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機制監控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論文
摘 要:語文教學評價是對語文教學活動過程的效能和結果作出的價值判斷,良好、完善的語文教學評價機制能有效地調控語文教學質量。要建立多元化、科學化的評價機制,更好地完善語文教學過程,把評價與調控結合起來,建立以調控學習質量為核心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評價機制 學習質量 監控
語文教學評價是對語文教學活動過程的效能和結果作出的價值判斷,良好、完善的語文教學評價機制能有效地監控語文教學質量。學生語文學習質量是語文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質的高低。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機制,監控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機制勢在必行。
目前,職業學校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評價機制,多數采用比較單一的傳統模式,或者“一張試卷定成績,按照成績評優劣”,或者簡單的334——期中考試成績占30%、平時成績30%、期末考試成績40%。這種簡單的評價機制,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對語文缺乏學習興趣,語文素質普遍較低。這種評價機制也抑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利于激勵大多數學生成長成才。這種狀況,與新形勢下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生源素質、辦學理念等都不相適應。
1.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語文教學應為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職業發展服務。
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要以學生的生活、生存技能的培養為根本目的,以人才市場的需要為切入點,全面做好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社會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主”。可見,職業教育的辦學定位是培養大量一線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與普通高中為高等院校輸送人才進一步深造的培養目標有很大的不同。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職業人”而非“高考人”,因此,職業教育具有雙重屬性,首先是有其它類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屬性,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同時又有其它類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屬性,它是直接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包括行業建設服務的;它是直接為人的就業服務的;它與市場特別是勞動力市場的聯系最直接、最密切。這些特殊的屬性,就確定了職業教育具有其它類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在這種大前提下,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不在于培養學生的應考能力,更重要的是為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職業發展服務。
2.職業教育的學習對象具有特殊性,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有調查顯示,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信心不足,精神空虛,前途渺茫。近幾年職業學校生源質量下降,學生入校成績較低,有不少學生實際上沒有達到初中畢業的合格要求,語文基礎薄弱,語文素養低,沒有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差。但是,另一方面,職業學校的學生發散思維強勢,善于交際,渴望得到關注和認可,適應性和靈活性也都較強。他們具有包括特長能力、動手能力、適應能力、創造能力、交際能力等潛能,這些非智力因素也許是那些高分學生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從發展性評價的理念來看,學生的智力尤其是與職業技能學習相關的實踐性智力有較大的開發空間,仍然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因此語文教學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
職業教育本身的特點和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說明職業教育必須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習能力、團隊意識、協作精神等的培養和基本職業能力的培養。職業教育中的語文學科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基本職業能力的重要學科,而傳統的教學評價,以試卷和作業為主,只重結果,不重過程,不能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監控學生的學習質量,導致學生學習缺乏動力、缺乏學習興趣。以這樣的`評價機制為導向的教學,顯然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基本職業能力,不能實現職業教育的目標。學生的能力不應該只從考試來判斷優劣,應該從多種智能的角度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教學評價的單一、靜止、絕對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桎梏,束縛了語文教師的創造性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創新性思維。語文學習具有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不論從知識掌握、能力培養、方法掌握,還是思想教育的滲透,都更重視過程,語文學習從來不是立竿見影的,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語文評價要突出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綜合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就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因此,改革、完善語文教學評價機制,有效監控學生語文學習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職業教育語文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勢在必行。
二、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機制,監控學生語文學習質量,關鍵在于:
一是建立評價機制,圍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研究如何建立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有效考核和評價體系;
二是建立監控體系,按學生語文素質形成的幾大塊的要求,明確評價內容,細化評價標準,及時反饋,制訂調整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策略和措施。
“語文課程應該是實踐的課程而不是單純的事實的課程。”語文教學大綱特別強調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有機滲透職業教育元素,提升語文活動地位,所以在“閱讀和欣賞”部分,強調語文知識在生活中、在職場里的應用,在“表達與交流部分”,強調口語交際、思維能力、綜合概括、想像聯想等能力的培養;在語文中活動中,強調情感認同(包括人生態度、學習態度、工作態度、主動獲取的態度等)。語文評價是語文教學的指揮棒,落實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就是要建立多元化、科學化的評價機制,更好地完善語文教學過程,監控學生學習質量,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1.綜合運用發展性評價模式和表現性評價模式,制訂《學生語文素質評定操作方案》。
