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估荊公新學-評《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
王安石作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和"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們對他的事跡和文章不可謂不熟悉,但是,對他的思想,除了"三不足"以外,即使是學術界也語焉不詳,至少也是缺乏厚實的專著集中研究他的思想。實際上,作為中國古代最有思想的家,或者說官位最高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豐富而復雜的,不僅有學理上的思考,也糾纏著很多現實利益和政治斗爭的因素,"三不足"恐怕只是他在特定的背景下對攻擊者和懷疑者的一種回答,對支持者和同情者的一種鼓勵,不足以概括他的思想。要比較恰當解王安石本人的價值立場和思維方式,是一個比較困難,或者說容易引起爭議的議題。
也許會有人提出,王安石的"荊公新學"在當時長期居于統治地位,主要是王安石的權位所導致。實際上,王安石青年時期的第一部著作《淮南雜說》剛問世,時人就以之與《孟子》相比,為王安石在學術界和思想界奠定了較高的地位。更有意思的是,宋神宗在啟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的時候,還對王安石說:"人皆不能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可以經世務。"(見鄧廣銘:《王安石在北宋學派中的地位》,《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亦收入《鄧廣銘治史從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王安石在參與政事以后,他的思想肯定會有更加值得探討的變化,和一般的學院式的思想家有很大區別。對于這樣一個重要而獨特的研究對象,人們自然期待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李祥俊博士的大作《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以下簡稱李著),在前人和時賢研究的基礎上,全面而細致地梳理了"荊公新學",資料詳備,持論公允,體例嚴謹,推陳出新,依筆者陋見,可贊佩者良多。
首先,李著以思想本身的載體——王安石的著作為出發點。說到這一點,似乎有些廢話。其實不然,一本有價值的著作問世,猶如在平靜的湖水中投下一個石塊,必然會引起反響和漣漪。這塊石頭有可能是墊腳石,給人們支撐,也有可能是絆腳石,阻礙了,或者僅僅是有了一些響聲,成為人們的談資而已。作為研究者,應該是專注于石頭本身的屬性,然后探究扔石頭的人何以扔出這塊石頭;還是說作為"導游",繪聲繪色地招呼大家:"快來看,快來看,河里有那樣一塊石頭!"這樣的問題在學術界實際上是有分歧的。筆者以為,思想之所以能夠成為,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在制度和器物之中,而在于思想形成了經典。經典有時也被指為思想的糟粕,王安石本人也反對迷信經典,但是,離開了經典,思想的傳承是危險的,即使被發現,也只是附著于文物之上,而不可能形成歷史。思想的歷史就是思想被創作、被釋讀的歷史,創造和釋讀離開了經典,是難以為繼的。說得嚴重一點,那些被湮沒的文明,不是沒有器物,不是沒有制度,也不是因為沒有宗教或者別的因素,恰恰是因為沒有經典。王安石也強調:"若欲以明道,則離圣人之經,皆不足以有明也。"
但是,現代的學科劃分,又容易使人們區別這是他的著作,那是他的作品,這樣的區分在古人哪里卻只是形式上的,"文以載道",詩詞曲賦,殊途而同歸。李著研判王安石的著作,眼界完全開放,注疏、評論、游記、字說、詩歌、書信都是分析的對象,因為各種文體各有優勢,因此讀者可以通過李著多角度、多層面地理解王安石的思想。李著的研究資料不僅是第一手的,而且是沒有偏頗的,這可以說是該書成功的關鍵,不僅為進一步開展王安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線索,閱讀起來,也很有興味。這一點,自然和著者本人同時具備文、史、哲的知識背景,并貫通自如有關系。
李著注重古人的思想模式與今人的研究視角之間的"雙美"。西學東漸以來,同一個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常常被分割為哲學的、學的、的、學的、學的等等。近年來的學術界,逐漸認識到,中國古代的學術,實際上一直是以經學為背景和模式的。李著以《三經新義》為代表的王安石新經學為重點,討論了王安石經學注解中的宇宙論、人生哲學、君道思想、君臣民關系論、治國之道,經學經世思想等等。(當然,這樣的區分方式是否非常融洽似乎還值得考慮,比如"君道思想"和"君臣民關系論","治國之道""和經學經世思想"都有相互糾纏的嫌疑。)祥俊博士認為在中國受到的沖擊而處于劣勢的大下,古與今、史料與理論視角、前人價值觀的提出和后來者的事實分析之間必然會存在隔閡。"中國佛教的華嚴宗講世界是重重無盡的因緣之網,現代西方的解釋學講文本與成見的循環,無論是因緣還是循環,兩者之間的張力需要研究者以自己的生命去磨合,合則雙美,離則兩傷。"(李著第26頁)
