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語文與校園文化融合研究論文
高職語文課程是校園文化的基石,校園文化是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的“背景場”,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本文以校園文化建設的視角,探討高職語文課程教學與校園文化融合的主要載體、關鍵因素。
1問題提出
校園文化是展現師生精神風貌、反映辦學理念與價值的各種文化形態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四個方面,是學校發展的靈魂。高職語文教學過程,是弘揚和踐行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是沉淀和挖掘校園精神的過程,是校園文化的基石。校園文化與高職語文課程有著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然而,現實卻是高職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成為學生眼中的“豆芽課”、“休閑課”,成為高職教學體系中的“雞肋”,究其原因之一是沒有注入校園文化這一“活水”,沒有與校園文化融合發展,實現共同育人。本文以校園文化建設的視角,探討高職語文課程教學與校園文化融合的載體及關鍵因素。
2高職語文與校園文化融合的主要載體
(1)環境載體。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其營造的校園文化環境是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的“背景場”。如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全民推廣使用普通話等以標語的形式出現校園里各個空間,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將藝術作品、文學作品展覽在教學樓、圖書館、運動場、學生活動中心及其它公共場所,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將行業企業的核心理念嵌入到實訓室、生產車間,提高學生對職業(行業)的理解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黑板報、各種展臺等形式進行宣傳;將校園電視信號分布校園各處,將黨和國家、學校的主流聲音傳達到每個師生;加大對圖書館、閱覽室的投入,在學校各處設置報亭,滿足師生隨時閱讀的需求;在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定期推送時政要聞、美文、精文,凈化師生心靈,拓展師生的理解思考能力。(2)課堂載體。課堂是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的主陣地。一是要精選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課程內容創新。如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積極地拓展出一些情感熏陶、審美情趣指引的新內容;拓展一些區域性、行業新的內容。二是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在教學方法上,除了傳統的授課法,教師們應實踐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方式上多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方式。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如寫作文、參加演講、論文獲獎等都可作為考核成績,學生也可以參與成績評定。三是要多開選修課,如“文學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名人名篇賞析”“實用應用寫作”等,豐富高職語文課程體系。(3)活動載體。將語文課程教學滲透到校園活動中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高職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創建第二課堂活動的展開,用優秀的文化活動占據校園文化的主要陣地,在進行校園文化的過程中積極配合語文課程的教學,讓更多的學生有自我表現的機會,通過活動提升教學效果。如開展主題的班會活動、文化專題講座、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辯論賽、話劇小品表演、征文比賽、板報比賽、活動策劃大賽等。此外,還可以通過情景演練(創設一種與未來工作或環境十分相似或相關的特定情景),讓學生扮演某角色,并進入角色情景中去處理各種事務、問題或矛盾,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和以后所從事行業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4)實踐載體。實踐是檢驗語文能力、提高語文水平的最佳途徑。高職語文課程教學應充分合理使用多種教學資源,讓課程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工作、貼近社會,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如支持學生辦社團、參加團委、學生會,通過崗位能力的需要倒逼學生增強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支持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活動、辯論大賽、創新創業活動等,尤其是要支持學生擔任廣播播音員、校園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校園新聞記者及地方黨政報紙的兼職記者,全方位地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思查”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語言溝通表達能力;支持學生將所思、所想、所悟固化為各種形式的成果,如將成果發表校報或本校(校外)學報上,讓學生體會獲得感,推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進而推動語文能力的提升。
3高職語文與校園文化融合的關鍵因素
(1)以精神文化融合為核。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內核。高職院校是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為辦學理念,這就決定了在校園精神文化上高職院校應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社會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在實現高等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等目標的同時,學校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成為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技術技能人才。因此,高職語文課程應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融入所編選的文學作品之中,要將浩如煙海的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作品中精選凝結著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名篇佳作以及將將優秀企業(行業)的理念、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結合高職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和文學鑒賞能力,力求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機統一。(2)突出“職”的元素。高職語文應突出“職”的元素。一是校容校貌作為一個大語文環境,其應體現職業教育特性,如寢室、教室、實訓室等布局應體現職業教育的元素。二是在課程內容方面應有計劃安排一定篇幅與職業、就業、創業有關的文學作品,讓學生感性地認識未來的職場環境,同時應增加實用應用文教學比重及語言溝通表達能力培養。三是經常性地開展職場體驗活動。如旅游專業學生可以隨時向來賓介紹學校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校園人物及發展情況,成為校史館的講解員。(3)體現區域文化特色。高職語文應融入“區域”元素。地方文化是高職語文課程的另一源頭活水;同時,傳播地方文化也是高職院校其社會責任之一。高職語文應將弘揚區域文化作為課程建設的一個思路,將地方文化用文學作品的形式引進校園,開展地方文化論壇;組織學生參加地方文化活動,支持學生參與地方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通過地方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提高學校的品牌價值;通過地方文化與語文課程的結合,提高語文課程的實用性,更加接地氣。
4結語
高職語文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校園文化的基石;校園文化蘊含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是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的“背景場”,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高職語文教學應不斷進行探索與校園文化融合的路徑,既有利于高職語文課程建設,又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從而推動學校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光銳、唐義武.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視野下的《大學語文》課程建設—以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67-69
[2]劉桂英.高職語文教學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9):124
[3]鄭明娥,梁迎春.地域文化融入高職《大學語文》教學的探討—以懷化市五溪文化為例[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87-90,95
[4]李敏.大學語文教學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156
[5]曹詩紅.校園文化構建下的高職語文教學[J].讀與寫,2014(39):435
[6]陳冰華.發展校園文化,營造大語文環境[J].科教文匯,2013,3
[7]劉玉.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高職和諧校園文化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0(23):114
【高職語文與校園文化融合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多網融合通信工程研究論文07-22
語文教育與德育的融合論文(通用7篇)05-19
語文教學語言藝術研究論文11-03
校園文化建設論文07-21
加強語文教學文學教育研究論文05-11
多網融合對通信工程的應用論文04-11
淺談提高高職語文學習積極性探索論文08-08
文學鑒賞研究論文11-03
淺談高職藥品營銷與管理的課程論文06-24
高職“企業教學項目”實施意義及思路研究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