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物理教學模式論文
教學過程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是互為對象的,也就是同時互為主客體。在“教”的過程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在“學”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客體。“教”與“學”是同時的,是矛盾統一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同時發展學生和教師的主體作用,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應試教育”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弘揚主體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作用。為了把主體性教育落實到物理學科教學當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實驗教學在發揮學生主體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僅有大量的演示實驗,還有大量的學生動手實驗,學習物理不僅需要發揮學生的理解力、分析和綜合能力,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抽象思維以及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著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力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可以通過課堂實驗探求法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以往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物理教學基本上成了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的“獨角戲”,所有的規律、定理都由教師在課堂上推導出來灌輸給學生,學生的主體性根本得不到發揮。盡管我們的教師花了很大的力氣,力求把概念分析得很透徹,羅列出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錯誤。比如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總是大小相等”等等,這樣的錯誤經常會屢次糾正而不得改正。原因就在于“教會”并不等于“學會”作為教師的職責應重在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學會”上,也就是重在能力培養,重在物理素質培養。
中學物理中的許多物理現象、規律都是很貼近日常生活的,學生在學習物理課之前,就已經憑知覺和經驗在頭腦中形成了一些認識:一就是所謂的“前概念”。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前概念”而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是不符合認識規律的。所以教師通過設計一些課堂演示實驗,針對學生在頭腦中原有的錯誤、模糊概念,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是非常必要的。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提出,學生的認識過程與人類的認識過程有共同之處,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的發現過程。他認為,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發現不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確切的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是一切方法。”布魯納還設計了發現學習的程序“(1)提出問題。(2)創設問題情境。(3)提出假設。(4)檢驗假設。這種教學模式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無疑會產生積極作用。
同時這種實驗探求法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他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是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并要啟發和引導學生,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但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要適度,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因為只有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選擇和運用,知識才能內化為他們的智慧和能力。
其次,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并親自設計一些小實驗,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通過大量的課堂演示實驗不僅有效的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勢必會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動手實驗的興趣,學生會躍躍欲試,也想親自試一試,有的學生甚至能用相似的原理設計出一些趣味小實驗,所用的儀器有時也只不過是日常常見的東西。這樣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實驗能力,更主要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使學生積極、能動的學習。 中學物理的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了學生動手實驗的內容和要求,但一些學校由于實驗條件不好或為了節約時間,不讓學生動手實驗,變成了教師在課堂上說實驗,認為只要考試能得高分即可,學生是否親自做過并不重要。而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也正針對了這一錯誤思想,著重考察學生的實驗能力,考察的內容也不局限于課本上的指定實驗,出題較活。這正表明我國的教育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一成為我們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可見,物理實驗教學正是我們弘揚和培植學生主體性的良好陣地,應給予充分的重視。
2.優化物理課程結構,體現主體性教育的課程觀
課程是教育的心臟,是體現教育目的的藍圖。課程的設置、課程的結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身心的發展。但長期以來我國的課程形式單一,缺乏彈性和活力,成為學生主體發展的桎酷,這種課程結構有待于人的調整。
關于課程的設置,在教育史上一直存在兩種相互對立的觀點,也就是“學科課程論”和“活動課程論”。“學科課程論”便于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形成良好的知識框架及經驗背景,但是只顧學科本身的體系或只顧社會的要求,全不考慮兒童的興趣和需要。理論與實踐不結合,各門學科間不聯系。“活動課程論”反對分科教學,反對把一堆死的知識分別孤立地教給學生,認為分科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興趣、需要和接受能力。但是“活動課程論”忽視了知識本身的邏輯順序和結構,夸大了兒童的個人經驗,其結果只能使學生學到零碎的知識,也影響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現在我國的課程設置基本上基于“學科課程論”,我國的物理課程設置一直存在弊端,所學的內容偏多、偏難,而且學生主要以學習學術知識為主,以升入高等學校作準備為目的。選修課程和活動課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課程結構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因為我們的物理教學目的絕不僅僅為了升學,或是為了造就未來的科學家,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應是作為公民終生教育的一部分,中學物理教育的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未來國民的基本科學素質。
中學物理課程設置首先應充分體現發展的原則,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全體學生都有充分發展的機會。重視學生的自主活動,使他們在嘗試、探究等活動中,獲得自由、主動的發展。其次應體現多樣化原則,過去那種單一的課程模式,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物理并不是為了將來從事專門的物理研究,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感到困難,叢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針對這種情況應增加物理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多樣性,選修課的比重應有所加大,綜合性的活動課值得推廣。
【中學物理教學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物理優秀教學論文10-13
中學物理教學的法寶論文08-15
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的論文09-09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論文09-23
旅游管理的教學模式論文10-11
高校音樂教學模式的論文10-12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淺析論文09-02
中學物理教學情境創設思考論文08-11
高效教學新模式地理教學論文10-03
中學物理改革論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