生對物理建立起熱愛,能夠喚醒他們的好奇心,為理解物理概念提供幫助,也能使學生將物理知識延伸到生活中,用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物理學史,學生能感受到任何一項科學成果的誕生都歷經坎坷,被物理學家偉大人格所感染,體會到科學的進步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與智慧,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提升。此外,通過物理歷史學習使學生得到熏陶。例如,通過愛因斯坦接受奧林匹亞科學院的幫助,使學生感受到團結協作的意義;通過愛因斯坦對小提琴的癡迷,感受到物理與音樂及其他學科的密切聯系。這些途徑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所益處。
四、結語
總之,在高中階段物理教學中,合理地將人文精神教育引入其中,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人與自然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的處理,從而形成自己對于社會、對于自然的情感,使得自身的判斷力以及思考力得到提升,在提升自身物理學習成績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雁.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有關人文精神的培養[J].才智,2013,(19):69.
[2]張衛產.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J].高考,2014,(04):65.
[3]劉權.高一物理滲透人文精神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蘇州大學,2011.
[4]常愛江.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研究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3.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3
一、生活教育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發展優勢
高中物理的學習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點進行簡單記憶的過程,更是考查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過程,故物理相比于其他科目,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活教育理論恰恰意識到了這一點,打破傳統機械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運用生活實現對教育理論的指導和完善,將生活與高中物理教學緊密結合,不僅可以打破學生與物理理論之間的隔閡感,還可以將相對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識,利用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讓學生的思維與物理課本內容達成共識,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將興趣轉化為進一步探索的動力。高中物理教育者還可以將課堂搬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自行探索,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不斷努力解決問題,將物理探索能力和思維作為學生的必備素養進行培養,并將其運用到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有機會享受到獨立自主研究和探索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二、生活教育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中,教育者往往在課堂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掌握著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課本內容通常是以灌輸的形式傳授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會使學生無法集中精力跟上課堂進度,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育者可以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在講解課本內容的過程中融入生活情景,根據教學的最終目標,有針對性地創建一些生活情景,幫助學生打破與物理學習之間的隔閡,站在一個更加主觀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與此同時,高中物理教育者還可以在學生日常接觸的練習題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其背景更貼近生活,更好地對題目進行主觀分析,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其解題效率,讓學生在興趣中投入物理學習。
2.運用生活化實驗,幫助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理解
除去在課堂中構建生活情景,生活化實驗的引入也是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物理教育者可以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物理知識映射到生活化實驗中,將實驗作為物理學習的一個工具,學生可以在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實驗生活化實驗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同時,教育者在進行實驗前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分組,讓學生自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個實驗過程,這樣的實驗流程既能夠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將高中物理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教室內,教育者可以將課堂搬到室外,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在高中物理學習和實踐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性,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創造更具有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在提高物理學習能力的前提下實現綜合素質的拓展,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多元化發展。
三、結語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顯得格外重要,當代高中教育者要認清當前的教育形式,將生活教學理論運用到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生活化實驗,幫助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理解;將高中物理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等方式實現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4
一、美育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美育教育是必要的,有著重要的作用。美育教育的運用將利于物理教學的高效開展,將利于物理學的持續發展,同時利于物理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的是物質構成、轉化與運動等,在教學過程中涉及了大量的物理概念、模型、公式與抽象的思維方法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大了教師講解的難度,同時物理的枯燥性,致使學生對其學習的興趣不足,對其內容的掌握也相對困難,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美育教育,將其對稱美、統一美與和諧美等融入到教學中,將易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感受物理的美,進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與學習效率。其二,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素質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美育教育,將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與吸收,從而使其具有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同時,美育教育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從而讓學生通過美的熏陶,其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美育教育的實施
