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學科與語文學科的綜合論文
一、小學音樂與語文學科綜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音樂與語文學科,雖然各具特色,各有側重,但都要依托語言文字體系(音樂尚需記譜體系,這是其學科特點),都要依靠學生的理解、思維、分析及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充分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都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這就為兩門學科的結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外,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的充分運用,音樂與語文教材的編寫注重兩者之間的綜合(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讓我們蕩起雙槳》,直接將歌詞作為課文),也為學科之間的綜合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在當今形勢下,強化學科之間的綜合性、不人為割裂學科之間的聯系、倡導學科之間的滲透與融合,已經成為國際教育的潮流和發展趨勢;培養復合性、綜合性的通才、全才也成為當今社會的重大需求。因此,進行學科的綜合極其必要。
二、小學音樂與語文學科綜合的途徑與方法
音樂與語文學科綜合主要有管理體制、發展能力、人文素養三個方面的綜合。
1.以管理體制為突破,實現學科綜合
傳統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是將所有教師按照所擔任教學任務的不同,分別歸列為不同的學科組,甚至在安排辦公室時,也是根據學科組來考慮。在這樣的氛圍下,不同學科的教師“各自為陣”,極大地限制了學科之間的綜合。因此,要實現音樂與語文課程的綜合,在教育教學管理體制上就應當有所突破。如以班級為單位安排辦公室,以多學科組參與來組織教研活動,以學科滲透來組織教學內容等,真正在一定程度和范圍上打破學科界限,實現人員上、理念上、內容上、組織形式上各方面的深度綜合。
2.以發展能力為目標,實現學科綜合
音樂課程與語文課程從總體上看,在發展學生能力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在音樂與語文學科教學中強化能力發展導向的綜合是可行的。具體的做法有:一是進行配樂演唱,賦予詩詞以韻律和感情。小學語文課本中,選入了許多古詩詞,它們都可以進行配樂誦唱。例如,我們可以先用王菲的《但愿人長久》(演繹蘇軾《水調歌頭》詞)作為范例,培養學生對演唱古詩詞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如用“古詩新唱”法對古詩進行配樂。最后,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定旋律和情感,自己演繹配樂演唱。二是組織學生參加歌詞創作,外化內心情緒與感受。引導小學生將生活中的感受通過歌詞表達出來,并通過演唱抒發自己的喜怒哀樂,可以有效地利用學生已有的寫作能力,進一步地提升學生對于歌詞韻律、節奏、句式等方面的把握能力。如以先改編歌詞,再自主創作的模式進行。在這一方面,江蘇省南通市組織的“童聲里的中國”系列活動給了我們參考:即每次活動確定一個主題,向全市少年兒童開展童詩、童謠征集評選活動,并以兒歌集、詩歌集和歌曲集的形式在社會上公開出版發行。三是引導自編歌劇,鼓勵學生嘗試與挑戰。對于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在他們基本掌握配樂演唱和歌詞創作的基礎上,可以再進一步讓他們以語文課本中的一些篇目為原材料進行大膽改編,創作出適合于課堂演出的“課本歌劇”。如語文教材中的《三袋麥子》《公儀休拒收禮物》等故事,都是改編為課本歌劇的好材料,可以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改編和表演。
3.以人文素養為導向,實現學科綜合
小學音樂與語文學科同屬人文課程,在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養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指向性與同一性,因此可以互為補充。柏拉圖說:“節奏與音調以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以美來浸潤心靈。”這句話深刻揭示了音樂教育對藝術作品(包括文學作品)的審美遷移作用。同理,對語文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把握,也可很好地遷移運用到對音樂(包括歌曲)情感基調的把握與演繹上來。音樂學科中的欣賞課完全可以與語文學科的讀文課綜合,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小學音樂與語文學科綜合的原則與禁忌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明確了學科綜合的總體原則,即“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筆者認為尚需補充以下幾點:一是在全局理念上,學科的綜合是雙向的,兩門學科之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二是在局部操作中,學科的綜合是有主次的,音樂課堂應以音樂教學為主體。三是學科綜合是有條件的,切忌“為綜合而綜合”,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學科綜合的根本目的與內在需求。
【音樂學科與語文學科的綜合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學科教學論文07-04
語文學科德育教育論文07-08
初中語文學科小論文08-03
快樂作文學科論文09-01
幼兒的環保教育的學科論文08-17
幼兒分享教育的學科論文05-14
化學科技小論文08-12
幼兒音樂教育與幼兒的心理健康的學科論文07-28
談初中語文學科的美育教育的論文09-22
語文學習做好五個一學科論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