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文化視角淺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論文
中國和以歐洲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發面差異較大。在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名族特征、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下,造成了中西方飲食文化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地理、歷史、文化發展和影響的結果,變現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特征。
一、中西方飲食觀念的不同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長期以來飲食方面主要以農作物谷類為主,在菜的使用上也是以蔬菜為主,肉類為輔。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從各個節日食用不同事物就能看出,中國節日很重吃的方面,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代表事物。例如:春節的餃子,元宵節的湯圓,端午節的宗旨,中秋節的月餅等。不同的節日所吃的食物同,但都有特定的含義,都代表著人們美好的愿望,從節日上不同的飲食來看,中國人過節吃的不是食品,是一種期望幸福的寓意,是“吉祥如意,幸福長久”。而西方在節日飲食方面與中國差異較大,西方在過節時注重的是活動儀式,飲食只是需要,與日常生活沒有什么區別。
中國飲食其注重的是食物的色、香、味、形、質。對食物本身的外在要求很高,顏色的搭配要求色全,搭配自然美觀;香是指香味,要求香味逼人,引起人的食物和聯系;味便是菜口感、味道,中國飲食的核心,要求高于其他;形的美感,菜的造型要運用美術手段加以裝飾,使菜肴造成形象,賦予寓意;質,是指營養質量、衛生質量、烹飪技術等;也是指以觸感、口感為對象的松、軟、脆、嫩、酥滑、爽等質地美感,也就是食物的“質地”。中國人對飲食的要求可以說的對美的追求,所以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美性的飲食文化。但并不注重營養的搭配和攝入,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不足,中國人吃飯只是要求好看又好吃,享受口福,而不去想營養和能量是多少,缺乏科學飲食。相對中國美性的飲食文化,西方飲食觀念與其相反,是一種理性的、科學的飲食觀念。
西方人在飲食方面并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相反特別注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在飲食時保證攝入足夠而又不多余的營養,同時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營養。在西方人看來,吃飯就是生命的需要,和睡覺一樣,是一個生物的本能,所以吃飯就是吃的營養,很少把飲食與神經享受聯系起來,這與西方宗教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系。西方宗教里有“七宗罪”其中第一個就是“貪食”,他們認為一個人貪吃美食是一種罪過,是會受到懲罰的。所以他們對食物的要求只是營養,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他們也吃的津津有味。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怎么樣,只要有營養,能夠滿足自身的營養需求,滿足身體必要的熱量、維生素、蛋白質。早餐往往是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幾片面包再加一根香腸;午餐一般是自助餐;晚餐則是面包、薯條、香腸、火腿、炸雞、奶酪等等,雖然食物簡單、口味單一,但營養十分豐富。
二、中西方飲食對象的不同
中國自古是個農業大國,除北方部分少數游牧名族外,絕大多數中國人日常飲食以素為主,北方表現在以面食(饅頭)為主食,北方則以水稻(大米)為主食,菜也是以素菜為主,葷菜只是用于搭配,一般過節日時會以葷菜為主。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購買能力都能瞞住頓頓吃肉,肉類占中國人飲食的比重在不斷提高,但日常生活中依舊是以素食為主,也是受到中國本土佛教文化的影響。有關西方植物學者的調查顯示,中國人吃的蔬菜種類遠遠多于西方人,大概有600多種,竟然是西方人的6倍之多。其次中國人喜歡吃剛燒好的菜,而且要趁熱吃,涼了就成剩菜了,而西方人更喜愛冷飲、色拉、涼菜等,并喜歡生吃一些蔬菜,認為這是最原始最營養的飲食方法,過多加熱會毀壞菜的營養結構。
西方國家大多都是游牧民族,或者是航海民族,他們食物主要靠打獵、養殖、捕撈獲得為主,以種植農作物、采集果實為輔。肉食是西方人的主食,肉食在他們飲食結構中所占的比例遠遠高于中國,他們認為肉類是高能量食物,能夠瞞住他們對脂肪、蛋白質和營養要求,并且認為中國的飲食不科學,他們更注重科學飲食。
三、烹飪方法的差異
中國對飲食的需要不單只是維持生命的需要,更是一種審美、欣賞、精神享受的需要。在中國,烹飪是一種藝術、是一門學問,跟其他藝術一樣,有自身的技巧性和學習性,所以烹飪在中國一直都是一門藝術,有極強的趣味性,甚至略帶游戲性,在中國各地常常會舉辦各種不同的烹飪大賽、食神大賽等廚藝比賽。
中國的烹飪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炒炸燜爆、煎燴煮蒸、烤腌凍拌、拔絲和糖醋等等,做法之多讓人眼花繚亂。做菜和制作工藝品一樣有著高深的學問,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廚師會做出不同的口味來。菜肴種類豐富多樣,各地又有其自身的特色佳肴。
