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愛倫坡文學理論中美的概念論文
論文關鍵詞:美 詩歌長度 詩歌基調 效果統一論
論文摘要:本文以“美”這一概念作為論述的中心,重點對愛倫·坡對詩歌理想長度的界定,對詩歌最佳基調的陳述,對詩歌音樂性的鐘愛,以及對統一效果的執著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并從中得出結論,愛倫·坡所謂的“美”并不是一種屬性,而其實是一種效果,即作品對讀者所產生的一種影響力。
一、引言
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是一位公認的世界文壇怪杰,在文學理論的探索上,他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事實上,“愛倫·坡是第一位有意識的文學理論家”,他大力提倡文學作品的內容應保持一種“統一的效果”。他還認為文學是一個思想的世界,不必與現實相連——呈現出一種唯美主義者“為藝術而藝術”的思想。本文旨在對愛倫·坡文學理論中的“美”的概念作概述性的闡釋,以期對其理論中“美”的本質進行初步探討。
二、愛倫·坡文學理論中的“美”
按照愛倫·坡對詩歌理論的闡述,自然將詩情賦予每一個人。這里的詩情指的是愛倫·坡對“美”的渴望。正如愛倫·坡在《詩歌原理》中所述:“遠方依然有某種東西還沒有實現。我們依然還有一種饑渴未獲消解,他并沒有向我們戰士清澈的甘泉來緩解我們的這種饑渴,這種饑渴屬于不朽之人所有。那既是他永久存在的一種結果,也是他永久存在的一種暗示。那是飛蛾擁抱星星的愿望。那不再僅僅是欣賞我們眼前的美——而成為一種力圖靠近天堂之美的瘋狂努力。”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美并不是一種屬性,而是一種效果,正如愛倫·坡在《創作哲學》中所說:“的確,當人們談論美時,確切一點說,他們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指一種屬性,而是指一種效果——簡而言之,他們恰恰是在指靈魂所受到的強烈而且純潔的振奮——不是指心智或者感情上的振奮。”由此可以推斷出,愛倫·坡所指的“美”實際上是一種讀者情感的反應。因此,如果讀者無法感受到一部文藝作品的美感,那這部文藝作品便沒有美可言,而只是虛無。
為了在讀者心中營造出自己預先構思好的效果,愛倫·坡界定了詩歌的理想長度,規定了詩歌的最佳基調,而且將音樂納入了自己的詩歌理論框架中,最后又提出了自己理論的中心,即統一效果。下面我們將對其一一進行探討。
三、詩歌的長度
愛倫·坡在自己文學批評生涯的早期就頗為深切地感到,如果一部文藝作品能夠獲得預先構思好的效果,就必須保持統一的印象。而且,愛倫·坡還武斷地得出結論認為,“一首詩歌必須要簡短”,“一首長詩從定義上來說斷然就是一種矛盾”,因為“一篇長篇大論不可能長時間的保持其對靈魂的振奮”。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講,盡管愛倫·坡指出,短詩雖然有時候能產生出某種獨到的或者是生動的效果,但一首詩歌過短也是不可取的。
四、詩歌的基調
愛倫·坡在《創作哲學》一文中曾這樣寫道:“……一切經驗都顯示,這種基調應該是憂傷的。不管何種美,但凡要獲得最高形式的體現,就必須要將多愁善感的靈魂激動得淚流滿面。由此而知,憂郁是所有詩歌基調中最為合法者。”其實可以說,愛倫·坡將他時代那種情感作為普遍情感的做法大有維多利亞時代的遺風。在維多利亞時代,多愁善感的人們可能會被美感動得淚如雨下,但是,現代的美學家大多數卻更傾向于認為對一部藝術作品的反應應該是冷靜的。
【論愛倫坡文學理論中美的概念論文】相關文章:
論概念設計05-28
論梅羅-龐蒂的肉體概念06-01
論文:論新審計準則中的審計理念革新05-15
論現代審計學的風險概念體系06-05
論建筑工程中建筑電氣節能措施論文08-03
論企業管理中的績效考核管理論文05-14
論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4-21
論秘書的信息工作論文04-23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理論批評淺析論文06-25
傳統教學論與現代教學論的哲學分歧論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