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安定民俗文化傳承發展的幾點思考
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我區有濃厚的民俗文化底蘊,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如喜氣洋洋過春節、熱火朝天的凈街、張燈結彩的元宵節、懷鄉祭祖的清明節、牽動十里八鄉的錦雞源廟會、紀念屈原的端午節、紀念文天祥誕辰節等各種節慶紀念活動;又如周情巧寫普濟榜、金鉆和石羊、鳳凰城傳說、佛溝圣水、青煙詩趣、西湖夜月等通俗生動的民間傳說,還有太平大鼓、社火秧歌、隴中小曲、山間花兒、游鄉轉村的皮影戲、民間剪紙、名人許公祠堂等,都是我區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資源。
在今天對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傳統民俗文化教育,這將對營造和諧文明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推動“產業富民、工業強區”戰略的實施,都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民俗文化傳承發展中要突出以下幾點:
1.創新一個理念。
要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三貼近”,把優秀的民俗文化與促進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機結合起來,與安定“三苦”、“四敢”精神有機結合起來,與打造“中國薯都”,發展馬鈴薯文化,塑造馬鈴薯文明,弘揚馬鈴薯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要敢為人先,以特色文化的傳播推動特色產業的發展。
2.狠抓一支隊伍。
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民俗文化的專業工作隊伍,在加強配備、合理使用、精心培養上下功夫,使其成為民俗文化發掘的行家里手。
3.鞏固一個陣地。
要發揮中央、省內外各主流媒體和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場館的作用,大力弘揚正氣,有效傳播科學,全力打造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充分利用基層鄉鎮黨校這個農村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對干部群眾進行民俗文化教育,開展民俗文化技能傳承培訓;發揮文天祥紀念館、許公祠堂、內官烈士陵園、安定水利水保成就展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對全區人民進行愛國主義、艱苦奮斗和革命傳統教育;發揮好農村黑板報、櫥窗、墻報、文化室、文藝隊、廣播站等陣地作用,以其濃郁的鄉土特點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民俗文化,褒揚新風尚,鞭撻假、丑、惡。
4.發展一個產業。
當今社會,文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最高層次競爭力的戰略資源。在我區,要提升城市的品位,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力,最根本的要在發掘文化資源,發揮大文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上下功夫。通過創意因子,把發展文化作為提升綜合實力的突破口,使作為安定支柱產業的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優,真正成為帶動千家萬戶致富奔小康,成為“產業富民、工業強區”戰略的朝陽產業。
5.培育一種文化。
安定區人民在打造馬鈴薯產業的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馬鈴薯文化,塑造了馬鈴薯文明,弘揚了馬鈴薯精神,用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馬鈴薯產業,已經具備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社會基礎,而且必將對進一步做強做優馬鈴薯產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6、強化一種體制。
要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調、群眾參與、社會聯姻的模式,同時要注重發揮文化部門,特別是鄉鎮文化站的職能作用。把政府的宏觀調控與社會各方力量的良性互動有機的結合,把社團參與與產業支撐結合起來,把政策扶持與有效開發結合起來,真正把民俗文化建設成為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新的載體和動力。
【淺談安定民俗文化傳承發展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淺談人物速寫的幾點思考03-19
淺談大學攝影教學的幾點思考03-20
淺談關于堅持和發展勞動價值論的幾點思考03-07
淺談當前道德建設境遇的幾點思考03-18
淺談對網絡廣告傳播的幾點思考03-06
淺談關于深化對科學勞動認識的幾點思考03-19
淺談對高職院校科研業績評價的幾點思考03-18
淺談農村初中學校管理的幾點思考11-22
淺談贛南采茶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的論文11-13
淺談對焦化企業煤資源采購管理的幾點思考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