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美學特征在日本文學中的表現論文
“物哀”是日本民族傳統的審美特質,作為一個審美范疇和審美表現活動,它在日本文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在日本文學中,“物哀”是一種傳統的文學理念,同時也是日本民族一個非常重要的審美追求,這種審美意識的形成是源于日本特殊的民族環境以及人文背景。本文對“物哀”的概念以及“物哀”審美意識的形成進行了探討,并對“物哀”和中國文化的關系以及日本文學中“物哀”的崇尚進行了分析與追溯,對其內涵從文化角度來進行了闡釋。
在日本傳統文學和詩學以及美學理論中,“物哀”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倘若不了解“物哀”就無法準確的把握日本文論的精髓部分,也無法深入理解日本傳統文學和日本文學的民族特質。所謂的“物哀”之美,就是那種由荒涼悲戚的心境產生的一種憂郁美、感傷美、悲劇美,對生命的悲憫和對歲月無常的傷感,它是日本傳統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日本文學的一個最鮮明的特質。我們從《源氏物語》這部日本文學作品中就可以看出這點,從《源氏物語》中形成的這種“物哀”的美學思想最為鮮明的體現出了日本民族文化的思維特點,它也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審美觀念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物哀”的涵義
“物哀”這個詞,用日語表示就是“物の哀”( ののあわれ),它也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種文論思想。今天有很多的學者把它翻譯成“情感情趣”等,譯名是非常多的,這也說明了人們對于這種美學思想的研究非常關注。根據日本《古語拾遺》這部史書的考證,“哀”本來是一個感嘆詞,可以用來表達一切情感,就好像是漢語里的“啊”和“嗚呼”一樣。“哀”的日語寫做“あはれ”,它可以表達高興、哀愁、驚訝、氣惱、激動、悲傷等多種復雜情感,當漢字輸入到日本后,日本人就用漢字“哀”來書寫“あはれ”,不過“哀”這個字的本意是悲哀,它和日語的“あはれ”并不太吻合。在日本最早的原始歌謠以及之后的《萬葉集》時期,“哀”“あはれ”表達出了一種同情愛憐的情感,由此也就奠定了它感傷審美的基調。從最古老的日本歷史文學作品《古事記》開始,日本文學也帶有了哀傷的情調。這種悲哀傷感的審美思想,發展至日本平安時代產生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就形成了日本文學基本的審美意識,也成為了日本文學的傳統。“物哀”不只是作悲傷和悲慘以及悲哀的解釋,同時還含有憐憫、感動、同情、感慨等意思。
最早提出了“物哀”這一理念的乃是日本江戶時期的學者本居宣長。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物哀”中含有悲哀的意思,然而“物哀”的涵義要比悲哀更廣泛。那么何謂“物哀”? 葉渭渠曾說到,不能把日本文學中的“物哀美”簡單的理解成“悲哀美”。悲哀也只是“物哀”中的一種情緒,這種情緒中含有的同情,代表著與他人的悲哀可以產生共鳴,從更高層面上可以和世相的悲哀產生共鳴。也就是說,“物哀”包含著對人的感動和對自然的'感動以及對世相的感動這三個層面上的結構,在不同的層面中,“物哀”很可能就是悲哀的消解或者深化又或者超越。
因此,“物哀”這個美學概念的最本質思想就是一種“真情流露”,人在與外部世界進行接觸時,會觸景生情,感物生情,心理會有所感觸,這時候心中會自然流露出情感,或者喜悅,或者悲傷,或者恐懼,或者憤怒,或者婉轉低徊,或者思慕憧憬。具有這樣情感的人,才是理解“物哀”的人,這有些類似于漢語中的“真性情”。理解“物哀”的人,就類似于中國話里的“性情中人”。葉渭渠曾說到,日本國民性的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喜歡殘月、初綻的花朵以及凋零的花瓣兒,他們認為這些事物中包含著令人憐惜的哀愁,會增添一種美感,日本人“物哀美”的精髓就集中體現在這種無常的美感與哀感中。
