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化就是做法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文化與文明有什么區別和聯系?這些問題至今在人們頭腦中是模糊的。請看下面一段論述:
“文化究竟是什么?”這可是一個誰都知道,但誰也說不清楚的問題……許多名人學者都說過文化,好像都有點道理,但似乎都沒說明白,甚至有時候自己覺得對文化的概念比較清晰了,被他們一說反而又糊涂了。文化的概念實在是太廣泛了,不是哪個人能隨便說清楚的。近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試圖從各自的學科領域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結果都令人失望。據說目前對于“文化”的定義,已經多達兩百多種。文化真像一團亂麻,被他們越理越亂。
這是一段非常有代表性的,關于“文化”定義的論述,這段論述表明,到目前為止,人們對“文化”概念的認識和掌握仍然很朦朧。其主要原因:一是沒有站在原點上開始進行研究。從半路起步,從局部入手,最終扎不上口子。二是考慮的太復雜了,過猶不及。前面的人一下子鉆進了局部的牛角尖,后面的人跟著繼續往里鉆,顧不了左右,所以沒有結果。三是歷史的局限性,問題出在兩個方面。首先,在用漢語表述這個概念的時候,沒有考慮周全它的內涵;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文化的內涵也許本來就沒有今天這樣豐富,所以在今天看來對內涵的表述不準確,也就顧及不了它外延的周嚴。其次,漢語在造“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詞的時候是作為褒義詞造的,結果經過歷史的發展和演變,今天用這兩個詞表述的是中性的概念。同一個東西,卻出現了在歷史上是褒義,在現實中是中性;在心中想的是褒義,在實踐中用的是中性的偏差,導致了人們總是在中性和褒義之間亂用,把握不住,因此模糊不清。四是文化本身的抽象性。文化是無形的,就像靈魂一樣,就像生命一樣,就像智慧一樣,就像電一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存在和能量,但是由于它無形,所以只有附著在一個物體上,或者通過直觀的現象表現出來,人們才能感知它。這點給人們的表述帶來了難度。五是一直沒有弄清楚文化和文明的區別及關系。
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弄不清文化究竟是什么,主要是缺乏一個簡明扼要的確切定義。就是說,已有的定義都有缺陷,因此在遇到這個問題時,即使是名人學者也要用一個例子或故事繞開,很少有人敢直接回答“什么是文化”?
來看下面的例子:服裝文化——穿什么?怎樣穿?——穿法。飲食文化——吃什么?怎么吃?——吃法。農耕文化——種什么?怎么種?——種法。酒文化——喝什么?怎么喝?——喝法。女人纏足文化——纏不纏?怎么纏?——纏法。從對這些文化的解析中可以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基本結構就是“做什么?怎么做?——做法”。概括地來講,各自雖然有先進與落后之分,但都是群體“做法”。因此,針對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習慣所導致的,在“文化”和“文明”詞性感情色彩上所形成的模糊印象,在定義“文化”和“文明”之前,首先必須強調,這兩個詞都是中性詞。也就是說文化有先進與落后之分,文明也有低級和高級的區別。在此前提之下來定義“文化”,我給出(簡)和(詳)兩個答案,分別是定義:文化就是做法(簡);定義:文化就是智慧生命體適應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做法的積累,及其形成的風格、韻味、氛圍和模式(詳),其核心內涵是做法。根據人們對這個(詳)定義的反應,目前看來,其外延超越了不少人的接受能力,問題出在“智慧生命體”除了人以外還包涵了部分動植物。為了避免片面的爭論,暫且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未來定義”儲備起來;為了讓人們能夠平穩地接受這個定義,現在采取兩步走的辦法,先用“人類”來取代“智慧生命體”縮小外延。這樣,這個(詳)定義就成為:文化就是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做法的積累,及其形成的風格、韻味、氛圍和模式(詳)。待條件成熟之后,最準確的定義仍然應該是:文化就是智慧生命體適應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做法的積累,及其形成的風格、韻味、氛圍和模式。
