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道教文化與心靈慰藉
前言:任何一門學問都有它的意義,因此我們學什么都應該知道它的作用與意義。這里舉個例子在中國古代有一個人,整日鉆研學習斬龍術,并且學有所成,可是到最后發現原來根本就沒有龍供他實踐。“凡是一種宗教,必有一種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語言文字來說明這個理由,使我們能夠了解而入門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的‘教理’”。對于信仰道教的人,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領悟道家思想,可能終其一生也參不透其中奧秘,品不到其中真味。因此只有悟道,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悟到其真諦和妙處。
作為道教信仰者,當以《道德經》為圣典。只有相信一個無所不能、不生不滅,不動不靜,化生萬物,生命之源的“道”,認為“道”是至高無上的,這才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然而這個無形無像的“道”,讓人們感到得不是空洞和虛無而是飽滿和充實。在道教里就為不同的人設有不同的入門方法,所以在道教的信仰上,圣人就以“神道設教”。也有用“五乘之法”,來開示后人的,即一曰宗,二曰教,三曰律,四曰法,五曰科。上士可以萬緣定息,一念不生,坐而待成,可以直接體悟大道,即以老莊宗旨為用;也有垂像教化,講究解釋,明其道理,而以此開悟的;也有從守戒、入定、靜而生慧開悟;也有從正一符錄入門而開悟的;也有從玄門課誦,祈禳懺悔,濟生度死道場入門而開悟的。信仰道教的方式有多種,信仰神仙也是信仰“道”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開始信仰道教的人們,可以從有形有像的方式入門,也可以從清靜無為方式入門,也可以從行善積德方式入門,亦可以從誦經方式入門。不論是從感性信仰入門,還是從理性信仰入門,兩者只是方式不同罷了,其根本目標都是以“道”為最高、最根本信仰,都是同道之人。
入門之后,需要我們研習諸多歷代圣賢、高道們在經典著作中為我們留下的豐富、寶貴的智慧。憑藉圣賢祖師們的智慧,我們走在信仰“道”的大道上,不再迷茫。豐富飽滿的內容是我們生活道路的明燈!憑藉經典的智慧與對上蒼虔誠的信仰,我們內心不再有痛苦。我們會知道我們活著的人生意義!我們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與思想境界,我們的生活會因此更加美好而文明。
一、道教與身心
如何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悟到信仰“道”的妙處?其實這并不玄妙,因為道教義理中,有諸多內容,足以讓我們在其中找到答案。
道教為后輩信仰者提供了完整的宇宙觀,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在自由的在宇宙中縱橫弛騁。我們信仰道教的都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讓我們知道:萬物化生都是由“道”而來;它讓我們在信仰上,可以登堂入室而不出其范圍;它給予了我們信仰上的方向,從而保證我們在信仰上,不會彷徨迷茫而徘徊。
同時道教中系統完備的養生理論,可以讓我們身體與心靈得到健康。道教生命觀認為人們不僅是要形體的健康,而且更要精神的健康,道家的生命是永恒的,“生”與“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或是一種現象。我們活著,只是“行人”;死了,也只是“歸人”。我們為“行人”時,只有做道德的事情,到了為“歸人”的時,才可以成為君子,可以得到心靈上的休息。如果我們為“行人”時,不體悟大道,不行善積德,到了成為“歸人”時,就會內心不安,只好“撲伏”在地上了。所以,我們活著時,最好將美好的德性顯示,而死亡時,只是德性的回歸。因此信仰道教的人,只要活著時,多行善事,多做有道德的事情,縱使面對死亡,也會心安理得,心靈亦會得到休息。道教研究的是超越生命的“生”與“死”。如《道德經》所說“死而不亡,謂之壽”一樣,因此道教有“性命雙修”的理論。其修養原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道家系統的理論中,還有眾多方法,用以滿足人們不同的要求。如道教“方術”中養生之術就有導引術、服餌、太極、內丹、醫術、外丹術、動功、靜功等廣博,這足以解決人們在修行悟道上“方法”的需求。
對于想超越凡夫俗世的人來說,道教也提供了不少思想方面的內容。如《南華真經》中“萬物一齊,孰短孰長?”的思想,即事物都是齊一的,沒有什么長與短,我們沒有必要分別太多。如果我們沒有太大的分別心,就可以超越人間的是非糾紛。南華真人認為:人們的心胸應該像大鵬一樣,在九萬里高空中翱翔。所以他在南華真經中第一篇就講“逍遙游”。還有,南華真人認為兩個國家打仗爭地盤,就如同在蝸牛角上爭世界罷了。《內丹學》上有:筑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元神出竅等不同思想境界。在《坐忘論》中也有講:真觀、泰定、絕緣等等不同層次的境界。不過,縱觀一切修養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讓人們心靈保持清靜。只有內心清靜,才能真正成為“天下正”,只要做到了內心的清靜而正直,只要內心有一個高尚的信仰作為人生目標,那么內心自然充滿自信與坦然,面對一切快樂我們都不會沉醉,面對一切困難,我們也不會畏懼,不會悲傷。有著清靜正直的心態,我們就不會在生活中感到迷茫了!當然道教的理論有很多,在這里難以詳細的講述。只要我們能深入的了解道教義理,自然會明白我們信仰并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因為道教義理中,告訴我們有關修養的方法與處事的智慧,以及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
二、道教與道德
信仰道教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因為道教除了讓我們信仰最根本、最高的“道”,還要求我們要做好事,要幫助人。道教主張“濟世利人”,“度已度人”。道教認為人的生命在本質上不是單獨生存的,它是相互合為一體,道教認為“萬物為一體”,認為生命都是一個整體。所以,我們要做有道德的人,不能傷害別人,如果傷害到別人,也等于傷了自己。在道教中,信仰很虔誠的人,都是修行很高的人,都是道德水準很高的人,他們不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相反,他們會更好的幫助人,也會讓這個世界更有愛心更有慈悲心,讓這個世界更和諧。因為有道德的,他們的道德觀念不會只局限于人類,他們的道德觀念是以整個自然界為主。在道教勸善書《太上感應篇》中就有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認為除了對于人類要有慈悲的思想與行為之外,對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也應該慈悲,不能輕易的傷害它們。因此,道教界會積極的為社會做公益事業,會為災區捐資捐物。同時也會加強自身的建設,讓自己所住的道觀環境更美好,這也是諸多道教宮觀都是風景區的原因,其中有的道觀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這些風景與文物都是與歷代道人的保護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保護好自然環境,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的道德觀念用在自然界方面,自然界也會回報給我們人類的!
