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樂伴奏在舞蹈教學的作用論文
一、器樂的表現手段決定舞蹈作品創作
器樂作品的演奏結構是器樂音樂的整體表現形式,對舞蹈創編的邏輯結構進行了規范,對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進行了鋪墊。而舞蹈創編時的節奏、旋律等,是通過器樂的基本表現形式為基調進行創編。例如蒙族舞蹈《賽馬》,此舞蹈靈感來源于蒙族人民草原上放牧生活中的一景。主要表現了蒙族人民的勇敢豪放的性情。伴奏器樂主要是二胡,在《賽馬》的開頭樂句即使用該弓法,展現內蒙草原賽馬的熱烈場面。在第二段落中便使用了顫指音,奏出了濃郁的蒙古風情。編導將舞蹈情感與音樂表現相扣合,音樂語言與舞蹈語言相統一,溝通舞者與觀眾的心靈。
二、器樂伴奏提升舞者的樂感
器樂伴奏就如舞蹈的骨架,舞蹈的支撐,舞蹈則負責賦予其靈魂,填補其空白。一支完美的舞蹈一定是音樂與舞蹈的無縫融合。器樂伴奏給舞者提供節奏氛圍,激發舞者共鳴,從而使舞者內心產生與伴奏相融合的旋律,沿著伴奏和內心激情便會進入特有情境,舞者因此更加深入地理解音樂,產生更加強烈的表演欲,提高舞者的創作水平和音樂表現力,使舞蹈作品中的音樂與舞蹈更加和諧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三、器樂伴奏是舞者重要的創編靈感來源
作為一名舞者,自然會對音樂具有較強的感受力。正如我們平常所說,音樂是會說話的,器樂伴奏是有情緒的,而這些情緒在器樂伴奏的過程中自然會感染到舞者,帶給舞者深刻的情緒體驗,然后情緒在舞者身上擴散,形成肢體情緒,演變成舞蹈表演。不同的器樂伴奏會帶給舞者不同的情緒體驗,同樣的器樂伴奏也會隨著時間地點和人物的不同而帶給舞者不同的情緒,舞蹈的進步,藝術的升華就是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進行的。可以說每一次舞蹈靈感的迸發都與器樂伴奏帶給舞者的節奏情緒息息相關,在一次次的編排中,舞蹈臻于成熟,從而產生了觀眾面前完美的舞蹈演繹。
四、器樂伴奏可以營造課堂氛圍
舞蹈教學不同于一般文化教學,它是一門藝術,這就決定了在舞蹈教學中普通的一板一眼的教學是行不通的,舞蹈教學需要獨特的教學模式。在目前很多情況下,舞蹈老師都習慣于傳統應試教學,教學氛圍沉悶呆板,學生難免產生抵觸厭學心理,在壓力影響下難以深入到舞蹈學習過程中,無法體會到舞蹈藝術的真正魅力,喪失深入了解和學習舞蹈的熱情,舞蹈潛力可能會就此被掩埋。尤其在當下舞蹈藝術越來越成為基礎教育的一項技能,一些孩子兩歲便開始被家長送至參加舞蹈課程,舞蹈教學應該要做到真正讓孩子們領悟到舞蹈本身的魅力,激發孩子學習的渴望,吸引孩子學習舞蹈。器樂伴奏舞蹈教學就是解決舞蹈教學過于呆板無趣問題的途徑,它可以營造出師生互動教學的歡樂氛圍,提供給學生一個輕松又吸引人的舞蹈課堂,是舞蹈教室充滿激情和活力,緩解精神緊張,帶領他們充分深入地進入舞蹈世界,在課堂中盡情釋放自己的舞姿。
五、器樂伴奏與舞蹈教學相輔相成
一支完美的舞蹈就如生長的藤蔓,伴奏的節奏和旋律就是這株藤蔓依賴生存的樹干,兩者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又互不可缺。舞蹈對伴奏的依賴,就是伴奏的價值所在。不同的旋律會產生不同的舞蹈,不同的器樂伴奏不同的音色都會有各自所匹配的舞蹈,因此,在舞蹈教學中,器樂伴奏不僅僅只是活躍課堂氛圍,引發師生互動的教學工具和手段,更是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通過提高舞者的音樂感知能力來推動舞蹈的創編進程,通過不同的伴奏形式帶給舞者不同的情緒體驗創造多樣的'課堂教學氛圍,豐富舞者的精神世界,將舞蹈教學升華到更高層次。
六、結語
器樂伴奏有著多樣的形式,多樣的音色,它的豐富多變性帶給了舞者巨大的創作發揮空間,也使舞者的樂感不斷提升,使其在深入理解音樂感情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詮釋音樂帶給他的情緒,給音樂帶來新生命。隨著器樂伴奏在舞蹈領域越來越受到舞者們的重視,舞蹈教師們應該緊跟步伐,勤于思考,多創新,將器樂伴奏的教學模式實踐應用到舞蹈教室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音樂情緒,并爭取創新器樂伴奏在舞蹈課堂中的應用手段,如加入即興表演等形式,深入發掘學生的舞蹈潛能,讓學生自主地與伴奏進行溝通,使器樂伴奏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舞蹈教學增添多樣元素,創造多樣的生命。
[參考文獻]
[1]李炎.淺談舞蹈感情伴奏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J].音樂生活,2015,08.
[2]陳丹娜.鋼琴伴奏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建南文學,2013,09.
[3]楊麗.音樂藝術教育與提高國民素質[J].新疆藝術,1997,02.
[4]朱琳.音樂藝術教育與提高國民素質[J].新疆藝術,1997,02.
[5]賈冬.輪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課程中的“通識”屬性[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
[6]高雨佳.論高校音樂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7.
【器樂伴奏在舞蹈教學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