關于這個定義的表述,最初把它表述為“文化是人類的做法的積累”,結果發現這樣表述是有漏洞的,于是又表述為“文化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做法及其積累”,這樣還不行,因為人類對待“客觀世界”僅有改造是不夠的,還需要適應;另外,動物在群體活動時也可能形成文化。例如,大雁排隊就是一種集體行動,它是有規則的;獅子群居捕食育兒,是有智慧策略和教學過程的,也有文化成分,但細菌、病毒等無智慧的生命體不在其中;一顆馬鈴薯在局部受傷后,為了保住自己的基因,胚芽之間會能量轉移。在此基礎之上,確定了我們的最后定義——文化就是智慧生命體適應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做法的積累,及其形成的風格、韻味、氛圍和模式(詳),其核心內涵是做法。這樣來定義,不管是人類還是動植物都普遍適用。
“做法”的內容有兩部分,即“做”和“法”。一是“做”,當主體在面對一個有待處理的對象時,第一步要進行的工作就是決定“做不做?”,這就需要價值觀發揮作用,做出選擇。二是“法”,就是所謂的方法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做?”。這就要求必須選擇和確定將要動用的技術、程序、安排、布置等方法,到此為止是“文化”的運作。當決定了“做”以后,接著實施“怎么做”,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流程完成整個程序。這樣下來,不管好壞必然要產生一個結果,就是“文明”。如果這個結果理想,令人滿意,文明程度就高,那就是很文明;反之文明程度就低,那就是欠文明;如果徹底做砸了,那就是不文明。從這里可以看出,要弄清什么是文化,文明就成為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再來看下面的例子:穿出來的效果如何(暖不暖,漂亮與否)——文明(程度)。吃的效果如何(吃飽與否,味道如何)——文明(程度)。通過種植取得什么樣的種植經驗,提高多少種植技術(精神文明),獲得多少收成(物質文明)——文明成果(統稱農耕文明),總的來說都是一個結果。所以我給出的答案是定義:文明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與文明的區別和聯系
定義:文化就是做法(簡);定義:文化就是智慧生命體適應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做法的積累,及其形成的風格、韻味、氛圍和模式(詳),其核心內涵是做法。定義:文明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固定知識和科學技術形式出現的自然科學,可以稱作硬文化,也有人叫小文化或狹義文化。這類文化通過長期的專業學習就能掌握,從幼兒園到博士后學得基本就是這類文化。由于這類文化,可以在和外界聯系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只要個體通過艱苦的努力,就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所以也有人將其稱作“個體文化”;另一類是以思想道德建設及方法流程形式出現的人文科學,可以稱作軟實力,也有人叫大文化或廣義文化(群體文化)。掌握這類文化,不僅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引導和積累,由于它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除了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外,還需要通過眾多已經形成相對固定模式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儀式,進行強化和氛圍的熏陶。讓個體在群體中充分地相互作用和融合,形成具有公約數性質的特點和風格,才能收到效果,這種效果的核心是智慧和力量的統一,然后通過其代表(人物、作品、行為、活動、事件等)表現出來,最高表現形式是獲得一種藝術的道(不只是單純的藝術品)。例如通常所說的領導藝術、外交藝術、軍事指揮藝術、管理藝術等。換句話說就是找到一種爐火純青,最符合規律,效率最高的解決問題的做法。解決的最基本問題就是生存和發展。
文明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文明,另一類是精神文明。物質文明被創造出來之后表現為數量的充足、質量的提高和環境的改善。其中一部分供人們消費分享,另一部分作為建設更優秀文化的物質基礎。物質文明是非常具體的,既可以用車載也可以用斗量,還可以用秤稱。幾乎所有的物質文明都可以量化,適用于相應的度量衡單位。例如“煤炭外運一億噸”、“新建高速公路20000公里”、“袁隆平將雜交水稻由畝產700公斤提高到畝產900公斤以上”、“GDP增長百分之十”等等,都是表示物質文明達到的高度。精神文明被創造出來之后表現為處境的安全舒適、關系的輕松自然、風格的高雅優美、韻味的濃郁十足、氛圍的和諧美好、模式的合理科學,愛的最大釋放和欣然接受、美的充分展現和進一步創造。這時的精神文明具有承前啟后的顯著特征——既是前一級文化創造的文明成果,又成為創造更高一級文明的新文化,以此循環往復,推動歷史和社會以及自身不斷地向前發展。