當然信仰道教的人,都會守道教的戒律,都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道教的五戒,即第一戒不得殺生;第二戒不得葷酒;第三不得妄言綺語,口是心非;第四戒不得偷盜;第五戒不得淫邪。道教將這五戒,稱為“積功歸根”五戒。一般信仰道教的人,都應該遵守這些基本的戒律,因為道教認為:學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積累功行,故左仙公云:“學道不修齋戒亦徒勞山林矣”。道教認為戒是幫助我們去掉不良行為的一種方法,如果一個信仰道教者不守戒律就不能“得道”。故有“不持戒者,道不由得”之論。邱祖說:“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錢俱皆有所關系,乃世人之膏脂,農夫之血汗,非用力何能消,豈無功而可受。汝等愚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無功。”現在一些人信仰道教常常不遵守道教的清規戒律,不重視道德的修持,卻反過來說信仰道教沒有什么感應,沒有什么作用,實在是有點可悲!
一個真正信仰道教的人,都會很好的遵守道教的規律,都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他們不會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與他們相處,他不會傷害到你,他們會給你帶來心靈上的智慧,你會感覺到他們內心很安詳而寧靜。因為他們的內心充滿了道德,充滿了慈悲與智慧。因為他們信仰“大道”,自然會走在“大道”的路上,而一個走在“大道”上的人,怎么會沒有道德呢?當然,我們信仰道教,用不著將手放在《道德經》上宣誓,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利于社會、家庭、個人的事情,就是算有道德的人了。因為我們會按照道教濟世利人的宗旨去行事,我們會將信仰道教的思想付諸于行動。
三、道教與名利
信仰道教會讓我們正確看待名利。對名聲來說,好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出人頭地,光宗耀袓。亦或是寄希望于后代,望子成龍。所以,一些人,一生為了名聲,付出很多的心血。有的人通過努力確實取得了成功,但在成功的另一面卻失去了很多。而另一些人也有努力,但結果并不是很理想。對名利看得開的人,可以達觀人生。而一些看不開名利的人,在自己付出了努力而沒有得到理想的收獲時,覺得好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確的看待名呢?人們認為幸福的事情都是幸福的嗎?
名聲有好有壞,好的可以讓人流芳萬古,壞的足以讓人遺臭萬年。好的名聲足可以移風易俗,足可以起教化世俗的作用。而壞的名聲如果不加以制止,則會對社會有著不好的影響。但是對于名利,可能好多人都會講,一定要看淡名利,不要去爭名奪利。其實這表面上有道理,但實際上講不通的。如果一味放棄名與利,這不一定是完美的人生態度。名與利,本身沒有什么好與壞,只是我們在運用“名”與“利”上能力如何了。為什么呢?因為名與利只是一種“工具”,只是使用者的水準高低不同罷了。如果名與利用得好可以造福于人,還可以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如果一味的逃避名與利,其實這并不是道教的理論。因為“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逢累而行”。當一個人有使命出世來做事時,應該不要逃避,而沒有使命出來做事時,也不要抱怨懷才不遇。在《道德真經》里也有講“動善時”之論。即要把握好時機,做事情才能有好的收獲。因為好的名聲可以成為正義的動力,可以鼓勵大家一起奮發向上。如果有大的利益則可以讓大家一起分享,可以更好的改善大家的生活水準,這為什么說“名”與“利”就不好呢?
