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代文化建筑空間形態創作研究優秀論文
摘要:隨著當代文化建筑職能的拓展,其建筑空間也不再止于自成一體,而是與其他因素密切聯系以成為城市整體環境的一部分。本文提出了文化建筑與城市空間的互動關聯作用,并對使兩者之間互動作用以構成舒適和諧整體環境的設計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空間形態;互動;關聯
1.研究背景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城市交通的主骨架由街道拓展為公路,城市規模與尺度的巨變打破了原有的空間尺度觀念,在這一劇烈的動態發展過程中建筑“個性鮮明”“獨樹一幟”的個體表現往往成為城市空間破碎的重要原因;而作為城市重要功能單元之一的文化建筑,若其空間形態也存在與城市空間脫節的現象,則對于所在區域環境的影響是直接而深刻的。事實上,文化建筑作為一個處于城市聚居環境中的子系統,與城市空間的關聯性隨著功能、規模及影響力的發展而越來越密切。當今的文化建筑由于其對城市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深刻作用,與城市空間的關聯越來越緊密,其空間形態上也表現出愈加包容、開放的趨勢。文化建筑與城市環境之間的互動和關聯性既可以使建筑個體所鏈接的城市空間充滿活力,也能夠使建筑本身成為所處環境的點睛之筆,這種和諧共生的作用是當今文化建筑真正顯示其城市公共性的關鍵。
2.互動與關聯的內涵
2.1關聯性
(1)地理空間的整體性文化建筑與城市空間的關聯首先體現在地緣關系上,在不同的城市片段空間中文化建筑無疑應該有屬于自身的獨特個性,但它也必須是所處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2)生態關系的整體性文化建筑是城市生態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總會同建筑本身之外的生態環境有著能和物的交流。(3)要素協作關聯文化建筑內部按照空間構成可劃分為“核心”“線”“面”等空間要素,這些要素間存在復雜關聯性。各要素或單獨、或協同將作用延伸至周邊環境,而各要素共同作用的整體效應將使其積極影響發揮至最大程度。
2.2互動性
“互”即相互,“動”為作用或改變。“互動”即為“一種使對象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改變的過程”,作為一種聯系方式以下三點尤為重要:(1)產生互動作用的前提是主體(個體或群體)同處于一個自然或社會系統之中。(2)主體之間有發生相互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每一方都能夠主動地影響另外一方,而不僅是被動地接受影響。(3)發生作用的主體有相近或相似的目標,每一方的發展都能帶動另一方發展而不是成為一種阻礙甚至妨害。
2.3文化建筑與城市互動關聯
文化建筑作為城市中一個容納文化、社會活動的特定空間形態,其與所處城市環境的有效互動不僅可以促進相關資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對于消除兩者的空間界限,建立同步發展聯合體也具有重要意義,表現在:(1)這種緊密關聯的互動作用可以將相關資源有效整合并促進其合理利用。(2)能夠將文化建筑—城市空間這一互動作用中的相關元素進行系統整合。(3)這種互動作用可以使建筑與城市在空間上的界限變得模糊,使兩者之間產生豐富而生動的過渡層次,對城市空間的多樣性起到重要作用。
3.文化建筑空間形態的創作策略
建立與城市空間的互動關聯是當今文化建筑創作的要旨問題,也是評價其設計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因而其設計創作應首先以通盤考慮其與周圍空間環境的關系作為出發點,這里不僅是指建筑所處的城市自然、地理、技術水平等物質環境,還包括城市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
3.1與城市空間秩序互動