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是創造與被創造的關系。文化就是做法,是創造文明的方法、工具、手段、措施和流程等。文明是文化運作的結果,或者可以說是文化創造的結果。沒有先進的文化就創造不出高級的文明,任何高級的文明都是由先進文化創造的,文明是文化生產的產品。先進優秀的文化可以創造出高級文明,而落后惡劣的文化,創造出的是低級文明,甚至是負文明。文明是文化的載體,物質文明成果是文化的物化,或者叫做物化的文化;精神文明成果是文化的現象化,或者叫做現象化了的文化。人們可以通過對文明成果的研究,觀照到凝結在里面的文化。例如,考古就是通過對文物(當時的文明成果)的研究,追尋當時的文化(做法),解答他們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從而研究和判斷當時的文明程度
文化與文化之間是有差異的,文化的差異就是做法不同。首先是,由于不同群體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解決問題的做法也必須不同。例如處在熱帶的人需要減暑,而處在寒帶的人需要保溫,他們的服裝文化就會出現極大的反差;其次是,對于同一個問題也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解決方法。以婚禮儀式為例,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做法差異就很大,所以文化一定是多元的。文化差異產生的正面效果是學習和欣賞。如一個民族面對另一個民族比自己更先進的文化時,就會產生這樣的欲望和感覺。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所謂文化交流,就是互相把自己文化中最優秀的一面呈現給對方,同時將對方適合自己的優秀文化吸收,為己所用,以進一步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而負面效果則是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當然更不會操作,因此很可能導致尷尬和出丑,及溝通障礙和誤解。例如遇到不同文化中獨特的宗教、風俗、禮儀、禁忌等時,就容易出現這類負面效果,所以應當特別注意。
所謂地域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其本質就是做法不一樣。例如,我們過春節,西方人過圣誕節,就是文化差異,都是文化現象,很好理解。南方人和北方人做法不同,漢族和少數民族做法不同,中國人和美國人做法不同,所以在相互接觸時就會出現文化背景不同。
文化背景就是群體成員曾經所處的做法氛圍,以及被這種氛圍感染的程度。這一概念只有在不同文化進行接觸時才會用到。作為個體從一種文化進入到另一種文化,如果只是參觀旅游,那么感受一下新鮮,開一下眼界,增長一點知識就算完成使命。如果想要融入,那就需要主動適應這種做法氛圍,就是通常所說的“走胡地,隨胡禮”,“入鄉隨俗”。這時,過去所處的做法氛圍就是文化背景,目前所處的做法氛圍就是新的文化環境。
文化環境,不論對個體還是群體都以活動范圍為界限,形成一種套在身上的在身上的千層圈。例如,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組織、民族、國家等,每一個范圍就是一圈。主體在其中永遠不變的主題就是以變為手段,尋求更好的適應,不然就要受到文化的懲罰。
文化的懲罰有外在和內在兩種。外在懲罰表現為被否定、被排斥、被孤立,甚至被隔離、被拋棄、被直接打擊;內在懲罰表現為慚愧、內疚和懺悔。這是因為文化環境一旦形成之后,就會成為一種潛在的責任義務和是非美丑標準——共同認可和遵循的做法。圈內成員在趨美避丑觀念的作用下,就會使不適應(認可和遵循)者成為被打擊的對象,遭遇冷處理。例如,我國在民國以及之前,女人如果不去適應纏足文化,就要受到嫁不出去的懲罰;清朝初年,漢族人如果不認可滿族人的剃發文化,就要受到殺頭的懲罰;在當今也一樣,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普通組織甚至國家,面對親戚圈、同學圈、朋友圈、行道圈、單位系統圈、民族宗教圈、國際區域圈等共同認可和遵循的做法,如果不去適應,就有被邊緣化、被孤立,甚至被拋棄和打擊的危險。至于這些被不同圈所認可和遵循的做法,其本身的先進與落后和對與錯,在當下是不容質疑的,主動地去適應是避免受到懲罰的唯一途徑。如有不滿,也只能在未來通過文化的創新改革和發展,甚至革命去解決。內在懲罰主要指,自身先前有過的惡劣行為與之后形成的高尚的價值觀之間產生的尖銳矛盾,所導致的良心譴責和心靈折磨。
文化就是做法,這個定義一旦能夠讓大家認可和接受,將會形成如下影響:什么是文化的問題得以解決;什么是文明的問題得以解決;文化與文明的關系和區別得以解決;并且使“文化”這一概念由朦朧模糊變得清晰和更好理解——不管在哪里,碰到“文化”這個詞的時候,先在自己的腦子里把他翻譯成“做法”,很容易就能想明白它的內涵。例如,晉商文化——晉商做法、企業文化——企業做法、西方文化——西方做法、封建文化——封建做法、中國文化——中國做法、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做法等等。
文化就是做法,這個定義使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更加明確,可以保證文化建設不會進入誤區。文化建設就是做法建設,就是繼承和遵循好做法,擯棄惡劣的壞做法,改進落后的舊做法,創造先進的新做法,形成高雅的好風格,構建和諧的好氛圍。如果變換角度給文化去分類,會發現它的類型是無窮的,所以不需要在這方面費勁;文化建設的誤區也是無窮的,同樣無需努力去給他歸類;只要不犯片面的錯誤、不鉆牛角尖,文化建設就不會迷失方向,從而使文化發展集中精力在明確的道路上穩步推進。
