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教學法物理教學論文
一、導學案的質量受限于編制者的知識把握程度,導學案應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從教師的年齡結構來講,老教師習慣于使用傳統的教輔用書,對導學案教學法不太感興趣;年輕教師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但對學科知識把握能力往往不夠高。大部分學校的導學案由年輕教師編制,有些教師的實際從教年齡甚至不足5年。一方面我們意識到目前的導學案確實需要老教師幫助把關,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這些教師的知識把握能力還有很大上升空間。筆者認為,即使是導學案,也應實現同一學校同一年段同一學科的不同教師使用統一的導學案。導學案的編制過程應該是學科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導學案的編制應該由學科組長把關,學科教師參與,并根據實際教學效果不斷調整。導學案的編制切忌“單打獨斗”,優秀的導學案應該出自一個團結高效的學科組。
二、導學案教學法需要大量教學實踐,“臨時抱佛腳”
很難體現出好的效果大約兩年前,筆者作為評委參加了一次教學比賽。那次參加比賽的很多選手采用了導學案。但我發現這些教師實際上沒能真正利用這些導學案,很多教師采用導學案只是在追求形式。說直白一點,就是這些教師平時授課根本沒有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所以這次他們即使設計了采用導學案的.教學方式,但因為他們對導學案教學法陌生,導致他們使用的這些導學案只能相當于課堂練習題。導學案教學法絕不是僅僅在課堂上使用教師編制的思考與練習題那么簡單。走進如今的多媒體課堂,不管是思考還是練習環節,教學課件完全能勝任,如果沒有其他教學意圖,僅僅設計思考與練習環節的導學案確實實用價值不高。筆者認為導學案應該是引領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獨立發表見解,再通過課堂討論或教師總結形成正確結論的一個平臺。和教學課件相比,其重在引領每一個學生獨立思考。所以如果教師平時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只是為了追求形式而采用導學案式教學,大多只能是畫蛇添足,根本起不到導學案應該起到的作用。
三、導學案應該涉及預習、授課、課后鞏固等多個環節
大約一年前,筆者開始關注站中的導學案。這時我才發現采用導學案式教學的學校已經越來越多,有的學校的導學案質量不錯,各校的導學案內容結構存在很大差異。很多優秀的導學案涵蓋了學生課前的預習、課中的深化理解、課后的鞏固提高。這個結構和很多教輔用書相同,但不同的是其和教師教學意圖的高度融合是教輔用書無法相提并論的。一份好的導學案應該貫穿教學過程,絕不是一張課堂練習卷。導學案應該是引領學生學習的框架;導學案應該和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緊密結合;導學案應該是教師授課的有力補充與延伸。從這個角度來說,即使是導學案的課堂教學部分,也應涵蓋新知識點導入與設疑、學生探究與總結、課堂鞏固與體驗等環節。
四、一份好的導學案是一個好的教學思路,編制導學案的過程就是精心備課的過程
一個月前,有位多年制作導學案的老師指導一位年輕教師參加教學比賽。他和選手精心設計了一份導學案,在導學案基礎上設計了教案和教學課件。沒想到一位資深評委在第一天的評課環節明確表示對導學案的反感,于是第二天講課的選手臨時決定取消導學案的使用。好在那位選手已經實現了教學過程、課件與導學案高度融合,所以在臨時取消導學案的情況下實際上仍舊執行了導學案教學思路并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講,導學案并不局限于印刷出來的那份紙質材料。我們可以把導學案理解成教師為促進教學設計的一種方案。打印出來的那份紙質材料只能算導學案的常見載體,但不是唯一載體。導學案教學是一種脫離大眾化的教輔資料,能夠實現全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所以在某種情況下,導學案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課件等載體同樣能夠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強調,雖然導學案的編制過程很耗費時間,但精心編制導學案的過程確實是教師對所授知識的認真思考過程,如果一位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到一套導學案的編制工作,那注定是這位教師專業能力提高的一次難得機遇。如果編制導學案的是一個學科組,那這將極大地提高這個學科組的整體實力。
【導學案教學法物理教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