當代文化建筑所承載的多重內涵使它已然超越了建筑的狹義功能,進而追求的是對城市機能起到積極作用,提升城市空間的綜合活力。因此,在當今的文化建筑創作中,常將城市空間尺度和城市空間結構秩序引入到建筑當中,建筑空間也突破了自身的外殼不斷向外延展,并積極介入到城市的運轉過程當中,使所在區域空間的綜合活力得以提升。在位于德國柏林波茲坦廣場的索尼中心建筑群中,電影博物館、電影院和音樂廳與商業、公寓、辦公樓環抱在一起圍合成覆蓋有遮陽棚頂蓋的中央廣場(圖1)。這個項目規模龐大,但由于采用了歐洲傳統的街塊形式,將建筑劃分為小塊基本單元的有機組合,并以輻射向外的數條步行街與周邊城市街道相連,因而顯得現代簡約且不失親切,多層次的公共空間為人們舉辦各類活動提供了方便的場所。再如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博物館,其建設就是從塑造城市空間環境、豐富居民日常生活出發,基于城市區域的功能結構調整,從空間布局、交通導向、新舊結合等多方面對原有遺存建筑做出系統的組織安排,從而使建成的博物館本身完全超越了一座建筑的范疇而具有了城市意義(圖2)。設計者赫爾佐格(JacquesHerzog)和德梅隆(PierredeMeuron)通過南北、東西向的兩條軸線把博物館與城市中原有的一些公共空間片段聯系在一起,加上基地圍欄東西南北四個基點都有入口,圍繞博物館的花園和雕塑作品24小時開放,因此在這片內外無障礙的嶄新地表上,博物館真正成為一個為了公眾存在的建筑,帶給周圍街區環境的活躍生命力,并在城市空間體系中成為極其重要的一環。
3.2與城市自然環境融合
在建筑創作中因借自然環境,從哲學理論上來分析是一種“有利物態”的發揮和借用,故而在環境中找到某一種、或幾種可借以利用的“自然條件”,都能成為建筑創作構思產生的契機。于是陽光、雨水、風聲、森林、大海……均可成為創新、突破的“題材”。位于南太平洋中心小島上的吉巴歐文化中心雖是用現代技術建造的“高技派(High-tech)”建筑,卻因為選取當地原生材料、比照本土的棚屋形式建造而顯得“極具當地土著文化的魅力”。從高處鳥瞰,整個基地從島嶼邊沿延伸至海面,設計者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將建筑面對礁湖的一面更多地向周圍環境敞開,建筑平面開放而有秩序,立面造型輪廓形似周圍山丘上高大的棕櫚和松樹,又神似當地傳統的卡納克聚落棚屋,使原本高大的建筑很自然地與周圍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圖3)。與遠離城市的吉巴歐文化中心不同,由SAALS建筑事務所設計的東拉脫維亞創意服務中心位于雷澤克內市中心區域,由于臨近這座城鎮中最主要的觀光勝地——一座中世紀的古堡遺跡,建筑由此將主要體量深入地下,而將三角形式的綠化屋面作為建筑的第五立面(圖4)。雖然建筑有6000平方米的建筑規模,并且采用裸露的整體澆灌式混凝土結構,但滿覆綠植且尺度宜人的屋頂形式使建筑嵌入到場地的地勢中,成為環境“自然”的一部分。
3.3與城市文脈特色結合
建筑創作強調“場所精神”并延續空間環境的文脈特色,既是一種對城市歷史文化、結構肌理、生活習俗等的關注和尊重,對人性的某種間接和直接的關愛,也是人本主義建筑美學觀的一種流露。在文化建筑創作中對于環境文脈的個性化解讀與再創作,往往可以成為設計的靈感源泉,而發掘和利用環境本身的文化資源和信息,以多樣化的方式靈活運用其文化元素,不僅能夠更好傳承城市的文化精神,增強人們對于當地文化的認同度,還可以凸顯創作本身的獨特視角和境界,進而使建筑本身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坐落于杭州市郊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中國民俗藝術博物館由隈研吾設計,建筑平面以平行四邊形為基本構成單元。這種布局形式使巨大的建筑體量化整為零,并貼合了山坡地形的起伏,暗合隈研吾“讓建筑消失”的理念。層層相疊的斜屋面是對傳統建筑坡屋頂的重新解讀,使建筑宛如青山綠水間高低錯落的村莊一般(圖5)。傳統的灰瓦元素不僅用于覆蓋屋面,還由金屬絲網相連以用于裝飾墻面,這不僅構成建筑外部極富傳統色彩的視覺效果,也使內部參觀者的視線可以穿過透明的玻璃幕墻看到瓦片墻斑駁的投影和周圍的自然景觀。藉由傳統建筑形態和材料表達場所文脈特質,無疑可以喚起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運用新形式、新材料也可以對文化傳統的情境進行提煉和表達。坐落于巴黎圣日曼區由讓努維爾設計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外觀是線條簡潔的玻璃盒子,北立面的玻璃外墻將塞納河對岸的巴黎城市景觀映照其上,宛如一面反映城市的鏡子。而作為阿拉伯世界在巴黎進行形象展示的“櫥窗”,建筑師又將阿拉伯文化符號巧妙地融入建筑語境之中:在建筑南立面用整齊劃一的鋁制構件排列近百個光圈般構造的窗格,它們的作用本是通過內部機械驅動其開闔以調節進入室內的光線量,但建筑師將這些窗格圖案設計為酷似清真寺雕刻窗的幾何圖形(圖6),使這一精密的“科學產品”富于一種精巧、神秘、蘊含宗教氛圍的阿拉伯文化,形成深具文化感染力的空間氛圍。