文化就是做法,這個定義使文化建設的任務和目的更加明確。文化建設是一個在默認當下做法存在不足的前提下,追求更先進做法的過程。它的任務就是夯實基礎,發現癥結,選準突破口,安排好結構層次,加大力度,積累智慧,掌握技巧,增強力量。其唯一目的,就是創建更高級的文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創建更高級的文明,首先必須在文化建設上下大功夫,也就是欲善“其事”——文明,必須先利“其器”——文化。由于文明是文化創造的結果,所以只有首先把文化打造成一把“利器”,文明建設的目標才能得以順利實現。這個定義也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地去把握文化建設的方法,那就是繼承傳統精華,學習和吸收一切先進經驗,根據實際需要,再加上自己的創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無限地膨脹和放大自己的優點,縮小和克服缺點,并堅持下去,在一定范圍內就形成優秀文化的風格和特色,同時塑造出光輝燦爛的形象。
文化就是做法,用這個定義可以倒推出文化的起源及存在的意義,能夠讓文化從高高的神壇上走下來,和每個普通人的一言一行時時處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文化更加平民化。文化產生于生命體維持生存和尋求發展的客觀需要,存在的意義也在于維持更好的生存和尋求更大的發展。當生命體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和挑戰時,就必須尋求一種應對挑戰,緩解和消除壓力,化解危機,改善環境,為發展奠定基礎,達到發展目標的做法。這種做法被證明有效后,再遇到同類問題,就會被重復使用和不斷改進,并逐漸形成模式,體現出風格和特點,初級的`文化就產生了。由此可見,人類的文化是由全人類每一個具有社會屬性和行為能力的成員共同創造并踐行的,它的起源與智慧生命體主動維持生存和尋求發展的行為是同時、同步的(不需要確切的年代和具體的標志),因此,文化并非來源于幾個圣哲或哪本古代典籍,也并不神秘,并不是什么神圣高不可攀。一旦將它簡單化以后,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就是維持生存和尋求發展的做法,并且和每個普通人都息息相關。以我或任何人自身為例,如我的價值觀、我的風俗習慣、我的飲食起居去、我的宗教信仰、我的發型、我逢年過節、持家交友、為人處事、盡忠盡孝不一而足,除了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等自然屬性外,凡是屬于社會屬性范疇內的元素,哪一點不是文化?哪一點與我無關?哪一點沒有我的參與?哪一點沒有我自身的風格和特點?這樣一來,就將每一個群體和個體成員悉數套在文化環境的千層圈內,置身于全員監督和自我監督之下,接受文化的拷問——“什么做法?”。在眾人心向更高級文明的主流趨勢的統領下,意味著人人都需要大幅度地提高自律水平,自覺地盡更多的義務和承擔更大的責任,從而對扶正壓邪和全社會整體的文明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文化就是做法(簡)、文化就是智慧生命體適應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做法的積累,及其形成的風格、韻味、氛圍和模式(詳),這個定義具有“尺度”和“標準”的功能,可以厘清通常關于“文化”一詞的模糊用法。用這個定義去衡量通常關于“文化”一詞的用法會發現,在多數情況下都只用了它內涵的一部分(當然絕對不能說用錯)。過去這么用,現在還這么用,將來仍然可以這么用,不影響交流。只不過我們有必要清楚,用在某個地方,它的內涵指的是哪一部分。
例如,“教我學文化”、“人稱有文化或沒文化”。這里的“文化”是狹義用法,指的是知識、學歷之類;“文化建設”、“文化產業”、“文化交流”。這里的“文化”是和物質相對,指文學藝術、知識普及、精神娛樂、社會風尚引領等方面的內容,是文化一詞最常規、最普遍的用法;“企業文化”無準確內涵,多數被當作“企業裝飾”進行操作。但是從今以后,可以用“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做法”、“企業文化就是企業適應自然和社會,維持企業生存和尋求企業發展的做法的積累,以及形成的風格、模式和特色”去衡量,去鑒別,并可概括出該企業的形象;“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是“物化文化遺產”和“非物化文化遺產”更為確切;“晉商文化”是指“晉商做法”,即通過對晉商在商業活動中所創造的成功經驗(精神文明)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物質文明)的研究,考察他們體現出來的智慧和力量、品質和精神(文化)。“仰韶文化”、“紅山文化”等是考古專業用法,是指通過對文物(當時的文明成果)的研究,追尋當時的文化(做法),解答他們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從而研究和判斷當時的文明程度和對后世的影響。總之,只要牢牢抓住“做法”這個核心,就不至于使“文化”這一概念用起來大而不當。