二、“物哀”的形成
1.獨特環境因素的影響
物哀思想的形成是和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特點密切相連的。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像日本這樣在如此狹小的地域內集中了這么多的美景——雪山、峽谷、海灘、溫泉、瀑布、落櫻,既有小橋流水,又有幽幽庭院。但是,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這樣,自古至今就受到這么多頻繁的自然災害的襲擊——地震、火山、海嘯、雪災、颶風……長時間以來,日本人所看到的都是美好事物的轉瞬即逝,因而他們都認為美好的事物具有一種不穩定性,就好像是櫻花一樣,短暫的絢爛開放之后就是走向凋零,因而日本人的審美意識大都具有一種悲劇思想。
2.魏晉玄學思想的影響
在東西方的古代文學史中,中日文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國對日本文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中國魏晉時期的玄學,對日本古代的物哀思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3.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
中國古代文學對于日本文學影響最大的時期是平安和奈良時期。日本的平安王朝和奈良王朝與中國當時隋唐王朝的關系非常密切,在中國的隋唐時期,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是非常頻繁的,可以說是兩國之間文化交流的一個巔峰時期。當時的日本派了很多的使者來到中國,從唐代貞觀年間開始,日本先后派出了使者多達十余次,日本有名的大化革新,便是由留學唐朝回國的人發動起來的。
4.佛教因素的影響
日本的著名學者加藤周一曾說到,室町時期的文化,不是因為有了禪的影響,而是禪宗成就了室町時代的文化。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禪宗對于日本文化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禪宗中的幽玄、空寂以及枯淡的思想也成為了日本文化追求的取向,其中自然也就包括文學。大約六世紀中期,佛經傳入到了日本,這一時期的日本正處于思想體系的形成時期,剛從萬物有靈的原始社會思想以及神話傳說中起步。作為日本文化的基調,禪宗是彌漫于茶道和書道以及花道中的,不只體現出了遠離物質生活的幽玄和空寂,更是帶有一種淡淡的哀傷。禪宗是佛教中的一個派別,禪宗的基本思想就是人生的無常感和生死的幻滅感,它認為世間萬物都是來去匆匆,稍縱即逝的,因而帶有一種哀傷,也正是由于這種人生態度,因而禪宗主張要在喧囂和短暫的塵世中保持一種寧靜的心態。按照惠能的說法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過日本人未能達到這種境界,因而他們的“哀”就是一種“物哀”,是對于現存世界無奈和痛苦所感受到的一種哀傷。
《源氏物語》這部作品讓“哀”上升到了“物哀”。日本的學者曾做過一項統計,在這部到處充滿著濃郁哀愁的作品里,“哀”這個字一共出現了1044次。“物哀”不再是直接的抒發作者的主觀情感,而是將這種情感融入到了對世間萬物以及人世變遷的描繪中,讀者不再只是依靠聆聽去體會哀的涵義,更要讓心靜下來,用自己的“心眼”(佛教所講的第三只眼睛——人的法眼)來去深入的領會其中的悲傷之感。“物”包括了世間萬物的各種神秘規律、人生的變換跌宕和起伏無常,此外“物”還代表著真實,因為只有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才可以被稱為是“物”,因而,人們只有在自己真切的生命體驗中去感受“哀”,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物哀”。
三、“物哀”思想在日本文學中的表現