我們看淡名利,不要被名與利迷住就行了。有的道人剛開始負責管理一點事情時,還可以保持著謙虛的態度,而時間久了,有些收獲了,受到一些人的贊揚后,自己有了好名聲,就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了。慢慢的,對人也不太客氣了,自己也慢慢的驕傲起來了,最后由于自己的驕傲而失敗了。其原因就是他們不能像《道德經》中“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如果能謹慎的對待事情的開始與結果,就不會有太多的失敗。
當然,如果我們沒有那個良好的工作位置時,就不要苦苦強求名利。因為道教講“機緣”。機緣不成熟時,則不要強求,不要抱怨。因為有的事情就像種莊稼一樣,如果時間不到,而在茫茫大雪的地上種莊稼是不會有收獲的。這樣盲目的努力與追求都是枉費精力的。當然機緣成熟時也不要逃避。道教有講出世與入世的作法。當一個人有入世做事的使命時,就不要逃避,而一個人應該履行出世的使命時,也不要迷茫。因為出世與入世只是道教修行的兩種不同方式。只是看每個人的不同機緣罷了,看自己適合哪一種修行方式就選擇哪一種修行方式。
當然對于那些虛名與來路不明的利,道教是反對的。對一些沽名釣譽之輩,道教也是反對的。因為道教的“三皈五戒”中就有講“不得妄語”,即是要讓我們不要亂講話。道教供奉的財神也都是聰明正直的神。其目的是告誡人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因為真正信仰道教的人,知道一位聰明正直之神,不會保佑一個心術不正的人發財。好多人心懷不軌,卻去求財神保佑自己發財,這樣怎么會得到良好的感應呢?所以道教馬靈祖說:“何必妙手圖吾像,但愿君心合我心”。
因此正確信仰道教的人,對于名聲與利益會正確理智的對待。得到名聲、利益不會高興,失去名與利也不會悲傷。重要的是能夠很好的運用“名”與“利”為人們多做好事。我們只要做到“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的心態就好,對非份之財物與虛假名聲不可貪求。
四、道教與幸福
信仰道教會讓我們對生活更樂觀。我們道教對于事物的觀察,一般都不會只是從一個角度去看。因為道教講“陰”、“陽”與“和”。即認為事物都有正面與反面,有相互矛盾的現象,也有相互融和統一的方面。所以,我們做事情也不能只是單一的考慮一個方面,要觀察到事情的另一個方面。這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究做事情,要合乎情,也要合乎理。要做到合情合理。因為有的事情,表面上看來,可能是不對的,但是它在本質上卻是對的。這也是信仰道教的人,不會執著于一個死角去思考問題而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一般的信仰者都會問或是被問到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主要是看我們心態了。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質上和財富、地位、權力沒關系。幸福由思想、心態決定,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獄。所以天堂與地獄,關鍵在于人的心態。同樣是一件事情,如果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事,結果就不一樣。如果心態不好,可能看好的事情也不好,如果心態好,不好的事情也會看成好的。所以信仰道教的人,不會鉆牛角尖,自然也會過得開心了。
一個人不高興,總有多種理由。他們不是因為鉆“牛角尖”所致,就是陷入得失之中不可自拔,或者誤認為某一關口,就是人生的完結。一個人要高興,也很容易。容易的核心,歸結為一句話:要開心,先“開”心。即跳出心靈的圈套,劈開僵硬的自我,松開緊握的拳頭,勇敢地鉆出并打碎“牛角尖”。你會感覺天原來這么空,海原來這么闊!不要怨恨自己的命運不好,不要抱怨自己的處境惡劣。換換角度,哪怕簡單地松弛一下,就有可能從惡劣的情緒中走出來。
結論
道教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則有講“以和為貴”。即希望人們在生活中要和平共處,同時也不像某些個別人的極端思想一樣,非要去征服自然、破壞自然。道教不但要求人與人之間要和平共處,同時也希望人與自然和平共處。因為道教講天、地、人是“三才”,都是“道”所化生。而人只是“三才”中的一位。所以,要求人們要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所以,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特別是信仰道教的人,更是要與人和平共處,與自然和平共處。另外,道教除了講人與自然和平共處,人與人和平共處之外,還希望我們個人在內心里面要做到與自己心靈和平共處,即不要自己與自己過不去。
一個信仰道教的人,如果自己內心安詳而寧靜,再加上能與人和平共處,與自然和平共處,這樣的人當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所以說,一個正確信仰道教的人,是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世界的。如果大家都有一顆和平的心,這個世界當然不會有太多的戰爭,自然也就和平了。生活中,可能現實與理想有一定的差別,但是正因為蓮花出自污泥而不染,才顯示它的高雅;梅花之所以有傲雪之清香,就是它經歷了寒冬。相信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將來這個世界的生活一定會更加文明而美好!
老子認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思想,放之四海皆準。小則可以修之身,修之于家;大則可以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愿我們信仰道教,能更好的認識道教、理解道教,更虔誠的信仰道教,更好的走在信仰道教的大道上。
【淺談道教文化與心靈慰藉】相關文章:
淺談山寨文化12-11
淺談文化下鄉12-06
關于道教神話的歷史文化特征03-18
文化與文化載體之淺談12-11
淺談文化與文化教育的關系02-11
淺談疲憊與休息的文化12-08
淺談我國農耕文化06-26
淺談食品文化的發展06-01
淺談京劇里的文化11-15
淺談關于德國的文化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