據觀察,“文化就是做法(簡)”這個定義一時還難以獲得認可。目前推廣的困難在于:一是知道的人還很少;即使知道也是剛剛接觸,由于從來沒有聽說過,感到生疏和別扭,不太習慣;另外,文化還有二百多個定義,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對比推敲,所以暫時不能認可,是很正常的現象。二是權威部門暫時不能認可,因為時機不到。如果現在就認可,工程量實在太大,會導致很多有關論述文化的著作、提法都需要重新整理或者作廢,會涉及到很多人和事,甚至連辭典都要修改,可目前條件不成熟。但不可回避的是,真正到了普及之后該做也得做。三是有些憑借文化概念模糊朦朧寫書講演吃飯的人,寧愿文化永遠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定義。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留下云山霧罩,高談闊論,自圓其說的空間。如果很快就明確了,等于奪他們的飯碗。同時,由于片面地鉆在牛角尖里多年,一時難以自拔,只認自己的理。這里面不乏一些行內大佬,一時還放不下身段,覺得多少年來,一直被他們認為源于圣哲,只有高貴者才能沾邊,在口中嚼了大半輩子的“文者,紋也”,“化者,化育”,“文而化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卻被人定義為土的掉渣的“做法”,和普通的下等人聯系起來,一時不好接受,甚至覺得有褻瀆的嫌疑。因此,對該觀點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自然對該觀點的推廣是一個障礙。四是歷來真相不好看,“做法”就是文化的真相。做法雖然揭示出了文化的本質內涵,但是它卻失去了文化原有的柔和優美與高貴典雅,變得干硬簡單且缺乏品味,同時將文化從長期在人心目中的崇高褒義,一下子拉回到中性,猶如需要承認壞人也是人一樣,需要承認文化也有落后和惡劣的部分。一句文化的拷問——什么做法?透射出幾分嚴厲,讓人猛醒,擁有和踐行文化是要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一直以為文化是一位美麗圣潔、溫柔善良的姑娘,突然間好像變成了一朵帶刺的玫瑰。這就需要給人們在感情上轉彎留一點時間。五是社會上的有些強勢群體有顧慮。例如,有不少企業老板,其實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企業文化。提倡建設企業文化,大多都是“葉公好龍”,只是為了粉飾一下門面,提高一下“品味”,做一點君子偽裝。不可否認,也不乏一定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沒有抓住本質,只能做一點表面文章,獲得一點皮毛。但是如果要明確地給他講解“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做法”,也許他就寧可不要“企業文化”。而用定義“文化就是做法”去鑒別衡量,“不要企業文化”的這種“做法”,反而卻恰恰形成了他真正的企業文化。老板的顧慮在于,這一觀點一旦深入員工心中,就會剝去他的偽裝,把他和整個企業置身于全員監督和自我監督之下,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義務和更大的責任,并接受文化的拷問。假如有個拖欠工資、官僚霸道、信用失手、員工付出與回報不對稱,就要被人們質疑“什么做法”?多數老板不太愿意充當這樣的角色,所以很自然會討厭這個觀點。不少政府官員的態度也和企業老板近似,不愿意讓別人知道的太多,看得太深,盯得太緊,所以也不利于這一觀點的推廣。
還有好多不利因素不一一列舉。盡管困難重重,但是我堅定地認為:文化就是做法(簡)、文化就是智慧生命體適應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做法的積累,及其形成的風格、韻味、氛圍和模式(詳)是不怕火煉的真理。這一觀點已經公布多時,但至今沒有人能舉出反例,充分說明了它邏輯的高度嚴密性。但是如果指望把它推開,還是需要時間的,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也不算多。我堅信人們總有繞不開的一天,最終非接受不可。它的突出優點就是簡潔準確,易于理解和掌握,易于運用。不管知識水平高低,對于“文化就是做法”這幾個字,任何人都能做到過目不忘,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其內涵了然于心,并且能夠和自己的言行聯系起來。所以,我有足夠的信心覺得,它必將開創一個以文化普及和主動踐行為特點的歷史新時代,為重塑人的靈魂,修正人的行為,提高人的素質,改善社會風氣和人文環境發揮積極的作用。
【淺談文化就是做法】相關文章:
1.淺談韓流文化
2.淺談茶樓文化
3.淺談美女文化
4.淺談山寨文化
6.淺談快餐文化
7.淺談《綠色文化》
8.淺談尊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