西餐菜肴烹飪方法相對中國較為簡單易學,主要方法有燒、煎、烤、炸、燜五種。而且各種原料很少集合烹調,調料也是在菜做好之后由食客自己現放的。在烹飪的過程中,魚就是魚,雞就是雞,各有各的標準做法。整個過程比較規范,就拿調料來說,中國對調料的要求是靠廚師根據經驗自己把握的,有一勺、少量、少許、適量之稱,而西方對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的時間在中國也是有廚師自己把握的,而西方把時間精確到秒,在西方廚師好像化學實驗室的實驗員。這導致了西方食物味道、色形單一,但西方人對食物的要求并不在食物的味道和色形,而是營養的攝入,其他則沒有什么要求。所以西方食物種類極少,做法也相對單一。
四、中西方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也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也反映和影響著各自的民族性格。
在中國,宴席種類繁多,結婚生子要請宴、喬遷升官要請宴、逢年過節要請宴、見友商事也要請宴,但不關屬于什么宴席,但形式都是一樣的。中國宴席形式單一,都是圍坐在一張圓桌,有團圓、禮貌、平等之意。眾人圍坐在圓桌一圈,美味佳肴放在圓桌中心,以便一桌人都能共同品嘗,成為一桌人交流感情的媒介物。中國人平時表現內斂,生活好靜,但是在餐桌上表現于平時大相徑庭,在中國式的宴席中,吃飯只是一種交流的渠道,在共同品嘗美味時感情交流才是最主要的。在餐桌上大家除了寒暄客套便是大講吃經,滔滔不絕,然后等到美味佳肴擺滿桌面后,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還有猜拳行令、繞口令游戲等,其聲音之吵、熱鬧程度如同在開娛樂晚會。趁著這個機會大家交流感情、交換信息等,導致了中國人愛在餐桌上談生意、辦事情,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范疇對后代思想的影響,便于集體的情感交流。但這種宴席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有不足,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衛生方面,大家共用食物,沒有公勺公筷,紛紛自由夾菜。而且中國人有讓菜、讓酒的習慣,常常是用自己的筷子給他人夾菜,而出于禮貌又不得不接受他人的夾菜,顯然這是一種不衛生的飲食習慣。
而在西方,這種飲食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他們厭煩的。一般在宴席上,食物和酒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西方的宴席上,食物和酒實際上都是陪襯。西方宴席的主要目的是在交流信息,是一種社交禮儀。西方的宴席上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長形的桌子上就餐,客人坐在兩長邊,東道主則坐在一段的寬邊上,已能夠照看到全部的客人,而客人一般只能與身邊的人聊天交流,如果隔著人與其他人對話將會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另一種是把各種食物都放在固定的桌子上,客人拿著餐盤和餐具自行選取食物,然后三三兩兩的站在一起進行對話,也可以自由的走動。但這種飲食習慣也有自身的不足,大家都是各吃各的,如不熟悉也都互不交流,沒有中國式宴席的歡樂、熱鬧的氣氛。西方人之所以有這種飲食方式,是因為西方人以飲食為生存的必然條件,是生命所必須的,如同向一個生物機器注入燃料,他們自然要遵守某些操作規范,以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
五、中西飲食文化的融合
飲食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特征國家特點的表現,從中西方飲食的差異中可以看到,各自有其自己的特點、長處,也存在各自的缺點、不足,但在現在隨著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發展,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平凡,中西文化也在碰撞中融合,融合中互補。可以看到中國人在現在更加注重飲食的科學營養性,而西方也開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的發展,中西方的飲食文化作為中西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在互補所長,共同發展。
【從文化視角淺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論文】相關文章:
中西方飲食文化心理差異比較09-02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比較10-22
淺談中美籃球文化的差異論文09-22
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差異論文08-03
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文化論文10-04
飲食文化與旅游淺談論文10-13
中西方文化差異及語言體現論文07-08
中西方文化中非言語交際的差異論文06-29
淺談文化之間的差異05-18
從肢體語言差異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論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