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文學教育作品素養分析的論文
一.文學教育是語文教學的行為和過程。
文學教育是指在語文教育中,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將詩歌、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等文學樣式所具有的教育價值轉化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過程和行為。它包括文學語言教育、想象力培養、健全人性養成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和指向。長期以來語文教學效率不高,學生不愛學習語文,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其自身人文底蘊、人文價值嚴重缺失。加強文學教育,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基本能力,促進學生道德思想品質的健康發展,讓語文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和情感世界,讓學生愛學、樂學語文,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學生在與作品的對話中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主動的閱讀者,不斷喚起對未來世界的一種向往、一種想象力、一種浪漫精神,語文課的思想教育也正是滲透于文學的審美過程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的。
二.把文學教育落實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
文學語言,原本就是中小學語文教材基本的語言存在形式;文學教育,自然也應是語文教育的題中固有之義。但文學作品不能只是語言教育的工具,文學自身的獨特價值要在語文教學中得到體現。文學作品的教學要有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要注重感悟,強調學生的感受,強調通過形象體驗、通過與作者心靈的碰撞實現認識上的升華。我總是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價值的引領,能夠讓孩子興致勃發,樂在其中,能夠讓課堂充滿活力,趣味盎然,一如大師們的課堂,儒雅、從容,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為小學生將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
三.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為文學教育奠定基礎。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一種藝術。文學素養越高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經驗就越豐富,觀察、理解、表達的能力就越強,對生活的熱愛也就越執著。因此,一個具備較高文學修養的老師會更受學生的敬愛。一個不敬愛語文老師的學生很難真正熱愛語文,只有敬愛才能生成熱愛。所以,充分認識小學語文文學教育內容,不斷提高自身文學素養,才能為更好地開展文學教育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小學語文教材本身就是一個琳瑯滿目的世界,是孩子們認識生活的窗口,是一個充滿真、善、美的舞臺。現行教材更是大大加強了其體系的自主性、開放性和人文性,特別是教材選文,包括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和鮮明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導向,體現了以學生為學習主人的特征,給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留下很多的空間。
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才能領會教材的編排意圖,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蘊,也才能真正走進文本,與作品之間建立起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系,從而為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教什么永遠比怎么教更重要”,作為老師,必須能夠充分認識教材自身所包含的文學因素,才能夠在文學教育的舞臺上大顯身手,成為學生熱愛的老師,更好地實施文學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理應有責任重視和做好文學教育的工作。
【文學教育作品素養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外國文學作品分析畢業論文03-07
幼兒文學的啟蒙教育分析論文11-21
文學作品論文提綱11-15
文學翻譯創新分析論文05-02
高校學生缺失文學素養論文11-24
舞蹈編導文學素養的重要性分析11-14
思維可視化視角下的視覺素養教育分析論文06-15
外國文學作品論文12-04
閱讀提高學生文學素養論文(精選9篇)03-17
高校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研究論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