日本古典文學的精髓部分可以說就是美麗和哀傷,這種由于人生的不如意而產生的哀傷感就是從《源氏物語》所開始的,這部作品開啟了日本文學藝術中“物哀”的時代。從此之后,日本文學中就總是帶有著一種淡淡的哀傷感,而“物哀”也就逐漸演變成為了日本的民族意識,隨著一代代作家和作品的流傳,而延續至今。無論是紫式部、加賀千代還是森鷗外、川端康成,又或者是谷崎潤一郎和村上春樹,他們的作品盡管內容各異,但都傳達出了一種共同的審美情趣,那就是凄涼、孤寂和哀傷的情感,這都是與《源氏物語》所開創的美學思想一脈相承。有人認為,倘若沒有《源氏物語》這部作品,那么日本文學以及日本人的審美傳統可能就會大不相同。《源氏物語》開創了日本“物哀”的審美時代,從此“物哀”就成為了日本人的民族意識,一直流傳到今天。
川端康成可以說是日本傳統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于196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川端康成深受《源氏物語》的影響,他自己就曾說過:《源氏物語》是深深地滲透到我的內心底里的。他的作品中大都用真摯和質樸的筆墨傳達出了對小人物(主要是下層女性)的憐愛、同情和悲哀的情感。他所描繪的人物的這種悲哀,其中滲透著一種獨特的美感,這種美感,纖細而又深沉,既有主人公對自己處境的哀憐,也融入了作者的同情和悲哀,體現出了一種感受朦朧的氛圍。作為日本傳統審美思想的主體,“物哀”思想在發展中,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其中所蘊含的寂靜美的特征,這個特征就是日本傳統美學思想中的另一個主流——幽玄。幽玄是從閑寂與空寂發展而來的。日語里的“寂”不同于漢語的字面意思,它包涵著更深刻和廣發的內容,主要是表達那種以寂靜及悲哀為基調的集料孤絕的美感。幽玄不是一個哲理性的概念,而是屬于主觀感受和情緒性的東西,它與禪宗思想之間有著較為深刻的關聯。它比較重視心理的表現,以從心理中尋求一種空寂的內省,來使心靈保持一種超脫。幽玄是一種純粹精神主義的審美思想,這種審美精神滲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茶道、和歌、繪畫、建筑等等,它給日本的文學藝術帶來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情調美,使得日本文學藝術呈現出了含蓄、清淡和純真的審美風貌。川端康成繼承了這種幽玄的美學傳統,在他的創作中營造出了淡雅朦朧的意境,人物表現手法也以纖柔為主,帶有空靈和含蓄之美,這些都使得他的文學作品具有一種朦朧、恬淡和溫柔的詩情畫意,使人能感受到其中的幽玄美。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中就集中體現了這一美學風格。《伊豆的舞女》中通篇都貫穿著一種似有似無的淡淡的傷感,既像一個籠在輕紗中的殘夢,又像是一首哀怨的抒情詩。這篇作品描寫的是一個20歲的高中生——“我”與一個14歲的賣藝舞女——薰子在伊豆的湯島相遇邂逅的故事情節,作品傳達出了追求似愛非愛情感而引發的淡淡的悲涼感。作者對于他們交往的描述,筆墨沒有任何明朗歡快的格調,而是用平緩壓抑的筆調描寫了這對青年男女之間似有似無的感情,使人隱約感到這是個沒有結局的悲傷故事。作者把兩人之間的悲傷提升到了美學的高度,讓美感制約著悲傷,使真實的美感和淡淡的悲傷融合在一起,共同營造出了一種帶有悲哀美感的情感世界,當然在這個世界里還浸潤著兩個人之間的同情,這種由悲哀和同情一同營造出的美感,其根脈就是日本傳統“物哀”美的思想。
四、結語
文學是對文化與社會的一種綜合反映。日本文學的審美理念是以悲為美的“物哀”思想,它追求的是一種憂傷而纖細的情調,它的著眼點不是像濃酒一般的壯烈,而是像水一樣的清雅,使人感受到一種幽婉悲涼的哀傷與煙花般寂寞的凄美。“物哀美”不是一種可以依靠理性和判斷來感悟的美,而是要靠心靈與直覺來感悟,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個體的生命體驗,這種體驗必須要用心才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感。理解以悲為美的“物哀”思想,對于我們深入理解日本文學與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淺析美學特征在日本文學中的表現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