1.挖掘物理美,促進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物理學科發展的過程中,物理規律在不斷研究與探索,這不僅體現了對科學知識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物理學家的崇高精神美德。如哥白尼的地心說,在當時,哥白尼面對艱苦的環境,仍舊對其學說不放棄,執著的追求,其專心研究三十載,最終使其學說更加系統,讓人們對世界形成了新的認識;同時,自然界具有統一性與和諧美,物理學家對其研究,其思想也體現了和諧美,從而讓人們對物理學所具有的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法拉第的理論中,統一了電與磁;在廣義相對論中,統一了物質、空間和引力等,這些物理知識將統一美與和諧美真實地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讓教學與學習中蘊含了無限的美學精神與美學內容。同時,物理學的美還表現在色彩、形狀與聲音等方面,其一,在色彩方面,光的干涉試驗中,將出現一種分布均勻的彩色條紋;其二,在形狀方面,物理學中的形是由點線面等組成的,其中的蛇行線是最美的線條,這一線條在簡諧振動圖像中便可以觀察到;其三,在聲音方面,由于光波與聲波在其傳播過程中有著奇異性,在聲波中極易形成衍射現象,主要是其波長相對較長。
2.了解物理學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著眾多的物理學史,這些內容有著無限的價值與功能,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學習其內容,還要對物理學史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挖掘,同時教師要對物理學史進行積極的利用,從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其學習物理的熱情,進而實現自主學習,同時,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將利于學生養成優良的品格。在對行星三大運動規律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開普勒的生平事跡,對其中有趣的事情進行介紹,激發學生對其思考,并讓學生對開普勒的科學精神進行學習與感悟,從而讓學生對科學知識,科學家產生深刻的印象,并受到諸多的啟迪,進而再進行物理內容的講解,將利于學生的吸收與掌握,讓學生對物理學的美得到準確的認識,并促進其學習,為其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
3.積極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高中物理教學開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從而豐富其教學手段。在眾多物理現象中,對其觀察有著一定的難度,從而制約著教師的講解,學生對其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在教學中,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實現教學,將聲音與畫面進行有效的結合,將通過審美情境,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同時,多媒體教學,將利于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讓其保持高度的集中,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保證了學生的高效學習。
三、總結
高中物理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注重其教學。由于高中物理教學中蘊含著統一性、對稱美與和諧美等眾多美學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利用物理美,充分發揮物理美的作用,美育教育的實施,要對物理美進行挖掘,對物理學史進行掌握,對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利用。相信,通過美育教育的全面實施,高中物理教學的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從而為國家、社會培養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5
一、教師要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以明確的目標引領教學情境的創設
教師的教學都是有教學任務的。每一節課都有相應的教育教學目標,既有知識方面的又有能力方面的,更要有情感方面的。教師的情境創設,要有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技能、物理思考、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明確的目的性是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方面。
2.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
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生活實際,這要求教師的教學情境創設不能夠想當然地臆造和脫離實際。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留心學生生活。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要考慮到這些內容,讓學生對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感到熟悉而真實。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對于學生來說最具有吸引力,也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實用性,認識到學習物理的價值所在。通過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的積極創設,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這對學生學習物理的深刻意義有了一個更好的理解。
二、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實際,組織物理教育教學
新課程關注的不僅是教師的教,而且關注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學不能再像傳統教學中那樣,只是關注所教知識,把教育教學的重點放在知識點的組織上,而要把教育教師的重點放在學生身上。我們要對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細致觀察,了解學生學習狀況,針對學生實際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優化,使得教育教學的知識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只有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才具有真正的有效性。新課程認為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及學生的狀態有關的。這是因為:
第一,教師的教學需要的不是教師講授多少知識,而是學生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學生學到的知識才是有效的知識,這也是教師教學的關鍵。
第二,中職學生的物理學習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而且需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關鍵。這不僅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組織教學內容,而且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第三,課堂的有效教學需要一個融洽的教育教學環境,課堂教學環境的形成需要教師的悉心經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發揮個人魅力讓學生在融洽、和諧的環境下成長。
三、注重中職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
中職物理新課程與傳統教學理念的一個重要不同點就在于教育教學的著眼點不同。傳統的課堂教學是著眼于知識的學習的,而新課程課堂教學著眼點在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新課程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和獲得知識的學習體驗,這樣才有利于中職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教育論文11-02
高中物理教學安全教育論文12-09
高中物理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8-30
高中物理教學教育方法探究論文12-12
思想方法教育高中物理的論文07-10
高中物理思維遷移的教育探索論文10-22
課堂教育對高中物理的可行性論文04-27
高中物理教學與科學方法教育論文03-18
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的方法教育論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