語文教學內容分為“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以及“語文實踐活動”三大塊,要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機制,監控學生學習質量,就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綜合運用發展性評價模式和表現性評價模式,按照大綱的具體要求對學生進行評價,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評價、監控體系,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發展性評價模式主要是由診斷性評價模式、形成性評價模式和終極性評價模式三個循序漸進的模式構成。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始時進行診斷性評價,對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認知能力等進行了解,以便為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教學過程諸環節的實施提供依據,進行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形成性評價,及時地反饋、調節、矯正語文教學過程的展開策略和學習方法;一學年結束時,進行終極性評價,總結一個經歷了較長階段并告一段落的語文教育活動情況。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通過觀察學生在完成實際任務時的表現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表現性評價,以準確了解學生認知、技能的發展狀況,在每一項評價后,制訂相應的調整策略和措施(詳見下表)。
2.把評價與調控結合起來,建立以調控學習質量為核心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文化素質的提高。
(1)按標準進行測評,學生根據測評結果提出調整措施,有利于今后的語文學習。對學生的語文評價(見上表)具體操作可按單元學習內容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方法、過程、興趣、態度等學習情況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在每單元學習結束時提出調整措施。這些措施有的要對今后相同單元學習有用,有的要對以后單元學習有用,有的對學年的語文學習有用,有的要對以后整個語文學習過程有用,這是通過評價監控語文學習質量的總體表現。
(2)以評價監控語文教學過程,建立基于促進發展的學習監控系統,達成語文教學目標。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力的提升,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要重視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專業結合,為學生將來發展奠定基礎。原有的評價機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新的評價機制要把評價知識和方法的運用、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學生的團隊合作情況等結合起來,也就是不僅要評價學生知識、方法、技巧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表現和與他人合作的過程。因此以評價監控語文教學過程,建立基于促進發展的教學監控系統,才能落實語文教學目標。發展性教學監控,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究,強調課堂互動,關注課堂中愉快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成為課堂的主人。發展性教學監控系統的運行,是一個促進課堂成長、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過程,建立這一系統,就必然要突破傳統的課程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程結構及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實施自評與他評,自主學習檢查和小組學習檢查結合,準確評價,全面監控。職業教育和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評價不能是單一的評價,也不能是單方的評價。教師評定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準確性較高,但有時會“武斷”,也難免“片面”,學生自評也要考慮許多因素,準確性不是很高,所以,在實施評價中,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同學間的互評相結合,才能準確評價、全面調控。
采用學生個人自評、小組評議(小組評議可以采用小組輪流評的方式,如四人小組一本周記本,小組成員輪流當組長,每周一人負責組織小組學習和檢查評議)等學生評價方式,一方面能帶動小組學習法的實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生自主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個過程盡管較難控制,但適合職業學校學生善于交際、渴望得到關注和認可、活潑好動的特點,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幾者結合使用,能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之中,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4)根據三維目標進行評價,定性和定量評價并重,多元評價,有效監控。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一是知識和能力目標,二是過程和方法目標,三是情感態度目標。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可采取診斷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以量化,使學生明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明確差距,明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可采用形成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結合,定性評價,建立起等級評定,盡量減少同類評價結果的比較,減輕橫向比較的心理負擔,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并重,多元評價,才能有效監控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發展提高。
職業學校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直接關系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其關鍵不在于對學生人文精神意義、人才培養目標無限往復的論證和剖析上,而是應該立足于職業語文教學客觀現狀并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有效探索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及其相應的教學方法,大膽創新,積極實踐,真正發揮語文學科在職業教育中的優勢作用和功能價值,通過對教學諸要素之間的有機整合和協調,形成并達到一種相互促進、動態發展的教學合力和效果,實現語文的和諧教學,把語文教學切入、滲透、融合到職業教育之中,實現技術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統一。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機制,監控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是一次關乎語文和諧教學,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職業發展的改革性的嘗試。
參考文獻
1.《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意見》.教育部教職成字2000年1號文件。
2.《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教育部教職成字2000年7號文件。
3.陳金海《學習新大綱,推進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培訓班,2009年12月。
4.田紅玉《以教學評價為核心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中國學術期刊網,2007年5月。
【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機制監控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