現實的研究情況往往是不該合的合了,該離的沒有離。"需要特別解釋的是,傳統的觀點是把經學作為儒學的一個部分來看待的,所以經學與儒學是不分的,筆者認為,如果僅說漢唐時代的儒家經學是儒家的一部分那是不錯的,但就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發展過程的歷史來看,經書、經學與儒學是有所不同的。" (李著第26頁)這一點,也是切中要害的。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儒學,可以說是子學中的"老大",但是,儒學始終沒有脫離經學的母體,盡管它常常以經學代言人的面目出現,但如果我們也認為經學就是儒學,那就是本末倒置了。讀者諸君可能要怪我偷換概念了,因為祥俊博士講的"合"是"契合"和"磨合",是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而我說的合則是"合并"和"重合",是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研究王安石的思想,不僅要避免研究者的角度與研究對象的乖離,還要厘清研究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李著以王安石對經學、子學、佛學思想、道教思想的闡發、評論、批評為基本的研究對象,同時也沒有拋開當代學術研究的一般范式,在大的方面可謂達到了"雙美"的境界。其中有一些枝節的提法,也許會引起誤解,比如"王安石的子學、佛學、道教思想"這樣的標題會讓人覺得"子學"、"佛學"、"道教"都是王安石本人的思想內容,讀了正文之后才知道子學、道教、佛學首先是王安石研究的對象。
在王安石的學派歸屬上,有的先生如賀麟認為他是心學的先驅,也有先生如鄧廣銘認為"荊公新學"是宋學的一種,不能等同于。李著認為王安石是屬于以經學為主干,儒學為正宗,雜取眾家的綜合學派,比較符合王安石本人的思想體系,因為王安石的思想是以經世致用為目的的,他本人并不隱諱對和佛教的喜好,不像程朱那樣有嚴厲的判教意識和門戶觀念。也許,又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既然承認王安石的思想以儒學為正宗,那么,何不干脆判定王安石就是儒家呢?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到究竟怎樣看待儒學的地位問題。
中國古代,一以貫之的東西,在制度上,是宗法,在典籍上,是五經,儒家以"老大"或"嫡長子"的面目繼承和維護這一套宗法制度,宣揚和發展這一套文化典籍,但是,儒家也不是獨生子,對這一套制度,這一套典籍,還有一些態度不那么恭敬,或者認識不那么正統的,甚至是"逆臣貳子"的人物,乃至學派。如果把一切都歸結為儒家,恐怕也是本末倒置的,王安石本人年輕的時候就"乘閑弄筆戲春色,脫略不省旁人譏。"后來雖然認同儒家的主要價值觀念,實際上卻以"德位一致,知行合一"的圣王賢相自命,要 "掩跡孔孟" 的。(見李著,第207-210頁)李著還特別指出,王安石"以獨立的自我作為一切人倫關系的實體基礎,他強調人格的獨立與自我價值,這對儒學以宗法制度為依托的孝文化是一個致命的背離。"李著以王安石的兩首《明妃曲》為注腳,認為"王安石站在人道主義、個人主義的立場上,對蒙在國家、王朝面紗下遭受不幸的王昭君寄予了真摯的同情和衷心的祝福,表現出一個古代士大夫善良、正直的品格,和那些在不幸者臉上涂抹美麗油彩的御用文人比較起來,王安石的人品是值得贊佩的。"(李著,第261頁)而我們受欽定的宋明理學的影響太深,以為從來都是"闊的嚇人",宋學就是"宋明理學",不能納入程朱道統中的思想家也受到輕視。近年來,宋明新儒學和當代新儒家的研究彼此呼應,蔚然成風,以至于學術界跟風者云起,不惜做大量的重復性工作。李著的問世,是不是意味著這種不平衡的局面開始得到改變呢?
但是,對于王安石的學派屬性,似乎還需要作進一步的說明,李著在文末說王安石是呈現"雜家"特征的綜合學派,(第355-357頁)同時作者在文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評析王氏對儒學的看法,專門有一節討論王安石"對儒者使命的自覺體認及對復興儒學的自我承當",(第207-210頁)這兩個論斷之間好像還有些張力。這可能和王安石本人的復雜立場有關,也可能和我們的解釋角度有關。不管怎樣,這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它關乎怎樣認識中國古代思想史,尤其是宋代思想史的格局問題。
李著雖然以王安石的思想為研究對象,但是,并沒有刻意抬高王安石的思想成果和地位,不僅說明王安石的思想體系中有粗糙和矛盾的地方,而且認為王氏所代表的綜合學派,"只是走向一元為主多元為輔的新學術思想的過程和橋梁。""歷史上多種學術思想的沖突、融合最終必然是以一種思想的核心價值為基點,然后在其上吸收多方面因素形成新體系。"(第362頁)可見,祥俊博士不僅稟持冷靜的學術態度,還懷著深厚的現實關懷。
一本著作的價值,在筆者看來,不是提供了多少確定不易的結論,而是提出了多少值得討論的問題,提供了多少值得注意的,應用了那些值得借鑒的方法。筆者從祥俊博士的大作中獲益匪淺,以為可以作為重估荊公新學的基石,特為之鳴鑼。
【重估荊公新學-評《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相關文章:
發展保險公估業迎接新挑戰03-23
歷代醫家消渴病學術思想研究概論02-28
意思表示公信研究03-21
重估宗白華-建構現代中國美學體系一個范式03-19
評哲學研究中的幾個誤區03-26
乘數估值法在證券市場股權估值中的應用03-21
基于PKI機制的公鑰加密體系研究12-08
風險導向審計應用的重難點及其對策研究03-22
電訊盈科的估值問題03-07
合并報表中盈余公積確定方法的研究03-11