3.4對城市空間機能的完善
如果從城市空間角度來審視文化建筑,作為一個重要的城市功能單元不僅要成為影響城市生長過程中的關鍵性元素,更應作為城市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參與系統運轉。文化建筑在城市空間骨架的構成中往往作為關鍵性的節點和核心,這一關鍵環節可以鏈接城市的歷史和當下、鏈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進而使建筑及其關聯的公共空間發展為城市活動的中心。譬如著名的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據統計每年的游客總數達到900萬之多,超過埃菲爾鐵塔居法國首位。但實際進入展廳參觀藝術品的不足總數的1/4,大部分游客喜歡搭乘管道般的玻璃觀光扶梯到建筑頂層觀賞巴黎市容,或在建筑前面的廣場上欣賞街頭藝人的表演。雖然沒有真正進入建筑內部,但藉由這座建筑所形成的公共空間環境,人們完全可以領略到巴黎城市文化的魅力。再如斯諾赫塔(Snohetta)建筑事務所設計的奧斯陸歌劇院,作為挪威國內最大的文化建筑其建筑基座的占地面積相當于4個標準足球場,但它真正為人所稱道的并不是龐大的規模或炫目的外觀,而是由三萬塊白色大理石拼接而成的傾斜屋面。猶如“地毯狀”的斜面讓人們可以自由地走上歌劇院的屋頂,也可以從屋頂上漫步而下到建筑前面的峽灣中踏水,從坡底到建筑頂部,人們可以自由地在任意角落坐下閱讀、跑跳嬉戲,或是躺下休息。建筑師甚至在設計初期就收集滑板運動專家的意見,以使這個巨大的屋頂斜坡可以成為極限運動的場地。作為一個開放流動的城市公共空間,這座歌劇院的每一處細節都是為了合理地將公共建筑結合到城市空間中去,使其真正被所有人共享。
4.結語:
與城市互動關聯的文化建筑文化建筑作為城市空間的一個重要功能單元,不僅是影響公共空間環境的重要元素,更作為城市空間秩序的關鍵環節參與系統組織運轉。它不僅是城市文化物質和文化活動的空間載體,還能夠美化與活化城市。文化建筑與城市建立互動關聯的良好發展關系,不僅可以使文化建筑本身的空間層次更豐富、形態更多元,其所在空間環境也將作為當地文化的傳承發展基地、公眾活動的激發中心而在城市生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冬青,馮夢龍.城市建筑一體化設計[M].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2]哈羅德史內卡夫.文化設施的多用途開發[M].梁學勇,等譯.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RichardWeston.Materials,FormandArchitecture[M].London:LaurenceKingPublishing,2003.
[4]LibeskindDaniel.BreakingGroundAdventuresinLifeandArchitecture[M].NewYork:PenguinGroup(USA)Incorporated,2004.
[5]王承旭.城市文化的空間解讀[J].規劃師,2006(1):69-71.
[6]孫澄,寇婧.當代城市綜合體的文化功能復合研究[J].建筑學報,2014(S1):77-80.
[7]張旭東,白乙拉,張景峰.對沖、觸媒、共融——文化建筑組群空間適應性評述[J].建筑與文化,2015(9):71-73.
作者:王宇潔 仲利強 單位: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當代文化建筑空間形態創作研究優秀論文】相關文章:
淺探當代文化形態與影視創作的文化策略08-24
古典園林建筑空間優秀論文08-25
當代陶瓷藝術創作論文07-12
當代文化批評與公共話語空間的拓展07-30
淺談當代都市情感劇的文化研究08-27
關于地域化建筑創作研究方法初探09-20
論公共藝術的表現形態與創作論文10-11
淺析圍樓式建筑空間形態與裝飾藝術特色10-25
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現狀的文化研究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